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过四尺六寸的良马,五尺以上的宝马也就只有主帅和部将才有资格骑了。

    换言之,平均五尺左右身高的骑兵骑着四尺半身高的战马,是肯定跃不过一丈四尺的壁垒车墙的,就算他冲到了车墙脚下,想要徒手攀越,就算让他踩在马背上跳脚,也会刚好差了那么一二尺的身高,然后……也就悲剧了!

    战车在战时完全展开后,车厢内部的空间会被完全清空,然后每辆车的车厢里会有一个六人的战斗小组,掌控着安装在车厢内的两架简装版八牛床弩,六人小组其中有射手一人,装填手四人,观测手一人。射手和装填手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说了,而观测手的作用就是从车体内部的射击口拨动外挂的反应装甲片,并将目标的射击诸元报给射手,在射手发射完毕后还要迅速合上装甲片。

    然后,在车体下部,还有一个六人战斗小组作为预备队,如果敌人在远处射击,预备小组就会轮替着入车为床弩上弦装填,如果敌人派遣步兵扑上来“蚁附”攻击车阵,那么这个六人小组就会拿出制式的长矛,将矛杆套在车底的预制套环上,然后等着车中观测手的口令往前一推,长矛就会通过套环和车墙上预留的穿刺口伸出,然后从外挂装甲的甲片缝隙扎在敌人身上。

    甚至,矛尖的长度只有三寸,且呈三棱型,并且在血挡的位置上还装有一个十字形不足两寸长的横枝,这样就能保证矛头扎进敌人身体的深度只有三寸就会被横枝阻拦,不会出现扎进人体太深拔不出来的情况。

    此外,车顶也不是空无一人,正常情况下车顶也是有一个六人战斗小组值守,这个小组既装备扎刀、骨朵儿、盾牌等近战兵器,也在车顶外挂的装备箱里备有神臂弓和羽箭,可以躲在车墙后抛射,也可以起身从车墙上的射击孔进行精确打击。

    然后,在战车的后壁,还有用混杂熟牛皮条混合藤条织成的藤席防箭棚,战兵可以躲在防箭棚下避开敌军抛射来的箭雨,而但凡想要将箭矢越过车墙抛射进车阵里,箭矢的落点必然是垂直的,因此也就完全不射穿防箭棚上密织的藤席。要知道这些藤席若是在危及的时候,拆下来随便捆扎一下也是可以拿来当做盾牌来用的,而藤牌兵的藤牌防御力如何也就不要多说了。

    此外,因为韩进宝这支新式战车部队,既是黄杰的心头肉,也是高俅的亲儿子,所以在装备上也是极尽了所能。首先就是,当日在戴楼门外放床弩夹击建功的神卫军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三都的射手们全数调拨近韩进宝部,此外高俅更是大手一挥给韩进宝调拨了军器监的工匠,将城防用的八牛重弩进行改装,使之可以在狭小的车厢中使用,甚至还大手笔的一次性给韩进宝调拨了三百具神臂弓、一千两百把大宋禁军制式的两石铁胎弓,以及一些很牛叉的守城用的装备。

    可别觉得三百具神臂弓不多,这要是放在西北边军就可以组建出一个成建制的神臂弓箭阵,人员配置最少是一千两百人的“指挥”规模,其配置为三百射手、六百装填手,以及三百专门负责背弓箭和近战的辅兵预备队。

    攻击时以一百人为一个批次,在半盏茶的时间内(约五分钟)神臂弓箭阵可以连续发射至少三十六泼箭雨,可不要觉得这个速度不够快,要知道宋军的神臂弓极限射程约在三百五十步前后,所以上弦需要蹶张(脚踩套环以全身的力量来开弓),因此一旦以连环箭阵的战术来发射,就需要一人蹶张上弦、一人挂箭、一人传递、一人发射,而且蹶张上弦的那人一口气也蹶张不了多少次。

    而今,这车阵里的一切,对于八十步外全都目瞪口呆的西夏人而言,无疑都是匪夷所思的黑科技!(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八四章 【偏不】() 
西夏人的第一泼箭雨没有建功,可问题不大!

    虽然李乾顺把嘴张着老大,但他并没有下令取消掩射,所以西夏轻骑们便也按照一早的军令继续对车阵进行掩射,要知道李乾顺可是给他们一人发了两壶箭呢!

    这宋、辽和西夏军的羽箭规制各有不用,宋军制式的“壶”为三十六发,“袋”为十二发,辽军的“壶”为二十四发、“袋”为十六发,而西夏人的“壶”为十二发重箭、“袋”为二十四发普通羽箭。

    当然,军队外出打仗时,不会每人就带个一壶两壶或是三袋五袋,一般来说宋军弓箭手的备箭量约在三百到五百支,神臂弓部队基本都在五百以上,弓骑兵也约在二百支左右。而辽军因为人人都玩弓,所以备箭量平均约在三百支前后,至于西夏人对弓箭的认识层次要比宋辽两国高那么二、三层楼的样子,除了标配重箭和普通羽箭外,西夏弓箭手很多时候还喜欢自备一些奇形箭,比如说箭头呈现月牙形刃口的月牙箭,呈铲型的铲型箭,还有用来通讯的鸣镝箭、用来破重甲的破甲箭等等,所以西夏人的平均备箭量多在五百支前后。

    不过不用担心士兵背箭太多会累死人,这辽人和西夏人有马,宋军也是有大量辅兵和辎重车队的!

    而正常情况下,宋军士兵打一战的备箭量为两壶,辽军为一壶一袋,西夏人则是一壶两袋。不过眼下李乾顺是在遭遇了种师道的种家军阻截伏击后,好不容易绕道转进来到柔狼山口,弹药所存不多,因此这两千轻骑每人两壶的重箭也是在阵前临时凑出来的。

    所以,当李乾顺目瞪口呆的瞧着轻骑们一连射了四泼都未有丝毫建功,绝大多数打在车阵上的西夏重箭居然都被弹开了之后,便也不得不下令停止掩射。

    没办法,用骑弓在八十步外抛射重箭,也是因为李乾顺原先手下的神臂弓部队在遭遇种家军的时候被打光了,虽然他无法理解车阵上的外挂装甲是如何牛叉的黑科技,但他固执认为肯定是因为手下的士兵们因为长途奔走疲劳过度造成了弓软弦酥,若是有神臂弓便是岩石都能射穿,还能射不穿这些带着轮子的木头车子?

    当即,李乾顺怒意勃发,下令手中仅存的一支八百人步跋子部队和一千五百西夏重甲骑兵下马结阵,准备徒步冲上前去破这鸟车阵。

    这步跋子,乃是西夏步兵中一种较为精锐的轻装步兵,既可以将他们理解为擅长山地作战和丘陵奔袭的山地步兵,也可以理解为自带嗜血狂暴技能的精锐狂战士。

    首先,步跋子这个兵种的士兵,多由西夏西北地区的山间部落丁壮组成,且因步跋子多出自横山(今属陕西)地区,故又称“横山步跋子”。《宋史?兵志》载:“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而西夏军作战,常用步骑配合,以铁鹞子(重甲骑兵)为前军,突击敌阵。在战斗中。西夏军的战术多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李乾顺虽然刚刚连续吃了败仗,但他无疑也是个冷静和睿智的统帅,虽然他也是第一次遇见眼下这支奇怪的宋军,但他却敏锐的发现哪怕手下西夏轻骑抵近至八十步左右的距离对车阵进行掩射,车阵中都没有放箭反击。这宋军的弓弩能射多远他当然知道,要说成建制的宋军部队里会没有弓箭手,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宋军如此的当缩头乌龟,自然是别有所图了!

    李乾顺别的本事不多,跟宋军交战的经验却是太多了,且不说他自己,就是当初他被小梁太后拿来当傀儡的时候,便也参加过西夏大大小小四十余次的对宋战争,光是从大安十一年(1085年)到永安二年(1099年)的13年时间内,夏对宋朝发动的大小战事达五十余次,有的时候一年内就达六七次以上,而且小梁太后为了防止当时才几岁的李乾顺被人搞小动作(李乾顺生于1083年),每次出征都是要把他带在身边随军作战的。

    所以,李乾顺第一时间也就警觉宋军这般当缩头乌龟,既不是不敢战,也不是没弓没箭,意图不外就是疑兵佯敌故意拖延时间,又或是等着西夏人派出骑兵部队送菜上门。

    因此李乾顺也就立即改变策略:你要等我骑兵上门送菜?我就偏不派骑兵!

    当即,李乾顺便要一千五百西夏重甲骑兵下马以盾牌结阵,好掩护步跋子抵近攻击。

    西夏的军队,大致分为普通步骑兵、重甲步骑兵和步跋子、铁鹞子这样的精英部队,在装备方面,普通士兵多穿的制式皮扎甲,老兵或许会在一些要害部位加装甲片,而重甲部队的装备自然要好些,如西夏的重甲骑兵普遍装备的就是西夏制式冷锻甲,也称瘊子甲。

    北宋沈括(1031—1095)在他所撰的《梦溪笔谈》中便记叙道:“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有人会问,这西夏重甲兵都穿制式冷锻甲了,至于说精英铁鹞子部队的装备又当如何?自然也是西夏制式冷锻甲,但显然更高级就是了!

    总而言之,不要小看了西夏人,就特么屁大点地方,他们就敢跟大宋打了一百多年,而且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打得宋人各种不要各种悲剧各种叫爹,你当人家“******”的外号是白来的?

    所以,李乾顺敏锐的看出了点什么,于是他就迅速改变策略:你希望我用骑兵去撞你的车阵,我就偏不!(未完待续。)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觉】() 
直觉这个东西向来都是很玄的东西,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人都爱将成功归结于直觉,但更多的时候,那些失败者不会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直觉错了,因为……他们没有说的机会了!

    所以,李乾顺根据他的直觉,决定派出步兵强攻!

    反正这柔狼山口本就在西夏境内,谅胆子比不得猫大的宋军不敢过界追杀,哪怕是慢慢的一口一口啃,李乾顺也要把眼前这支宋军挫骨扬灰,方才消解得这次颓败的心头之恨。

    一千五百西夏重甲兵掩护着八百步跋子,就在山道口距离宋军车阵一百五十步处摆好了两个盾阵,其中六百重甲兵掩护着二百步跋子攻向道右的车阵,另外九百重甲兵和六百步跋子攻向道左……西夏人也是左尊右卑!

    虽然西夏重箭明显对车阵无法造成什么效果,但在重甲兵列阵前进的时候,李乾顺还是让轻骑掩射遮护,但不再命令抛射重箭,直让他们射出普通箭矢,且专门往车阵里射。

    相距一百步,盾阵不紧不慢地的走着,后列的轻骑开始抛射,宋军没有动静!

    相距八十步……重甲兵竖盾遮头摆出了密集阵型,轻骑亦步亦趋箭雨如织,宋军还是无动于衷!

    相距五十步……步兵开始小步快走,轻骑停在八十步的位置上继续掩射,宋军依旧缩头!

    相距四十步……李乾顺令鼓号手击鼓鸣号助战,步兵阵列在听闻之后便也大声呼喝迎合着开始加速疾奔,但盾阵却是纹丝不动。而这时,车阵上终于有宋军冒着箭雨露出头来,胡乱的往外开始放箭。

    李乾顺远远看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却是脑筋突然一转筋,突发奇想道:原来刚才宋军不反击,是因为他们早被吓傻了啊!!!

    相距三十步……已经加速的西夏步兵们,看着近在咫尺的车阵壁垒,脸上露出了狰狞之色,快了……快了!

    只要再来十个呼吸……不!最多五个呼吸的时间,就能奔到车阵下面,然后用盾牌帮着架起盾墙,让藏身在盾阵中的步跋子们踩着盾墙飞身而上,应该就能轻易的杀光里面的宋狗了吧!?

    “嗵!嗵!嗵!嗵……嗵!”

    也就在这刹那间,冲在最前排举着盾的重甲兵突然就瞧见,一些乌黑的线条突然从车阵墙体上一块块好像鱼鳞一样的甲片缝隙中飞了出来,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在眼前一闪而没,跟着耳边就听到了宋军床弩发射时所特有“嗵嗵”声,只是那声音太小也太轻了,完全不像前不久在秦州城下听到的那般震耳和震颤!

    可是……为什么身边的弟兄突然在往后倒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