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怕乱,就怕静,乱了水才浑,才好摸鱼。

    这封上疏,确实打乱了宫里宫外许多的人心,起码,安乐公主就挺有收获的,看李重俊势头不好,她直接进宫,先去见韦后,撺掇韦后支持她做皇太女,韦后居然同意了,立即指使韦温、崔湜等上疏,请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然后,不知怎么地,居然爆出一件事情来——

    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的长子,乃是成亲六月便生的早产儿,但是,据言,说是早产,婴孩却长得白胖健壮,比普通足月的孩子还长得好些,说是早产儿,只要有眼睛的,看了就知道是假的。安乐公主成亲六月便产子满朝文武跟长安人民的眼神瞬间意味深长起来。

第449章 长公主的大手笔() 
五王在谏太子、反对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这两件事上,是出了大力,甚至是打了头阵。如今事情闹成这种样子,首当其冲的就是五王。

    李显是懦弱凉薄,但年轻时候也有勇烈之名,虽说在房陵十四年被磨去了棱角和中二,但做了这么久皇帝,以上次张昌宗面圣时的样子观之,显然心里也是有盘算的。而如今,不止是太子和安乐公主的问题,还牵扯到了韦后。

    李显这人再不好,但对跟他同甘共苦的韦氏,那是极好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把一个安乐公主给纵成那个样子。

    “陛下要出手了。”

    张昌宗十分笃定,看向刘婴,见他面上的神色也不见意外或是震惊,依旧淡定便知他新来也是如此判断的。现在的问题是,陛下会怎么出手?还有就是,他的前义母、现岳母的太平长公主殿下在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毕竟,所有的事情,皆是由她一封上书开始的。

    刘婴大概不好说,但张昌宗自己能想到。再想到前段时间他派过去的阿植,阿植最擅长练兵!张昌宗感觉更头疼了,可谁让那是他岳母大人呢?得了,受着吧。

    张昌宗犹豫了片刻,便有决断:“此事我会命人关注,有新消息就立即传过来,旁地左右我还有最少两年的孝要守,什么也做不了,先发展吧,埋头把我们的基业做好。”

    “喏。”

    刘婴应下,张昌宗又想起人的事情来,顿觉蛋疼,赶紧追问一下:“我说,儒孙先生呐,这地方吧,你也看到了,虽然现在还有些简陋,但是,缺人是现实啊,你那边真的没有人介绍介绍?举家搬来也是可以的,趁着地方还宽敞,划地方比较容易,气候嘛,夏天可以回内陆去,其余三季在这边还是比较舒服的,你的意见呢?”

    刘婴惯常淡定的脸上都有了几分笑意,道:“明公莫急,左右您还要守最少两年的孝,且等明公丁忧起复之后,属下才好找人来。至于岛上,依属下看,有令叔坐镇已是多多有余,无需再有旁人,否则,令出多门,于发展不利。”

    张昌宗笑着颔首:“我与儒孙所见略同。”

    两人又说了一些岛上的事情,刘婴才退出去,张昌宗坐着想了一阵,回转后院,问问媳妇儿那边有没有什么想法,宫里的事情,也可以问问婉儿师父,她知道的肯定比自己多。

    刚进去,人还没到中门呢,就迎上来请他的宫音,说是郡主有请,显然是找他有事,张昌宗点点头,加快脚步进去,见薛崇秀坐在罗汉榻上,榻上的小几上放着一封书信,摊开着,眉头蹙着,不知在想什么,在出神呢。

    见张昌宗进来,两口子直接坐一张罗汉榻上,薛崇秀把手边的书信推过去:“你且看看。”

    张昌宗低头看起来,看完,差点一口气没提起来:“这岳母大人这是要上天吗?”

    薛崇秀白他一眼:“胡说什么!”

    张昌宗做了个鬼脸,没什么形象的靠在罗汉榻的软枕上,叹气:“岳母这把玩的大!”

    薛崇秀心有戚戚的点头。

    舆部的消息只能得到对外的,内里是怎么发展的,详情如何,牵涉到皇宫、长公主府这些,还真有些不好查。太平公主给她女儿的信倒是说得分明,虽然大半篇幅都在骂她那皇帝哥哥,但事情的发展过程,张昌宗却大致推断出来了。

    话说,李显被老婆、女儿、女婿哭诉一通,又在太平公主的鼓动下,确实起了解决五王的心,但是,对太平公主提议的在南门埋伏兵卒,一举把五王射杀的提议却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直道师出无名,无罪而诛,以后史书不好看,五王怎么说也是功臣。

    在太平公主看来,罪这种事情,很容易就能弄出来,与其担心后世所谓的名声,还不如先重眼前,眼前都快过不下去了,还有什么后世可言。可是,李显他不干,坚决不同意,韦后、安乐、太平公主连番上阵,都没说服他,一忽儿想答应,一忽儿又拒绝,这游移不定的样子,弄得太平公主不禁十分恼火,她老人家也不是好性子的人,干脆不管了,直接回府。

    回府后一琢磨,五王是务必要搞下去的,但是,怎么搞却需要个章程,眼见强杀不行,她老人家又想出一个办法来。

    当今的太子,李重俊那个小王八蛋,在她看来,完全没有老李家的英命睿智,傻得辣眼睛,朝野早就有意见了。在宫里,虽然是太子,但皇帝也不见得有多宠爱他,更别提韦后和安乐,更是直接呼他为奴,半点太子的尊敬都不给。在外头还有人敬他太子的名头,在宫里,这一家子可没人把他当太子。

    安乐那点子小丫头,张扬跋扈,行事毫无礼法可言,就这等人,也敢妄想做皇太女,还以为她的心思没人懂,合着她以为大家都是瞎子吗?韦氏和安乐的那点心思,不止她明白,便是五王也是心里有数的。

    既如此太平公主琢磨了半天,二话不说丢出一封上书,果断的出手把水搅浑,然后带着一脑门的忧国忧民的好名声,直接点名东宫太子之位不稳,然后便稳坐钓鱼台,坐看各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时机合适的时候,再暗戳戳地煽风点火,看热闹不嫌弃事大的煽阴风,点鬼火。

    最后,事情果然如她预料的一般,安乐跳出来了,韦后也跳出来了,一心只想让圣上立安乐做皇太女,还鼓动朝中依附皇后的韦温、崔湜、武崇训几个大肆上书。

    而这事儿果然戳了五王的肺管子。五王刚弄下去一个女皇,还因此获封异姓王,五王如何肯再上一个女皇,何况还是安乐那等人,自然是一步不让的谏,甚至约好,必要时候,死谏都愿意,就是不能再让皇帝行无礼不法之事。

    而一边静悄悄看戏的太平公主,就在这个时候,把安乐与驸马武崇训的长子不像早产儿的事情,使人捅到五王跟前。五王正愁不好下手,这会儿有了把柄,自然就使人在京里散播起来。

    可是,流言这种东西,就是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猛虎,关着的时候不觉得,放出来之后就不由人控制了,加之如太平公主这等有心人引导,自然传着传着就攀扯上韦后了。

    这手玩得太漂亮了,张昌宗除了一个服字,完全没话可说了。他直感慨:“原以为没了武三思,手段应该不一样,怎么岳母还是攻击这点?”

    薛崇秀道:“圣上待皇后家伙,夫妻情重,他自己并不奢侈,然对皇后与安乐公主等,却是极尽奢靡,府库全给安乐花了也没吭半声,这等情状之下,可用的手段不多。再者,要对付女人,还有什么比闺誉、清白更好的攻击点?女人又不理政。”

    张昌宗懂了,但凡正常的男人,头上带点绿这种事情,是绝对忍不下去的,哪怕再好的夫妻情谊,只要遭了这种事情,鲜少有人能忍得下去。这方面有瑕疵,在古代这环境之下,安乐这皇太女的谋求基本可以落空了,还能牵连到韦后,虽不至于打垮她,但说不定以后李显就没那么纵容她了呢。

    张昌宗不问都知道:“安乐的事情,五王肯定利用了,但是,韦后的事情,怕是岳母的手笔吧?”

    五王再如何也是读书人,又是以忠直之士自居人,谋划传言韦后德行有亏这种事情,太过下作,那五人做不出来,若是能做出来,朝中也不会是如今这等局面,李显早就被他们摁得动弹不得了,哪里还能想着反击夺权呢。

    薛崇秀表情复杂,颔首:“这是母亲的手笔。”

    张昌宗无语半晌儿,觉得有些心虚气短,忍不住有些不确定的道:“我以前可有什么地方得罪过岳母大人吗?秀儿你说,我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吗?”

    薛崇秀噗嗤一笑,拍了他一下。

第450章 计成() 
说笑归说笑,太平长公主殿下让张昌宗觉得心虚气短,也让相王殿下李旦同学同样的心虚气短,他印象中娇憨可爱的妹子,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叫人想起就气虚的人呢?

    太凶残了!

    李旦与李成器父子相对而坐,面面相觑,同样的皱着眉,同样的一言难尽。李成器咽了口口水,问:“父王莫不是料错了?”

    李旦道:“便是料错了,这件事也是因你姑母一封上书而开始的,你说,以她的智慧,料不到会有今日之局?”

    李成器无语了片刻,道:“如今军中威望最盛的安定侯还是新安表妹的郡马,姑母的女婿。”

    父子俩儿对望一眼,很识时务的有了决断,李旦道:“今后,待你姑母记得恭敬些。”

    “喏,父王说的是,儿知道了。”

    父子俩儿地对望一眼,都觉得这个决定做得很好。

    而被李旦父子默默表上凶残不能惹标签的太平公主,此时却并没有什么得意开心的样子,只表情恬淡的听着属下的回报:“方才朝上,陛下龙颜大怒,下令李承嘉彻查传言之事。”

    “户部尚书李承嘉?”

    太平公主确认了一句,查案不让大理寺卿或是刑部来,而是让李承嘉,长史也是一脸的一言难尽:“就是李承嘉。”

    太平公主面上并无异色,依旧恬淡优雅,颔首点头道:“本宫知道了,不论查案的是谁,皆按照计划来便是。”

    “喏,只是”

    长史有些犹疑,道:“有一事,属下觉得很奇怪,有些证据并非我方之人做的,却莫名出现了,若是查实,五王应逃不开干系。”

    “竟有这等事?”

    太平公主面露讶异之色,顿了顿,果断道:“无妨,先定大局,旁地,慢慢查就是。”

    长史应喏,复又喜道:“如此看来,这朝中,五王并不得人心。”

    不得人心,自然支持者就少了。太平公主并不像长史这么乐观,半分喜色也无,只严正道:“越是这等时候,越不能放松,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保证会赢,让上下警醒些。”

    长史欢喜的神色立即一收,恭谨的应着:“喏。”

    太平公主摆摆手,让他退下,神情再不复先前的样子,反而蹙起眉头,若有所思——

    她是去信让秀儿和六郎吩咐手下人配合协助一下,莫不是帮助她的就是小两口的人?若真是他们的人,对两人的势力,倒要细思量了,往日竟小看了。

    太平公主一敛神色,眉头松开,只让人默默关注,旁地一概不出手,局已经摆下,就看五王上不上套了。

    而朝中,李承嘉奉敕查案,也查得风风火火。李承嘉素来名声好,素性忠直,世受皇恩,深受武皇、李显母子的信任,只是赐下免死的丹书铁劵,不止有武皇的,还有李显赐下的,只要不是牵涉谋反这等十恶不赦的大罪,不止他,甚至他的子孙皆有两任帝王赐下的铁券。正因为这样的身份和宠信,李显才不派大理寺与刑部查案,而是委任李承嘉主领。

    李承嘉主领户部,算账、查账肯定是一把好手,只是,查案朝野上下不禁都顿了一下,觉得还需要看看。而李承嘉领了皇命,也没耽搁,转头就查案去了。

    在满朝文武的关注下,李承嘉查明案情后就立即上书,言道诬蔑皇后声誉者,乃是五王主使,甚至,就连爆出安乐公主六月产子信息的也是五王。

    上书一呈送御览,李显便气了个倒仰,手都是抖的,韦皇后也不辩解或是暴怒,只泪流满面的跪倒御前:“七郎,妾身冤枉啊!如今看似剑指妾身,然五王实际指的是七郎你啊,妾身被废也没什么,只要是为了七郎,妾身都愿意!只是,妾身被废,裹儿被流,陛下跟前还有何人?刀已被架到脖子上,七郎还要忍让吗?”

    李显一脸沉痛之色,却没有立即下令,似乎还在犹豫,韦后又道:“七郎还要等到何时?再等七郎就算还是皇帝,可金口玉言的人却要换了!”

    成为傀儡?不得自主?

    李显悚然一惊,下意识就开始摇头,顾不得多想,也不敢再犹豫:“来人,宣相王、太平长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