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代兵役制度的核心,便是全民皆兵,一个壮丁到二十三岁就开始服兵役,并且兵役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到中央作“卫”兵,一种是到边郡作“戍”兵,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

    在这三种兵役中,也就第一种还算好,能够得到一些钱财。

    汉代的中央军队有两支:一称南军,一称北军。

    南军是皇宫的卫队,北军则是首都的卫戍部队,南北两军的人数合共不到七万人,各个地方壮丁轮流到中央作卫兵一年,当卫兵是极有好处的,来回旅费由中央供给,初到和期满退役,有可能会备酒席款宴,平时穿的吃的,也不要卫兵们自己花钱。

    至于当戍兵就不同了,一切费用都要自己担负,但是戍兵的期限,却只有三天。

    没错,就只有三天,如果是东吴地区的壮丁需要服边役,就得从东吴走到凉州并州去,服役三天以后就得返回东吴。

    这就是服役三天,来回半年。

    不过边役是可以花钱找人代替的,所以边兵大部分都算是雇佣军。

    至于最后一种就是地方兵,各大州郡每年都会在秋天的一个月进行整合训练,然后期满回家,不过也会负责县城的防御值守工作,比如成都城内一共有两千名士兵,实际上当值的也就五百城卫军与五百官军,如果需要对外灵敏或者者防守城池时,才会征召剩下的一千名士兵,而且也是没有军饷的。

    简单的概括,东汉末年的士兵都是义务兵,能够包吃包住就很不错了,军饷什么的就不用想了,或许只有私兵或者雇佣兵,才能享受军饷待遇。

    所以刘鑫提出的十年兵役,在罗勾看来,更像是十年的雇佣兵合同。

    罗勾有些心动的问道:“还请问刘仙师,我们板楯蛮是入的什么籍。”

    PS:今天依旧一更,明儿才能恢复两更。

    今天查汉代的兵役和户籍制度,查的********,而且也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如果哪位朋友对这方面有了解的,可以加群或者在书评区留言。

    继续求推荐票。。。

第一一九章 户籍制度() 
东汉时期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是不存在军饷这个概念的,因为大汉子民有为国效力的义务,不让你自己掏钱都算好的了。

    但是,兵役制度也大大限制了军队的战队力与组织度。

    普通百姓本来家中就有繁重的农活,结果每年都要服几个月兵役与劳役,费时费力,说不定哪天就会死在战场,而且这还没有收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是有苦说不出。

    所以,兵役对普通百姓来说,就像是节假日被老板要求无偿加班一样,谁会给你认认真真的进行训练,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罢了。

    而对于基层军官来说,他们都是从普通士兵走上来的,对这一切都是深有体会,将心比心,这些基层军官也不会刻意为难这些义务兵,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兵役期就好。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东汉末年的官军战斗力普遍低下,战术素养更是不足,平时去剿灭土匪山贼都是困难无比,所以在黄巾起义时,各大郡县的官军在面对黄巾军时,几乎都是一触即溃,这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董卓火烧洛阳,天下大乱之后,整个大汉兵祸四起,百姓无家可归,衣不遮体,更别谈吃饱喝足了,这时候诸侯们便只需要提供饮食住宿,就能征召到大量的部队,当然,这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而刘鑫如今已经是志在天下,如今的兵役制度自然是不合适,虽然实行兵役制度,会节省很大一笔军务开支。

    而刘鑫的想法,便是实行军饷制度,而军饷制度也是为了军队“职业化”做基础。

    有了军饷,刘鑫手下的部队就从兵役制度下的义务兵变成了有正式编制的“私兵”,他们实际上不再是为了大汉效力,而是对刘鑫效忠,这样刘鑫对手下部队的控制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因为有了军饷,士兵便能够进行“职业化”,士兵将会更好的投入训练之中,战斗力与组织度将得到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士兵的忠诚度。

    经过苏佳的研究计算,以成都的两千名士兵为例,在实行军饷制度后,至少能转换出一千五百名职业军人,在接受现代化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后,战斗力至少会上涨五倍有余!

    毕竟现在的成都官军,就相当于以后的民兵罢了。

    当然了,如今虽然大汉将倾,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度有所下降,但是有些制度还是需要遵守的,刘鑫只能暂时提出军饷制度,潜移默化的将成都官军转化成自己的“私兵”,等到天下大乱,刘鑫便可以彻底将手下的部队“职业化”。

    不过现在距离黄巾起义都还有三年的时间,刘鑫想要将板楯蛮纳为己用,那必须得要将板楯蛮一族入籍,否则就有人借此大做文章。

    因为板楯蛮一族之前未入巴郡户籍,所以板楯蛮并非是大汉子民,所以不会受到各种保护,如果巴郡太守想要报复板楯蛮,那就可以用对外讨伐的借口,要求其他郡县出兵讨伐板楯蛮这个“异族”。

    而且就算板楯蛮迁移至成都,但是刘鑫也没有理由保护板楯蛮这支“异族”,反而会落得一个“汉奸”的骂名。

    所以,板楯蛮只要入了成都的户籍,那板楯蛮就算是大汉的子民,巴郡太守与板楯蛮的纠纷,就转化成了大汉国内的内部矛盾,巴郡太守就不能名正言顺的报复板楯蛮。

    而且板楯蛮入籍之后,刘鑫也能更好的管理板楯蛮,并且板楯蛮一族也会对成都产生归属感,能够更好的融入成都体系之中。

    刘鑫可不想看到板楯蛮名义上是属于成都城的一分子,实际上却被排斥,或者游离于成都城之外。

    至于罗勾的问题,其实也是关系重大,因为汉代的户籍制度在刘鑫看来,实在是太过于繁琐了,不过内容倒是十分详细。

    汉代的很多制度都是承袭于秦朝,其中户籍制度便是以秦朝为基础设立的,甚至在汉代开国之初,便是直接接收了秦朝的户籍信息。

    到了东汉时期,户籍必须记载明确户主的姓名、年龄、籍贯、职务、爵级、各项家财的类别名称和估价,特别要突出家财类与估价,有的还要求写明家庭人口数量,有时候还会记录个人的体貌特征,每三年便会进行复查,重新登记。

    其中钱财的登记,便是为了确定户等。

    汉代的户等划分,大致可区分为“细民”或“小家”、“中家”与“大家”三个等级,等级的划分大体是依据资财多少,但又不十分严格,且无明确的划分标准与界定。

    但是,户等的划分也是确定出身的标准,在察举制为主的汉代,“小家”出身的寒门子弟想要出仕为官,难上加难。

    罗勾的问题,便是在于户籍的类别方面,汉代存在着一般平民户籍与各种特殊户籍的区分。

    平民户籍便为“齐民”,“编户民”,“黔首民”等。

    而在特殊户籍中,有“宦籍”、“宗族籍”及“市籍”等名目,而增加了封通侯者的“通侯籍”、诸侯的“侯籍”、宫廷后妃的“后妃籍”及“博士弟子籍”等名目。这些都是在秦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也就是罗勾所问的原因,罗勾害怕板楯蛮一族被划分至特殊户籍中,从而成为成都的“二等民”。

    刘鑫笑了笑,对罗勾说道:“或许户籍有大家小家之分,但是人生而平等,板楯蛮只要加入成都户籍,那自然是入齐民户籍,与成都城的普通百姓一样,不过罗首领你也知道,成都城内人口稠密,所以只能委屈你们板楯蛮一族暂居于城外,只要你们选定位置,我们便会提供足够的物资,为你们重建家园。”

    罗勾听完,大喜过望,没想到刘鑫会为板楯蛮提出如此好的待遇,当即说道:“既然如此,我罗勾作为板楯蛮一族的首领,便在此答应刘仙师的提议,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带领板楯蛮一族加入成都城!”

    PS:本来咋说呢,我这周裸奔,都准备下周上架了,但是今天推荐又来了,下周首页六频,所以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那就是今明两天厚颜无耻的一更,星期天两更,下周一到六天天三更,嘿嘿。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一二零章 板楯蛮之乱的结束() 
在刘鑫解答完户籍问题后,罗勾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答应刘鑫,将板楯蛮一族并入成都城。

    刘鑫点了点头,突然正色说道:“罗首领,我听说你们还有一支部队正在包围江州城,为了保险起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我想罗首领你应该尽快派人去通知他们。”

    罗勾一愣,刘鑫这一提醒,罗勾才想起来自己的好兄弟巴安,正带领着巴郡蛮族围攻江州城!

    想到这里,罗勾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巴安带领部队攻下了江州城,那局势可就无法挽回,到时候也就别想什么并入成都城。

    想到这里,罗勾立马吩咐手下的将领,带着自己的信物前往江州城,通知巴安放弃围攻江州城。

    当然了,罗勾不忘询问刘鑫,“刘仙师,现在围攻江州城的是我好兄弟巴安,他是廪君蛮的首领,为了帮我才决定带领巴郡蛮族围攻江州城的,所以他和我一样,肯定是在巴郡待不下去了,因此我想请求刘仙师,允许巴郡蛮族并入成都城。”

    刘鑫呵呵一笑,想不到还能买一送一,收服一个板楯蛮,又能获得整个巴郡蛮族,这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想到这里,刘鑫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也来者不拒,只要他们愿意加入成都城的,就能够享受与板楯蛮一样的待遇,不过我还得提醒罗首领一句,既然你们并入成都城,那就得守成都城的规矩,你明白吧。”

    罗勾大喜过望,立马点头说道:“在下明白,以后我板楯蛮,不,应该说我巴郡蛮族,也不对,应该是成都蛮才对,我们成都蛮一定会以刘仙师马首是瞻,刘仙师让我们往东,我们绝不往西,刘仙师让我们抓鸡,我们绝不撵狗。”

    刘鑫笑着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对了,你通知城外的板楯蛮士兵们,全部先将武器上缴,然后你带他们先回郤揖给你们准备的大本营去休息,明日一早我会派人来通知你,你就带人来成都城,选一个位置建立你们的新家园。”

    罗勾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其实我觉得郤揖准备的那个大本营多好的,大体雏形已经建立好了,只要稍加扩建,完全可以作为我板楯蛮一族的新家园,这样还能节省不少材料。”

    刘鑫回忆了一下大本营的位置,发现的确是个不错的地点,那里与成都城相距不远,方便交流管制,而且还扼守着成都以东唯一的一条大路,如果敌军大举来犯,必定会经过此处,板楯蛮的大本营就能作为先头要塞,起到防御预警的作用。

    而且大本营的周围群山环绕,与板楯蛮原来在巴郡的城寨环境类似,而且刘鑫正好想要在成都城周围推行梯田。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决定的。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梯田,因为种植水稻需要大面积的水塘,而中国东南省份却多丘陵而少适于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形,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移民至此的农民构筑了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坝涵养水源,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

    但是梯田也并非那样完美,实际上梯田的种植对于人力的消耗相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且在产量上也没有任何优势。

    那刘鑫为什么决定在成都城周围推行梯田呢?

    因为刘鑫与苏佳商量过,虽然成都城位于成都平原上,成都平原又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河网稠密,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看起来好像没有必要推行梯田种植。

    但是,刘鑫知道如今乱世将至,到时候大汉天下奉行的便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强大的军队才是安生立命的保障。

    而强大的军队必须依靠足够的粮食供应,靠着成都平原生产的粮食,或许还能够满足益州军队的需要,但是对于刘鑫争夺天下的计划来说,还远远不够。

    因为从黄巾起义开始,整个大汉便将迎来了近百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