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后金的这个千人队都是骑兵,战马就超过千匹。除了被弩箭射死,以及葬身火海的,还有三百多匹战马可以骑乘。
明军将战利品收拾起来,让这三百多匹战马驮着。
塔山南门外三里处,有一片不小的树林。两百多名明军留守此处,看守着明军自己两千多匹战马。
众人找到各家的留守人员,找到个人骑乘的马匹。
临走之际,还不忘一把火,将这片树林也化为灰烬。
这些留下来伏击后金千人队的明军,总数也有两千人左右。但是,要说起来,他们也是杂牌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支队伍,孙承宗临时指派了张参将和李游击做为主副将指挥作战。
他们原来都是骑兵,而且都是总兵白广恩、王朴、马科等人的亲兵。这些亲兵平时的待遇远较普通军兵好很多,因此也是目前大明的军队中最能战的一部分人。
这一场大战,让他们这些明军的精锐也是感到目瞪口呆。
战况的激烈程度和结局的完美程度,都让他们有种不相信之感,以至于后来对同袍讲述起来,犹自不敢确信,后金的整整一个千人队,就这样灰飞烟灭了,而且是就在他们这些平日畏之如虎的明军面前……这,这难道是真的?!
这是自后金与大明交战以来,明军获得的第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己方只有几十人阵亡,另有近百名轻重伤员,这样的伤亡比例从未出现过,因此可以完全忽略不计。而对方那些如狼似虎的后金兵丁,几乎连近身接战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全歼。
“这还是在撤退过程中,若是……”明军中已经有人似乎要忘乎所以。
“这只是一个特例,是在后金失去警惕的情况下,一次成功的伏击。但这种机会可一不可再,没有多大的可复制性,”孙承宗的心里是明白的。这种“取巧”之战,几年中遇到一次也就不错了,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接下来的战斗,宁远城的保卫战,才是最艰苦、最残酷的。
因为后金没有退路,这一战他们必须取胜,或者通过此战获得绝大利益,否则蚁附女真的蒙古、朝鲜和关外的汉民、甚至除建州女真之外的其他各部女真,都逐渐会产生离心离德的趋势。
而从大明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搬家举动,也是表明了态度――战略上可以出让一部分区域,可实际的物质利益,那是寸草不让。
穷凶极恶的皇太极势必不肯善罢甘休,肯定会不遗余力地进攻进攻再进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大明此次大规模的搬家运动,几乎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最后还顺带全歼了急于冒进的后金的一个千人队。可要说起来,这只不过是一场小胜,除了可以提振一些大明的士气,还真不敢说就对此后的战局就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况且大明据守宁远城,也是担了相当大的风险。一旦被后金攻破,京城就只有山海关一道屏障。若是山海关再不守,朝廷蒙尘的故事就会再次上演。
其间的利害,担当守卫宁远城一线的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孙承宗自然心知肚明,根本无需皇帝陛下反复申明。
孙承宗也是抱着决死之心,做好充足的准备。况且还有卢象升受皇帝陛下的委派,前来协助孙大帅守卫宁远,信心更是爆棚。
除非后金从自己的尸体上踏过去,否则宁远城绝不会丢弃。
――――
那位说了,后金为何一定要攻下宁远城呢?他们不是完全可以绕过宁远,直扑山海关吗?那样的话,后金不仅可以直接威胁到大明京城的安全,而且大明处心积虑,将宁远城打造成一个坚强堡垒的功夫不是白下了吗?
诸位有所不知。后金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置宁远城于不顾,绕城而过,然后悍然进攻山海关的。
若是后金只是“路过”宁远城,孙承宗自然不会、也无法阻拦。可一俟后金的大军绕过了宁远城,前行进攻山海关,那时却不能妨碍孙承宗缀在其后。
一想到背后始终有数万大军如影随形地跟随着,皇太极肯定会寝食难安的,脊梁骨也肯定会时时阵阵发冷的。试想一下,在如此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皇太极如何还能放心大胆地发起对山海关的攻击。
皇太极是可以分兵阻止孙承宗背后的骚扰,可分兵少了,未免成为别人刀俎上的鱼肉,至少是不能完全解除背后的威胁。若是分兵多了,背后的顾虑倒是解除了,可进攻山海关的力量势必要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后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破了山海关的防守,可之后也会成为强弩之末,根本对大明京城造不成多么大的威胁,反而会陷于大明各地的勤王之师的四面包围之中。
因此,后金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为全力以赴进攻山海关做好准备,是必须要攻下宁远城的。
而大明为了关内免遭涂炭,为了社稷的安危,肯定也是誓死坚守宁远城,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
下面就来看看双方瞩目的焦点――宁远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当初的宁远城其实只是一个宁远卫,根本不成其为“城”。
宣德五年正月的时候,朝廷下令,从广宁前屯和广宁中屯这两个卫所中,分离出一些区域,设立了宁远卫,当时宁远卫的治所,是在汤池。后来因为所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宁远卫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座不小的城池。
宁远城的西北有大团山,东北有长岭山。南面滨海,隔海不远处,东有桃花岛,东南有面积更为广大的觉华岛。西面有一条河,叫做宁远河,也就是女儿河。这条河还有一个别名,叫做三女河。
宁远城的规模,只比塔山、杏山等处稍大一些。因此虽然叫做“城”,可离真正的“大城”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大明王朝皇帝陛下之所以看中了宁远城,将宁远城做为一个突前的堡垒,不是因为宁远城有多大的规模,而是因为得天独厚的位置方面的优势。
宁远城南面十几里之外,就是大海,隔海不远,就是桃花岛和觉华岛。这本来也是普通无奇,可若是知道后金是根本没有像样的水军的话,宁远城这个位置的优势可就是无与伦比了。
宁远城隔海边不远,觉华岛和桃花岛又是在明军的绝对控制之下,因此宁远城基本可以随时从海上获得援助。
如此一来,大明宁远城的补给线只有短短的十几里,而后金的补给――如果有的话――可是要经过漫漫的几百上千里的跋涉才能送达宁远前线的。
即便宁远城真的坚守不住,明军还可以撤往海上。
只要后金没有一支像模像样的水军,桃花岛和觉华岛就永远控制在明军手里。而这两个岛屿,也是可以起到与宁远城同样的牵制作用。
第228章 孤城宁远()
尽管宁远城规模狭小,容不下大量军队的,因此看起来防御能力不是多么强大,后金猛力攻击之下,城破可谓指日可待。'x全集下载';访问:。。可就是因为有着咫尺之间的觉华岛和桃‘花’岛做为奥援,才使大明王朝皇帝陛下敢于将其做为抵御后金、或是吸引后金火力的桥头堡。
做为一个城池,不过三四里、四五里的规模,要是最合理的配置,也只能容得下一万两千至一万五千名明军。兵力太多了也没用,根本展布不开,而且还徒耗口粮。
因为将大凌河及锦州等处的粮草军辎等物资收拢回来,因此现在的宁远城中,倒是粮草充足。用来守城的军辎,也是应有尽有、富富有余。
可是此次大战,后金是来势汹汹,那意思是要“势在必得”的。而明军自然与其有着截然相反的利益诉求,那当然是“势在……不让他得”。
因此要充分做好持久战、消耗战的准备。所消耗的,不仅是粮草军辎,还有大量的人员损失。
为此,宁远城南面与大海之间,保持一条畅通的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知皇太极会不会看到这一点。
可不管皇太极和后金如何看待,大明却不怕他们陈重兵于宁远城与大海觉华岛之间。
若是那样,不也是多少可以减轻宁远城正面防守的压力吗。最次的情况是大家就一起耗着呗……反正大明不怕,而几近断炊的后金却根本耗不起。
因为大明断绝了来往关内关外的商队,因此如今关外尤其是‘蒙’古人的日子,着实不好过。(。。l)
‘蒙’古正面临分崩离析的窘境。
除非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整个‘蒙’古才能凝聚在一起。否则的话,‘蒙’古就恢复了一个非常松散民族的本来面目。而最近几年,原有的‘精’神领袖林丹汗也被后金欺负的亡命天涯,其余的大小部落更是无所凭依。迫于生计之下,他们也只能是各寻出路了。
此次随同后金皇太极进攻大明的那些‘蒙’古人,是存了趁机捞一把念头的。而且因为除了牛羊‘肉’之外其他的生活来源,都被大明生生切断,他们的这种捞一票的念头就显得尤为强烈。
若是这种愿望无法实现,估计‘蒙’古人能够愿意吗?!他们舍弃了林丹汗,来抱皇太极的大‘腿’,无非就是图个能够跟着吃点儿‘肉’喝点儿汤。如果白忙一场,至少他们心中会充满了怨怼。
“噢,你把俺们‘蒙’古人、朝鲜人什么的都忽悠来和大明拼命了,大家也都以为是拼完命之后就能够吃点‘肉’、喝点儿‘肉’汤什么的,可没想到最后来,你是让大家就在这儿‘干靠’啊!哦,不,凉水倒是管够,可总不能大家就这么就着西北……哦,是就着东北风喝凉水充饥吧,”
时间一长,再没有什么斩获,如此的腹诽肯定在‘蒙’古人、朝鲜人中无法禁绝。
若是不善加安抚、或是没有实在的利益分润给他们,那此后皇太极的形象,皇太极在他们这些人中的威信,就只能像打扫卫生的拿起扫把来了……肯定是去“扫地”了。
――――
“报……驻守杏山的明军白广恩部已经撤走,杏山已经是座空城,岳托将军带领所属千人队继续追了下去,”
“报……驻守锦州的明军吴襄部已经撤走,锦州已经是座空城,豪哥将军带领所属千人队兵继续追了下去,”
“报……驻守松山的明军王朴部已经撤离,松山现在已经是座空城,德格类将军带领所属千人队继续追了下去,”
虽然明军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力图彻底屏蔽后金的斥候。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总归还是现实,有那么些许的漏网之鱼也是不可避免的。
再者,明军也知道若想完全屏蔽是不可能的,能够在一个时间段之内,让后金变成聋子和瞎子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因此,在撤出锦州和松山等处之后,在上述地区对后金斥候的屏蔽也随即宽松了很多。
实际上,不宽松也不行了,因为上述地区,很快就成为了后金的占领区了。所以,此后明军在上述地区的活动,恐怕也要加倍小心。
何况后金似乎已经觉察到了异常,其后皇太极也派出了更多的斥候和五个千人队,因此在经过短短几天的空白之后,最近反馈回来的有关明军踪迹的消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井喷态势。
但在这些众多的反馈回来的消息里面,唯独硕托所率领的那个千人队的讯息出现了空白。
“或许是距离最远吧?尚未来得及……或者信使正在路上也未可知,”相对于心中隐隐的担心,这种解释更能令皇太极容易接受一些。
不管怎么说,绝大部分明军的踪迹已经探明,后金大军的行止也可以据此而定了。
明军没有直接向山海关方向退却,因此后金行以尾随之计、趁势抢占山海关关隘的想法就该寿终正寝了。
宁远,就是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小城,南面那位如何就敢于将其做为可以坚守的支点呢?!
“一定还有什么没想到的地方?”皇太极自始至终都不认为,以宁远城做为坚守的据点,是大明的那位皇帝陛下在头脑发热之下做出的决定。一定别有深意,只是自己上位察觉而已。
“宁远城虽小,可距海边只有十几里,觉华岛……”在旁边的希福低声说道。
“是了,就是觉华岛,”希福的话虽然未能说尽,可其中的意思,皇太极却是完全明白。
明军以宁远城为坚守的据点,不可能没有凭依,就真的让它孤零零的遭受攻击。而山海关不仅距离有些遥远,支援不便,况且若是让后金得着机会,乘隙突入,恐怕会动摇山海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