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三国志-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充试探诸葛诞说:“洛阳的贤人们,都同意皇帝禅让,这您知道的。您认为如何?”但遭到诸葛诞厉声指责:“你不是贾逵的儿子!你世代受曹魏的恩惠,怎可以辜负国家,欲将曹魏江山给了人?这话我根本听不下去。如果洛阳皇帝有难,我会力搏一死。”贾充沉默不言,回去后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在扬州,早有威名,能得人死力。看他略显规模,必然反叛。如今征讨反而是小事,若事情迟了必大祸。”(注1)司马昭最终选择了听从贾充的建议。

    甘露元年(256)冬天,东吴打算进攻徐堨。朝廷知道诸葛诞所统领的兵力足以抵御外侵之兵,但他还是请求朝廷派十万人守寿春。又求沿淮河修筑城池以备迎敌,其实是想积极保住淮南之地。

    甘露二年(257),司马昭知道诸葛诞对朝廷已起疑心,但考虑诸葛诞是老臣,想把他召回来再说,就下诏升诸葛诞为司空,并入朝任职。当时钟会母亲去世,正守丧在家,他算定诸葛诞必不从命,于是驰马报告司马昭。司马昭认为事已至此,不再追改。

    诸葛诞接到诏书后,更加恐惧,于是举兵反叛,召集各路军队,攻打扬州刺史乐綝(乐进的儿子),并杀死他。又聚集淮南淮北十几万官兵,扬州新归属的四五万人,储足了有一年的粮食,闭城死守。还派长史吴纲领着小儿子诸葛靓到东吴,请求援助。

    诸葛诞和王凌以及毌丘俭相比,他反叛的决心是比较低的,王凌在高平陵之变后就开始谋划动手,毌丘俭在司马师废立君主后也毫不犹豫,只有诸葛诞表现的非常犹豫不决。早先毌丘俭叛乱后,他拉拢过诸葛诞,诸葛诞反而却出卖了毌丘俭,并且第一个打下了淮南,等到自己当上了征东大将军后,诸葛诞又开始准备谋逆,最后他也是被逼反了,而不是主动作乱。

    注1:这里是《晋书》中的记载,取材于《世语》和《魏末传》。

    世语曰:司马文王既秉朝政,长史贾充以为宜遣参佐慰劳四征,于是遣充至寿春。充还启文王:“诞再在扬州,有威名,民望所归。今徵,必不来,祸小事浅;不徵,事迟祸大。”乃以为司空。书至,诞曰:“我作公当在王文舒后,今便为司空!不遣使者,健步赍书,使以兵付乐綝,此必綝所为。”乃将左右数百人至扬州,扬州人欲闭门,诞叱曰:“卿非我故吏邪!”径入,綝逃上楼,就斩

    斩之。

    魏末传曰: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原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非吾所忍闻。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诞既被徵,请诸牙门置酒饮宴,呼牙门从兵,皆赐酒令醉,谓众人曰:“前作千人铠仗始成,欲以击贼,今当还洛,不复得用,欲蹔出,将见人游戏,须臾还耳;诸君且止。”乃严鼓将士七百人出。乐綝闻之,闭州门。诞历南门宣言曰:“当还洛邑,蹔出游戏,扬州何为闭门见备?”前至东门,东门复闭,乃使兵缘城攻门,州人悉走,因风放火,焚其府库,遂杀綝。诞表曰:“臣受国重任,统兵在东。扬州刺史乐綝专诈,说臣与吴交通,又言被诏当代臣位,无状日久。臣奉国命,以死自立,终无异端。忿綝不忠,辄将步骑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讨綝,即日斩首,函头驿马传送。若圣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吴臣。不胜发愤有日,谨拜表陈愚,悲感泣血,哽咽断绝,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诚。”

第039章 诸葛诞之乱() 
虽然诸葛诞反叛的决心比不过王凌和毌丘俭,但诸葛诞叛乱的规模因为联合了孙吴要比早先二人大很多,内乱的时间也持续了将近一年,远远强于前面两人。

    诸葛诞反叛之初,议论此事的人请求立即讨伐淮南军,司马昭却说:“诸葛诞认为毋丘俭举事轻率急速而导致失败,今天他必然外连吴寇,这样一来,叛变的规模大而行动迟缓。我可以与四方将领联合起来,以全胜之策来制服他。”于是向天子上表说:“昔日黥布叛逆,汉高祖亲征;隗嚣违抗,光武帝西伐;烈祖明皇帝多次御驾亲征,都是为了振奋士气,耀武扬威。陛下应暂时亲临军旅,使将士得以借助天威。今讨贼诸军约五十万,以众击寡,没有不胜的。”

    同年七月,护卫着天子与皇太后一起东征,征发青、徐、荆、豫四州兵马,并从关中分部分军队,共同会师淮北。大军至项,让廷尉何桢持符节出使淮南,劝慰叛军将士,申明朝廷逆诛赏顺的政策。司马昭进军丘头,并派镇东将军王基及安东将军陈骞包围寿春,派石苞、州泰领兵抵抗吴兵。

    吴国方面则派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余人来救诸葛诞,魏诸将迎击,不能抵御,于是他们都突入寿春城内。魏国方面将军李广临敌畏缩不前,泰山太守常时声称有疾不出兵,都斩首示众。

    当时司马昭派石苞统领青州诸军,并督兖州刺史州泰和徐州刺史胡质(晋书中记载有胡质参与,但当时胡质应该已经于数年前就去世了),选精锐部队为游军,在寿春外围防备东吴支援。

    东吴方面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领三万人屯居安丰。曹魏兖州刺史州泰率军与朱异交战,朱异大败,死伤二千人。孙綝亲率大军进屯镬里,又派遣朱异率领丁奉、黎斐等人的五万军队攻打曹魏。当时朱异屯于黎浆,遣将军任度、张震等募勇敢六千人,在屯西六里处搭建浮桥夜渡淮河,准备修筑半月形的营垒,曹魏监军石苞及州泰发现后将吴军击破。朱异又制造攻城武器车箱围逼五木城,再次大败而归。与此同时魏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从小路奇袭吴军屯放辎重所在地都陆,焚毁了朱异军队全部的军备粮草。

    孙綝又再派兵三万命令朱异与魏军死战,朱异不从,孙綝大怒,要求朱异前往相见。此时,跟随朱异军中征战的柴桑督、奋威将军陆抗制止他去见孙綝,朱异于是说道:“子通,家人耳,当何所疑乎!”遂坚持前往。孙綝见到朱异后,马上让力士将其从座位上抓起来。朱异道:“我吴国忠臣,有何罪乎?”但孙綝还是下令处死了朱异,而改派弟弟孙恩虚张声势前往救援,但因感觉无力再战,自己则退回建业。

    在寿春方面,大将军司马昭率领二十六万大军,派王基和安东将军陈骞等四面合围,将城包围两重,开挖堑壕、修筑堡垒。文钦等人几次想冲出包围,都被击退。

    据《干宝晋纪》记载:当初,寿春一带每年都会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涨水,一直淹到寿春城下。所以诸葛诞看见司马昭在城下扎营非常高兴,他说:“是固不攻而自败也。”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从司马昭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下,是少有的大旱。

    孙吴退兵后,诸葛诞的部将蒋班和焦彝劝诸葛诞率主力专攻一方,以求突围,不宜困守寿春;但文钦认为东吴救兵必至,劝诸葛诞固守。诸葛诞不听蒋班的建议,更意图杀掉二人,二人于是逃出城投降魏军。

    当时东吴右大司马全琮之子全怿、孙全端、全翩、全缉等率领大军来救援诸葛诞。全怿兄长的儿子全辉、全仪留在建业,因为他二人惹上官司,带着母亲和数十曲部渡江,投降了司马昭。钟会设计,秘密替全辉、全仪写信,派遣全仪、全辉的家人进城送信给全怿,说吴主因全怿等人不能拿下寿春而暴怒,要尽杀他的家人,故而才逃往北方。全怿等人闻讯,内心恐惧不安,于是开城投降。投降的人都受到礼遇,从此城中的诸葛诞开始人心背离。

    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制造出许多进攻的武器,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强行从南面突围。包围的军队从高处用发石车发射石块,用火箭烧毁攻城器具,箭石如雨,尸首遍野,血流满堑壕。诸葛诞等人只能又退进城去。

    城内粮食日益短缺,出城投降的人又达几万,文钦想把北方人全都驱赶出去,以便节省粮食,与吴国一起坚守。诸葛诞不接受这个意见,因此两人产生隔阂。文钦本来与诸葛诞就有矛盾。只是因为特殊事宜而聚合,事情越是紧急就越不相信对方。文钦见诸葛诞什么事都要策划一番而不满,于是诸葛诞杀掉文钦。文钦子文鸯和文虎知道文钦被杀,于是投降司马昭。文鸯二人获封赏更令寿春的兵民丧失战意。

    最终司马昭在二月攻克寿春,诸葛诞兵败出城逃亡,被胡奋部下士兵击杀,诸葛诞麾下数百人于寿春被俘,坚决不降,更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

    吴将于诠亦力战而死,唐咨和王祚等人则投降,司马昭还上表给他们加封爵,士卒饥饿有病的,都供给粮食医药。有人说吴兵必然不肯为我们效力,请求把他们活埋了。司马昭却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出大魏的宽宏大度。”后来将他们迁徙到三河。这年四月,司马昭回到京师,魏帝把丘头改为武丘,以彰显武功。

    甘露三年(258)五月,在平定诸葛诞之乱后,魏帝封司马昭为晋公,封地包括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和司州的河东、平阳,共八郡,地方七百里,加九锡,晋位相国,晋国府中置官司。司马昭九次辞让,天子才勉强同意了。于是增加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列侯。

    淮南三叛是曹魏内部守旧势力对于司马家掌权派的反击,三次叛乱分别发生在司马懿、司马师以及司马昭掌权期间,然而这三次叛乱都失败了,司马家也就此成功铲除拥护魏帝的势力。

    此后司马昭夺权的趋势越加明显,在司马昭接受晋公和相国之位后,魏帝曹髦最终铤而走险,发动了甘露之变。

第040章 甘露之变() 
相比无能的曹芳而言,曹髦作为魏国皇帝就积极多了,他上台曾经一度企图利用司马师去世的机会夺权,之后更是在绝望之下发动甘露政变,可惜失败被杀。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于正始二年(241)冬季出生,要比曹芳小了快十岁。正元元年(254),司马师废掉曹芳,在郭太后的建议下改立尚且年幼的曹髦为帝。

    曹髦年龄虽然小,但表现的却非常沉稳,他在到达京都洛阳北郊邙山的玄武馆后,群臣奏请他住在前殿,曹髦回答说前殿乃先帝寝殿,不敢越礼,于是暂住在西厢房中。群臣又奏请以天子之礼迎他入京,他仍不同意。

    曹髦进入洛阳后,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奏说:“按礼仪您为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别人的臣子啊!”遂对群臣答拜还礼。行到宫廷的正车门,曹髦也要和群臣一样下车步行。左右皆劝阻:“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他说道:“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至于安排我做什么现在还说不准呢!”还是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到太极东堂。皇太后在那里会见了他。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朝中百官都很高兴。

    曹髦在继位之后就派遣派身边的一批侍从官员到国内各地巡视,代表天子了解各地人情世故,慰问地方官员和百姓,同时调查有无冤案和官员失职的情况。次年(255),司马师去世,曹髦一度打算趁机夺权,不想让司马昭回京,可惜被司马昭识破,无奈之下曹髦让司马昭继承了司马师的地位和权力。

    甘露元年(256)曹髦在太极东堂宴请群臣,并和诸位儒生讨论夏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的高下,最终定论以少康为优。后来还在太学和群臣们探讨了很多。历史上少康是夏朝的中兴之主,刘邦则是汉朝的开国君主,曹髦在这里说的不是少康和刘邦,而是他自己和司马昭啊!

    甘露三年(258),曹髦更是下诏推行教化政策,推举德高望重的三老、五更给予极高的荣誉,并且最终决定推举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作为明例。诏令发布后,曹髦亲率有关朝臣,按照古代的习惯举行聘任礼仪。

    而此时,曹髦也就十八岁。钟会曾经私下对司马师评价曹髦说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司马昭平定淮南诸葛诞之乱后,声望已经极高,并且还拒绝了朝廷晋公的封赏,曹髦心中很明白这离司马家篡位已经不远了。然而曹髦本人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以待毙。

    甘露五年(260)四月,魏帝曹髦诏令有关部门按照前面的决定,再次宣布由大将军司马昭出任相国之职,封晋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