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你也瘦了”。

    夏霖说着就将朱厚照浑身打量了一番,然后面露怜惜地伸手轻轻摸了摸了朱厚照的脸颊:“都说刀剑无眼,陛下日后还是别出征了吧,战场厮杀自有将士卖命,陛下贵为一国帝君,当坐镇江山才是。”

    朱厚照有心反驳,但是他知道此时与皇后辩驳此事并无多少益处,于是转而说道:“朕听你的”。随后朱厚照一手环在了夏霖的纤纤细腰上,就忍不住的往下探,惹得夏霖娇呼一声,随后面如火烧道:“陛下,宣妃妹妹也在呢。”朱厚照朝那汉白玉柱处看去,果见宣妃躲在了汉白玉柱后面,他也只好安分了些。

    刘瑾已经让御膳房预备好了丰富的晚宴,待朱厚照一来就看见铺了明黄色绸布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各道菜样,朱厚照也数不清到底是多少,只见荤的有鹅、鸡、鱼、猪、牛、驴、鹌鹑、火熏肉、兔、鹿等肉类,以及一杯目前只有宫廷才有的牛奶,主食还有面,面筋,豆腐,腐衣,木耳,蘑菇等。

    看着如此丰盛的晚宴,再想到自己在出征之时每晚的伙食,朱厚照忍不住的大发感慨道:“刘瑾,你可知道朕在应州之时每天吃的是什么吗?吃的几乎全都是些主食,最丰盛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五菜一汤吧,哪里会有什么牛奶和现如今满桌的肉食啊!”

    刘瑾不知皇帝陛下这是何意,他也不敢乱答话,生怕自己会错了圣意,只好拍起了朱厚照的马屁:“陛下,这还不是您治国有法,现在您御驾亲征,也不是为了大明的百姓吗,这些食物与您在这次出征的伟绩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那《大明日报》上也都写了,陛下此次御驾亲征,不仅打败了鞑靼骑兵,连骑兵所掠夺的许多财物,也被陛下直接夺了回来,这可是以往未曾有过之事啊!”

    朱厚照听后不由得笑道:“怎么,现在连你也开始看起来《大明日报》来了?朕所做的也正是朕该做之事,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

    感谢书友书友1359899181 似水流年投的月票,十分感谢你的支持!!!

    (本章完)

第296章 亲征后的第一次早朝() 
朱厚照此时倒是谦虚了起来,夏霖听了娇声不依:“陛下,您乃是大明万千子民的大英雄,是臣妾最为敬仰之人,是大明的天子,您为百姓为苍生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这再不值得称赞,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称赞的呢?”

    刘瑾也在一旁接话道:“皇后娘娘此言甚对,陛下此举已经被载入史册,今后后人也都会知道陛下的这一番壮举,每一位臣民想起此事来,也必定会交口称赞陛下的丰功伟绩的!”

    朱厚照不是为了听他们这般来夸奖自己的,他见连皇后都开始不依自己的谦虚了,只好摇头笑了笑,再没有接话。

    他先拿起筷子,尝了尝了那些肉食,心中忍不住的感慨,还是宫里的东西好吃,自己可是好久没有吃过这么丰盛像样的晚餐了!

    朱厚照动了筷子之后,夏霖才敢拿起筷子,朱厚照见刘瑾还在一侧站着,伸手指了指旁边的空位,说道:“刘瑾,你也坐下吃点,此乃便宴,不必拘泥于世俗礼仪。”

    刘瑾哪敢放肆,他忙向朱厚照道了谢,讪笑道:“臣之前已经吃过了,陛下您赶紧吃吧,这些都是御膳房才做出来的,凉了就不好吃了,臣只在一旁服侍陛下和皇后娘娘即可。”

    朱厚照点了点头,也没有强求,他自然是不在乎这些等级规矩的,因为他是皇上,除了御史言官偶尔敢骂他几句,也没人敢把他怎么样,但刘瑾只是宫内的一名管事的太监,他可不敢打破这个规矩。

    “陛下,宣妃妹妹也在此一天了,要不也让她来这里用膳?”夏霖吃了两口,思忖了许久,才敢向朱厚照请求道。

    其实宣妃早就在坤宁宫这里陪着皇后了,不过由于晚宴之时,皇帝陛下并未开口,所以宣妃也不敢露面,就是夏霖,也是踌躇了许久,才敢提出这个请求的。

    朱厚照点了点头,笑道:“那就让她也过来吧,这么多东西,朕还在想着怎么才能不浪费呢,多一个人过来陪朕一起吃饭也好。”

    夜晚降临,朱厚照在外许久的精力都无处宣泄,现在只有皇后一人已经无法更多的承受皇帝陛下的宠爱了,待在坤宁宫与皇帝陛下一同用膳的宣妃自然是接起了大任,这也令宣妃对皇后心怀感激,最后三人折腾了半夜,皇帝陛下才终于满足睡去。

    ………………

    次日一早,天刚刚微微亮,拥着皇后夏霖和宣妃正睡得香甜的朱厚照就被随侍宦官唤醒。

    作为皇帝,朱厚照自然不能同普通人一样回京后能有几日的歇息时间可以陪父母说说话,与媳妇温存几日。

    他作为皇帝,却经常不得不早起,而且今日还是他必须要早起的日子。

    对于上朝,初来明朝的朱厚照或许还有些接触新鲜事物的兴奋,但现在他也有些开始厌倦,他很不明白为何要有如此折磨人的早朝制度,天不亮就得起床,弄得人精神恍惚,连清晨的床第之乐也大为减少。

    朱厚照在御驾亲征鞑靼之前,就已经减少了上早朝的次数,但是今天,由于他是初回京师,内阁那里还有许多他们这些大臣所无法决定的事情需要皇帝陛下亲自去处理,所以今天的早朝,他不得不去。

    还好的是,现在的早朝时间已经比洪武永乐时期有所推迟,朱厚照很难想象大明的劳模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凌晨一二点就起床上朝是何等毅力才能坚持几十年的,他觉得自己可做不来这样。

    等他进了太和殿,两排负责太和殿洒扫的宫娥就忙都欠身行礼,朱厚照困意还甚浓,根本没有闲心去看这两排宫女中都有谁。

    大殿内,群臣早已分列左右,点名御史汇报了所到之人数所缺席之人数后,就先弹劾一户部官员在朝房里瞌睡时打起呼噜的不雅之事。

    朱厚照听后倒也没怪那打瞌睡的户部官员,这么早就起来上朝,谁都会有些精神不振,更何况这点名御史所弹劾的那位户部官员看上去有些年迈,打呼噜也更是在所难免。

    不过涉及朝堂尊严,朱厚照也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行,便索性降了这户部官员一级,让他回家把觉睡够。

    那官员倒也不恼,毕竟他年岁已高,本就到了祈休的年纪,只是皇帝陛下此前不在京城,他没有办法递交致仕申请,现在也不过是再最后上几次早朝罢了。

    这时,朝堂之上也开始议起正事来,朱厚照先点名让六部的部院大臣先报告各自部门的情况。

    此时那些新设立的部门,包括商务部、工业部、农业部等,因其官员人事等的任命和建制都还在讨论之中,因此此时所有朝政,包括大明的大部分事情,都还是由内阁与六部负责的,与他们这些新设部门关系不大,当然了,这其中的教育部属于例外情况,教育部的建制已经基本齐全,而且在京师各类新式学堂的推广也都步入了正规。

    这次新年一过,就出了鞑靼犯边劫粮等一件接着一件的紧急大事,朱厚照要求六部和都察院所做的年初总结报告也没来得及细听。

    军械局等早已设立的部门,其建设情况和开支用度情况,朱厚照也想让诸位大臣们都趁机了解一番。

    ,除此之外,朱厚照也想趁着此次上早朝,趁机来详细了解一下大明目前的近况。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户部尚书顾佐,此人是在正德元年之时才就任的户部尚书,在诸多大臣面前,其实他还算是个新人。

    不过顾佐算得上是家学渊源,其父亲做过户部主事,如今朱厚照让他执掌户部,弘治年间,大明的财政还勉强可以维持,但是现在,由于自朱厚照登基以来,连年用兵,再加上天灾人祸,现在大明的财政是日益匮乏,寅吃卯粮现象越来越严重,好在这个新任尚书倒也能勉强维持,拆东墙补西墙的本事倒也过得去,就是其思想较为固化,受程朱理学影响较深,又十分信奉儒家之道,不懂得也不主动去学习如何去生出钱来。

    感谢书友1359899181 似水流年投的月票,十分感谢!!!

    (本章完)

第297章 户部兵部两大问题() 
“回禀陛下,正德元年,各项合计赋税收得一千八百余万两,各项开销赋税合计两千零四万两,今年因免了陕。西、山。西等北方各省的地赋税钱粮,预计收入又会减少一百万余两,但军需开支却有所增加,如此收支不平衡大为增加,好在陛下曾以内帑对军需开支做了支持,比如禁卫军的训练和九边重镇的军需支出,这些如果不算进来的话,我大明财政收支倒也能相抵,但就怕出现一两件大事,现在就等着南直隶、江南等地两百余万两丝绢折色银递解进太仓,以此或可能补太仓之空虚,其余今后九边之军饷也可由南方各地共计二百余万两赋税填补。”

    朱厚照听着有些恼火,不过他也算是听明白了,根据顾佐的这一连串数字可知,大明的中央财政实际上现在只可做到收支相抵而已,而且朱厚照还明白,若不是皇后册封大典和禁卫军练兵等使用的是内帑的钱的话,只怕大明的中央财政早已是赤字了。

    而且,朱厚照还有心募兵练兵,建立大规模的军工体系以及建立更符合大明社会发展的各项制度和体系,这些都需要银子,都需要用钱来解决,别的不说,单是教育部负责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工业部所负责的工业体系的建立,都需要大把的银子才行!没有钱,朱厚照有再多想法也难以实现。

    其实这些都还算不上是特别让人头疼的事情,真正让人头疼的事情是,根据顾佐的报告,朱厚照可以得出,大明的财政收入基本上全部来自于税收,这可是一个大问题,税收当然没有错,错的是税收的组成,正德元年的税收都是出自底层农民的身上,好在正德元年并未爆发大规模的疫情和大规模的战事,若不然,仅仅只是军需支出,恐怕就要令农民苦不堪言了。

    这表明朝廷的征税制度极不合理!

    什么叫做征税制度极不合理呢,换句话说,就是正德年间既有的收税制度还停留在洪武年间的传统收税上,而大明社会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原有的制度已经完全不符合现在新的形势了。

    这需要去改,可是怎么去改还是个问题,比如明末的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是有名的抠门皇帝,三大征里的援朝战争前后两次,使用的军饷竟没有超过千万两,而天启年光修辽东防务,一次就挥霍了数千万两银子。万历皇帝嫌自己的内库和国库里的银子少,便把心思打到了地方的海关、河道、盐务、矿产等领域,这些日渐新兴的产业主要把持在东南地区的地主士绅手里,而这些地头蛇和朝廷里的文官团体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现在血缘、业缘和姻缘上。地主和官僚通过私人关系结交,利益错综盘结,彼此抱团成性,其中的利润在私人府库里积累和流转,而无法进入中央统一收发。

    现在朱厚照所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官商勾结十分严重,但是这些事又不能拿到明面上去说,因为这些文官大臣们肯定是会矢口否认这些事情的。

    所以现在朱厚照才没有除去被文官集团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刘瑾等“八虎”太监的,因为后世崇祯轻信文官体系,杀魏忠贤,却又不扶持新的宦官首领上台,导致文官、宦官还有皇帝三者中的宦官势力不再,皇帝以下的权力都集中到了文官手上,文官们高高兴兴的清算了之前跟着魏阉混的官员及宦官,并如愿以偿的让皇帝遣回派往各地监督收税的宦官们。蛋糕终于又回到自己手里了,地主士绅和官员们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眼睛放在家里的一亩三分田上,全然不顾国家隐藏着的巨大灾难。

    现在的文官集团虽然还不至于与后世的东林党的势力相提并论,但是如果朱厚照不尽早制止的话,随着大明的发展,就算是不出现东林党,文官集团还是会出现类似东林党那种可以完全把持朝政的超级文官集团的。

    仅仅只是顾佐的一份财政报告,就令朱厚照看到了大明现行体制的许多危机。

    “唉,这些还是需要慢慢的逐一解决啊!”朱厚照唯有在心中长叹一声。

    “陛下,自正德元年正月以来,我大明各地官兵人数总计为九十一万四千人,与弘治十五年相比少了十一万一千人,实际上,我大明的军队官兵人数一直在减少,从正统朝三百万降到现如今的九十多万,微臣以为盖因屯兵之制导致军官压榨卫所官兵过重使得大量士兵逃亡、再加上朝廷连续几次大战致使官兵人数锐减,不过朝廷军饷却由弘治十五年至今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