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皇纪-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入我大明在京任何一个军事系统机构进行调研和学习。”

    曹昌国很是惊喜,他从来到京城就看见了城内许多高炉和守卫森严的奇特建筑群,且亲眼看见一尊他此生从未见到过的巨炮从某处运了出来,他就猜到那一带必定是军械局和皇家工程院的所在地。

    对于这两个神秘机构,他可是神往已久,如今可没想到自己能够进入里面。

    “另外,除去必修课外和训练外,其他时间你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安排,不必向你的班主任请假”,当军法处的教官告诉他这个后,他就更是愣了一下,不过他也没多问,点点头就带着自己的物件根据这教官的指引去了甲字班的班主任的办公室。

    等到大明天子、皇帝陛下朱厚照回到京城后,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时节,整个京城白茫茫一片,肃穆却又潜伏着一丝生机。

    (本章完)

第461章 正德二年年末总结() 
    但对于讨厌皇权政治,向往自由的士大夫官员们而言,他们可没感受到半丝的生机,皇帝陛下朱厚照从离开京城开始的一系列举动让他们的心情坠入了冰点,只觉得寒冷刺骨,哪里体会得到恩情半点。

    北宗孔门倒台,被南宗孔门所代,而南宗孔门继承的爵位却已经大打折扣,这毫不疑问的说明当今陛下是有意要降低儒门的作用。

    到江南放逐上千文人雅士于苦寒之地,明着说是要淬炼其筋骨,磨练其意志,以备将来朝廷大用之,实则不过是压制文人的权益,进而控制整个江南的财政,为接下来的大张旗鼓的改革做一个试探。

    而中都凤阳留守司和山东、陕西两个承宣布政使司的改革更是直接而具体的向他们展示着皇帝陛下要干什么。

    但他们现在也只能偃旗息鼓,遍布全国的东缉事厂的番子,再加上驻扎在各处要津的各部禁卫军,都像是陛下的眼睛一般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堂堂巡按御史说斩就被斩,举目望天下,竟无一股势力可以阻止当今陛下。

    而当今陛下在民间的威望却是越来越高,他们没想到最初不过是连载章回传奇故事和供文人墨客发牢骚的《大明日报》等这些报社们会在转眼间就夺走了他们文官集团的舆论导向优势,甚至还将他们的行政解释权也夺走了一部分。

    现在他们这些当官几乎就真正的成了为陛下服务的工具了,甚至只是同其他工匠一样只是为当今陛下打工的人而已,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而且已经有些工匠的官衔品级和社会地位开始超过他们了。

    对于顽固而又不可舍掉特权的一些士大夫们而言,这是一个没办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改变。

    除此之外,因正德元年灾荒所引起的流民问题如今不但得到了解决,甚至还出现了流民不够用的情况,在这个工业经济开始冲击自然经济的正德二年,很多百姓还是宁愿选择坚守在土地上,去收割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粮食,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但因为蒸汽动力的大规模使用,且朝廷的默许和支持,各行各业的作坊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但却也因此出现了用工荒。

    工场主们不得不加大工钱却诱惑这些百姓们远离家乡来到城镇打工。

    随着财富的诱惑,到正德二年年底,已经开始有许许多多百姓来到大城镇奉献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富,而在京城这样的大都市更是已经离不开这些外来人口的服务。

    从最基础的公共卫生处理到各类文化艺术的创作以及各类技艺的传承和与创新,这些从全大明各地汇聚而来的能工巧匠们都在京城扮演着他们的重要角色。

    如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是越发的懒散了,因为国库的充盈,而给五城兵马司也拨发了城市管理资金。

    但这些五城兵马司的官吏和在兵部有正式编制的兵丁们却比以前更懒,连敲诈勒索小摊小贩的事也不愿意再干,更别说其他市政服务,他们同工厂雇主一般雇佣了许多无地流民编为临时工去负责京城秩序的维护,城市清洁的处理以及消防等。

    在朱厚照微服行走在京城时,就能看见许多穿着兵马司特制服装的百姓们在为了一天几分的银元而辛苦扫着大街上的积雪,而兵马司的官吏则悠闲的坐在一边吃茶。

    而也有这些由临时工编成的百姓们在大街上对一些乞丐啊违规的摊贩们呼来喝去。

    但同时,也能看见,他们也会拼命的抬着蒸汽动力抽水机往火灾事故点跑去,且拼命的抢救人员性命,还冒着生命危险去灭火。

    大明真的是变了,变得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还有各寺监院等的官员们在进入紫禁城前看见京城里各类新奇事物不由得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只是眼前随处可见的玻璃窗、穿着成衣的木制模特以及各类如肥皂、香水等听都没听说过的商品让他们震撼,更让他们唏嘘的是他们手里的年终报告奏疏,足足五寸厚的奏疏,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上万字。

    这是当今陛下给他们的任务,即要做年终总结,且朱厚照已经放出消息,做的年终好坏将直接关系数万银元到数千银元不同赏赐规模。

    为此,这些掌握着中央朝廷核心权力的重臣们都很认真的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他们总结后,从数据上发现,大明居然也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相较于正德元年,在正德二年之时,北宗孔门被全面铲除,东厂对文官监控力度再次变得严格后,官场的倾轧与斗争相对要缓和得多,因而京官倒也没什么大的组织体系变动。

    反而是地方上,尤其是山0东、凤阳等地,大量地方官员因为明里暗里反对新政而被罢职或问罪,导致今年大量地方官实缺名额出现,亟需大量士子却递补这些地方官,恢复地方行政秩序。

    只是华夏自古以来都不缺人才,尽管大明准备开始实行新的教育制度,甚至于说是已经开始实行新的教育制度了,但是这个空缺的官职还是很快的被迅补充地方缺额。

    “学而优则仕,虽有那些所谓的书香门第的子弟们不愿与我们这些掉在钱眼里的人同流合污,但普通人家出身的读书人特别是北方和云贵川、湖广等地的士子还是有大量的士子愿意为大明效命的。

    对于这些士子,要多加鼓励他们出仕,甚至一些拔贡的生员也可大力简拔,如今国家亟需人才之时,不可因功名高低而偏废,东厂的人也要对这些准官员们进行查访,随时告知给吏部。”

    朱厚照在看到官员缺省的情况之后在奏折上批复道。

    于是,脑子灵活开放的江南、闽浙、两广、辽东等地方士子多被重用,这也使得大明朝廷日后实行诸多新政和面对外来势力之时应变也变得简单了起来。

    ……

    (本章完)

第462章 户部的收入和开支() 
    而与此同时,朝廷对于那些恪守成规以清廉自诩重视教育的官员,则将他们多派四川、云贵、湖广等地,特别是汉夷杂居之地,这一举措也使得大明日后推行汉化和让儒家教育深入到苗寨壮区也变得容易了一些。

    另外,对于大臣们所反映的那些考了进士举人不愿意出来做官的,朱厚照也允许他们经商或著书立说或从事其他行业,但不准在其家乡待在,须由朝廷指派到某亟需教化的穷乡僻壤去教书育人或活跃当地贸易!按照朱厚照的说法,这些官员若是不听从朝廷安排去做事情的话,何必出来参加科举,耗费国家财力而不为国出力,还占着茅坑不拉屎,使一些虽学识不够但有报国之志的士子名落孙山,倒成全了他们的清高美名!

    同时朱厚照指示,东厂应当在年关之时协助吏部,将掌握的各地士子的思想主张随时报告给吏部供其铨选时参考,这不由得不让丘聚暗自佩服陛下朱厚照的灵活,也让他现原来东厂除了搜集罪证抓人以外还有辅助六部执行政务的功能。

    朱厚照除了考察各官员年关奏折之外,还考察了各部门的部务情况,其中有各级官员的京察结果和考评等级,需要罢黜因年迈、有疾、无能者多少人等。朱厚照对此倒是没有做出指示,他作为皇帝,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要去插手,但听一下还是必须的,至少能知道这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到底有没有尸位素餐,有时候通过他们的言辞表达逻辑就能看出一二。

    除了这些常规视察之外,朱厚照尤为关注的是户部的报告,前世他读明史类读物,无数大家常常说大明的诟病就是财政,所以从他做了这大明朝的正德皇帝以来,他最关注的就是自己赚了多少钱,国库有了多少钱。

    户部尚书王鏊知晓自己责任重大,他有些担忧,不过他担忧的不是陛下对自己的责骂,他怕自己将自己总结的结果报告出来后会引起整个文官集团的震动和憎恶,因为这里面的一系列数据都很好的证明了商税征收和官绅一体纳粮后的巨大好处,但这结果一旦公布出来就会彻底的否定了大明文官们依旧坚持的商税征收就是与民争利,损害国家利益的论断,甚至会大大的支持陛下接下来的推广。

    虽然现在的官员们不敢再跟陛下叫板,但怀恨在心的顽固守旧派们会不会将愤怒泄在他这个户部尚书身上,把他王鏊当作商鞅,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天不遂人愿,王鏊是怕什么来什么,朱厚照非但亲自下旨表扬了王鏊,同时还将王鏊所列的那一串数据公布了出来,这一下,整个内阁乃至整个中央朝廷都震惊了,他们全都不约而同的寻上了王鏊的家门。

    虽说朝廷实行币制改革后,银元相对要比银两等价性要略低些,但相差并不大呀,如今突然国库年收入就达到了上亿银元,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王大学士,您不会是搞错了吧,我大明何时这么富裕了”,不少官员全都带着相同的问题来到了王鏊的住处,王鏊的家门这几日都快被踏破了。

    甚至于内阁首辅李东阳也不是很相信陛下所公布出来的王鏊的奏折上的内容,作为内阁首辅,李东阳没有表态,也就默许了那官员的疑惑。

    “不敢欺瞒诸位,这个数字是户部全体同仁核实了不下三十次后得出的结论,其中还没有把现如今的腊月算进来,凤阳那边还有一笔一千两百万银元的税款没有递解进京”,王鏊这么一说,李东阳顿时恍然大悟,其它官员闻言也不好再插嘴多话,对于商税这个东西,谁都不愿意提及,也不敢随意表意见。

    李东阳闭目养神了一会儿,其他人见首辅不说话,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随后李东阳睁开眼睛问道:“陛下所说的其余的也都是真的?”

    其他人全都齐刷刷的看向王鏊,虽然王鏊是内阁大学士,但是现在是首辅亲自问话,而且众位官员一同找上门来,因此他也只得继续说下去。

    “是!”王鏊继续说道:“除了那些之外,在收入方面,其中,今秋以后,我大明的税收比去年增加了三千多万银元,这一点主要是陕西实行摊丁入亩以后,一改陕西无税可征的局面,扩大的收税面,一些隐藏的大户被查了出来,另外,就是山东官绅一体纳粮后,山东的税收也翻了两倍,但最主要增加的原因还是凤阳商税的征收;凤阳巡抚曾立英鼓励经商且提高商税额度以来,整个凤阳地区每三月就给朝廷递解一千万到四千万不等商税,单只是凤阳给朝廷的税收贡献了接近七成,但在去年,凤阳的夏秋年税在整个国库赋税收入中占据不到三成。”

    王鏊将自己在折子上所写的内容又给诸位大臣们复述了一遍。

    李东阳闻言点了点头,嘴巴动了动,却是没有说话。

    王鏊知道,这些大臣们如此大张旗鼓的寻上门来,不交代清楚的话,纵使自己是内阁大学士,只怕也是难在朝继续为官了,因此他只得暗叹一声,在阐述完收入之后,继续阐述起开支一项。

    诸位官员按照王鏊提供的数据得知,大明在正德二年的军费开支已经翻了好几倍,其中有因为训练禁卫军以及特种兵等所需军饷和装备的开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之外,还有朱厚照为避免出现兵0变,便命令都察院和兵部联合起来,专门针对各边镇历年军饷积欠的问题进行整顿和补,所以军饷放也大量增加。

    不单单是军费开支,还有皇家工程院和皇家科学院以及军械局等许许多多的大型课题项目的资金拨款,特别是今年新成立了好几个耗巨资的大型项目如大明船政局和两京大道的建设,以及陛下所谓的“电”与发电机的研制等,都耗资巨大,如果按照大明以往的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