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特么事情就尴尬了,老李渊病重,李二要不要回去?东征的事情很重要,但是大唐以孝治国,李二也总是和他的儿子们讲‘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继续带兵在高句丽打下去!

    “无忌啊,朕的父皇病重,朕需要立刻返回长安,你认为高句丽这边的战事交到谁的手中比较适合?”草草的结束了战后议事,李二把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留了下来。

    “太上皇病?这,严重么?”长孙无忌下意识的问道。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如果不严重,李二怎么可能会连东征都不顾了,非要返回长安呢。

    “很严重,药石罔效!”不过李二却并没有责备长孙无忌什么,只是低着头,沉声说道。

    “陛下,东征之事过于重大,臣等实在没有什么好的人选。”杜如晦则是与房玄龄对视一眼,摇头表示自己并无适合主持东征的人选建议。

    而房玄龄也同时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样不知道。

    都是修练多年的成精老狐狸,如何能不知道这个时候推荐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到悬崖边上,万一打了胜仗还好说,若是打了败仗,自己这个推荐人最后指不定被怎么弹劾呢。

    而且这里面也有另外的一些关于忠诚度的问题,正所谓财帛动人心,高句丽这么大的地盘,若是选人不当,将来把这里打下来了,万一再闹腾个独立啥的,那特么可真就有热闹可看了。

    “陛下,臣以为不如徐徐图之!”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将大军撤回,只在高句丽留下十万军队,另择名臣负责此次东征,一点点的蚕食其国也未偿不是一个好办法。”

    杜如晦和房玄龄可以认怂,但是他长孙无忌却不能怂,不管是从李二舅兄的身份,还是宠臣的角度,如是他也来个一推六二五,怕是会被人在后面戳脊梁骨的。

    “你们认为让承乾来怎么样?”李二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话说完,把长孙无忌等人都给吓到了,瞠目结舌的看着他,半天都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怎么?你们觉得不妥当?”李二追问了一句。

    “陛下,这不是妥不妥的问题。”杜如晦一张脸抽成了包子样,纠结了半天才接着说道:“太,太子带兵,古未有之啊!”

    “古未有之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承乾已经成年了,应该让他知道一下,战争是多么可怕,否则那小子总是喜欢纸上谈兵,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该做的事情。”李二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则,执着的认为让李承乾出来参与一场战争,经经风雨、见见世面,对他的成长十分有利。

    杜如晦能说什么?房玄龄又能说什么?没看到长孙无忌那个老狐狸已经把椅子往后移了好远,就差没有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么。这里的水太深了,根本就特不是外人可以参与的,谁参与谁死!

    太子领兵,不说李承乾敢不敢接这个差事,就算是接了,一个不好就会被人陷害,背个谋反的罪名简直是太容易了。

    李二会想不到这一点?当然不可能想不到。

    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李承乾出来带兵呢?是真的想让未来的继续人见见世面?还是想……。

    杜如晦简直不敢想下去了,与房玄龄对视的目光中满是忧虑,东征还没有结束,难道大唐就要再起波澜了么?

    李二等了片刻,见三人再未发言表态,默默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么朕便下旨招他过来,按无忌所说,给他十万兵马,且看他能不能给朕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本章完)

第973章 好一对儿能折腾的父子(下)() 
第九七零章好一对儿能折腾的父子(下)

    李二的命令就这样愉快的被传达下去了,无数东征将士在听到班师回朝的命令之后瞬间懵逼,不过好在强悍的大唐军律还能约束住他们,所以这些大头兵虽然心里不怎么舒服,但最终还是认真的执行了命令。

    十五万的援军被打没了,来支援的北部褥萨和南部褥萨投降了,鸭绿水西岸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大唐铁骑的脚步。所以这些大头兵可以肆意的在安市城外耀武扬威,起出前隋将士遗骨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当着高句丽人的面将近万的靺鞨人埋进土里。

    而在李二的诏书发回长安的三天之后,长孙无忌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来到了李二休息的大帐。

    “无忌,你终于还是来了,我还以为你会再忍几天!”李二似乎早就料到长孙无忌会来,看着他的目光是里满是笑意。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憋在心中实在不吐不快!”长孙无忌坐到侍卫递上来的凳子上,嘬着牙花子,犹豫的说道。

    “为了承乾的事情?”李二直言不讳的问道,同时也对身边的那些侍卫摆了摆手命令道:“都出去吧,大帐周围三十丈内一只苍蝇也不准进来!”

    “喏!”一声整齐有力的回答之后,大帐中的侍卫退了出去,这些人可不是宫里的那些执金吾,而是地地道道的玄甲军,老李的亲军!

    “陛下……”。

    “无忌啊,无人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要那么正式,放松一些!”李二打断了长孙无忌,亲手递给他一把折扇。

    此时的天气已经是六月,虽然辽东这地方苦寒,但夏天还是一样热的让人难受,像长孙无忌这样的胖子,更是热的汗流浃背。

    “二郎,让承乾过来接手真的好么?高句丽经此一役已经伤了元气,我们完全可以撤回去,待太上皇病情好转之后,再行攻伐之事。”长孙无忌接过李二递过来的扇子,打开之后轻轻扇着,脸上表情很是纠结。

    李承乾是他外甥,从平时的表现来看,除了没有同意长乐与长孙冲的婚事之外,对长孙家似乎并没有什么恶意,而且同长孙冲之间的关系也十分亲密,并没有因为长乐的事情有什么隔阂。

    这让长孙无忌对李承乾继承皇位充满了期待,毕竟一个对长孙家有好感的皇帝才更符合他的意愿。当然,换成李泰或者李治之类当皇帝也可以,但这样一来前期老长孙的感情投资却等于打了水飘,有些让他难以接受。

    而且李泰和李治也不是傻子,他现在就是想转移目标,拉拢这两个家伙,怕是这两人也不见得真就领他的这份情。

    所以长孙无忌十分不想让李承乾来辽东接受东征的这份差事,太子这个位置本就尴尬,若是再出来领兵,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无忌是在担心承乾的心会变吧?”李二与长孙无忌八九岁开始就混在一起,怎么可能不了解他这个人,加上两个现在的亲戚关系,私底下聊起天来自然也没什么顾忌和隐瞒,完全就是有啥说啥。

    “二郎,我不担心承乾的心会变,我是担心那些有心人的攻奸!”李二把话挑明了,长孙无忌也就不在隐瞒自己的想法:“承乾这孩子打小就聪惠过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他心里都清楚。”

    “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对承乾有信心,但是二郎你能保证没有人来恶意诬告么?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长孙无忌把自己的担心一点点的说出来,最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静静的看着李二,等着他的答复。

    两人之间如果抛开君臣关系,老长孙怎么说也是舅兄,李二这个当妹夫的面对他的问题,还是需要回答一下的。

    不过李二却并没有正面回答长孙无忌的问题,反而是淡淡的笑了一笑:“无忌,你说这天下是如何评价我的?”

    “这……”长孙无忌有些傻眼。

    他这个妹夫,杀兄、弑弟、囚父、夺天下,真要评论起来那简直就是千古第一暴君,可是这话他是真不敢说啊,哪怕是私底下聊天,他也不敢说。当然,如果他不想活了,想带着全家一起去死的话,这话说说也可以。

    好在李二并没有真的要长孙无忌回答,随口一问之后便接着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但是我现在过的如何?可否掉了一根汗毛?可否真的死了?”

    谁特么能和你比啊!如果谁都有这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那国家还不大乱了?再说自己说的‘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指的是诬告,是说一群人在背后瞎捅吐,搞阴谋陷害,并不是真的指着某人的鼻子说些什么。

    长孙无忌心中暗暗吐槽,对这个不要脸的妹夫简直就是无语了。

    不过,很快李二就收起了无赖的态度,脸色一正沉声说道:“承乾是朕的儿子,想要登上那个位置,这次东征就是朕给他最后的考验,若是区区‘千夫所指’都应付不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做太平王爷吧,朕会另选一个太子的!”

    啊?!这下长孙无忌彻底懵了,自己这个妹夫一家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奇葩啊。

    考验人有这么考验的么?李承乾现在势力已经不小了,手下军力不下十余万,若是再给他十万人,那么他的手里就掌握了大唐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马。

    万一,对,就是万一,万一这小子真的把高句丽打下来,到时候不管名声还是势力,基本上就可以达到与李二比肩的程度。

    到了那个时候,这小子还会那么好控制么?还会真的听从摆布么?万一造反了怎么办?再次上演一出儿玄武门?

    这对父子什么时候能让自己这些臣子们省点心呢?不折腾不行么?好好发展大唐民计民生不行么?为毛天天要这么搞啊!

    以前长孙无忌总觉得李承乾能折腾,现在看来,似乎李二比他儿子还能折腾,大唐太子喜欢折腾的毛病根子总算是找到了!

    (本章完)

第974章 老崔的‘新功能’() 
第九七一章

    李二的想法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就连李承乾在收到老头子的诏书之后也有一种懵圈的感觉。

    急吼吼的找来孔颖达和苏檀,把诏书往桌上一拍:“您二位看看,父皇到底是啥意思,帮我参谋参谋?”

    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李承乾虽然自认聪明,但是官场上的事情他还是差了一些经验,所以在陷处懵圈的状态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孙无忌,不过那老货此时正跟着老头子混辽东呢,根本没办法问他,所以只能把自己的老丈人和老婆的爷爷找来。

    整个大唐,能帮他出主意,而且不能太过坑他的,算起来也就这两个人比较靠谱一点了,毕竟这两家老家伙就算是为了自己家的闺女考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但是李承乾明显的高估了孔颖达和苏檀,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虽然不是真理,可是在很多时间却可以当成真理来用,孔、苏两人根本就没有达到那个位置,所以对这封诏的判读上,竟然比李承乾还要懵,竟然要给李二写奏折,建议不要让太子去辽东战场。

    这特么不是扯淡么?老头子诏书都下了,怎么可能不去,就算是现在立刻自己打折双腿,估计到了最后也得背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无奈之下李承乾将孔、苏二人打发走,一个在书房里面兜圈子,琢磨这件事情的利弊。

    若是不想去,现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找老老李,让重病之下的老李渊把他留在长安,这样的话李承乾就不用担上抗旨不遵的罪名。但同样,李承乾若真是这样做了,那么无疑会在老头子那里失分不少,弄不好后果比去辽东还要严重。

    可是若去辽东呢?

    凭心而论,李承乾的心里还是很想去辽东看看的,身为一个男人,怎么可能不向往那种金戈铁马、沙场扬威的生活。

    但是去了的后果他也很清楚,那与对自己早就已经心生不满的世家一定会在背后搞东搞西,弄不好就会给他扣上一个拥兵自重,阴谋造反的罪名。

    所以他手下的军事力量一定不会很大,最多也不可能超过十万之数,因为这是老头子留给他的。

    可是用十万人的军队去打高句丽……,这事儿可能么?就算是打下来的城池不用去驻守,光是战损也足以把这支军队拖垮。

    去或者不去,李承乾考虑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最后不经意间看向远处的‘兰若寺’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该死的,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给忘了!

    李纲,老李纲,这个曾经李承乾的老师,虽然这老家伙已经在前几年故去,但是在地府‘有人’的李承乾会在乎这一点点的困难?扯淡呢不是。

    老崔那可是地府的判官,想提个人出来又有什么难的,再说地府和阳间可是有时差的,李承乾可没有忘了上一次他昏迷半个月,地府过了才不到一天的事实。

    所以按这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