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书生-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国玑其实也就见过她几面,关系不算是很亲近,但做个中间人为陆诚等人介绍介绍,还是没问题的。

    可陆诚突然冒用了李濂的名号,着实让他感到有些为难,介绍李濂时,只好来上一句“这位也是李公子”,便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他的这番介绍,又让怜儿有些迷糊了,两位李公子,那究竟谁是准备给自己献词的李濂呢?

    陆诚倒是适时地向她拱了拱手,自我介绍道:“小生李濂,姑娘可是在求词作?”

    怜儿脸色不禁一喜,点头道:“正是,李公子手上可是已有佳作?”

    “姑娘准备笔墨便是。”

    陆诚笑着回了一句,又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对了,姑娘是否说话算话?”

    “啊?”

    怜儿让他这话问得一愣,转念一想便有些了然,不由得羞红了俏脸,薄嗔道:“李公子好生唐突,怜儿说过的话,自然……自然是作数的。”

    陆诚的一句问话,犹如平地一声雷乍起,立刻就打破了大厅里的宁静气氛。

    众多的名士听到了他的话,不由得睁开眼睛瞥了他一眼,脸上满是鄙夷的神色,其中一人更是冷笑道:“哼哼,小子好生狂妄,真当你随手写出一首词作,便能力压群雄?”

    “就是,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词作能否登得大雅之堂,就敢夸下如此海口……”

    “子阳兄莫要动怒,不过是个后生晚辈罢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嘛……”

    “……”

    众多名士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陆诚的身上。他们或出声附和,或开口相劝,但无一例外的是,话里话外都充满着浓浓的讽刺之意。

    这也难怪,人家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了一个上午,甚至是在此之前就已开始酝酿,都未能作出一首好的词作来……也并非没有好的词作,只是他们认为自己所作之词算不得佳作,便没有拿出来丢人现眼。

    现在这个名为“李濂”的后生小子,居然敢口出狂言,声称要以一首词作,助怜儿姑娘夺得花魁,真当开封府士林中的名儒都是浪得虚名之辈?

    要知道,这些人里可是不乏有举人出身的缙绅,又或是进士出身的致仕官员,都是实实在在的饱学之士。在他们看来,这位“李濂”顶多是位新晋的生员罢了,所作诗词的水平又能高到哪里去?

    “呃……”

    其实话一出口,陆诚便醒觉自己的话容易会让人产生歧义了,却也没料到会让这些正在“冬眠”的老家伙们生出如此大的反应。

    当下,他忙一脸尴尬地解释道:“姑娘怕是误会了,在下献词并非是为了要与姑娘共度……共度**,而是为了……呵呵,你们春雨楼不是放出了话,说是要以二百两的高价求一首好的词作吗?”

    此话一出,现场更是炸开了锅,一首好的词作就为了换那二百两银子,他这是掉钱眼里了吧?

    就这样的货色也配称之为文人?

    当真是有辱斯文!

    左国玑算是怕了他了,面对着在场众多名士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只得羞愧地低下头去,生怕让人给认出来。

    李濂心中更是别提多郁闷了,这个陆兄,当真是帮自己扬名了呀……臭名远扬!

    ……

    ……

    (ps:求推荐票,求好多好多的推荐票,不给推荐票青田就躺地上不起来了……)

第122章 不分伯仲() 
面对在场众人的诸般质疑,陆诚也不做任何回应,只将目光看向了怜儿,意思是我已经准备好了,提供笔墨便是。

    文人又怎么了?

    文人就不贪图钱财,超凡入圣了么?

    真若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进士出身的大贪官?

    陆诚原想低调献词,拿到钱就离开,现在反而准备好好表现一回了。

    不遭人忌是庸才!

    事实上,让李濂为自己背负了骂名,陆诚心中也是心怀愧疚的。

    之前冒用了他的名号,无非是基于两点原因,其一是基于那一点点的报复心理,谁让他说自己是锦云的人来着?

    其二嘛,自然是不想再窃取后人诗词,来为自己扬名。

    不得不说,陆诚是个很实在的人。不为自己扬名,那就为李濂涨点名望好了……纳兰兄,对不住了,再借你的词作一用!

    怜儿其实对他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在座的都是开封府里的名儒,早年便积攒下了不低的声望,才学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眼前的这位李濂李公子,虽也小有才名,但与那些名士大儒相比,在她心中显然是要差上好几截的。

    一个连院试都没考上的童生,即便是诗词作得还不错,但又怎及得上那些名士们的词作?

    那些人都尚未能写出几首让自己满意的词来,何况是这位李公子呢?

    但此刻已是午后,再过不久花魁大赛就要开始了,若是再无佳作,自己此番便只能铩羽而归了。

    不管词作如何,总得多出几首来让自己挑选不是?

    当下,怜儿便吩咐身旁的丫鬟,让人下去准备笔墨纸砚,以供陆诚写词。

    陆诚悠然地品着香茗,偶尔和坐在身边的两位姑娘调笑两句,对于周围众人的指点议论置若罔闻。

    春雨楼的下人们抬来了一张长条书案,上方早已备好一应文具,怜儿的丫鬟上前为陆诚研起了墨。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陆诚便起身来到书案前,浅笑着对周围众人拱了拱手:“今日上元佳节,春雨楼既高价寻求词作,晚辈不才,就在诸位前辈面前献丑了。”

    没人对陆诚的谦虚做出回应,这个后学晚辈方才的那些“狂妄”之语,早已激怒了这些名儒。

    陆诚对此也不在意,本来就是些客套话,自己说了就行。随后他便执笔挽袖,在面前的宣纸上落笔了。

    怜儿作为要唱词之人,注意力自然都放在了陆诚的身上,心说这位李公子表现得如此淡定从容,指不定,他真就能做出一首好词来呢?

    左国玑也是知道他的才学的,心下不禁有些好奇,他会在今日作出何等词作来。

    李濂却是难免有些紧张了,心中只希望陆诚今日能再有佳作问世,自己才不至于为此事丢尽颜面。

    陆诚的才学自是毋庸置疑,但要做出好的词作,也是看事前的准备的。

    一个再有文采的词人,也不可能每首都是佳作,总会做出一些中平的词作来的,且这样的词作还占了大多数。

    李濂自己就比较喜欢研究诗词,当然对此十分了解。

    一旦陆兄今日的词作太过普通,必然会遭到在场众人的讥笑嘲讽,那么自己……

    那样的后果太过严重,李濂不敢再往下去想,忙凝神看向了陆诚,心中暗自为自己祈祷着。

    “齐天乐?上元……”

    陆诚一写完一句,李濂便跟着吟诵出一句来:“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鞣鞠余红,琉璃剩碧,待属花归缓缓……”

    “寒轻漏浅……”

    “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

    “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这首词写到一半,李濂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单看上阙,陆诚这首词已经差不到哪里去了。起码在近年来,就不曾有如此佳句面世,甚至再往后去推算,三年五载之内,恐怕也没有上元词作与之比肩了。

    唐诗宋词。

    若是与南北两宋的词相比,这首词在李濂的心目当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可如今是甚么时候?

    在这诗词大为没落的年代,别说是好词了,很多文人连首最普通的词作都做不出来,你还指望他们能有佳作问世?

    当年一代词人辛弃疾,曾在元夕时作出一首青玉案,自此广为流传,后世词人一直难以超越其地位。

    如今,陆诚的这首齐天乐,也足以名扬词坛了。

    此刻,周围的那些名儒们已经坐不住了,忍不住纷纷凑了上来,观看起了陆诚的上半首词。

    在此之前,这些人还打算等着陆诚的词作一出,便品头论足一番,将其贬得一文不值。可一看到这词句,他们登时傻眼了。

    文无第一,说的便是文章诗词等作品,其优劣性难以衡量,因为没个具体的标准。

    但真正的好词,在境界上与普通词作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真上升到了那样的境界,就不是他们这些人能随意贬低的了,那样只会惹人笑话,说自己毫无度量,排挤打压一位后学晚辈。

    而如今,陆诚的这首上元词,便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这个后学晚辈,不简单!

    这是此时在场众人一致的想法。

    怜儿此时已经彻底惊呆了,时而目光看着陆诚面前的宣纸,时而一双如水美眸转到陆诚身上,心里说不出的震撼。

    这位李公子,竟然真的做出了一首好词……

    转而,他心中又是五味杂陈,再次看向陆诚的目光也变得复杂无比:“如此年少才子,身边又怎会没有佳人相伴?难怪他会看不上自己这薄柳之姿……”

    陆诚手中的毛笔落入砚台,沾足了笔墨后,口中低声念道:“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

    “嗯?”

    他的声音不大,完全是念给自己听的,在场众人一时都没能听清。

    见到陆诚手中的毛笔落于纸上,众人才跟着吟诵出来:“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

    “细语吹香,暗尘笼撰,都逐晓风零乱……”

    “阑干敲遍……”

    “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

    “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一首词写完,陆诚便也搁下了手中的毛笔,抬头便见众人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张宣纸上。他对周围众人再次一拱手,笑道:“只是拙作,还望诸位前辈莫要取笑。”

    拙作?

    不少人听了这话,嘴角抽搐不已,却也都拱手对他回了一礼,说上两句奉承的话。

    “好词!这首词作称得佳作,只怕与近来陆才子那首流传甚广的采桑子,也是不分伯仲的!”

    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喊出这么一声,对陆诚的词做出了如此评价。

    众人循声望去,不禁纷纷拱手行礼,足见来人身份地位之高,是这些名儒们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原来是华泉子,幸会幸会……”

    “华泉子今日怎么有暇,到这春雨楼里来了?”

    “华泉子都来了,这春雨楼今日还真热闹呀……”

    “……”

第123章 三大行首(上)() 
一看清来人的面孔,陆诚就懵了。

    这被称为“华泉子”的不是别人,正是边贡边提学!

    华泉子,是边贡为自己取的一个雅号。

    陆诚怎么都没能料到,这位新任的大宗师会来春雨楼这等风月之所,还恰好让自己给撞了个正着。

    从边贡方才那一席话中,陆诚能够听得出来,对方并不打算当众揭破自己的身份,当下便上前见礼道:“后学晚辈李濂,见过华泉子!”

    左国玑和李濂也赶紧跟着上前见礼,李濂心中十分郁闷,匆忙间只得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谦,才算是蒙混过关。

    边贡似笑非笑地看着陆诚,好半晌才颌首道:“嗯,果然是一表人才!难得,实在是难得!”

    他确实没想过要揭穿陆诚的身份,但让他好奇的是,陆诚这样的年纪,怎么能有如此胸怀?

    按照常理来讲,读书人但凡有佳作问世,无不是四处宣扬,借此来积攒自己在士林中的名望的。

    可陆诚倒好,自己做出来的词作,还甘愿冒用好友之名,让对方得以扬名。

    若是李濂主动窃取他人词作,说成是自己的,边贡肯定会严词训斥一番,然后让他当众说出事情的真相。

    但眼下的情况有所不同,这是陆诚自己的东西,他爱说是谁的就是谁的,旁人还真不好去多管闲事。

    “李濂小友,咱们一见如故,本想请你移步雅间稍坐……”

    边贡说到这里,目光扫了一眼怜儿,笑道:“不过我想,怜儿姑娘定是有话要与你单独细说,我就不在这儿招人闲了,哈哈……”

    见此一幕,在场的众人更是面面相觑,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这位新任的大宗师,似乎很是赏识李濂呀,看来下一回的院试,他是不会再落榜了……此子前程不可限量!

    待到边贡离开大厅后,陆诚便很荣幸地得到怜儿姑娘的邀请,进入了她的香闺,让在场的众人眼馋不已……

    ……

    ……

    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春雨楼里发生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李濂”所作的那首齐天乐也在府城各处传开了。

    万花楼。

    锦云坐在闺房中,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