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足毒虫,之所以死而不僵。正因还有神上宗师,暗中操纵。

    只需斩其毒首。黄巾余孽,自会土崩瓦解,各个击破。

    擒贼擒王。

    荥阳,因位于荥泽之阳而得名。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敖山临大河,南面遥望京索,西过虎牢接洛阳。地势险要,为南北之绾毂(要冲)、东西之孔道。春秋时,晋楚称霸中原,曾鏖战于此。战国时,秦拔荥阳置三川郡,并设敖仓于敖山。秦末吴广曾奉命监攻荥阳。楚汉相争,高皇取敖仓之粟扼项羽于荥阳东,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

    今属河南尹治下。

    城外,都亭。日上三竿,便有一白衣儒士,轻身入内。

    舍中佐吏,急忙上前:“见过先生。”

    “劳烦少吏为我僦车。”儒士和煦一笑,将铜钱奉上。

    佐吏双手接过:“不知先生去往何处?”

    “远赴蓟国。”儒士答曰。

    “若去蓟国,何不乘船。”忽听舍内有人朗声言道。

    儒士举目相望。见一行人等,虽着布衣,却难掩贵气。这便近前行礼:“荥阳服虔,见过诸位。”

    “原来是子慎先生。”便有五陵公子,起身行礼。

    “阁下何人也?”儒士疑问。

    “久闻先生大名。某乃何苗。”正是乔装至此的何苗、袁术一行。

    “原是河南尹当面。”儒士肃容回礼。

    见服虔目光投来,袁术亦起身通名:“鄙人袁术。”

    “见过长水校尉。”儒士从容回礼。

    自与刘备相识,董重、何苗、袁术等人,颇多礼贤下士。

    引服虔落座,何苗笑问:“先生此去蓟国,欲登顶黄金阙乎。”

    “非也。”服虔笑答:“此去,只为拜访郑公。”

    “莫非《春秋》已注成。”又有声音,出自身后。

    袁术闻声笑道:“不请自来,曹孟德。”

    竟与曹操、孙坚,不期而遇。

    “见过曹轻车。”服虔起身行礼:“初稿已成,故欲往蓟国一行。请郑公过目。”

    服虔,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河南荥阳人。少贫好学,有雅才,善作文。入洛阳太学肄业,尤明《左氏春秋》。曾变姓名,为厨工。入大儒崔烈之门,窃听崔烈与其弟子讲论《春秋》。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早往,及未寐,(崔烈)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郑玄闻其说《春秋》事,大为赞赏。时(郑)玄注《左传》未毕,遂以注稿相赠。虔专心致志,历经寒暑,终撰成《春秋左氏传解》。

    《左氏春秋》,汉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以后多简称《左传》。相传,乃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为《春秋》做注成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年代久远,其意难明。故服虔再为《春秋左氏传》注解。等同于,为《春秋》二次注解。

    汉时始兴“春秋决狱”。为便于天下学子领悟《春秋》,服虔这套《春秋左氏传解》,堪称《决狱工具书》。兹事尤其体大。

    “果然如此。”曹操肃容下拜:“子慎先生,功在千秋。请受操一拜。”

    “不敢,不敢。”服虔回拜。

    曹操又引荐孙坚,与其相识。待重新落座。何苗笑道:“先生此去蓟国,必受礼遇。蓟王亦当重用。”

    服虔眸中忧思一闪而过:“实不相瞒。此去,亦为避祸也。”

    “哦?”何苗不由一愣,脱口而出:“河南腹地,帝国之中。何祸之有。”

    服虔答曰:“不瞒使君。荥阳群盗聚集,暗流涌动。不出二年,当有大乱。”

    闻此言,孙坚虎目微睁。

    众目相对。曹操问道:“朝中内外,尚未听闻。先生又是从何而知?”

    服虔低声答曰:“诸位可曾听闻‘神上使’之名乎。”

    “黄巾余孽。”孙坚脱口而出。

    曹操亦点头:“南阳黄巾首领张曼成。率众在南阳起兵,自称‘神上使’。斩南阳太守褚贡,占宛城百日。后被新任南阳太守秦颉击溃。张曼成不知所终,传闻已死于乱军之中。”

    “非也。”服虔低声言道:“张曼成,正藏匿于荥阳境内。”

    “嘶”何苗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一时不查,竟令巨贼如此近身乎!”

    轻身赴险,莫过如此啊。

    微微睥睨,坐立不安之何苗。孙坚抱拳相问:“敢问先生,消息从何而来。”

    见孙坚虎目寒光,服虔旋即醒悟:“校尉欲讨贼乎。”

    孙坚傲然一笑:“然也。” 富品中文

    

1。156 仁至义尽() 
“不可。”何苗急忙阻止:“我等轻身前来,并无重兵。如何剿灭巨贼。”

    孙坚言道:“我等轻身无备,贼人亦无防备。若能知贼酋藏身之处,此战易耳。”

    “擒贼擒王。”曹操自觉可行:“荥阳为河南尹所辖。只需叔达亮明身份,州郡兵士,当为我等所用。”

    何苗虽是何氏外戚,却本姓朱,乃是朱苗。与大将军何进无血亲。且素与董重、曹操等人交往密切。又同为蓟王座上宾。有来有往,曹操自不见外。

    “孟德所言极是。”何苗这才想起,自己乃是河南之尹。得意将起,又不敢托大,急忙问道:“此行,带了多少兵士。”

    “十人。”孙坚言道。

    “十人。”曹操亦道。

    何苗顿时垮下脸来:“我等兵士相加,不足百人。自保尚不足用,如何还能讨贼杀敌。”

    “我视贼寇入草芥。”孙坚抱拳道:“何使君,自可安心。”

    “文台何故见外,唤我表字便可。”何苗嘿声笑赞:“闻先帝北巡中伏,文台抖擞虎威,领麾下江东健儿,坦胸血战贼寇。护先帝以周全。乃真英雄也。”

    言及心伤处,孙坚目中杀气毕露:“若不能杀尽贼寇,报仇雪恨。我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好一个江东父老。”曹操击节赞道:“当与公台同往。”

    “算我一个。”义气之举,又岂能少了袁长水。

    “祸国殃民之巨贼,人得而诛之。”服虔言道:“愿同往。”

    不等众人来看,何苗强笑道:“同往,同往。”

    “内中详情,还望子慎先生,细细道来。”见机一到,曹操急忙低声相问。

    “在下自当倾囊相告。”服虔遂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蓟王都,南港。

    白波四将,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乘船抵达。矗立甲板,在迎接队伍中一眼瞥见史涣,这才松了口气。

    “哈哈,公刘!公刘!”杨奉远远挥手。

    史涣亦昂首致意:“公承”

    见史涣面带笑容,杨奉等人终是放心。

    “门下督郑泰。”

    “主簿孙乾。”

    刚刚脚踏实地,便有蓟王门下二私臣,联袂迎上:“拜见诸位。”

    “不敢,不敢。”门下郑公之名,四人又岂能不知,便急忙回礼。

    郑泰笑道:“恰逢大朝。主公及百官,皆在宫中正殿。诸位且随我来。”

    “请。”换乘王宫车驾,一行人等沿轨路驶向临乡。

    一路所闻所见。无不令杨奉四人,心翻巨浪。话说。数年前本随主公同返。不料郭太阴怀不轨,欲劫船潜逃。被右丞识破,人赃并获。为自证清白,杨奉需亲斩郭太。事到临头,不忍下手。无颜再见主公,随与郭太掩面逃窜。擦肩而过,惊闻右丞耳语:“早去早回。”

    彼时惊疑不定,不知所以。时至今日,方大彻大悟。一切皆在右丞,意料之中。此去从贼,见机行事。数年来,行事秉持忠义,从未滥杀无辜。虽未能再投董卓,克尽全功。然带回数十万老幼,数万百战精卒。亦不虚此行。

    保全数十万山中百姓,主公当不会再怪罪我等了吧。

    “大哥?”遥见王城气象万千,韩暹一时惴惴难安。

    “无妨。”杨奉强笑道:“我等问心无愧,主公定然知晓。”

    “闻主公,辖地千里,三百列城,八百万众。我等久不在身侧,尚有一席之地乎?”韩暹言道。

    “只需不再日夜担惊受怕,便如先前那般,为幕府游缴。亦心甘情愿。”李乐言道。

    “有理,有理。”四人纷纷点头。

    临乡与南港,早连成一体。沿途繁华如梦,浮光掠影。久之竟生恍惚之感。脑海中不时闪过绵延群山,褴褛饥民。身逢巨变,一时感慨难言。

    车入王城。列队而止。

    便有具装御卫,打开车门。

    郑泰,孙乾,左右引路。四人,穿宫过泮,拾级而上;廊下除鞋,临轩静候。

    “召:杨奉、韩暹、李乐、胡才,入殿”

    四人浑身一凛。各自深吸一口气,结伴登堂。

    王宫阔绰,富丽堂皇。百官正坐,气势森严。

    四人紧随郑泰、孙乾,趋步近前:“臣等,拜见王上。”

    “一路辛苦。”刘备居高言道。

    “臣……”杨奉抢了个头,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别数载,公承无恙乎?”刘备为他解围。

    “臣等……”壮语豪言皆为空:“一言难尽。”

    “郭太因何而死?”刘备问道。

    “乃受于毒邀约,前往黑山大寨结盟。席间张燕摔杯为号,斩下郭渠帅首级。”杨奉答曰。

    “事前知否?”

    “臣等,实不知也。”

    “事后如何?”

    “尽起精兵,报仇雪恨。”

    “张燕如何?”

    “率众遁走,不知所踪。”

    刘备不动声色:“与郭太又当如何?”

    “仁至义尽,再无瓜葛。”杨奉掷地有声。

    闻此言。满朝文武,纷纷点头。一问一答,道尽汉风。

    “可有心愿未了。”刘备最后一问。

    “无怨无悔。”杨奉对曰。

    刘备欣然点头:“左国令,且宣诏吧。”

    “喏。”左国令士异,遂取诏书,徐徐诵读:

    “封杨奉为右校尉,号:白波。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舍人。另赐黄金千两,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兵甲一套、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十匹。”

    “臣,领命。谢恩!”杨奉热泪盈眶,终未忍住。

    “封韩暹为左校尉,号:白波。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舍人。另赐黄金千两,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兵甲一套、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十匹。”

    “臣,领命。谢恩!”韩暹亦泪流不住。

    “封李乐为白波右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兼领蓟王宫行人。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兵甲一套、战袍五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五匹。”

    “臣,领命。谢恩!”

    “封胡才为白波左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兼领蓟王宫行人。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兵甲一套、战袍五件、四季朝服及西极良马五匹。”

    “臣,领命。谢恩!”

    虽设左右白波二校。然十万精兵,亦不过入选万人。可想而知,蓟国是何等精益求精。余下皆划归部曲,或分入各城、邑、坊、衢、亭、里,为少吏,乃至兵卒,不一而足。

    不愿捉刀,自可与家人团聚。户户得良宅一栋,美田一顷。美酒十瓮,铜钱一万。

    编户为民,皆我蓟人。

    总归是,不曾亏待一人。 富品中文

    

1。157 麦穗两岐() 
善待白波四将,自能安抚人心。

    自杨奉、韩暹以降,大小别帅或为军候,或为屯长、队率、什长、伍长,不一而足。皆大欢喜。

    之所以分设白波二校,正因虑及人数众多。比起精锐尽走,只剩老弱的黑山。白波精壮,足有十万。“精壮”距“精卒”,虽还很远。然却是精兵,上佳之选。只需交由王傅等人严加训练,知耻后勇,令行禁止,能征善战,必为健勇。

    上计署来报。除去精壮,白波尚有三十余万众。

    安置在易县数城,正当适宜。

    如此一来,年内蓟国当破九百万口。来年献费五亿六千七百余万。

    先前不知人口之重要。自迁入蓟国,政通人和,万事俱备。尤其是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难题。人口红利开始持续释放。令蓟国国力,爆发式激增。须知,仅文安一地。便有十城大建,百二十里圩田。更有雍奴薮中,辰、弁二韩二十四城邑。环渤海,盐府五十三大夏牢城在建。便是已建好各城,改扩建,亦是常有。如楼桑大溪地新区,诸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