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如此,传言更是变得五花八门。比如刘湘根本就没生病,是装病想回四川。而老蒋派戴笠买通了护士,把救命药换成了毒药,让刘湘稀里糊涂就被堵死。

    反正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传言的核心就是:老蒋把刘湘害死了!

    四川人相信这些传言者十之八九,毕竟阴谋论总是有市场的。老蒋被搞得很被动,特意致电川军将领王陵基,说“奸小乘隙故造谣言淆乱事实”,希望王陵基能够帮忙解释,消解川军对中央的误解。

    刘湘究竟是不是被害死的,那是一个迷,谁也说不清。

    就后世公开的秘密文件来看,常凯申和戴笠确实有密谋。戴笠电报原文如下:“限即刻到南京军事委员会毛秘书(老蒋侍从室组长)庆祥兄亲译。密。请转呈委员长钧鉴。生昨由长沙来汉待候杨某(杨虎城)。顷据报,刘湘有今日抵汉托病回川之确息。刘如回川,将来必不利于中央之长期抗战,对刘应如何办法,乞即电示……电示请由汉口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简处长收转。”

    这封电报是戴笠发给常凯申侍从室第四组组长毛庆祥的,说自己在长沙等候转移杨虎城的时候,接到刘湘想要托病回四川的消息,刘湘回四川则不利于抗战,请常凯申早作批示。

    电报发出的第三天,常凯申便召集幕僚讨论,决定了解决刘湘和四川问题的策略。至于策略的具体内容,仍是个谜团,几十年后也没有公布。

    所以,常凯申害死刘湘的说法,是有可能的。

    但刘湘当时也确实病重吐血了,据刘湘心腹刘航琛所述,刘湘在南京时就已经“胃病大作,吐血厉害”,因此刘湘自己病死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管刘湘死因为何,在四川军阀眼中都必须存疑,他们才有借口抵制中央政府掌控川务。

    甚至,这些家伙还跑来找周赫煊,比如重庆市长李宏锟……

    李宏锟见面就说:“周先生,刘司令死得冤啊!你跟刘司令是老朋友,你要站出来为他说话啊,不能够让刘司令死得不明不白……还请周先生写篇文章,为刘司令讨回公道!”

    周赫煊只能摇头苦笑,说些敷衍话把李宏锟给打发走。

    还是常凯申有办法,各种封官许愿就把四川军阀的嘴巴给堵住了。比如李宏锟,即被老蒋任命为21军参谋长,实打实的是升官了,相当于川军主力的第三号人物。

    四川军阀们对老蒋的怨言轻了许多,开始把矛头对准代高官王瓒绪,让老蒋白白的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咱们的国家元首林主席,自从那天拜访周赫煊之后,隔三差五就要来周公馆坐坐。他很喜欢周府的茶叶,也很喜欢瞎子阿炳的二胡,下午坐在树下品茶听琴,林森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

    当然,周赫煊的私人收藏室,被时常被林森光临。那副被鉴定为北宋初期真品的《韩熙载夜宴图》,更是被林森翻来覆去的欣赏,这小老头儿恨不得把画给抱回家。

    这天阳光明媚,一扫连绵春雨带来的潮湿。

    林森自愿充当苦力,帮着把周赫煊的藏品拿到院中晾晒。他将一幅幅字画小心摊开,一边晒一边欣赏,突然惊道:“明诚,你竟藏有苏东坡的《寒食帖》!”

    “明代摹本而已,真品在日本。”周赫煊摇头说。

    苏东坡的《寒食帖》,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听闻《寒食帖》真品居然在日本,林森顿时郁闷道:“怎会落到日寇手里?”

    周赫煊对此倒是很清楚,说道:“当年圆明园大火,《寒食帖》流落民间被冯展云所得,后来又换了三个收藏者。”

    林森点头道:“此事我是知晓的,民国六年,《寒食帖》还在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又怎漂洋过海去日本了?”

    周赫煊讥讽道:“因为日本人出价高,颜韵伯便将《寒食帖》卖给日本人了。”

    “颜氏糊涂啊!”林森对此痛心疾首。

    周赫煊倒是无所谓,反正抗战胜利后,《寒食帖》也会被国人购回,最终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林森欣赏了一番古董,坐下来问道:“明诚,你明天就要动身了,此去美国寻求借款,究竟有几分把握?”

    周赫煊摇头说:“去美国,一分也没有。如果让我去苏联,我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弄来抗战资金。”

    “那你就去苏联啊!”林森高兴道。

    “苏联谁去都一样,用不着我操心。”周赫煊拒绝道。

    事实上,苏联在中国抗战初期,不仅派志愿军参战,而且还陆续给了大笔的资金支持。七七事变爆发没几天,苏联就提供给中国5000万美元贷款,随后三年又提供了两笔大额借款,累计援华贷款总额达2。5亿美元。

    苏联此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中国拖住日本,使得日本没有精力去进攻苏联。

    林森点头感慨道:“十年前,我认为苏联乃中国之头号大敌,强烈反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谁曾想,如今苏联居然成了中国的头号盟友,世事莫测,变幻无常啊!”

    “利益而已。”周赫煊说。

    “轰!轰!轰!”

    周赫煊话音刚落,就听到北边突然传来一连串的爆炸声。

    林森猛地站起,惊问道:“像是飞机炸弹!”

    周赫煊补充道:“江北县(后世渝北区)方向。”

    “遭了,日本人在炸工厂!”

    林森心急火燎,对周赫煊说:“明诚,我先告辞了,你快派船送我去重庆行营。”

    这是日寇对重庆的第一次轰炸,不仅轰炸了江北县的工厂,还轰炸了广阳坝的机场。只不过广阳坝距离周公馆太远,已经听不到声音了,第二天看报纸才知道。

    此次轰炸没有太多人员伤亡,但损失却很大,广阳坝机场被炸得一塌糊涂。

    周赫煊早在一个月前,就叮嘱李根固谨防轰炸,其中机场属于重中之重。可李根固忙着刘湘死后的政治斗争,根本没有认真执行,搞得现在川军的飞机被炸毁过半。

    好吧,其实也没啥,那些飞机本来就是过时的破烂货……

    倒是江北有两家工厂更可惜,都是生产民用物资的,现在被日寇炸成了废墟。

    暂时,日本飞机还不会轰炸重庆主城区——毕竟航程太远,炸弹砸在平民头上不划算。

844【空战】() 
    元宵节刚过,周赫煊就启程前往武汉,随行有费雯丽、孟小冬、周璇和于珮琛,以及周赫煊的几个保镖。

    孟小冬和周璇要留在武汉,为即将上前线的将士们慰问演出。而周赫煊则带着费雯丽、于珮琛,转走粤汉铁路至广州出海。

    甲板上,周赫煊负手遥望江面。

    虽是战时,武汉三镇的水道却明显繁荣了许多,因为全国各地的人力物资都在朝这里汇聚。

    远处的天空中突然传来飞机声音,只见一大群日机犹如蝇群,嗡嗡嗡地朝着汉口方向飞来,那是12架轰炸机在26架驱逐机的掩护下进袭武汉。

    驻扎在汉口和孝感的三个中国飞行中国队,驾驶着苏联援助的29架战机迎击。双方刚刚接战,又有10架中国的苏式战机起飞,准备堵住敌机的退路。

    城内的老百姓,以及船上的乘客,纷纷出来观战,伸着脖子仰望高空。

    “好!”

    “打得漂亮!”

    “中国必胜!”

    “……”

    人们手舞足蹈的欢呼起来,却是第21中队的董明德、杨弧帆、柳哲生和刘宗武协同作战,击落日本战斗机一架,打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于此同时,第22中队的11架战机和敌寇的11架战机狭路相逢,双方很快就陷入单机混战的局面,不约而同的一对一捉对厮杀。中队长刘志汉率先击落敌机一架,其他队友也相继击落四架日机,兴奋得地上的观战百姓疯狂叫喊。

    “天啦,快去救人!”

    “稳住,稳住,别掉下来!”

    “……”

    在日机被击落的同时,中国飞机也遭了毒手,大队长李桂丹、中队长吕基淳、飞行员巴清正、王怡、李鹏翔共五人牺牲。但他们打出了漂亮的空中战绩,共击落日本战斗机10架、轰炸机2架。

    其余日机见势不妙,立即疯狂逃窜,轰炸机更是把炸弹乱扔一气,以减轻重量好逃跑。

    这次空战的主力是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始建于1936年10月,骨干为张学良的东北空军。他们去年第一次在杭州和日机交锋,就一举拿下6比0的骄人战绩,此后又连续击落日机数十架,可惜大队长高志航后来壮烈牺牲。

    此战牺牲的李桂丹,是继高志航之后的第二任大队长,他和高志航均为东北人。

    高志航以前还是冯庸的属下,冯庸担任东北空军司令那会儿,高志航担任东北航空处飞鹰队驾驶员东北空军共五个大队,飞鹰队属于其中之一,里面很多人都成为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骨干。

    所以冯庸很急啊,以前的属下鏖战长空,被誉为“空军战神”,他却只能在美国干看着。如果再不能带飞机回国,冯庸就要只带着飞行学员回国参战了。

    事实上,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从技术上并不弱于日本空军。而苏联援助的飞机,也弥补了中国空军在装备上的劣势,经常打出漂亮的战斗。

    可惜,中国的飞机实在太少,飞行员也太少,损失一架就少一架,损失一个就少一个。

    今天的武汉空战,若非有苏联援助的飞机,那根本就打不起来,因为中国自己的飞机已经所剩无几了。淞沪会战时期,中国300多架飞机对阵日本800多架飞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阎海文,辽宁人。在轰炸日本虹口海军司令部返航途中,他被日军高射炮击中,跳伞时被风吹落到敌方阵地,随即被几十名日本士兵包围。阎海文掏出两把配枪,击毙5名日军、击伤数人,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高呼着“中国无被俘空军”英勇殉国,年仅21岁。

    沈崇诲,湖北人。陈锡纯,湖南人。他们执行轰炸任务时,飞机临时故障,尾部冒烟,按规定应该跳伞保命。但他们知道中国飞机不多,不能白白舍弃飞机,于是驾驶着故障飞机摇摇晃晃地撞击日本战舰出云号,壮烈牺牲。时年,沈崇诲27岁,陈锡纯22岁。

    乐以琴,四川人,两个月内击落敌机7架。至日军攻打南京时,中国飞机所剩无几,乐以琴毅然单机升空迎战,寡不敌众,阵亡于南京城外,年仅岁。

    刘粹刚,辽宁人,两个月内击落敌机11架。因飞机汽油耗尽,发最后一颗照明弹引导僚机降落,自己为了保住飞机不愿跳伞,抹黑寻找合适地点降落,不幸撞击建筑物身亡,年仅24岁。

    还有咱们前面提到的高志航和李桂丹,他们共同为中华谱写了一曲空中战歌。

    可惜,中国的飞机实在太少,而且越打越少,导致飞行员为了保住飞机不惜牺牲自己。若非苏联在关键时候运来飞机援助,此时的武汉根本无机可飞。

    ……

    轮船上,人们还在因刚才的胜利而欢呼。

    周璇叽叽喳喳拉着孟小冬说话,指着正在降落的中国飞机,小脸红扑扑的笑个不停。

    “空军健儿,真是大涨我国人士气!”于珮琛也激动莫名,双手握拳捏得死死的,恨不得马上跑去机场慰问英雄。

    周赫煊只能报以苦笑,武汉能打空战,那是因为老蒋的军委会设在这里,其他地方只能任凭日寇飞机蹂躏。

    而让周赫煊预料不到的是,由于他出资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将平汉线和粤汉线彻底连通,相当于给中国交通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日本对武汉的轰炸将更加频繁,轰炸重点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只要把大桥炸毁,则中国的兵力和物资运输就会效率大减。

    而常凯申也把武汉的防空视为重中之重,把中国最精锐的几个飞行中队,全部调来围绕着武汉长江大桥驻防。

    仅在未来的两个月内,中日双方就在武汉三镇上空,展开了大小七场空战这些都是周赫煊带来的影响,没他出钱修桥的话,日寇也不会死盯着武汉不放。

    “轰轰轰!”

    “轰轰轰!”

    “轰轰轰!”

    从重庆到武汉,再从武汉到广州,周赫煊一路上遭遇了四场轰炸。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在铁路上,一枚炸弹正中前方铁轨,接着日机又对火车狂轰滥炸。周赫煊被一块飞溅的玻璃扎到,额头鲜血狂涌,于珮琛和费雯丽也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原因是火车侧翻。

    在广州沦陷之前,日本人在这里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轰炸,其中粤汉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