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心里想着,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嗯!就是他了。”

    “陛下,杨嗣昌确实有能力担任兵部尚书,只是他目前丁忧在家,不宜任职啊。”礼部尚书薛国观出班奏道。

    “这个事情,容联考虑考虑再说。散朝。”说完,崇祯就在一班太监宫女和禁军的簇拥和护卫下转回了乾清宫。

    南阳五省总督行辕,自从接到崇祯皇帝让他接任宣大总督的圣旨后,卢象升心里非常不满。眼看中原的巨寇张献忠等人已被压制在了偏僻的山区,缺衣少食,只要再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他有把握擒获张献忠等流寇头目,可是现在这一走,中原流寇的了喘息之机,那就死灰复燃了,以后再想扑灭,那就困难了。

    为此他多次要求进京陛辞,和崇祯面谈治理国家的策略,可是没有获得同意。

    无奈,他只得做离开南阳的准备工作,这天,他在非常寂寞与痛苦的的心理下给外舅写信倾诉心中的苦闷:“甥以孑然一身,独处大风波患难之中,万死一生,为朝廷受任讨贼之事。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吾虽有长材,从何展布。虚谈横议之徒,坐啸画诺之辈,望恩修怨,挟忿忌功,胸鲜隙明,喙长三尺,动辄含沙而射,不杀不休。若非圣天子明察贤奸,任人不贰,则甥已早毙于刀锯鼎镬之下矣……”

    杨廷麟走了进来,见卢象升在写东西,以为他又在给皇帝上奏章,便问道:“大人你又在写奏章?”

    “不是,我在写家信。”卢象升神情寂寥的回答。

    看了他一眼,杨廷麟知道,卢象升的寂寞,在于找不到同心之人。

    忠心为国,却得不到同僚的理解,坐在皇宫里看文件、批条子的诸臣们,一个个嘴有三尺长,对在战场上流血流汗的他诽谤不断,责难连连。

    放下手中的毛笔,卢象升问道:“伯祥,做好交接的准备了吗?新任总理军务大臣王家祯就要来接手这里的事了。”

    “大人,这王家祯才具寻常,如何当得了六省军务大臣的重担,只恐大人一走,张献忠等流寇的势力复涨,以前的努力将付之流水、”杨廷麟皱着眉,担忧的说道。

    叹了口气,卢象升道:“这是肯定的事,两军对垒,需要随机应变,剿法与堵法,战法无与守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按此来说,王家祯确实不是合适的人选。”

    “那大人为何不上书陛下另换他人?”杨廷麟问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卢象升道:“我不是没想过,但是陛下的性格,刚愎自用,他决定的人选,我提出反对,会让他反感的。”

    听了这话,杨廷麟沉默了。

    三天后,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王家祯接替卢象升任总理六省军务大臣。

    王家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天启间,历官左佥都御史,巡抚gs松山部长银定、歹成扰西鄙二十余年,家祯至,三犯三却之,先后斩首五百四十。擢户部右侍郎。崇祯元年因为不按时发边饷。辽东兵鼓噪,导致巡抚毕自肃自缢死。

    崇祯帝大怒,削家祯籍。后来,因为镇守gs功,恢复原职。

    王家祯以兵部左侍郎之职升任总理六省军务大臣,重权在握,心中十分得意,巴不得立马就可以发号施令,施展自己的才干。

    “王大人,这里就交给你了,尤其要注意流寇张献忠,此人极其狡诈,行踪飘忽,忽东忽西,据探马侦测,此人现在大概在hb大悟山一带……”卢象升客气的说道。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两军师争宠张献忠() 
对卢象升的介绍,王家祯已感不耐烦。

    他知道卢象升是天启二年进士,而他自己则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论资格比卢象升还老,而卢象升不过是多带了几年兵而已,卢象升能做到的事,他王家祯也能做到,他不需要卢象升教怎么做。

    想到坐gs巡抚时,对犯边蛮族部落的打击,王家祯更是信心满满。

    松山部酋长银定、歹成扰西鄙二十余年,王家祯就任家祯gs巡抚,银定、歹成就带领蛮族骑兵三次进犯gs都三被王家祯打退,还杀了他们几百士兵。

    这事是王家祯的战绩,也是他的骄傲

    他因犯错被撤职,而后又恢复原职,都是因为这个功劳。

    在他心中自信的认为,袭扰西部边境二十多年的蛮族都能被他打败,这乌合之众的流寇更是不在话下了。对于卢象升就任六省总督,统领六省军队却一直剿灭不了中原的流寇他是心里有看法的,认为卢象升也不过是名大声虚而已。

    现如今卢象升接到调令不走,却还在这里唠叨,他心里很是不舒服。

    于是满脸堆笑的说道:“本督感谢卢大人的指点,我会派人去查探的,宣大是大明的边关重地,卢大人只要守好了宣大,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言下之意就是你去守你的宣大去吧,这里不需要你废话了

    听了这话,卢象升看了看王家祯,暗自摇头。

    对他拱了拱手,转头对杨庭麟道:“我们启程吧。”说完,就走出了南阳行辕。

    hbdw县城南40公里有一座方圆217平方公里的大悟山

    大悟山是dw县与xc县的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至dw县夏店望夫山,南至xc县小悟乡,西至dw县栗林店的大兴垴,北至dw县新城镇的马吼岭。

    明沈惟柄《登大悟山诗》对大悟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做了描述,诗云:“积雪千寻界紫霄,山灵策我上扶摇。苔花绣石堆云锦,枫叶经霜剪绛绡。槛外秋云生大别,望中风雨过南条。雁堂柏子无消息,万壑天箫吼暮潮。”

    大悟山地势险要,它北依大别山,南窥江汉,处江汉平原,扼南北交通咽喉,进可以据三关,通豫皖,预驰中原。大悟山属大别山脉,主峰金顶,海拔813米。其东南麓原建有寺(即大悟寺),俗称老庙。

    自从被卢象升打败后,为了避其锋芒,张献忠就带着心腹队伍躲到了大悟山,他的指挥部就设在大悟寺里。大悟寺位于大悟山主峰金顶上,又名龙潜寺,俗称“老庙”。

    相传,隋唐时期,大悟山称“少华山”。据明弘治年间《黄州府志》载:“大悟山,在治西北(黄陂县)120里,上有大悟寺,洪武祖师悟道于此处”。

    大悟寺枕高山、傍溪流,佛殿、藏经阁、读书院,翘角飞檐,古朴庄严。门前枯藤老树,松竹茂盛,有7株古树银杏,大数围,高30米,主干凌云,劲枝横突,郁郁苍苍,荫蔽天日。院中有古井,冬暖夏凉,终年保持固定水位,不枯不溢。

    该寺始建于唐,盛于明清,全盛时,统境内黄龙、白龙、林泉、云台、朝阳、青龙、兴隆、老山等八寺,为一方主庙。

    几经战火,庙宇现已荡然无存,仅剩一些雕花条石、础磴之类。

    北山坡有卧石,上刻“三塔凌云”四字。据传,庙后原有三塔,两座毁于雷火,“丧吾(舍利)塔直到建国前才被拆除。

    塔旁有一碑,尚树立平正,碑体完好,高2米,宽1米,前书:“丧吾和尚名道元,黄安人也,姓李。”全文数千字,叙及丧吾身世,已年久石质风化,文字漫灭。庙后数百步,有石兀起,广数米,壁翘如斧削,上凿“摩崖岩”,字一尺见方,前题:“六时念佛”;后款:“僧道元”,笔力遒劲,明晰如初。

    因为张献忠的指挥部设在大悟寺里,庙里的和尚已被关了起来。

    大悟寺门口站着十来个精壮的警卫,不远处的树林里搭着很多的破旧帐篷,一群群的农民军士兵在树林里或坐,或站、或走动,大家在说笑着。

    “徐军师,这大悟山,名字起得有点怪,里面有个什么说道,你给咱老张说说。”说话的是坐在椅子上的一个廋高而长满黄色的络腮胡的汉子,他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自号“八大王”,又称‘黄虎’,看上去有四十来岁,气质彪悍,双目炯炯有神,禅房里,七八个精壮汉子围坐在张献忠两旁,这些人有他的义子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孙可望,军师潘独鳌和徐以显。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

    他出生于sx省db县郝滩乡刘渠村(古称柳树涧堡),少时曾读书,后参军,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

    崇祯元年,因粮食匮乏,府谷的王嘉胤、王自用暴动,他们占领了黄龙山。

    接着宜川王左挂、安塞高迎祥、洛川张存孟、延川王和尚、汉南王大梁等响应,斗争烈火燃遍了sx全境。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队伍响应王嘉胤。

    因他小时读过一点书,又受过军事训练,为人多智谋,果敢勇猛,很快就显示了指挥才能,他的部众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

    随着流民队伍,张献忠转战于sxsxhnahhbsc等地,屡立战功。他的队伍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成为最强大的一支部队,在与官军的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640年,张献忠进入sc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为了北上sx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亡,时年仅四十岁。

    徐以显是张献忠的左军师,很受张献忠器重。其政治野心很大,一心想要辅佐张献忠得天下,时常也以诸葛亮自比。

    听张献忠问大悟山的典故,徐以显卖弄的说道:“据《黄州府志》记载,洪武年间,有一得道和尚名“丧吾”,云游至此,见群峰屹立,烟雾飘渺,天地灵气,聚于此地,便向山主张天成讨要一袈裟之地。张天成认为一袈裟能盖多大地盘,便满口应承。孰料,丧吾和尚袈裟一甩,竟罩住了金顶和周围的几座山头。张天成后悔不已,但知其为得道高僧,也只好作罢。丧吾得此宝地后,首先在金顶东边的山洼修一口水井,同时招收弟子、请来工匠,修建庙宇。建寺所用木料均由所修水井中取出,寺庙即将建成时,木工说:“杉料够用了。”井中便不再向上生木料了,寺庙建成后,方圆数百里的信徒纷纷前来,人们改称“少华山”为“大悟山”。这就是大悟山名称的来历。”说完,他得意的看了一眼右军师潘独鳌。

    潘独鳌是hb省应城潘家集的一名秀才,也是一位地主武装的头领。

    有一年,张献忠率农民军攻掠应城,潘独鳌委身投靠,屠城而去。在张献忠帐下,为争宠,潘独鳌和徐以显时常在暗地里勾心斗角。

    “原来大悟山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张献忠捋着黄胡须说道。

    看着徐以显得意的样子,潘独鳌淡淡说道:“大帅,这是欺骗普通百姓的,只有傻子才相信,其实大悟山的名字另有来历,起码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一座山的名字居然有三个来历,潘军师说来听听。”张献忠饶有兴致的说道。

    看张献忠高兴的样子,潘独鳌瞟了徐以显一眼,得意的对他挤了挤眼,这才说道:“据史料及佛经《禅门日诵》记载,明朝1393年间,进士出身、曾任布政使、按察使、通政使的李道元,因“蓝玉”案,其党一万五千人被诛,李逃往少华山出家,自起法号“丧吾”。丧吾和尚在少华山清心崖静心修持而悟道,遂将少华山改名为大悟山,大悟山一时成为佛教圣地。自此,大悟山的名称便沿袭至今。”

    “这是一个说法,那么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呢?”孙可望兴致勃勃的问道。

    孙可望是张献忠四大义子之首。出生年不详,卒于1660年,sx米脂人。于1630年跟随张献忠起兵,为人勇敢,能识文断字,颇得张献忠赏识,被收为义子。张献忠的四个义子中,能耐最大的就是孙可望,文武双全。绰号“一堵墙”。

    张献忠战死凤鸣山以后,孙可望和李定国遵循张献忠联明抗清的遗志,率军南下,加入到南明永历帝的阵营。

    不过,孙可望被永历帝封为秦王后,逐渐摆起了皇帝的架子。随着权势的变化,孙与李的矛盾也日益激化,终于引发内讧。1658年,战败的孙可望投降清朝,不久便遭到了“兔死狗烹”地待遇,不但爵位被收回,连他的死因也颇为可疑。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张献忠的奖赏() 
微笑看了看孙可望,又看了看张献忠,潘独鳌继续道:“大悟山原名少华山,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