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怎么降?他能让李家断了根?

    城外,宋军队伍举着火把绕城而行,不时整齐发出一声高喊。

    “李庆成,你是大宋知州,朝廷兵马来了,还不开门迎接!”

    过了一会。又是一声高喊:“开门!开门!开门!”

    李庆成阴着脸,就当自己是个聋子,什么都听不见。

    过了一会,喊声又变了。

    “身不大宋知州,拒朝廷官兵于城外,李庆成,你是要谋反!”

    “谋反诛全族!”

    “谋反诛全族!”

    “谋反诛全族!”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直欲要把这小小州城掀翻过来。

    衙门里的女人孩子哪受得了这种折磨,一起哭作一团。

    州城里,土兵在城墙上蹲着身子。缩着脑袋,实在没有勇气看外面气势如虹的宋军。火把照耀着,那些官军刀枪明亮,盔甲鲜明。一个个趾高气扬,跟那些人一比,土兵就跟乞丐一样。

    “按外面人说的,我们也是大宋的人,是不是真的?”一个土兵小声道。

    另一个接口:“知州是大宋的知州,这是不会错的了!我们却是交趾的兵丁。也不知道这账是怎么个算法!直娘贼,我们今天真是倒了大霉!”

    “那你说,我们要是开门出去,外面官军认不认我们?”

    “快闭了你的嘴!知州都不敢出去认,我们去找晦气吗!”

    “话不是那么说,知州平时享用着甲峒给的钱财,又没一文给我们。他拿了交趾人的钱,当然不敢出去,我们怕什么!”

    “别胡思乱想了,安心等到天明,如果天亮了官军攻城,我们就跪在地上讨饶就是。那时说我们是宋人,或许就不找我们麻烦。”

    “哎呀,我听说大宋那里的官兵,可是按月领钱的,一年好多贯呢!要是我们献了城,做个大宋官兵也不错,可以攒钱娶媳妇了!”

    “嗯,趁着天黑,好好做做你的美梦!连成贯的铜钱都没见过的穷鬼,也敢想一年多少贯的事,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

    桑怿骑在马上,看着不远处的谅州城,问来到身边的韩道成:“周围的情况如何?甲峒那边有没有兵马来?”

    “人影没见一个,倒是穷奇河上的渡船全被烧光了!”

    桑怿叹气:“看来甲承贵是没胆子过河来救这边了,可惜我们带这么多兵马,还想着好好收拾他一番!”

    韩道成笑道:“甲承贵老狐狸了,怎么会上这种当?不过这一次,我们就是在河边呆上一夜,也够他做几个月噩梦了。”

    看着城下兵士举着火把慢慢地绕圈,不时吼上一嗓子,韩道成对桑怿道:“提举官人怎么想出这个法子,今夜不放一箭,也吓破了李庆成的胆子!”

    桑怿也笑:“就是要吓他,最好吓得他以后睡不安稳觉!这次吓的不只是谅州,也做个样子给周边州峒看看,掌着我大宋的官印,给交趾人做事,是个什么下场!可惜官人一再说不要破谅州城,不然就不是吓李庆成,我真踏破了这座小城,把李家的人一个个砍了!”

    城下,兵士们倒不是全喊,而是分成两班,每喊五句就换班。绕城两圈之后到旁边休息,再换人上来,反正来的人多,大家倒累不着。

    “李庆成,你要谋反!”

    “谋反诛全族!”

    这震天的声音彻夜不绝,方圆数里之内,无一人能够入眠。(未完待续。)

第140章 兵发广源州() 
冬天的太阳总是带着点惨白的颜色,哪怕是温煦的阳光洒在身上,也很难让人的心里也暖起来。这一点心里赶不去的阴冷,让冬天的日子特别难熬。

    李庆成沉着脸,看着已经被彻底毁掉的扣马山军寨,只觉得心里发慌。这座军寨虽然昨晚并没有挡住宋军前进的脚步,便只要在这里,终究对谅州是个安慰。现在连个心理安慰都没有了,对面的宋军想来就来,今后谅州还哪里有一点安全感。

    当目光扫过寨子前面堆积的甲峒土兵尸体,李庆成不由闭上了眼睛,一股凉意从心底升起来,阳光下也觉得身子直打冷颤。

    军寨守军五十多人,再加上昨夜来不及入城的一些倒霉蛋,一共一百多具尸体,也没有烧掉,就那么堆在寨子的废墟前,像一座小山。

    撤退的宋军竟然在寨前堆了京观,虽然并没有残害尸体,但这些尸体堆在这里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恐吓的意味极浓。

    身边的一个亲信小声嘀咕:“官军何必这样做?想告诉我们什么?”

    “不用想那么多!今后小心做人,没事不要出城乱跑,门州边境更是一步都不能跨过去!还有渌州那里,约束住手下人,不要去山里!”

    李庆成的声音低沉,带着微微颤抖。

    亲信道:“就是以后我们夹着尾巴做人呗——”

    “夹着尾巴能做人就不错了,还想什么!昨晚官军可以破我们州城的,最后放过我们,不管他们怎么想的,我们得自己心里有数!”

    说到这里,李庆成叹了口气:“要是不知好歹,再有下次,我们谅州就保不住了。甲峒都没一个人出来,我们能怎么办?”

    “就怕甲峒不肯善罢干休——”

    “不管他们,我们只要老实呆在城里。外面由着他们折腾!”

    太阳升起来了,阳光却驱不散这天地间的寒冷。

    李庆成顺着山谷的方向看去,依稀能够看见门州城的影子。自太宗时期征交趾失败,尤其是真宗时候面对北方契丹的压力。大宋对交趾能忍就忍,能让就让,渐渐养成了甲峒飞扬跋扈的性子。就是徐平把势力推进到门州,也没有让甲承贵清醒,还是以本地区当然的首领自居。经过了昨天的这场战事。不知甲峒能不能够认清形势。

    这些都与自己无关了,李庆成已经没有了任何想法,就在两方的夹缝中乖乖当孙子,能过一天就是一天吧。

    门州此时一片忙碌,桑怿忙了一夜,天亮一回来就准备行装。

    先头部队安远军不到五更天就已经出发,此后预定去广源州的部队也陆续起程,桑怿的中军动身时间定在午后,时间非常紧张。

    衙门里面,徐平看着站在面前激动不已的周德明。对他道:“等到了时辰,你随着桑巡检的中军到七源州去。战事就不要参与了,安心联络你家原来的旧部和交好的大族,等七源州一打下来,就帮着尽快把那里稳定。如果可能的话,让当地的大族帮着官军准备一部分粮草,也省了从门州转运。”

    周德明道:“小的明白,一定不让官人失望!”

    “嗯,你有这份心就好。”徐平点头,“这次你能让七源州稳定。不拖官军后腿,就是大功一件,我这里会记得的,绝不吝惜封赏。”

    “我不求什么封赏。只要报了大仇,就感恩官人一辈子!”

    徐平笑道:“一码是一码,有功自然要赏,这是你应得的。你家世代是七源州一州之主,这次回去,有什么想法?”

    周德明诚恳地道:“官人。我在太平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现在土官正慢慢削掉,我也早没有那种想法了。这次打下七源州,我会尽力让那里跟江州门州这些地方一样,纳入朝廷治下。就是其他大族,也会说服他们接爱括丁法,从大山里面走出来。”

    “你有这心就好,回来为官为商,太平县里总能保你的富贵。”

    “谢官人。不过七源州地处偏远,山里面不通外界,比不得江州那样的地方,行事急不得。那些大族世代在大山里称王惯了,让他们出来,一时未必想得通,到时候请官人多一点耐心,我感恩不尽!”

    徐平道:“这个使得。其实啊,有一点你想得岔了,让那些人从大山里面出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山外面的人进去,所以那些大族也并不急着逼他们出山,只要不妨碍外面的路通进去,能接受山外的人就好。”

    说到这里,桑怿从外面进来,打断两人谈话。

    看桑怿满身戎装,徐平道:“从昨天忙到现在,你一夜没睡,辛苦了!”

    “算不得什么,行军打仗,就得吃得了这些苦!说起来,当年在中牟,我们对付那两个烧药银的,还能耗上一天一夜呢,何况是现在!”

    说起往事,徐平也笑起来,那时候哪里能想到有今天。

    站起身来,徐平站到沙盘前,对跟上来的桑怿道:“门州到七源州一百多里,七源州到广源州两百里的样子,你尽量用两三天的时间赶到七源州,在那里休整两三天,帮着周衙内平息下当地的动荡。如果能够吸引到广源州的兵马前往七源州援救,就一口吃掉它,然后不要有任何耽搁,急行到广源州!”

    桑怿看着沙盘道:“侬家未必会救七源州。”

    “如果他们置七源州不顾,那就按照预定的计划,再用五六天的时间,直攻广源州。我还是那句话,攻破广源州,捉了侬家的人,就快速返回。到了那时候什么都不要管,赶回来是第一要务!”

    “如果大理——”

    “不用管大理!到现在为止,大理没有在边境集中任何兵马。而且,我们对付广源州并不是只有你们这些人!”

    桑怿笑着摇头:“你是说田州和波州?他们指望不上啊——”

    徐平道:“让他们强攻广源州,跟侬家作对,当然是指望不上。但只要你破了广源州,捉了侬家的人,他们的劲头就来了!这两州都是有野心的,说句不好听的,侬家这几年风光无限,你以为他们心里就不想学?”

    说到这里,徐平拍拍桑怿的肩头:“总而言之,你的任务就是破那里的城寨,捉贼首,其他的事情就不用管了。到时候田州和波州不想出力,我也会让张都监和崇善寨把他们赶过去的,这几年不能白养了他们!”

    看看时候不早,徐平吩咐谭虎:“去取酒来,我就在这里为桑巡检送行吧!等胜利回来,我城外等你!”

    (今天有事耽搁,发的有些晚了。晚上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第141章 甲峒低头() 
明道元年十一月底,乘交趾与大宋关系紧张,占城发兵北进。

    此时无论国力军力,与占城相比,交趾都居于绝对的上风,两国交兵多年,占城已经逐渐沦为了交趾君王树立威望的地方。但再是占有优势,也不能置之不理,交趾南部的兵马基本全被占城拖住了。

    与此同时,邕、钦、廉三州巡检冯伸己移防钦州,聚宾、横、象等八州兵马于钦、廉州,修整战船,做出欲渡海而攻的架势。

    钦州是大宋与交趾的主要交通线,也是之前历朝历代征伐交趾的主攻方向。陆上威胁苏茂州一线,海上则可乘季风达太平江口,沿太平江而上,就直到交趾京城升龙府城下。

    与徐平这里穿山过岭的几千邕州厢军相比,在交趾人眼里冯伸己的海上攻势更加致命,是必须要防住的。其东北部兵力全力防守苏茂州一线,中部则集结重兵于太平江口,其他军队沿着太平江层层布防。

    左分一点,右分一点,交趾本就不多的兵马显得紧张起来。

    此时甲峒因为徐平突袭谅州,到升龙府求援,李佛玛拼来拼去,也只能在西北几州拼出五千人,暂时到甲峒方向应急。就这五千人,还不是一下就能到位,怎么也得等上一个月。

    甲承贵这才急了,再次派亲信去升龙府,极言邕州徐平方向兵力强大,兵力数万人,骑兵数千。如果交趾不加强北方防务,谅州一旦失守,宋朝大军就可以倾力南下,升龙府也保不住。

    结果这次夸张得太厉害,整个大宋长江以南的地区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几万兵力,广南西路兵马过万还全靠徐平的蔗糖务钱粮支撑。李佛玛信了他的话就见鬼了,连带他先前说的邕州军情也起了怀疑,只是加派了两千地方土兵,从富良江以北的各州县凑起来。勉强打发甲承贵。

    出于谨慎,李佛玛又令驻升龙府的交趾主力分出来一万多人,前出富良江边,如果甲峒真出了意外。还可以挽回。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通讯设备,对各地情况的了解都是东听一耳朵西听一耳朵。徐平在左江道闹得再厉害,到了李脂玛面前,消息也只剩下了一年出多少银钱的白糖。勉强还知道行了括丁法,括丁法的具体内容还不清楚。

    每年一千多万贯的财富李佛玛眼红不已,但他知道两国边境山区难行,大宋在交趾眼里又实在是庞然大物,对蔗糖务的财富也只是流流口水而已。

    自己难以逾越的连绵大山,李佛玛怎么可能相信徐平可以来去自如?邕州一共七千多兵力,右江道和邕州城分去两千,徐平满打满算手上五千兵力,考虑道路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