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亮兴汉-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听对方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而且还询问自己是否有悔意。养天羽随及笑道:“悔意?有何可悔?!你是韩王又能如何?!我不惧死,又焉能以死胁之。还是那句话,要杀便杀,我绝无怨言。只是觉得有些可惜,想不闻名遐迩的”大良先师“居然是一个辱及他人先祖而骗取实言之人。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见到养天羽依旧不肯服软,而且还继续出言顶撞张亮,冯远立刻想要命军士对方。但未等他开口,张亮却先行抬手阻止了他,随后微笑着说道:“骂的好,你若是个连别人辱及你先祖也不敢出声的窝囊废,或是一听对方名号身份便屈服之人,老子还看不上呢!现在,老子很看好你,我要对你的虏人的罪行进行宣判。”

    听得张亮看好自己,养天羽只觉得十分惊讶。但得知对方要宣判自己,他便急忙立身抬头,仿佛是要英勇就义一般。

    盲眼老妇在得知了张亮的真正身份之后,已是有些不知所措。可在听到对方要宣判自己的儿子之后,便赶忙重新跪倒在地,不停的哀求道:“大王,求您放过天羽吧。一切都是我的错,他还年轻,而且箭法超群。我曾听闻大王不以出身和国界为限,只要是韩土之民,皆待如自己的手足子女。求您给天羽一个机会,让他改过自新,我这瞎老婆子愿意赴死,换他一条生路。”

    看到盲妇此时依旧想要保住养天羽,张亮急忙上前将她扶起。跟着便轻声说道:“老人家,他已非三岁孩童。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虽说此事情有可原,但却依旧不能让他逃脱惩戒,不然何以彰显律法。您也莫要在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我相信您这“儿子”也不会让您替他顶罪的!”

    老妇听完张亮之言,双眼再次落下了悔恨的泪水。养天羽在听到张亮劝慰之言后,立刻对着老妇言道:“娘,韩王说的没错!孩儿堂堂七尺男儿,绝不能让您代我受过。我做的错事,自然应该有我承担后果,我甘愿受罚!死而无怨!”

    见到对方愿意接受惩处,张亮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将老妇重新扶到席上坐好之后,他便面色严峻的对着养天羽说道:“小子,你擅自虏人,造成社会不良风气,而且让给百姓带来了恐慌。虽说没有伤人等较为严重的罪行,但终究触犯了律法。不过老子念在你处于一片孝心,而且还有赡养孤老的善行,我便判你轻些。罚你仗责二十!”

    闻听张亮口中的奇特宣判之词,养天羽有些发懵。听到只仗责自己二十,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连一旁的冯远也是有些惊讶,他不明白为何张亮的判罚会如此之轻。

    那老妇听到张亮的判罚之后,亦是百感交集。她本欲跪谢张亮法外施恩,却对方率先抢道:“至于老人家您,我会安排官府帮助您寻找女儿。而且我还要成立“孤老院”,专门用来照顾和赡养孤寡老人和无依无靠的孩童。所有的费用,由朝廷支付!”

    众人此时已经知道张亮的真实身份,所以他的话便是无上的王命!在韩国之内,他是完全的一言九鼎!

    养天羽在听到张亮要张亮要专门成立一个收容儿童与孤老的场所之后,便开始重新审视张亮,甚至开始有些敬佩对方。

    冯远从未听闻过什么“孤老院”,可张亮既然已经说了,他便只得躬身施礼,表明自己接受王命。

    众人本以为宣判就此结束,却不料张亮又继续说道:“杨天羽,你受完仗刑之后。只准休息三日,到时就必须跟老子一起回韩都。我要将你编入军中,入军之后的三年内所得军饷和粮米会直接下拨给清水县,算作你对那些受到你惊吓的百姓人家的精神损失费。你若是对他人有愧疚之心,便赶紧立功升迁。这样你的军饷和粮米就会增多,而收到你惊吓的百姓也会获益更多!”

    养天羽不知何为精神损失费。但他闻得自己可以参军,而且对方还要自己立功升迁,顿时热血沸腾。他自幼练习箭术,自然不想就如此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毕竟他的体内留着先祖箭神的血脉,而重整先祖的荣光更是他一直梦想。

    老妇在听到张亮欲让天羽参军之后,急忙对着天羽说道:“天羽,快!快叩谢大王,大王这哪里是在惩处你,分明是要重用你啊!“

    此时的养天羽也已转醒,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但他却越发的看不透眼前的这位韩王。对方不但形态之上不似君王,就连言行决定也是出人意料,让人根本无迹可寻。在听到老妇的言语之后,他随及单膝躬身下拜,可仍旧气势不凡的说道:”谢大王大恩,小人定当竭尽全力报效韩国。“

    见到对方愿意跟随自己从军,张亮中露出满意的笑容。除了欣喜自己又得一宝之外,更为顺利的解决了奇案而开心。

    很快的,韩王驾临清水县的消息便传到了在府衙外想要知道虏人案结果的百姓耳中,而案件的处理结果和来龙去脉也同时被百姓知晓。众人虽然开始之时痛恨养天羽,但在得知他的孝行与善举之后,纷纷的选择原谅了他。这便是淳朴善良的百姓,愿意宽恕善人。

    养天羽在接受了自己应该承受的刑罚之后,便与自己认养的盲母返回了家中。虽然他的身体受到了伤害,可心中却如同吃了蜜糖一般,因为他终于可以实现抱负,从军报效国家,为自己争取一分荣光了。

    而百姓此时则是奔走相告,纷纷聚集在衙门之中,想要一睹韩王的风采。

    冯远见到事情已经处理完毕,便想让张亮先去休息,但得知百姓聚在府衙之外后,只得无奈的对着张亮说道:”大王,百姓已经知道您驾临县城,这皆是下官的过错。他们想要一睹君容,您看这可如何是好?“

    张亮得知百姓想要见自己,立刻笑着回道:”百姓想见,那我便见见大家,我又不是三头六臂。也与大家一样,正好也借此听听大家的心声。“

    闻听张亮欲见百姓,冯远却是有些担心。”大王,您平易近人,实是百姓之福。只是外面的百姓人数太多,下官怕会有不轨之人,或是无意伤到您啊,您看是不是去调来城中护军?“

    听到冯远的担心和建议,张亮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对方无需如此。随后便淡淡的回道:”我不信我韩民,还能信谁?韩民不与我亲,做王还有鸟意思?!“(。)

第三百零三章 百家争鸣() 
张子房论新言政略;冯县令苦叹百家鸣!

    清水县的府衙之外,期待一睹韩王风采的人已是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人是抱着自己的婴孩前来,为的居然是希望藉由看到大王,而让孩子有福气。

    许久之后,张亮终于在冯远的陪伴下步出府衙,而且就连护卫的普通军士都不带上一人。

    众人看到一个穿着便装的人走了出来,均是不知对方究竟是不是韩王。可先前因有嫌疑而被抓入府衙的人却是已经认出,此人就是刚才在前堂发号施令之人,所以他们料定对方一定就是韩王张亮!

    伴随着几人跪地行礼,众人随即纷纷跪倒在地,同时一起呼道:“拜见韩王,韩王万年!”

    看到百姓对着自己施起大礼,张亮赶忙让大家起身。待到众人遵令起来之后,他便笑着说道:“百姓们,切莫再说什么万年。换做别的君王或许会高兴,可我张子房却并未有那要活千年万年之想。这千年王八,万年龟!我可不想去做那王八或是乌龟。”

    在众人的思维之中,君王理应是威严神圣的,是孤高使人敬畏的。可眼前的这位韩王,却如同是邻家一个少年,言谈举止皆是让人感觉那么平易近人,而且幽默风趣。

    听到自己的大王言及万年之说,有几个百姓甚至忍不住干笑了两声,可随后他们便被身旁的家人或是友人慌忙示意不可造次。虽然这一切都极为的短暂,但却没能逃过张亮的双眼。

    见到百姓依旧拘谨,张亮随及接道:“想笑便笑,想哭就哭!我韩民在我自己的土地上难道连哭笑都不可以吗?!我是你们的王,可我也是韩民。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先圣之言,难到比君王和社稷还要重要的你们连笑的不可以吗?!记住,你们是我韩民,大韩的国民。我们不会去欺负别人,更不能被别人欺负!我们可以接纳任何诸侯国中想来我韩土居住的百姓,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亲人。同时我们也可以骄傲的告诉别人,你们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寥寥数语,却说得人人热血沸腾。而一旁的冯远却不禁有些胆战心惊。这自古以来君权至上是更古不变的规律,而张亮却要将百姓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此议虽新颖,但却着实让为官之人感到了一丝的寒意。

    此时,有几个百姓渐渐大了胆子,他们慢慢靠近了张亮,跟着大声说道:“大王,我们都听说了您的政令。感觉您确实是在为我们百姓着想,我们为有您这样的王上而骄傲!”

    听到百姓的称赞,张亮由衷的高兴,因为这份称赞是来源于他的政令,而百姓是因为尊崇的他的政令,觉得好才会赞扬他的。对张亮而言,没有比这更让他感到欣喜的了。

    “乡亲们,政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政令再好,也需要有好的官员推行,更需要你们去执行。我之所以来到这里走访,就是为了看看大家生活的如何。以后,若是大家发现有官吏贪赃枉法或是草菅人命,亦或不遵守新令,便可到韩都找我告发他们。我也会定期派人下来看看大家是否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相信你们的官吏,让他们为你谋取属于你们的福利!我与朝中诸臣的责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过得更好,而大家的责任便是齐心协力让我们的韩国更加富强。只要这样,别人才不敢小视我们,你们也可以昂首挺胸的告别他人,你们是韩人!”

    张亮几句简单的言语,就如同一粒掷到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便泛起一层又一层涟漪。百姓在听完他的话后,情绪瞬间变得更加高涨,甚至有人已经开始高声欢呼了起来,仿佛此刻他们已经为自己身为韩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了。

    看着百姓兴奋不已的模样,张亮急忙向大家宣布了另外几个消息。“百姓们,我已在韩都成立“鸿儒馆”,旨在教育英才,让我韩国的后代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从而让他们成年之后,有更好的人生,为我韩国的强大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只要你们愿意,便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去那里读书,具体的方法,我会尽快发放到各地。若是你们不放心孩子前往韩都,也不要紧,我会逐步在韩都之内所有地方建立分馆,这样你们便可让自己的孩子就近入学,而且学费全免。”

    古代求学上进,是除了入伍参军的唯一一个改变命运的方法,虽然大家都知道,但却为苦于无门无路,或是没有余力而无法学习。如今听到韩国要让孩童们都可以有学习的机会,众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甚至有人开始喜极而泣。

    本以为这已是最大的惊喜,却不想张亮随后又接道:“还有,我要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孤老院”,为的是让那些孤老和没有家人的孤儿有一个容身之处,我要让他们食有粮,穿有衣。”

    鸿儒馆和孤老院,这些都是众人闻所未闻的事情。此时,百姓们渐渐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是真实的,还是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梦。当众人确定自己是亲耳听到自己的君王向他们承诺了这一切时,他们彻底的沸腾了。

    望着久久未曾平息的人潮,张亮亦感到一阵阵的心潮澎湃。在众人渐渐恢复了正常之后,他又重新说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要为大家做的,而且是正在做的。但它们的维系需要你们,只有你们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切才会永远的存在。士农工商,各行其职,我向你们保障,无论你们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不是违法的,你们都会得到尊重,而且会有属于自己的权利。还有,我已经命人前往边关开拓集市,届时你们的产物会源源不断的向外出售,从而获取属于你们的财富,而那里也会源源不断地向我韩国运送新颖的物资,从而改善你们的生活。暴秦之时,财富集于中央,可老子要做的是藏富于民。只有你们富强了,我们的国家才会富强!”

    众人听完张亮的话语,已是激动的了极点。可一旁冯远则是越听越怕,甚至不由得出了冷汗。看到百姓们皆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便悄悄靠近张亮,随后低声问道:“大王,这自周朝以来,向来以君权至上,而且民若太富恐生变,民若太强,恐生哗!您这种设想是否太过危险?”

    听到冯远担心自己的政略,张亮立刻转身对他回道:“冯县令,平心而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