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哉大明-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懋康告退之后,皇帝陛下全身放松,双臂放在龙椅的扶手上,两眼上看,默默地回想着刚刚过去的事情,考虑是否有遗漏。目前在铳管的锻制虽然缓慢,但皇帝陛下相信一个阶段之后,肯定会有突破性的提高。如今膛线技法也已经开始试制了,虽然目前还未能看到前景,但总是有了一个很好的肇端……另外还有火炮,只要掌握了这几项技术,大明王朝就可以不惧任何对手。其实,何止是不惧……皇帝陛下想到不远的将来,朝廷的王师纵横天下的境况,不由得喜上眉梢。

    这时,王承恩出现在皇帝陛下的身边,并且磨磨唧唧的,似乎有难言之事。

    “嗯?”只要在皇宫之中,王承恩是随时随侍在身边的,因此皇帝陛下与他之间并不需要更多的言语交流。

    “圣明不过万岁爷,”王承恩见皇帝陛下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因此赶忙上前答话,“微臣有事回禀。”

    “有事就说,偏要弄出这些动静,朕何时令你禁言了,”

    “万岁爷待微臣天高地厚之恩,微臣粉身……”

    “好了好了,别瞎扯了,说吧,何事?”今天难得皇帝陛下高兴,因此就决定给他一次恩典。

    “是,万岁爷,李如桢求见万岁爷,”

    “李如桢?见朕有何事?是朝鲜那边……”

    “微臣不知,”

    “嗯,那宣他进殿吧,”大概是考虑了一番,这是要跟朕回信来了。

    “是,微臣遵旨,”

    实际上,王承恩不仅知道李如桢求见皇帝陛下是为何事,而且还知道李如桢已经在承天门外等了不止一天,因为……这本来就是他安排的。

    其实,要说是王承恩一手安排了李如桢的求见,似乎也不太准确。

    实际的情况是,李如桢辗转向王承恩提出了求见皇帝陛下的要求。王承恩接了李如桢的请求,然后才代为安排了这一切。

    王承恩也不是傻大胆儿,也不是只要钱不要命的主儿。他为了避免祸及自身,事先问及李如桢因何事求见皇帝陛下。李如桢正有求于人,同时也是为了让对方放心,自然会子侄们的请求为皇帝陛下效命的事情和盘托出。

    王承恩一听,认为这是好事儿,有人自告奋勇,皇帝陛下肯定高兴。那既然是好事儿,那就要尽量办好。王承恩大包大揽,李如桢对此更是大喜过望。

    好事儿尽量办好,那可就有讲究了。

    臣下求见皇上,按照正规的程序,也并非就那么的难以实现。可求见的愿望满足了,求见的目的却并不一定顺利达到。

    因为,若是赶上皇帝陛下气儿不顺,情绪不好,好事儿都是要大打折扣的,坏事儿那可就会变得更糟。

    可皇帝陛下却是在九重城阙的皇宫之内,如何得知何时龙颜大悦,又何时龙颜震怒呢?

    不用着急,不用担心,有人对此一清二楚。

    如此,求见之人可就得随时在殿外恭候了。若是里面的人觅得了一个好时机,却又找不到你,那你前面下的那些“功夫”可就全白费了。人家也都是尽了心的,前期的投入自然无法……总之,一切后果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这些都是官场的基本常识,李如桢心知肚明。

    与李如桢一起在承天门外候旨的,还有他的儿子李庠,以及他的两个侄子李庆和李瑞,再有就是管家李福和几名听差仆人。

    几人都是正装打扮,体面是体面了,可因为要时刻预备召见,因此不敢稍有懈怠,几乎就是一直“立等”。因为要时刻关注着承天门方向,三个年轻人分了班,带领着管家李福和几名仆人负责瞭望承天门那边的动静。

    承天门外东长安街南侧就是兵部衙门。最近几年虽然李家势弱,可当年李成梁势盛的时候,本来在兵部衙门也是交下了几个朋友的。见到当年的李家三少在此静候召见,这几个朋友本来也是想将李家三少让进兵部衙门坐等的。

    但是,虽然自请为朝廷效命本身并无害怕别人指摘,可在既成事实之前,还是保持低调的好。因此,生怕人员往来以及攀谈之中泄露了底蕴,李如桢谢绝了那几位旧友的好意,甘愿就在东长安街的路边“立等”皇帝陛下的召见。

    “爹,来了,”

    这个时段是李庠负责。李庠看到一名小太监在承天门口处,将手里的物事向守门的锦衣卫出示了一下,然后就朝这个方向跑来,于是他就招呼了一声。

    大家听了他的招呼之后,一起向承天门那边看过去。

    果然,此时正有一名小太监飞快地朝这边跑过来。

    或许是从乾清宫到这里的确有不近的距离,或许是这个小太监跑的确实很急,也或许纯粹是他在有意做作,反正来到近前时,小太监不仅满头大汗,而且还是气喘吁吁。

    不止是这些“表面现象”,从小太监那急匆匆的神色来看,也让人的感觉,先前下的“功夫”,的确很值。

    “这里可是李如桢老大人府上?”明明此前都是见过,可毕竟旁边还有其他等候的人群,因此必要的官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十足十的。

    “是,正是李如桢府上,”管家李福已经准备好了,此时急忙应道。

    “那抓紧时间吧,有旨,”小太监笑语晏晏地说道。

    “是,您受累,”管家李福客气完了,又赶忙回身侍候老爷李如桢跪下接旨。然后又与那几名仆人一起,在后面跪了下去。

    “万岁爷口谕,宣李如桢觐见!”小太监站在上风,挺了挺胸,看李如桢及子侄们跪倒一地,他就拉长了音调宣喝道。

    “李如桢接旨,谢恩!”

    李如桢随着小太监迤逦而去,皇帝陛下的口谕中没有提及这哥儿仨,因此他们就还得继续等。

    搜身,再次查验小太监手持的出入凭证,这才允许进入承天门。然后右手就是太庙,左边是社稷坛,中间是花砖铺就的甬道。

    当进入承天门之后,越往里走,李如桢刚才那颗本来还有些忐忑的心,却反而逐渐安定下来。

第204章 男儿当自强2() 
    或许是李家那些子侄们的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激励了他,或许是李家面临的窘境令他别无选择,因此此时此刻的李如桢也也是异常坚定,心中所有的顾虑也随即荡然无存。

    “原来一个人在只有一条道可走、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心绪竟会是这般的平静!”

    说实话,在被打入刑部的大牢之前,李如桢也曾多次进入皇宫。他尚且清晰记得,以前每次走在皇宫之内静谧的甬道上,他的心或是澎湃、或是不安,或是忐忑,可唯独今天这一次,本来最是令人担忧,可他的内心却是从未有过的平静。

    时间就是这么怪,当你要摒弃它的时候,无论如何都难以如愿。可当你正要享受的时候,它却已然抽身而去。

    李如桢正要展开思绪,乾清宫到了。

    王承恩出来宣了觐见的旨意,然后将其领入殿中。

    或许是避免周围的侍卫发现异常,整个过程中王承恩都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

    皇帝陛下虽然一再强调宫内的无关人等不得干政,可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也不介意对亲近之人时有恩典。可若是真的就以为自己可以肆无忌惮了,那也是自速其死。王承恩之所以一直保持着皇帝陛下的信任,恐怕就是在这些问题上比别的人看得深,看得透。

    李如桢没有责怪王承恩王公公冷淡自己的意思。没有额外的表示,就表明一切正常,至少是没有更坏的事情出现。

    进得大殿,行礼之后,李如桢那颗一直比较平静的心,此时却没来由地慌乱了一下。

    “李爱卿,要见朕何事啊?”皇帝陛下的声音很是平淡,没有希冀,没有期盼。因为在皇帝陛下的心中,已经基本将李成梁一支打入了另册,对于不堪造就之辈,他根本不屑一顾。若不是王承恩为其转圜,皇帝陛下恐怕连见他一面的兴致都没有。

    “臣不揣冒昧,欲举荐臣子、武举李庠,和臣的侄子、同是武举的李庆和李瑞,及其他一众侄辈,代臣赴朝,为国立功,”皇帝陛下开口询问,李如桢也就按照事先想好的话,对皇帝陛下言明。

    “李爱卿啊,朝廷用人,自有法度,”皇帝陛下感到可笑――朕只是问你李如桢能否赴朝,可并没有让你举荐什么别人代替,而且你所举荐之人还都是李家的子弟,哦,就真以为除了你李家人,朝廷真的就无有可用之人,就只能束手无措了?真是可笑,皇帝陛下心中不由微生厌恶。

    “臣万死,请皇上息怒,”一听皇帝陛下的口气冰冷,李如桢不由大惊。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真的是太“冒昧”了。

    除非事先有所安排,或者本人极度厌恶,任何一个正常的上位者,都是不喜欢大权旁落的,而用人权更是众多权柄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掌管天下所有官帽的吏部,每到朝廷用人之际,也只是秉承上意推荐几个人选,具体用谁不用谁,都要由皇帝陛下一言决之。做为臣下,绝少有置啄之处,也不敢有置啄之心。

    何况自己这个“戴罪之身”,本来蒙皇帝陛下不弃,尚有委任,自己正该奋勇争先,为皇上、为朝廷再建功勋之时,却举荐他人取而代之,实有投机取巧之嫌。

    “朕念你刚刚摆脱囹圄,精神或有起伏波动,就不予怪罪,王……”

    “皇上,皇上,请允许臣……”李如桢一看,皇帝陛下这是要招呼王承恩将自己打发出去啊,那不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吗?不知从哪儿得来的一股勇气,李如桢更加“冒昧”地打断了皇帝陛下的话,“自家父李成梁起,臣的一家蒙受皇恩,虽万死不足以报,奈臣虽是蒙皇上大恩,脱于囹圄,但臣已是近于残废之躯,实恐误了皇上、误了朝廷的大事,臣万死亦难以谢罪……臣的子侄目前虽然无寸功于朝廷,请皇上念其尚有一丝忠勇,许他们为皇上、为朝廷效命的机会,臣及臣阖府,都感念皇上的圣恩……”虽然几近哽咽,但李如桢还是一口气将心中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能够有如此的勇气,连李如桢自己都感到很是意外。即使是在进入大殿之前,他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幅局面,刚开始就因为自己的一语不慎,惹得龙颜大怒。

    但此刻他已经无所顾忌,甚至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李家或许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了,个人的生死安危已经无足轻重,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最后的机会。

    刚才皇帝陛下的话虽然没有完全说出口,可王承恩也明白,皇帝陛下是要结束此次觐见了。但是,李如桢竟敢冒犯天颜,生生打断了皇帝陛下的话,可把王承恩吓坏了。

    好在李如桢开始哽咽着诉说之后,皇帝陛下冲着王承恩摆了摆手,示意让李如桢将话讲完,王承恩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但那颗心却是一直吊在嗓子眼处,似乎随时都会不小心蹦出来。

    “朕为大明天子,大明所有的黎民,即是朕的子民,不管是你们李家,还是他们什么张家、赵家,只要是愿为朝廷效命,朕无有不喜的道理,”看来李如桢的一番话的确起了一些作用,皇帝陛下的语气中已毫无厌恶,只是在平心静气地讲道理,“李家子侄的忠勇之心,朕是知道了,朕也感到很是欣慰,但朕也并不会给予他们特殊……李爱卿,记住,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不要指望别人赐予,”

    ――――

    李如桢退出去之后,皇帝陛下考虑了一番,感到臣下子民的奋进之心不可冷落。这也是大明王朝向心力增强的一个表现,不但要给予珍惜和保护,而且还要大大加以利用。本来嘛,能够供皇帝陛下驱策的,是臣下和子民的荣耀。对于他们的忠勇若是视而不见,他们就难免生出怨怼情绪。

205。第205章 男儿当自强3() 
    不错,李家的情况,只是一个个例,不是普遍现象。。更新好快。但是两眼盯着这个个例的,可也是大有人在。皇帝陛下必须要慎重对待,妥善处置。

    其实,刚才皇帝陛下在召见之时,已经暗中指点了李如桢,可就怕他没有理解“自己争取机会”的真实含义,没有‘弄’懂皇帝陛下是有确指的,因此有必要给他们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

    “王承恩呐,李家的大‘门’朝哪儿,你是应该知道吧?”看到王承恩过来给自己倒茶,皇帝陛下开口问道。

    “不敢欺瞒皇上,”王承恩似乎也早知道皇帝陛下会有此一问,因此马上就跪地回话,“微臣知道李家的宅院,可微臣也从未踏进过李家半步,”

    “哼,‘花’言巧语,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