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哉德意志!”李景林手不释卷,德国篇看得他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化身为铁血宰相卑斯麦。

    ……

    “壮哉德意志!”

    狗肉将军张宗昌治下的山东,省立六中高中部主任梁簌溟拍掌疾呼。

    梁簌溟出生于书香世家,最开始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后来又参加同盟会,接着又热衷于社会主义,著书宣传废除私有制。他的心很软,见不得世人受苦,遂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都被救回来。他只有中学毕业的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去北大当教授,授课专业是印度哲学。

    这是一个思想不断挣扎进步的人物,他近两年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致力于中国农村的研究,认为发展建设农村可以救中国,先后发表《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

    菏泽那边买不到《京津泰晤士报》,梁簌溟是在偶然情况下读到《大国崛起》的,立即写信拜托天津的朋友给他定时寄报纸,如今他正好在研究阅读德国篇。

    李景林从文章中看到的是铁血统一,而梁簌溟看到的却是教育救国。

    在遭遇拿破仑入侵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做大学校舍,他还提出: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

    从此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成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学生每个月都有缺课登记,逃课一天要罚3个银币,比税收还要重。德国的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德意志统一前,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

    那可是50多年前啊,到如今中国的识字率才多少?

    梁簌溟不禁感叹,对文章里毛奇元帅说的那句话深表赞同:“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教育,必须办教育,教育才能救国!

    历经改良主义、自由民主、社会主义、佛家思想影响的梁簌溟,终于从《大国崛起》这篇文章中发现了救国之路。

    激动之余,梁簌溟摊开信纸,给年初才回国的蔡元培写信,阐述自己的教育救国理念,并极力推荐《大国崛起》系列文章,称其为“济世救民之宏文”。

    他还希望蔡元培牵头重建中国教育会,向各地军阀和富商士绅筹款,在全国推广普及小学基础教育。他认为,等一大批受过基础教育的孩子长大之时,就是中国富强崛起之日。

    ……

    而远在新天津报馆的孟小冬,则对法国的大革命更感兴趣,激情、浪漫、自由,一切都富有传奇色彩,堪称人间史诗。

    如果截取其中的几个故事,把它们编成一台大戏,肯定会很受欢迎。

    孟小冬坐在窗前,玉手托着腮帮子发呆,思绪已经不知飘到了何处。

    那个周先生真是奇怪啊,明明拥有惊天动地的才华,却甘愿在军阀手下当一个小副官。而且他行事手段也极有心机,从他救助收服孙氏兄弟就能看出来,并非只会空谈的迂腐之辈。

    我劝他去南方,他却让我看《大国崛起》,难道他认为南方政府不能成事?

    孟小冬收起报纸,脑子里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她准备把后续的文章看完再说,或许还未刊载的日本篇、美国篇和俄国篇当中,就藏着他真正的思想吧。

    ……

    六月初,叶挺独立团攻克湖南攸县,打响北伐胜利第一仗。

    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周赫煊的《大国崛起》也渐渐传开,甚至连西南、西北地区,都已经有人在拜读这一大作。

    这是2003年中央政治局组织的集体学习内容,央视基于此背景,才推出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它放在几十年后都是极有价值的,更别说是思想迷茫混乱的民国。

    李景林、梁簌溟、孟小冬,他们是军阀、学者、戏子,通过文章看到了各自不同的东西。而中国更多读者,也在阅读《大国崛起》后开始认真思考,中国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大国崛起之路。

    甚至是许多外国人,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篇连载完毕后,都愈发地对这一系列文章重视起来。英法两国的天津总领事,还特意把报纸整理好了寄回去,提供给欧洲的学者们做参考研究。

    很快就要讲日本篇了,估计到时候连日本间谍都要盯上周赫煊。

    扬名天下,正在此时!

第36章 036【周赫煊吾师也】() 
1923年初,55岁的蔡元培因“罗文干案”远走欧洲。

    所谓“罗文干案”,就是曹锟为了推翻当时的内阁,强行挪置罪名搞出来的把戏。司法机关一次次判罗文干无罪,曹锟指使手下一次次抗诉。司法官员不愿意胡乱宣判,曹锟干脆把办案的检察官全部撤职,重新换上一批,结果还是判罗文干无罪。

    说起来,民国时期真不缺坚持原则的官员,比如那两批顶着巨大压力维持司法公正的检查官。

    可惜没啥卵用,最后曹锟还是强令检察长对罗文干提起公诉。

    蔡元培就是那个时候走的,他对北洋政府彻底失望,干脆远赴欧洲游历治学去了。

    本来教育部就缺钱发不起工资,全仗着蔡元培在维持,并在动荡的时局中,竭力为全校师生遮风挡雨。他这么一走,北大的日子就更难过,都盼着蔡校长能早些回来。

    1924年底,贿选总统曹锟去职,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回来吧,那个王八蛋总统已经跑路了!”

    1925年初,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回来吧,老段是个讲理的好人!”

    1925年4月,北洋政府和法国签订合约,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回来吧,庚子赔款有着落了,这回是金法郎哦!”

    1926年初,蔡元培终于回国,却始终逗留上海不肯北上,北大师生又致电说:“校长你快回来吧,国家可以没总统,北大不能没校长啊!”

    1926年4月,张作霖派兵包围北大,北大师生致电蔡元培:“校长你快回来吧,这些当兵的好口怕!”

    蔡元培不敢回去,他怕被吴佩孚给弄死。

    吴大帅前阵子接受英文报纸采访时说:“中国有过激主义,始于孙文……北方则有蔡元培……中国年少之士被其所毒,非加遏制,则政府难安。”

    吴佩孚虽然向张作霖妥协了,但他在北平还是很有势力,他认为学生闹事都是蔡元培教唆的,这种情况下蔡元培怎么敢回去?更何况蔡元培积极为北伐造势,已经遭到孙传芳通缉。

    北大那边都快哭了,由于政府不发工资,老师们过得本来就苦。当局还大肆逮捕残害学者名人,动辄冠以赤色分子的罪名枪毙,现在好多教授都往南边跑,再这么下去学校就只剩个空架子。

    所以——校长你快回来吧,我们实在撑不住了!

    ……

    上海租界。

    爱妻周峻拿来三封信和一张报纸,苦笑道:“北边又来信了,其中一封还是登在报纸上的******。”

    “唉,值此时局,我又有什么办法?”蔡元培首先接过报纸看起来。

    报纸上的******是周作人写的,他先在信中消除了蔡元培复职的政治顾虑,再举出北大如今面临的困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校长你快回来吧!”

    蔡元培扫了几眼便把报纸放到一边,又拆开另外两封,都是劝他早点回北大当校长。

    直到第三封信打开,蔡元培才细细阅读起来,那是梁簌溟写的教育救国理论,希望他牵头重建中国教育会。

    蔡元培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其中的艰辛。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教育部便明文规定:小学、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教育宪法》还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预算总额的15%,在各省不得少于预算总额的25%,在市县不得少于预算总额的35%。

    然并卵!

    连北大这种知名学府都发不起工资,更别提那些穷乡僻壤的小学校。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看上去很美,然而都是空中楼阁,根本就无法实现。

    梁簌溟在信中写道,他希望绕开政府和军阀,通过社会筹款的方式办学,把资金集中在小学基础教育方面,办成一所是一所,只要能多培养几个识字的国民就算功德无量。

    民国文人大多口号喊得响亮,但却没有实际行动。梁簌溟却是个务实派,想到了就去研究、就去做事,他后来还写了副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蔡元培读罢此信,颇有些意动。他这几年的学术研究已经告一段落,在上海除了宣传北伐外,便没有其他正事可做,重建中国教育会还是大有可为的。

    至于信中提到的周赫煊和《大国崛起》,蔡元培对妻子说:“我出去一趟。”

    蔡元培自然是出门去找《京津泰晤士报》,他朋友众多面子大,很快就把最近二三十期的报纸拿到手。

    一篇篇文章看下去,蔡元培不禁感到惊愕。他常年游历西方,对欧美学界的情况知之甚深,还真没有哪个西方学者,能把世界各大列强兴衰研究得如此清晰透彻。

    这种高端历史学术人才,随便去欧洲哪所大学,都绝对能轻轻松松担任教授职位。

    但周赫煊到底是从哪条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怎么以前完全没有听说过?

    蔡元培连夜读完《大国崛起》,先是给梁簌溟回信,接着又写信给国民政府教育委员长、中山大学代理校长经亨颐:“吾弟子渊惠鉴:近日偶得一书,名曰《大国崛起》,历数世界列强兴衰,通篇金石之言。吾观之如醍醐灌顶,获益良多……”

    蔡元培这封信是把《大国崛起》推荐给经亨颐,希望他邀请周赫煊到广州教书,切莫放过这个人才。就算请不到人,也可以把《大国崛起》的内容,当做课外读物给学生们看。

    经亨颐在民国教育界也是个传奇人物,六年前他被调离浙江第一师范时,全校学生自发****游行,被军警开枪打伤数人。有一个叫朱赞唐的同学悲愤难当,竟夺过警察手里的刀当场自杀。

    学生宁肯用性命去挽留校长,可见经亨颐多么受尊重。他身边的拥护者曾有这些人: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夏丏尊……

    蔡元培将收集好的报纸,连同信件一起寄去广州。经亨颐读完《大国崛起》后,疯狂打听周赫煊的下落,最后从《字林西报》的记者那里得到消息,立刻致电天津的好友代为邀请,希望周赫煊能够到中山大学担任教授。

    与此同时,《大国崛起》也在广州这个革命重地迅速流传。《字林西报》和《京津泰晤士报》一报难求,青年学生们用手抄的方式编集成书,各种版本的手抄本在学校里竞相传阅。

    经济专业的学生把荷兰当做榜样,认为商业金融也能富国强民;军校学生认为中国该学德意志,只有铁血统一才能实现民族复兴;机械化学专业的学生尊崇英国,奉行科技强国、实业救国的路线……

    似乎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寻到救国之道,一时间《大国崛起》成为广州各大学校的流行读物。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周赫煊,也被青年学生们视为偶像,甚至有人高呼:“周赫煊吾师也!”

第37章 037【上门讨教】() 
邀请周赫煊任教的除了中山大学外,还有北平女子师大和复旦大学。

    周赫煊看完电报直接就烧掉,他是绝对不可能去南方的,至少一两年之内不会离开天津。

    原因很简单,别看北方军阀混战不休,但只要周赫煊不作死,就肯定没有生命危险。南方那就说不准了,明年的“清党”太可怕,“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这话不是闹着玩的。

    对“清党”表现最积极的学者,正是誉满天下的蔡元培。他明年的所作所为,把自己的学生和好友都吓了一跳,纷纷惊诧莫名:原来你是这样的蔡元培!

    民国人物都很复杂,很难分清他们到底是好人坏人,只因各自的思想和立场不同。

    如今南方的局势太过邪乎,不仅是国共之争那么简单,国党内部也分为宁、汉、沪三派。蔡元培发起的“护党救国运动”,表面名为清共,实则把矛头直指国党汉派,最终目的是帮助校长排除异己掌控大权。

    那真是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杀,被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