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驶向奥萨军的阵地。就在飞盘状的能量弹即将击中坦克车顶的时候,从车顶的一个小窗口中,射出了一道蓝色的光芒――这道光束准确无误地击中了20米之外的飞盘,将其凌空引爆,没有对坦克构成任何伤害。
作为美国陆军在错误情报误导下,赶鸭子上架开发出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帕拉丁”实际上更多地是算作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改进型,而不是真正的第四代坦克――虽然美国陆军对于这种半吊子的改进有些不满,但是当cia最终确认了“帕拉丁”的假想敌,中国陆军的“第四代主战坦克”ztz-05式实际上也是ztz-99式升级火炮的产品,并且也没有传说中的“152神教”的时候,陆军的将军们反而释然了。毕竟,在美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想要增加军费简直就是做梦――而如果在一个根本就用不着的“第四代坦克”上花太多的钱的话,那么真正需要投钱的地方就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相对于m1a2,能够体现出“帕拉丁”身为四代坦克的特点,除了更好的信息化水平,功率稍大的柴油机(美国陆军也养不起用燃气轮机的m1这种油老虎了),m331a1型135mm高膛压滑膛炮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蓝宝石”激光近防系统了。
这一系统的技术,实际上是来自于中国方面――最新的99式坦克改进型和05式坦克装备的第三代激光观瞄压制系统,最初的时候曾经安装在了出口巴基斯坦的mbt-3000型坦克上面,作为给小弟的支援,顺便测试一下这个新的系统。而当时美军四代坦克正在项目论证阶段,为了尽可能压缩开支,以免方案被元老院枪毙,毫无节操地直接从巴基斯坦搞到了这套系统的测试版,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美军自己的“蓝宝石”激光近防炮。
虽然技术来源相同,但是两国坦克的激光器在发展路线上,却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中国坦克使用的成品第三代激光压制系统,主要以对反坦克武器及其射手的压制与杀伤为主要目的――在第二次中印战争期间,曾经有倒霉的印度反坦克射手被26式坦克上面安装的第三代激光压制系统直接命中了用于瞄准的眼睛,结果这个倒霉蛋的整个眼球当时就直接汽化掉了――其杀伤力可见一斑。
而美军的“蓝宝石”相比之下则更加“尊重人权”――相对于直接干掉射手,美军更加倾向于保护坦克自身,因此“蓝宝石”实际上就是一种体积小巧,效率较高的坦克近防系统,即使是在恶劣的天气下也能有10米左右的射程,用于拦截射向坦克的导弹或者rpg还是绰绰有余的。
虽然这个世界的导力武器跟地球上rpg神教的圣器们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碟弹型导力能量弹仍然是可以被拦截的――训练有素的“钢爪”装甲兵们马上就反应过来,“帕拉丁”坦克转动炮塔,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对发动攻击的阵地开炮了。威力巨大的135mm高爆榴弹,在奥萨军的前沿阵地炸开,爆炸产生的超压将奥萨士兵连同他们的武器,一并撕成了碎片。
先头部队的兵锋继续推进,很快便夺取了快活岭基地东边的一处制高点上――跟之前一样,防御这里的小股奥萨军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被主战坦克碾成了渣渣。接下来,这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便命令自己手下的二十几辆坦克在高地上排成了一排,对4公里外的快活岭基地进行直瞄炮击。
虽然距离超过4公里,但是凭借着先进的火控系统,“帕拉丁”坦克的射击精度仍然能够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m334a1型135mm火炮的口径,甚至已经比对面奥萨军炮兵手中的火炮都大了。这些主战坦克用高爆榴弹一个接一个地干掉任何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敌方目标――不管是防御工事,还是基地内的营房仓库和车辆,都挡不住一发135mm榴弹。
这一整个营的主战坦克,给基地内的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毕竟,躲在战壕里躲避空袭是一回事,而直接面对敌方战车的攻击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些坦克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奥萨军手中的所有反车辆武器都没有办法威胁到他们,自然也就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了。
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奥萨军也不是不能还手――为了进行反击,基地内的奥萨军动用了自己最后的重武器,两个炮兵连的12门105mm口径榴弹炮,对着“帕拉丁”们占据的高地发起了猛烈炮击。作为曲射火炮,它的射程要比直瞄坦克炮更远,而且就算是“帕拉丁”这种战斗全重近70吨的坦克,顶部装甲也未必能扛得住这样的炮击。于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先头部队果断选择了撤退。
但是呢,这可不代表奥萨军真的占到了什么便宜――在反炮兵雷达和无人机的双重确认下,奥萨军的炮兵阵地很快就暴露了。“钢爪”海军舰载航空兵当然不可能让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给陆战队的兄弟们上眼药――几分钟后,一枚装载了子母弹的“杰索瓦”从天而降,覆盖了整个炮兵阵地,将奥萨军的火炮全都打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第二十三章 决战快活岭(三)()
凭借着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钢爪”凌厉的打击立刻就让奥萨军的炮兵闭嘴了。失去了最后的反制手段,奥萨军便陷入了彻底的被动之中――而在这种绝境下,勇敢的奥萨联邦陆军士兵们,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向着高地上的“钢爪”坦克发起了反击。
虽然他们的勇气值得尊敬,战术也还算巧妙,但是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人的因素同样也是那么软弱无力。在3500米的距离上,奥萨军士兵手中的单兵导力集束炮,根本就无法对“帕拉丁”坦克的主装甲构成任何威胁――可是在同样的距离上,135mm高爆榴弹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们连人带炮一起轰成渣。
而更加惨无人道的是,“钢爪”先头部队根本就不打算跟眼前的敌人玩“公平”的对射――带队的指挥官一不做二不休,利用先进的战术型eva数字化系统呼叫了后方的火力支援。两三分钟不到的功夫,m270火箭炮齐射的m26火箭弹就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在奥萨军的头顶上下了一场劈头盖脸的“钢雨”。随后,几架“超级大黄蜂”也挂满了炸弹进入战区,从天而降的制导炸弹将一个个炮位悉数摧毁。
在“钢爪”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下,尽管这些名声在外的奥萨军精锐部队战斗得很勇敢,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战果,而自身的损失却大得难以承受――当他们最后撤退的时候,他们只是勉强击伤了一辆坦克,而自己的战损却已经高达数百人了。
几十年来,不管是之前的贝尔卡战争,还是对uisa的战争,奥萨联邦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从来都是靠着领先对手的武器装备和压倒性的海空火力优势作战的――他们何尝又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陷入今天的这种境地?在“钢爪”的连续打击之下,他们彻底懵了――让他们坚持下去的仅仅是身为军人的战斗本能,但是没多久第一陆战旅的主力部队就从各个方向,将整个基地都包围了起来――这个时候,奥萨军的指挥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一名指挥战斗的陆军上校,正式向他的部下,下达了投降的命令――基地内的防守者全部放下了武器,转职成了战俘。第一陆战旅将这些奥萨军缴械之后,移交给了跟在后面,主要负责支援的第164陆战旅,然后自己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进――最后的目标已经近在眼前,而共青城,则将成为uisa收复的第一座城市。
虽然受制于后勤,以及沿途奥萨军的不断骚扰,第一陆战旅前进的脚步不得不放慢了下来,但是四天之后,一步一步向共青城前进的陆战队员们终于到达了共青城的外围。作为诺斯庞特岛重要的大型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共青城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而这个时候更是奥萨军在诺斯庞特岛南部的最后一个主要据点,同时也是他们防守最为严密的地方。
在这里,奥萨人将他们手中能够集结的所有部队都集结了过来――包括联邦陆军第10山地师、第三步兵师和第82空降师的三个营,外加一些工兵、炮兵和海军部队,总兵力六千多人,而且不仅配置了大量的“搜索者”和“杀手”,而且还装备了由奥萨联邦蔡司中央工房研发的新一代单兵导力战斗套装“联邦上尉”,这种体积小巧,火力强大的单兵动力装甲,对于城市战来说明显是个巨大的麻烦。
总而言之,这里的奥萨军,相对于快活岭那边可难对付多了――不过,“钢爪”在火力方面的优势同样也是压倒性的,而且受制于交通,失去了诺斯庞特南部海域制海权的奥萨很难为这些困守孤城的部队提供什么增援――直接横穿文森斯山脉的话,没有一两个月是过不来的,但是显然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困守一两个月。
抵达共青城防御阵地外围的“钢爪”并没有立刻对守军发起进攻――毕竟己方的火力优势那么明显,好好利用才是正途。他们首先用自己优势的空中与地面远程火力,打击和清除敌军的外围防线,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尽量采用火力战的形式压迫奥萨守军,迫使他们投降。如果可以的话,孙子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然是最佳的战争手段,现在奥萨军已经陷入绝境,“钢爪”全军上至蒋玉成,下至战斗在前线的陆战队员,都认为要逼降敌人并不困难。
在共青城外围的防线上,奥萨军利用多日的准备时间,修筑了大量的工事群――这些工事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钢爪”的舰载航空兵就算是累死也炸不完――而且经过高强度的空中打击,“亥伯龙号”上的弹药储备已经快要到警戒线了。
而战斗在第一线的u。s。c同样也遇到了这些麻烦――凭借着数字化程度高的eva系统,第一陆战旅已经使用“网火”大量取代了传统火炮和迫击炮。可是这样一来,虽然精确打击点目标的能力提升了,但是大范围轰炸面目标却又显得火力不足――毕竟“网火”的价格跟传统火炮的炮弹完全没法比,大把大把地撒出去也未免太败家了。
在这种情况下,“钢爪”海军陆战队不得不赶快抽调炮兵前往前线――与此同时,第164陆战旅麾下,具有强大的全地形适应能力的“沙暴”也搭乘着登陆舰,从海上及时上场。这些多功能的机动远程火箭炮系统,这一次终于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火箭炮来对敌方目标进行大面积火力覆盖了。
当第164陆战旅的二十多辆“沙暴”一字排开地在共青城港口以南的海面上展开的时候,包围了整座城市的“钢爪”部队顿时发出了阵阵欢呼――而与之对应的,则是驻守阵地的奥萨军的绝望。
只见“沙暴”在距离海岸不远的海面上,抬起了车载的火箭发射装置,依靠无人机提供的侦查情报,修正了射击诸元之后,便开始了他们那雷鸣般的咆哮。
一声声尖利刺耳的呼啸,代表着火力覆盖的开始――飞窜的227mm远程火箭弹,接连不断地射入空中,就连海面都被他们映得通红!火箭弹的发动机只用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让火箭弹达到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极速――成群的火箭弹在发动机熄灭之后,变成了天空中微不可查的道道残影。他们飞越了海岸,划过一道道弧线形轨迹,如同铺天盖地的冰雹一般狠狠砸向下方的奥萨军阵地。
m26双用途子母弹在半空中纷纷爆炸,劈头盖脸的钢雨,将奥萨军的阵地从头到脚淋了一遍又一遍。海湾战争时期的m270火箭炮,就曾经被称为“方格毁灭者”――而现在的奥萨军,就像当年的伊拉克军队一样,承受了如此惨烈的打击。目睹了整个过程的“钢爪”军非常确信,在任何一个世界上,都不会存在能够挺过这轮打击的部队。
在完成了对第一轮打击效果的评估之后,“钢爪”主动取消了新一轮的打击――一个小时之后,面对继续进攻的uisa军,奥萨军的指挥官十分明智地下达了停火的命令。
硝烟仍未散尽的城市,几乎不见一个人影――在进城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被火箭炮轰平的残垣断壁――上百发大口径火箭弹,几乎将这一整片街区都夷为了平地。不过走过这一片街区之后的情况就要好多了――整个共青城市的大部分城区都是完好无损的――得益于奥萨军及时的投降,他们和平民的伤亡都被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时隔两个月之后,蓝白色的uisa国旗和“钢爪”军旗,终于再一次飘扬在了共青城市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