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亮兴汉-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吕芝的训斥,张亮方才转醒。止住哭声之后,便赶忙去产婆手中将孩子抱到了韩淑的身旁。此时他才真正顾得上看一眼自己的儿子。晴敏和吕芝也一同靠了上来,想要一同看一看这个初生的小生命。韩淑的眼神之中更是充满了一个母亲的慈祥与关爱。

    只见孩子双眼紧闭,而稚嫩的双手不停的在襁褓之中摸索着,小嘴时而微微张开,时而像是在咀嚼吞咽。就在女眷都在感叹孩子可爱漂亮之时,张亮却突然开口说道:“为什么他没有多少头发?”

    本来还在屋外因担心张亮而忧思的众人,听到张亮的问话,瞬间便纷纷低声窃笑了起来。一旁的吕芝与晴敏则是第一时间气恼的说道:“刚出生的孩子哪里来得头发?你何时见过婴孩一头秀发?!”

    被两位娇妻一顿数落,张亮瞬间没了脾气。在轻轻亲吻过自己的儿子之后,便怯声说道:“还是有些头发的,就是稀少了一些。”

    这一次,吕芝和晴敏彻底无语了,就连韩淑表情也显得有些无奈。

    就在张亮自以为一语压制了自己的夫人之时,却听得子婴在外说道:“张司徒,那是胎毛。不是头发。。。。。。”(。)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吊唁() 
司徒长子改姓韩,先王大殓化繁难;范增遣使来吊唁,暗插螳螂欲捕蝉!

    众人的一番嬉笑将适才生离死别所带来的压抑感一扫而空。,。此时大家均为韩淑顺利诞下灵儿而由衷的欣慰与开心。

    吕芝和晴敏在抱过婴孩之后,立刻便开始逗他。而张亮此刻也想起了自己刚才情急之下乱发脾气的情形,于是急忙对着女医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女医见得张亮亲自致歉,立刻表现的极为惊恐。在秦末之时,有谁听闻过一个即将成为君主之人,居然向一名普通的医官致歉。而张亮的行动不仅得到了一旁娇妻的支持,也赢得了屋外众人的钦佩。

    就在张亮想要出屋向诸人道谢之时,婴儿却突然哭了起来。原本正在逗他的吕芝与晴敏,此时皆是慌了手脚,赶忙让女医与产婆上前看看。

    待到产婆看过孩子之后,立刻笑言道:“小公子这是饿了!快去让乳母喂喂他吧!”

    闻听孩子饿了,吕芝便赶忙让人将孩子送到早已找好的乳母处。跟着她便转身对着张亮说道:“夫君,你该给孩子起名字了!”

    张亮闻听又让自己起名字,随及疑惑的问道:“名字不是你和淑儿已经想好了吗?怎么又要我起啊?”

    “你走之后,我与姐姐再三商议。决定孩子还是要有你来起名。这也是你做父亲的责任啊。不过你可一定要好好想,别在起什么张三丰了。宝宝这般的可爱,你若是名字起的不好,会被人笑的。”

    得知起名的重任最终还是落在自己肩上,张亮便不由得又头痛了起来!可转瞬之后,他突然神情变得极为严峻,跟着便回身望着自己的宝贝淑儿,柔声说道:“叫他韩念成!让他随母姓,意为思念父王”

    众人听到张亮所取的名字,皆是万分惊讶。这古代的姓氏极为重要,孩子是一定要随父姓,以示家族的传承和延续。可张亮却轻易的让孩子随了先王的姓氏。这除了要有气量,更看出他对先王韩成那份真挚的父子之情。

    韩淑在听到张亮所起的名字后,心口猛然一紧。虽然她此时口不能言,但脸颊缓缓滑下的两行热泪,却足以说明她此刻的激动与对先王的怀念。

    张亮见到韩淑留下了泪水,赶忙上前为她擦拭,同声柔声劝慰道:“你现在什么也不要管,什么也不要想,安心的修养。七日之后,等你恢复了气力,我们一起去送父王好吗?”

    闻得七日后要去送别父王,韩淑的泪水更是止不住了。但此时她已经接受了父王离去的事实。只是悲伤与心痛依旧围绕着她,而且张亮的举动也让她十分的感动,故而眼泪才无法止住。

    张亮见到韩淑依旧泪流不止,却并没有继续劝慰。而是选择无声的陪伴着她。因为他知道此刻的淑儿最需要的便是宣泄,用泪水将压抑在心头的痛苦与悲伤全部宣泄出来!

    待到韩淑的泪水渐渐停止之后,张亮便起身来到屋外,随后对着文襄侯说道:“李丞相,劳烦您向国民宣布父王驾薨的消息,同时也派人告知各路诸侯!三日之后,我要亲自送一送父王。也劳烦您做好相应的准备!”

    听完张亮的安排,李由急忙出声应允。同时躬身缓道:“先王仁厚,臣民无不爱戴。各路诸侯也素敬之。老臣必将先王之葬礼办的风风光光。只是先王登位以来,没有立过任何的嫔妃,这殉葬。。。。。。”

    闻听殉葬,众人无不惊骇。

    李由本也不愿提及,但这制度古已有之。他怕思虑不知,失了体统,故而只得硬着头皮相问。

    张亮在听完李由的话后,立刻严肃的说道:“李丞相,在下有一事相问。还请您直言。”

    见张亮欲向自己发问,李由赶忙躬身静候。

    “先王真的要让我挑起这韩国的重担吗?您也是这么想的吗?”

    李由不知张亮之问何意,但只感到如芒在背。待到他躬身下拜之后,便急忙回道:“确是先王之意。我等也愿遵从先王遗愿。而且除了大人,怕是没有人更适合了。”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张亮微微叹息了一声,随后坚定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丞相原谅我的鲁莽与无知了。我意先王葬礼一切从简。不必惊扰百姓。而且殉葬之例一概取消!同时告之各路诸侯,不必前来吊唁!王方、李文、白元、张允,你四人助我一助,七日后,你们负责抬先王灵柩出殡。我要送自己的父亲。。。。。。”

    众人闻听张亮的决定,皆是心头一惊。这国君大殓,张亮居然要从简。但当他说是要送自己的父亲之时,所有人都听出了话中之意。他不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他只是想以儿子的身份,送自己父亲最后一程。不要无休止的礼数,不要政治上让人厌恶的虚仪;更不要残忍无道的殉葬!

    屋内的韩淑听到张亮的话语之后,泪水再次落下,只是此次,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似乎是对张亮的决定表示赞同!

    在了解了张亮的用意之后,韩国的将领与文臣纷纷跪地回道:“遵吾王之命。我等必将同心协力,送我先王最后一程!”

    安排好先王出殡之事后,张亮便让张允安排子婴与刘煜的住处,同时交代好生照顾。等到所有人都离去之后,他便返回了屋中,静静的陪在了三位妻子的身旁。享受这属于他的片刻安详与宁静。

    ………

    彭城楚国大殿之内,飞骑第一时间将韩王驾薨的消息传到了范增与项羽的耳中。得知此消息之后,范增不由得叹息皱眉,仿佛自己失去了一个挚友一般。

    项羽一见范增的举动,立刻不解的问道:“亚父,您与那韩王虽然相识,但并未有过多交际,何以如此难过?”

    范增闻听项羽之言,立刻摇头叹道:‘羽儿,你以为我是难过那韩王之死吗?!不!我是在忧心那张子房即将登临王位啊!先前我下毒于他,不知为何他会无恙。难道他真的有天命护佑不成?还有那韩国的重臣。这韩王决不是这几日才驾薨,可他们居然秘不发丧,一直等到张子房归国才宣告此事。这是为了稳定局势,从而让张子房能顺利继位韩王啊!如此君臣一心,再加上一群稀世的将才,我只怕将来这韩国是你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了。“

    对于范增的担心,项羽显得满不在乎。反而表现的有些期许。”那张子房登位韩王,便有能力与我一战了。我要让世人都知道,只有我项羽才是真正的战神!也要让虞曦知道,我比他张子房强百倍、万倍。“

    看到项羽霸气十足,而且信心满满,范增是又喜又愁。喜的是项羽的这份雄心与胆识天下怕是无人能及,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悲的是他已经看出项羽过于自负,还有他事事考虑的都是虞曦,这样下去迟早会误事的。

    项羽见范增沉默不语,立刻接道:”亚父,韩国无意大肆举行大殓。又不用各路诸侯吊唁。那张子房是何意?难道他不怕众人说他不尊重先王吗?“

    范增对于张亮的举动,也有些不解。沉思许久之后,便做出了一个决定!”羽儿,派人前去吊唁。虽然他张子房言明不需要。但这是我楚国的心意与礼仪!这人选就要陈平和钟离昧吧!他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闻听要派陈平,项羽立刻低声问道:”亚父不再疑心陈平了吗?“

    见项羽问起此事,范增便笑道:“我是否疑心于他,和此事无关。之所以用陈平是因为他能言善辩,比较适合前去吊唁。”

    听完范增的回答,项羽微微点了点头。他乐于见到范增选用陈平,一来是因为对方确实合适,二来是因为陈平可借此事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从而让亚父打消对他的疑心,达到臣属之间的和睦。

    但范增此时心中所想的是借此机会再试探一下陈平,同时他也对钟离昧受伤一事很是疑心,正好也借机一探钟离昧是否与张亮也有关系。

    待到项羽发布了命令之后,范增便回到府中招来了周易,同时吩咐他化装成宫中负责押送吊唁物资的军士,主要责任则是监视陈平与钟离昧的一举一动!

    ………

    七日之后,韩淑已经渐渐的恢复,虽然已经能够行动与言语,但因仍在月子之中,故而不能去送父王。

    张亮看到自己娇气难过的表情之后,心中十分不忍。随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淑儿,你安心在此等候。我带念成一起去送一下父王好吗?”

    闻听要让孩子去送韩王,众人急忙劝阻。韩淑也知孩子尚未足月,根本不能出去,可他知道父王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一眼自己的外孙,一时之间她不知如何抉择。

    见淑儿犯难,张亮随及柔声言道:“我让乳母将他包裹严实,只在宫中送一送父王,让父王见上一眼自己的外孙。至于出宫,他就不去了。你看行吗?”(。)

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我韩土安宁者,虽远必诛!() 
百官送先主,唁使吊韩王;百姓着孝服,失父泪断肠。

    张亮的一席话让韩淑分外感动。此时,她只觉得有万千话语,可却均是哽在心头。

    许久之后,韩淑温柔的抓住张亮的手,随后轻声说了一句:“老公,谢谢。”

    “你若言谢,是不是还在怪我回来的这般晚?”

    听到张亮之言,韩淑赶忙摇头予以否认。

    张亮见她神情略显委屈,随及微微一笑,跟着便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你我是夫妻。父王也像我的父亲一样。这一切都是我该做的,自是不必言谢。你只要好好养好身体,让父王去的安心即可。”

    一番劝慰之言让韩淑倍感温馨。见她点头应允之后,为了不让韩淑一人孤寂难受,张亮便让芝儿、敏敏、月儿以及李婉四人一起陪着她。他自己则带着怀抱婴孩的乳娘,一起来到了停放先王灵柩的韩宫大殿之中。

    来到殿中之后,只见百官均已在那等候,所有人均穿着孝服,不停地悲泣。就连子婴和刘煜二人,也来到了大殿,打算送这位乱世的仁厚长者一程。

    丞相李由见到张亮的身后跟随着乳娘,而且还抱着幼子,立刻上前询道:“大王,您怎么连公子也抱来了。他还未曾足月啊!”

    见到丞相担心稚子,张亮略为伤感的回道:“我想让孩子替淑儿送一送父王,他不会随我们出宫的,您放心吧!还有,我未行王礼,您不必称我为王。父王昔日多得您相助,即便行过王礼,您也可以直呼我的名字!”

    听到小公子是代母所来,李由只得悲痛的点了点头,但对于称谓之事,他却不敢马虎。“大王虽未行礼,但我韩国上下已经尊您为王。至于这老臣那点功绩微不足道,大王切莫再折煞老臣了。”说完之后,李由便自动退到了一旁。

    礼官见到众人均已到齐,正要准备宣告仪式开始之时,却突然来了一名军士。待到入了大殿,他便急忙对着张亮跪拜道:“禀韩王,楚国派都尉陈平与钟离昧将军前来吊唁,其他各诸侯国吊唁使臣均已到达宫门之外,请求觐见。”

    张亮闻言一愣,随后对着李由问道:“丞相,我们不是说过无需吊唁了吗?这是怎么回事?!”

    李由听到张亮发问,立刻上前回道:“大王,我们的信使估计还在路上呢!看来其他诸侯已经用自己的方法得知先王驾薨得消息了。而且第一时间便派人前来了,否则短短七日,如何能来得如此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