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茵看她一眼,道:“不过是说笑几句,阿妹便舍不得了?这般回护?”

    郑氏只是一笑,道:“小妹一生只余婉儿,婉儿也只有六郎了。”

    郑茵一脸唏嘘,叹道:“你阿嫂一直说要把你接回家,一直待在张家像什么样子。然阿娘与愚兄皆知你,虽不舍,却也不忍强拉你回家,好在,张六郎这小子还算有良心,待你一直还算过得去,便也就作罢了。不过,现在,张六郎都成丁冠礼了,阿妹可以放心归家了吧?难道还要放着家族不回,还要在张家留着?”

    郑氏顿了一下,平静地笑望着郑茵:“阿兄,小妹老了,人老了就不爱动弹,就让我留在这里,看着六郎和婉儿,小妹只想离他们近些。”

    郑茵不赞同的道:“阿妹护着六郎长大还不够?难道还要看着他娶妻生子,终老张家?”

    “有何不可?”

    张氏神情湛然:“六郎是婉儿的弟子,我膝下无子,婉儿无后,弟子奉养师长以终老有何不可?六郎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没有良心的人,自会善待我身后,让他来我并无不放心的地方。”

    郑茵急了:“可阿妹是郑氏女,并非无家可归之人。”

    郑氏淡然道:“阿兄,我出嫁了,若论家,上官才是我的家。”

    “可上官家已然灭族了,无论是论理还是论礼,郑氏如今才是阿妹的家。”

    “阿兄,荥阳太远,小妹已老,余生只想就近看着婉儿和六郎。”

    郑茵默然。

    郑氏心中幽幽一叹,恳切的道:“小妹今日多谢阿兄愿为六郎的大宾,阿兄待小妹的情谊,小妹无以为报。我知道阿兄如此是想让我牵挂进去,随你归家,然阿兄也是为人父母之人,当知做父母的,如何能不为儿女牵挂?阿兄,我放心不下婉儿和六郎。”

    郑茵不禁长叹:“罢了,既然如此,那愚兄也不逼你了。只是,如今的朝局,加之陛下今日的架势,六郎怕是难以安闲了。若时机适宜,愚兄以为,还是离开中枢到地方为好。”

    郑氏问道:“阿兄不看好朝局?”

    郑茵看看左右,郑氏立即道:“阿兄尽可放心,家中守卫皆是六郎一手训出,亲自安排的,不用担心。”

    郑茵点点头,道:“陛下年高,太子势弱,武氏、朝臣皆势大,此其一;其二,太子已非昔日之英王,十四年的房陵生涯,昔日勇烈之太子还有几分壮志难说,难说。族中都觉得还是再看看为好,此时实非出仕入朝的好时候。且先潜心培养子弟,族中适龄的子弟皆放到地方去了,暂无入中枢之意。”

    郑氏默然,沉默了片刻,方才道:“族中不看好太子?”

    郑茵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郑氏道:“六郎也是如此看法,曾言道,李氏诸子与武氏诸子不过是在比烂,矮子里面拔高个,皆非明君人选。”

第262章 宾客() 
“六郎小小年纪,竟已有此眼光?”

    郑茵讶然问了一句,可惜生在张家,略略遗憾了片刻,旋即笑道:“比烂之语用得颇妙!他能有此见识,阿妹还有何不放心的?”

    郑氏微微一笑,笑容看似与往日一般,但细看却有种惬意从容之态:“阿兄不用再劝,你知我的,我既已说了不会回去便不会再更改心意,婉儿和六郎在哪里,我便在哪里,他们在长安,我便去长安,他们在洛阳,我便留在洛阳。阿兄,我心里自在。”

    自在?自在!原来如此。

    郑茵满怀感慨,看着郑氏满头的白发,面上悲喜交集,叹道:“我家的小阿妹依旧是那个小阿妹,即便经历苦难,馒头白发也不改其本色。好,好啊!这才是我郑氏女该有的风采和志气!从今日起,愚兄不会再劝你回去,你想留在哪里便留在哪里。”

    郑氏眼眶微红,脸上却微笑着,倾身弯腰一礼:“多谢阿兄包容小妹的任性,小妹又让阿兄操心了。”

    郑茵也红了眼眶,满脸笑的道:“谁让我是你的阿兄,而你是我的小阿妹呢。”

    兄妹俩儿相视而笑,郑茵也不再劝她回荥阳的话,转而说起其他:“听说,六郎与太平公主之女订下了亲事?”

    郑氏颔首:“是太平与薛氏的长女。”

    郑茵缓缓点头,想及张昌宗的风采,略顿了顿:“或许当日你提议时,应该考虑阿岚。”

    郑氏冷淡道:“侄媳不会舍得,六郎的好,不是人人都看到的。”

    郑茵哑口无言,他虽是祖父,但安排孙女的亲事的时候,也不可能不考虑儿子、儿媳的意愿。

    郑氏看出亲兄长的尴尬,道:“小阿薛从小与六郎一起长大,自幼两小无猜,情份较之旁人亲厚,既然他二人有意,又何必强做坏人,徒惹孩子们不快呢?小阿薛除了出身,旁地也没什么,既然六郎喜欢,亲事一道上,就如他愿吧。”

    郑茵点点头,又问:“陛下怎么想起给六郎赐字世茂呢?虽有荣宠祝福之意,然太过显眼,六郎终究年少,就怕荣宠太过,惹人妒忌,终落个捧杀之局。”

    郑氏顿了顿,道:“阿兄所虑甚是,只是,身在局在,布局的人又是阿武,终究身不由己。好在,六郎还小,而陛下已年高,此消彼长之下,终归有些盼头。来日方长,六郎最重要的是步子走稳了,走扎实了,余者慢慢成长便好,急不得,也不能急。阿兄以为呢?”

    郑茵自是深以为然,淡淡一笑,道:“阿妹心中有数就好,有你在后面看着六郎,总不至让他折在朝中。千万莫要学崔家那几个,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不说,还以为其他家没有人才,焉不知跳的最欢的,终究不过是最蠢的。”

    郑氏嫣然一笑:“阿兄慎言,不过是些不知所谓的小孩子,您的辈分这么说,终有失厚道。”

    郑茵哈哈一笑:“阿妹说的是,我该自恃身份才是。”

    两兄妹说说笑笑,倒也其乐融融。大家都老了,像今日这样的相聚和座谈,那是聚一次少一次,难得相聚,自该尽兴才是。张昌宗特意交代过,让下面的人,等闲不要进来打扰,让两位老人家好好地叙叙话。

    张昌宗看着大大咧咧地,对老太太的体贴上却十分用心。这世间事,最怕的便是用心,只要用心,就算是再粗枝大叶的人,也能变得心细如发。所谓的粗心,不过是不用心。

    俩儿老兄妹在里间畅叙,张昌宗在外间却倍感煎熬。被人一声声的“世茂”、“世茂兄”的叫着,除了不习惯老感觉是在叫别人外,心里已经被动地、无意识的接了好多句“双塔”来,感觉以后真的要考虑取个双塔的别号了。

    别人不懂他的纠结,薛崇秀却是一眼就看穿了,别的且不论,张昌宗暗暗抽搐的眼角和嘴角已经暴露一切,看得薛崇秀憋笑憋得小腹都开始疼了,难为张昌宗。女皇的用意是好的,只是字没选好,张昌宗怕是想感动都感动不起来。

    李显派来的是长子李重润,李旦派来的是李成器,各自带着一条小尾巴,李裹儿并李隆基这堂兄妹俩儿。

    李隆基一到就跑去找薛崇简玩耍去了,张昌宗见状,嘴贱的逗他:“不是说好来贺我的吗?怎么本人当前不见王爷好好致贺,反而一派着急去玩耍的样子?”

    李隆基被逗得脸孔一红,虽性子有些张扬,但明显还是面嫩的小孩子,居然认认真真的向张昌宗行了一礼,认真的恭贺了一番。到把张昌宗这个嘴贱的家伙弄得不得不认真的回礼,回了礼,笑眯眯地道:“三郎真是好孩子,罢了,崇简在东跨院跟我的侄儿们玩呢,阿桦,带王爷过去。”

    “喏。”

    阿桦领命,恭声道:“王爷请随小的来。”

    李隆基跑走了,张昌宗笑看着李裹儿,问道:“我让人带郡主过去我义母处可好?秀儿妹妹和宁儿都在,总好过你在我们这群男子中间,没人陪你玩耍说话?”

    今天男客多,大庭广众之下,李裹儿也不好留在男宾这边,张昌宗叫来小米,带她去女宾那边,那边有嫂嫂们、侄女们,还有太平公主带着薛崇秀、薛崇宁在,有人能陪她说话、玩耍。

    李裹儿今日意外的好说话,闻言笑着点头:“好,有劳表兄。还有,恭喜表兄。”

    双眸之中,一片真诚之色。张昌宗笑着点头:“多谢郡主,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哼!”

    见张昌宗依旧不叫她表妹,李裹儿轻哼一声,脚下果断的移动,状似无意的往张昌宗脚上踩去。

    张昌宗意外的挑眉,哪里会让她踩中,立即不动声色的退了两步,恰好把路让开,笑着喊人:“小米,带郡主过去。”

    “喏。郡主,请随奴婢来。”

    李裹儿没踩中张昌宗,有些气愤,怒瞪张昌宗一眼,结果见他连笑容都没变一丝,更是不忿,眼珠一转,不知想什么,居然立即气消高高兴兴地跟着小米走了。

    张昌宗目瞪口呆——

    这女人呐,心思果然好难猜!甭管老的小的,大的少的,张昌宗觉得他都搞不明白。承蒙薛老师不弃,不然这辈子怕是也难有佳偶啊。

    真诚的感谢薛老师!

    张昌宗心里默默合十。

第263章 失分() 
“拜见姑母,韦姨母,见过上官修仪。”

    李裹儿进去,行礼的时候,韦氏一怔,太平公主抬眼看她一眼,不置可否,淡淡笑道:“七娘不用多礼,来,过来。跟谁一起来的?”

    李裹儿笑着道:“回姑母,随大哥一起来的,他在外面与表兄说话,稍后应会过来拜见姑母和姨母。”

    韦氏静默了一会儿,笑问太平公主道:“不知这是哪位贵人家的小娘子?这等人才,我竟不知道。”

    太平公主道:“这是太子家的七娘,刚从房陵回来不久,亲家不知道也不奇怪,说来,她的母亲与亲家你同出自韦氏,亲家可晓得?”

    上官婉儿面上挂着笑,这一声声的亲家忍不住斜了太平公主一眼。太平公主唇角一勾,面上的笑容又更盛了两分。

    韦氏没注意这两人的眉眼官司,心里寻思着,若是太子李显的女儿,那她的母亲就是韦香儿了,确实是一族,只是,往日并无什么来往,这姨母叫的有些勉强。不过,韦氏还是笑着亲切的与李裹儿寒暄道:“原来还是自家亲戚,多谢郡主的到来,快请坐。这些年也不曾有幸见过令堂,身体可还康健?”

    “多谢姨母问候,家母一切都好。”

    李裹儿一脸乖巧的与韦氏寒暄。

    见过长辈,接下来自然该轮到同辈了。李裹儿笑着看向薛氏姐妹坐处,笑问:“这就是崇秀表姐与崇宁表妹吧?第一次见呢。”

    薛崇秀微微一笑,行礼:“裹儿妹妹好。”

    薛崇宁依着姐姐坐着,看着有些胆小内向,不太活泼的样子,向李裹儿问了好,又依在姐姐身边,不说话了。

    李裹儿挑了下眉头,不过,看到坐在首位的太平公主,又看看从容自若的薛崇秀,也不再缠着薛崇宁说话,而是笑着与薛崇秀说起来,一双眼带着不自觉的审视意味。

    薛崇秀从不是惧怕人打量的人,前世因为她职业的关系,早已习惯于世人打量的目光,不管那些打量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甚至是猎奇的也无所谓,都不会影响到她,该点头致意的时候点头,该微笑的时候微笑,从容不迫,淡定自若。

    李裹儿太年轻,她的目光还不至于让久经沙场的薛崇秀受不住,连眉头都没动一分,面上笑意,轻松自如的应付着她的各种问题。

    薛崇秀与张昌宗定亲的消息,在两京已经传开了!

    先前为了隐秘,女皇假做震怒禁闭张昌宗,太平公主为了支持他,把定亲的消息公布出去;这几日,女皇陛下亲笔御书赐下表字,表字还是世茂两个字,圣宠不衰,荣宠不绝,作为张昌宗的未婚妻,今天来的女宾中打量她的人就多了。

    这风采,倒让到场的不少贵妇暗自点头,只这种气势,不少贵女就比不上,与她同龄的贵女们与她相比,显得太过稚嫩,如她这般资质的少女,世间不是没有,只是太少。

    韦氏自然把一切看在眼里,薛崇秀并不是活泼开朗的孩子,偶尔随着太平公主过来张家做客,也是一副温柔沉静的模样儿,鲜少有展现她风采的时候。

    以前只是站在长辈的立场看人,倒不觉得如何,现在站在未来婆母的立场上,却嫌这性子太过寡淡,她的老儿子是个开朗活泼的性子,媳妇找的太静虽说互补,但怕两人日子过得不亲热。老儿子是那么喜欢热闹的人,若以后的家连点热闹的气息也没有,那就太糟心了。

    今日一见,韦氏莫名的有些明白老儿子为什么喜欢她了。韦氏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