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消灭了任岐和贾龙以后,刘焉在益州再无敌手,他的意气渐渐强横,那时刘焉有四个儿子,长子刘范担任左中郎将,次子刘诞担任治书御史,幼子刘璋担任奉车都尉,他们都跟随献帝在长安,只有三子别部司马刘瑁随刘焉在益州。
董卓入京之后,曾经征召过刘焉和其子,但刘焉没有理会他,于是董卓一度将其三子关押在郿坞。
由于刘焉在益州的行为放肆,汉献帝派遣刘璋去警诫刘焉,刘焉却将刘璋留下,不让他回去(一说刘焉称病召璋,刘璋上表去益州看父亲,结果被刘焉留下)。
兴平元年(194),征西将军马腾拥兵谋反,刘焉、刘范与马腾串通合谋,刘焉派校尉孙肇率领五千蜀兵相助,刘范等人作为内应,马腾和韩遂领兵袭击长安。但刘范密谋败露,逃往槐里,马腾兵败,退还凉州。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
这时议郎河南人庞羲与刘焉乃婚姻亲家,于是派人找到刘焉的孙子们送往蜀地。此时天火焚毁刘焉的城府,并将其所造车乘烧得一干二净,大火还烧着了百姓的房屋,客舍城邑烧得荡然无存,刘焉无奈之下将治所迁往成都。
刘焉本身就因为失去了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而伤心不已,祸不单行的又遇上了天灾大火,受到了惊吓,于同年因为背疽发作而一命呜呼。
刘焉在三国时代并不算太出名,但其野心不小,能力也是比较优秀,可惜年事已高,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最终随同他的帝王梦一起归于尘土。
【刘焉和益州】
刘焉虽然是东汉末年第一位益州牧,但他在益州并不是很受欢迎,益州人民对于他们的父母官是以畏惧居多的。
刘焉的手上有太多益州人的血了,王咸、李权、任岐、贾龙等等。
当然刘焉也曾经对益州很温柔过,但那只是在一开始,刘焉初到益州,出于稳定马相叛~乱后局面和争取官心民心的需要,所以才会赏有功,赦贼~民。
而在刘焉站稳脚跟之后,为了树立威严,立刻拿当地的豪族开刀,后来刘焉割据益州,背离朝廷,任岐和贾龙为此背叛他,挥军讨伐刘焉,可惜均失败被杀。
但刘焉最为被益州人所痛恨的还不是杀戮过多这一点,而是东州集团。
在刘焉进入益州时,他身边的追随者不多,还有不少本身就是益州人,所以尽管刘焉成为益州牧,但益州还是益州人的益州。
但这个情况到了某一天开始改变了。
话说董卓废立君王导致天下大乱,各地的百姓纷纷逃往相对安稳的益州等地避难,刘焉将其尽数接受,甚至从中组建了一只部队,因为避难人员大多都是从益州东边过来,所以这只部队也被称为“东州兵”。
而以“东州兵”为基础的东州势力也慢慢的在益州不断的扩大势力范围,他们中有士族,有士兵,有百姓,庞羲投靠刘焉之后,成为了东州士的领袖。东州集团在益州的影响不断的扩大,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也不断的扩大,然后他们和益州的本土士人、豪族、百姓的矛盾不断加深,而这一切的渊源都起于刘焉。
刘焉杀人也只是要了极小部分益州人的命,但刘焉一手促成的东州集团却在压缩整个益州本土人士的生存空间,在益州形成了以东州人为主的东州集团和益州本土人为主的益州本土集团,两大集体之间的冲突对抗不断加剧,分别以庞羲和赵韪作为首领。
东州人和益州人矛盾的全面爆发是在刘焉死后,但“因”毫无疑问是刘焉种下的,而“果”则要由他的儿子尝了。
如果当时益州有个最不受欢迎人物排行榜的话,刘焉当之无愧的第一,董扶估计第二。
【历史上的刘焉】
姓名:刘焉
属性:领导力(b)刘焉可以说是成功的,但他所打造的益州集团实在是在三国时代没什么影响力
统率(b)刘焉在益州先后灭调了任岐和贾龙,军事上是有一手的
政治(b)刘焉在管理益州期间还是有些粗暴的
谋略(b+)刘焉夺取益州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总评(a+)刘焉的历史地位不算低,毕竟算是汉末诸侯半独立第一人
别名(称号):刘君郎(刘君朗)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诸侯
官职:监军使者、益州牧
封爵:阳城侯
家庭出身:皇族
生卒:???………》
出生地: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刘范、刘诞、刘瑁、刘璋)
主要经历:
???年-188年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188年-194年在董扶的建议下入主益州,并且成功割据一方,后因为两个儿子相继被李郭朝廷所诛杀,治所又遭遇大火,接受不了打击而去世
总结:刘焉有野心有能力,但年岁太高,受不了太多的打击,不服老不行啊
第004章 刘焉的益州集团()
刘焉虽然不是东汉末年第一个割据势力,但却是当时第一个割据一方的正式朝廷官员,他可以说是汉末诸侯第一人。
【汉末诸侯第一人】
刘焉提议在地方设立州牧独掌大权,是东汉末年的一个重量级的事件,被称为“废史立牧”,由于州牧的权力远远大于以前的刺史,减小了地方上的割据阻碍,为日后的东汉分裂,诸侯并起埋下了伏笔。
刘焉成为益州牧后,利用张鲁截断了斜谷道,断绝了和朝廷的联系,趁机清除了内部的阻碍,成功的割据了益州,成为了东汉末年第一位掌控一方的重量级诸侯。
得到益州之后,刘焉也完成了他帝王大业的第一步。
而刘焉在董卓之前就已经成功的控制了益州,称雄一方。
除他之外虽然也有了张燕、韩遂等地方割据,但他们不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就是依然被朝廷当做逆贼看待,本质上依然逃不了叛逆,义贼的评价。
所以我个人认为刘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末诸侯第一人(特指时间上的)。
在那个时代里,董卓废立君王、袁术称帝到现在都是广为人知,两人的帝王野心也是路人皆知,但刘焉比这两位也是不逞多让,皇帝梦做的一点不比他们差。
但和董卓、袁术一样,刘焉有称帝之志,但无帝王之命。
刘焉在控制益州之后,又成功的镇压了任岐和贾龙的叛乱,斩断了董卓伸向益州的爪子,并且将目光逐渐由益州转向了长安朝廷,其长子左中郎将刘范,次子治书御史刘诞可以说都是刘焉在朝廷里埋下的关键棋子。
在长子刘范的穿针引线下,刘焉和马腾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益州集团和马韩西凉集团形成了对抗李郭西凉军的一致战线,刘焉也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接近中央,为其帝王大业打下下一步的基础。
但天不遂人愿,马腾和韩遂的大军就算有刘焉的支持也是完全不敌由郭樊率领的西凉军,刘焉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均因此丧命,而刚承受丧子之痛的刘焉又祸不单行遭遇到天火,被逼迁移,在双重打击之下,本来就已经油尽灯枯的益州牧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帝王梦也就此终结。
【刘焉的益州集团】
历史上刘焉麾下以董扶、赵韪、张鲁和庞羲四人尤为重要。
董扶在灵帝时就被大将军何进拜为侍中,并且得到其重视。后来,董扶得知刘焉想求交趾牧后果断以“益州有龙气”改变了其想法,可以说没有董扶,益州就不会落到刘焉的手里。
在刘焉成为益州牧后,董扶追随刘焉担任蜀郡属国都尉随其进入益州,他帮助刘焉拉拢到了许多的地方名士,如任安、王商、陈实、祝龟,大大充实了刘焉集团的人才储备,增强了刘焉在益州的影响力。
一年后,灵帝去世,天下大乱,董扶去官还家,于八十二岁去世。
后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向秦宓问董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宓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可以看出老爷子也是爱憎分明啊。
董扶作为一个谶纬家,对于刘焉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可惜他的预言最终没有应验在刘焉以及其子孙上,而是等到了三、四十年多年后,皇叔称帝之时才得以实现。
赵韪在历史上也和董扶一样弃官追随刘焉,其理由一方面可能是看好刘焉,进行政治投资,另一方面是因为赵韪本身就益州巴西人。
赵韪是为数不多的追随刘焉入蜀之人,后来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刘焉的重用,成为了刘焉的左膀右臂,也是益州本土士人的领袖,但他的主要活跃期间是在刘焉死后的刘璋时期,所以关于他,我们在后面再谈。
至于张鲁,他是刘焉最终能脱离朝廷割据益州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人物,没有张鲁的支持,刘焉是无法成功的摆脱朝廷的,尤其是在董卓还没入京之前。
当然,在当时张鲁可是反贼的,刘焉是效忠于朝廷的,只是被逆贼张鲁截断交通和朝廷无法联系上,至少官方文字是这样的。
庞羲从汉灵帝时就开始担任议郎,和刘焉是亲家,其女庞氏嫁予刘璋长子刘循为妻,在马腾袭击长安失败之后,出资将刘焉的孙子们救出弃官入蜀并得到了刘焉的重用,是刘焉集团东州士的领袖,亦是和赵韪平起平坐的刘焉的托孤大臣。
除了这些核心人物之外,像苏固、贾龙、张修、任岐、庞羲这些人物也都可以说是刘焉的部下。
苏固是汉中太守,名义上是刘焉的部下,但实际上并不是刘焉的嫡系,刘焉对其掌控能力很弱,但汉中郡的位置又关系到的刘焉的大计,所以苏固成为了刘焉必须铲除的目标,进一步说的话汉中郡必须被刘焉确确实实的控制在手里。
刘焉给了张鲁官职,苏固因此对张鲁等人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其杀害,张鲁趁机控制了汉中,依照刘焉的计划阻断了交通,为了刘焉割据益州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张修本来是和张鲁一道的,后世还有人认为张修就才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而且张修和他的米教早在黄巾起义时期就已经有所活跃,还有人认为张修就是张衡,这方面的争议是比较多的。
根据现有历史资料来看,张鲁和张修极可能是亲戚甚至是兄弟,但由于现在的材料所限,我们已经无法查证。但毫无疑问的是,张鲁在杀死张修之后,完全的掌控了五斗米教和汉中郡。
贾龙曾经和董卓一起并肩作战过,讨伐过羌族,所以他后来会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调转枪头背叛刘焉,只可惜刘焉不是山大王马相,贾龙最终兵败被杀。
任岐原也是刘焉的部下,背叛刘焉后被其击败杀死。
第005章 懦弱的继承者 上()
刘焉死后,最终益州由其四子刘璋继位,但刘璋并不是一位强势的君主,他在成为益州牧后,益州内部动~乱不断,外部也是恶劣之极。
那时在内部,张鲁独立,割据汉中和刘璋对峙;赵韪叛变,差点就成功了;而庞羲则是在赵韪死后也准备叛变,只不过最终被阻止了。而在外部,刘表和曹操则都对刘璋表示了足够的“善意”。
【刘璋得位】
刘焉死后,最终由刘璋继承其位。
但并没有确切的历史材料表明是刘焉立刘璋为继承人,当时,虽然刘焉已经失去了其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可是除了刘璋之外,还有一直跟随刘焉的刘瑁在,刘瑁是刘焉的三子,也是刘璋的哥哥。
结果却是刘璋成为了益州牧,为什么呢?
根据现在已有的材料记载,并不是刘璋因为多得到刘焉的喜爱,而是益州的那些权力人物鼎力支持刘璋。
而大家为什么支持刘璋?因为刘璋的性格温和仁慈,不好听的话就是有点懦弱,易于控制。
其中以益州本土集团的领袖赵韪作为代表,那时那些本土的益州人在经历刘焉时代以后,已经不在希望出现第二个强势如刘焉的益州牧了,而隐隐作为首领的赵韪更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把刘璋作为傀儡。
至于东州集团,虽然现有材料上没有明确记录他们是否支持了刘璋,但又有谁不希望有一个好说话的上司呢,刘璋做老大的话,他们至少会更自由,而且不要忘了,刘璋和庞羲可是亲家啊。
所以刘璋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不是一个优秀的首领,但正是因为如此,刘璋才得以成为了益州牧。
兴平元年(194),益州的重要官员赵韪等人看到刘璋性情温仁,故共同上表求封刘璋为益州刺史,朝廷下诏封刘璋为监军使者,兼任益州牧,继承了他父亲刘焉的位置,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