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洪江顿时无语,这是打仗不是出去买菜啊喂,你说灭就灭啊?
“晋王殿下,咱们现在大部分人都还在坚守陈国的城池,兵力少了很多啊,要不”洪江有些疑虑,确实,现在的兵力不足,如果强行开战恐怕有风险,倒不如回去修正一番,再来拿下葛国就是了。
然而,陈光早就已经不是刚刚出门时候的那个晋王了,赢下了几场战斗,甚至其中还有自己毫发未损的,这让他自信心暴涨。
“我拿下陈国损失都不过两万人马,这小小的葛国,又有什么难处?三天之内便可让他投降了。”陈光自信满满地说道。
洪江看到他自信满满的样子,突然有些担心,陈光不过年纪轻轻,十四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获得了这么大的胜利,以后要是骄傲起来了怎么办?
打仗的人都知道,骄兵必败这个道理,本来洪江觉得发明出那些天马行空的战术和器械的陈光是个天才,今天听到陈光说出这样的话来,却有些担忧了。
唉,早知道就应该输那么一两场好了。
“晋王殿下,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虽然咱们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大的考验还在后面,所以还请晋王殿下务必戒骄戒躁,以平常心对待胜利。”思索再三,洪江决定帮助陈光摆正自己的态度,纠正他的观念,以免让他太过膨胀。
陈光一听他这画,顿时便明白了他的担忧,道:“哈哈,你以为我膨胀了么?”
洪江不由得腹诽,难道没有?
陈光笑道:“这叫自信,哪是什么膨胀。”
洪江不由得翻白眼,这提莫的有什么区别么?
好吧,不管是自信也还好是膨胀也好,洪江就是觉得这样不对,于是忍不住说道:“晋王殿下,稳妥方能长久啊。”
陈光郁闷,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跟洪江争论这个话题了,这人啊,思维不一样,说得多了那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沟通不了的。
他也知道洪江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也收敛了些许玩闹的心思,道:“咱们的人还有,而且我们现在的士气正是高涨的时候,我觉得可以打一打。葛国并不是个厉害的国家,比陈国都还要小得多,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晋王殿下啊,打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试一试呢?稳妥起见,咱们还是应该先回去禀报皇上才是道理。”洪江坚持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陈光是个很善于听取意见的人,他见洪江这样坚持,也就不再去试图说服这个大将军一定要去打这场仗,只是说道:“那咱们既然在这葛国路过了两次,总归还是应该去拜访一下他们的皇帝,向他表示感谢吧。”
洪江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妥,但是具体什么地方不妥却又说不上来。于情于理,借了人家的道,去表示感谢总归是对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这样的事情却感觉不那么单纯。
可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太正当了,洪江根本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于是队伍继续前进,过了关隘,来到了葛国的地界。
乾**队的集结自然引起了葛国高层的注意,此时边境上已经有了一支军队驻扎,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占据了有利地形,属于易守难攻,乾国也不能强开团,更有洪江这主张不开战的人在,于是只好派人去交涉,陈光当然自告奋勇。
“站住。”陈光骑着马来到边界,两个士兵手里长矛交叉在一起阻挡住他的去路,左边那人喝道。
陈光道:“我是乾国晋王,前些日子你们的皇帝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次我班师回朝,再次路过你们这里,还请行个方便。”
那两个士兵对望一眼,左边那人接着说道:“无凭无据,我怎么相信你?”
陈光指了指后面列队整齐的队伍,道:“喏,他们可以让你相信的。”
他这话有两个意思,第一,就是表示后面的士兵还是原来从这里经过的士兵,那自然说的就不是谎话。第二,你不相信,可以,我有几万大军,你要是不相信他们也要打到你相信。
当然,这话里有话的嘛,就只能自己去揣摩了,陈光只是笑而不语。
“好吧,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但是上次是因为你赶路,咱们葛国宽宏大量给你行个方便,如今你又不赶时间了,为什么不绕道回去?”
确实,带军队进入其他的国家应该算是大忌讳了吧,除非必要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这么做的,宁愿绕一些路,多花一些时间。
陈光笑道:“因为我懒啊,你不知道要是绕道的话那要多走好远的路程,倒不如再请你们行个方便。”
那士兵道:“那你先在这里等着。”
说完便往军营的方向去了,随后军营有人骑了马,狂奔而走,那士兵回来,对陈光说道:“我们的人已经去京城汇报皇上去了。”
陈光笑道:“那我等一等,应该的。”
回去之后,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他们就得到允许,可以穿过葛国回家。
行到一半,陈光又找了带路的那名官员,道:“是这样的,你看,我来的时候呢,你们给行了方便,我现在回去了,你们又给我行了个方便,我要是不去拜访一下你们的皇帝,当面向他表示感谢,我想我的内心肯定会不安,所以请允许我顺便去拜访一下你们的皇帝吧。”
那官员笑道:“我看这就就不必了吧,皇上说晋王殿下出门这么久了,你们的皇帝也一定很想念你,所以还是快些回去的好,晋王殿下的好意咱们心领了。”
陈光接画道:“这就不对了,你们皇帝心领了那是他的事,我表示我的感谢那是我的事情,虽然我也很想回家,但是毕竟咱们大乾国也是礼仪之邦,要是让父皇知道我不懂礼数,非得抽死我不可。”
“这”这名官员很是犹豫,很显然陈光不是一个人,他后面那一大片人危险系数太大了。
陈光接着说:“你放心好了,我的兵不会捣乱的,不会跟着我进你们的京城。”
犹豫再三,看陈光态度坚决,这名官员也只好答应下来,只是再三告诫道:“这些兵可千万不要进城。”
于是他们就来到了葛国的京城。说实在话,这个京城的规模根本就不符合它的身份,不说隔壁陈国的都城了,就算是陈国都城隔壁的大兴城估计都比这里要气派一些。
陈光突然想起了诸葛亮那句:先帝创业未半。这提莫的就是个半成品啊。
那官员道:“倘若晋王殿下要去面见我们的皇帝,恐怕从这儿开始,这些人就不能进去了。”
陈光笑道:“无妨无妨,让他们就地扎营,我进去就是的。”
此时此刻,葛国的皇宫里,却是一片混乱。
“完了完了,他们怎么往我这里来了?几万大军前来,这是天要亡我啊。”葛威一脸生无可恋,坐在龙椅上哀嚎。
我创个业容易吗?累死累活几十年才有现在这样的局面,不过几座城池,就算是皇宫都穷酸得不像样子,你还要来搞我。
葛威表示内心是崩溃的。
“皇上啊,老臣早就说过,不应该答应他们,有了第一次,他们必然会得寸进尺,现在看吧,他们已经打到京城来啦。”一个白胡子老臣痛心疾首地说道。
葛威差点就哭了,当时就不应该贪图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啊。其实在这之后他也曾经有过那么一丢丢后悔,他首先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不应该去贪图这些小便宜,这不是他的性格,但是最郁闷的是,既然决定义无反顾的去贪了,结果一如既往的没有贪着。不仅如此,他引狼入室,如今还引火上身了。
“皇上,这乾国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咱们好心好意帮他,他们却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口气微臣实在是咽不下去,请皇上下令,让微臣带兵出战,去会他一会!”
一名武将如实说道。
葛威挥了挥手,整个人都瘫在了龙椅上,道:“罢了罢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他们铁了心要搞我,也没必要做那无谓的挣扎了。听说他们连攻下陈国,都只损失了两三万的兵力,咱们尚且连陈国都不如,又怎么可能会是他们的对手。只是说好路过,却又来打我,如此背信弃义,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我也不服。”
随后,他站起来,手里拿着传国玉玺,把玩了一会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好东西啊,好东西,谁都想要的好东西。”(。)
第二十六章 请降()
陈光打算进城去拜见葛国的皇帝葛威了。
虽然上一次损失了一块金牌,但是这一次,他却带了很多礼物,毕竟刚刚从陈国的皇宫里搜刮了一遍,什么金银器一堆一堆的,随便挑点儿比较不好搬运的,性价比又不高的,送给葛国,那就是了。
所以,在他身后有好多马车,这些都是装起来准备送给葛威的礼物。
虽然很想现在就把葛国给打下来,但是洪江将坚决反对,陈光也就不去想了,以后再说吧,自己以后要想混的好,还要依仗这个兵部尚书呢。
这对于葛国来说算是大礼了吧。
准备好了礼物,正准备京城,陈光却听见里面传来钟声,他顿时感觉到很诧异,这是怎么了这是?随后他想起了不久之前在陈国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不由得更加诧异了。
这是什么鬼啊?
就在这诧异的时候,城门打开,首先看到的是两座华盖,华盖后面一辆金色龙装饰马车,马车旁边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男人,手里捧着个盒子,一脸死了爹妈的表情。
陈光很疑惑,这是自己来错时候了,刚好遇上皇家出殡?有没搞错啊,这么不吉利。
然而比他更加诧异的却是旁边的洪江,看到这一幕,洪江惊讶得合不拢嘴:“晋王殿下,他们为什么要投降?”
“投降?什么鬼?”陈光表示自己的脑袋似乎转不过弯来了,这是投降?
回想了一下陈国投降的时候,好像跟这个有点像,不过那个比这可要简单多了,看这配置,看这架势,还以为皇宫里死了人要出殡呢。
不过,投降就等于亡国,为国家送葬嘛,差不多一个意思。
好吧,接受这个事实吧,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要投降,不过这都不重要。
陈光旁边的那个葛国官员也是一脸懵逼,这是几个意思啊?
他看到不远处的待到视为是个自己的熟人,于是跑过去,低声说道:“这是干嘛呀?”
那侍卫看到他,顿时一脸悲愤,道:“这乾国实在是欺人太甚,咱们帮了他们去打陈国,他们非但不领情,现在还要来打我们,实在是让人愤怒。不过咱们皇上宅心仁厚,知道乾国虎狼,打起来也是百姓遭殃,因此决定投降,保全百姓。”
那官员更加懵逼,说:“他们是顺路过来感谢我皇借路给他们啊,他们还带了很多礼物来呢。”
侍卫:“那现在去告诉皇上还来得及吗?”
“好像来不及了吧。”
“哦。”
两人带着惋惜的心情看着这个想得有点多的皇帝的投降仪式。
中国古代投降仪式,不象现在国际所行惯例,要递交降书,签订降约,才算正式投降。古代中国虽也有降书,如孙皓致降书于王濬,成汉主李势致降书于桓温等,但这只能是失败者一方向胜利者一方作的文字表示。
正式投降还必须另有一套仪式,这套仪式是滑稽而可笑的。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投降方式,美其名曰“禅让”,这多是权臣在权力极度膨胀后,强迫主子交出政权的一种方式,如魏文帝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晋武帝司马炎逼魏陈留王禅位。照例由旧主下禅位诏书,新主即位后,反封旧主为某国公。这种彬彬有礼的文明形式,自然没有降仪了。
滑稽的投降仪式创始于公元前二百零六年,汉王刘邦率起义军入关灭秦,史载汉军至霸上。秦王子婴(三世)“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绶符节,降轵道旁。”表示向汉王投降。当时诸将要求杀掉秦王,汉王说,开始怀王派我西入关时,要求能宽容于人,况且人家已经投降,再杀他也不吉祥。于是将子婴交与部下官员管押,汉王只接受了玺绶符节,仪式也就完了。
在此之前,如商汤伐夏,夏桀逃亡至鸣条,放逐而死。从夏桀来说并没投降。武王灭纣,纣王是赴鹿台**而死,自然不会有什么仪式。春秋战国间的诸侯吞并及秦灭六国,也没见有何等仪式。可自刘邦灭秦后,这套仪式就绵延不绝,越演越繁,越具有滑稽性,戏剧味。
新莽时反王莽的农民战争中,就添加了新的内容,如更始帝刘玄降于刘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