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霸睥睨了在场的将领们一眼,摇摇头道:“王上还在里面与相国大人奏对。汝等几十个人不便一起进去,国尉大人,便以你为代表,进去与王上说说吧。”
“好。”匡章微微颔首。
看来宋王偃还是很有大局观,以及是非观念的。
这个时候,这么一大帮的武将涌入御书房,吵吵嚷嚷,七嘴八舌的在宋王偃的面前说话,指责君王的做法,成何体统?
匡章来的正好,不然进去的不是干骜就是简雍了。而干骜与简雍在军中的威望,显然是不足与匡章相提并论的,匡章堪称为宋军第一人,德高望重,他的话最具说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宋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在宋王偃在位期间,不知涌现出了多少的名将。
这第一代宋国名将,便是匡章、熊子丹、干骜、简雍等人。第二代宋国名将,即白起、孙烈、黄煌、殷纣等人。第三代宋国名将,便是子启、子契、白羽等这些后起之秀。
所谓的名将,还要划分世代,这是因为他们成名的时候都各有不同,基本上每隔十年八年的,就会涌现出许多后起之秀。
除了国之名将,便是天下名将!
当今天下,公认的天下名将有九人,匡章、熊子丹、干骜、乐毅、司马错、白起、景翠、韩徐为。
其中燕将一名,秦将二名,赵将一名,楚将一名,宋将四名!
天下名将九个人,宋国便独占鳌头,足足有四个人入围天下名将的行列!
可想而知,宋国的军力该有多么繁荣昌盛!
“臣匡章,参见吾王!吾王万年万年万万年!”一见到宋王偃的面,匡章便大礼参拜起来。
宋王偃在宝座上虚扶了一下,说道:“贤卿请起。赐坐。”
“谢王上!”匡章低眉顺眼地走到一侧刘霸搬来的蒲团上,欠着身子坐下。
谦逊无疑是匡章的最大的优点。对于这一点,宋王偃十分的赏识。
可以说,若是匡章不具备谦逊这种品质,似后世的蓝玉、韩信等千古名将一般居功自傲,桀骜不驯的话,匡章早就从国尉这个宋国最高军事主官的位置上滚下去,不是身首异处,就是归隐自己的封地山阳去了。
不是宋王偃的肚量太小,而是匡章给予他的威胁性太强!
匡章太厉害了,已经厉害到功高震主,厉害到宋王偃都不得不对他忌惮三分的地步!
匡章对于宋王偃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是宋王偃还是感到十分的惶恐。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你是一个忠臣,你没有造反之心,但是你有造反的能力,这就是你的罪过”!
在宋国的军中,匡章的威望仅次于宋王偃,其中绝大多数的将领,都是由匡章一手提拔起来的。匡章为宋国之军事主官二十余年,战功赫赫,为宋国的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
正因如此,宋王偃这才忌惮匡章,又不得不倚重匡章。
匡章的政治头脑不错,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在几年前,便屡屡上书宋王偃,请求告老还乡。但宋王偃却没有同意。
现在的宋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匡章为天下第一名将,名动天下,有着他的赫赫威名,各国想要挑战宋国,都要自己在心里掂量掂量。
而似熊子丹、干骜这些人,固然有能力,名气也很大,但是比之匡章有所不如。有匡章在,宋国才有军魂在。
宋王偃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匡章乃是宋国的军魂,他成功地在宋军将士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不败战神的形象。宋王偃大力扶持白起,便是在培养匡章的接班人。
第645章 龙战于野()
“山阳君,你的来意寡人已经知晓。刚刚寡人才得到众将,朝中以及各镇整整五十三人的联名上书!”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他们一致认为,进谏寡人,合兵于朝歌,共拒强敌的邹衍、韩魄、韩凭等人为奸臣,蒙蔽圣聪,要求寡人将这些奸佞杀死,以儆效尤。同时,众将还在奏牍中有谴责寡人之意,谴责寡人不应听信奸臣之谗言,擅自将战火引到朝歌,致使国都告急。山阳君,对于此事,汝有何见解?”
匡章闻言,不由得苦笑着道:“王上的做法,自然不为外人道也。臣揣摩不得,亦不敢妄加猜测、评议。”
“你啊你,还是一个老滑头。”宋王偃终于笑了出来,说道,“匡章,其实你不说寡人也知道,你自己在心里面,对于寡人擅自合兵于朝歌,放弃朝歌之外的所有屏障之事还是十分不满的对吗?”
“这……”
匡章是左右为难,回答是,便是和御书房外面聚在一起的众将一样,已经在质疑宋王偃,这不是人臣所为。回答不是,这不仅仅是违心,还犯了欺君之罪!
宋王偃摇摇头道:“寡人很明白。现在朝野上下都在议论此事,无不在非议、谴责寡人之所作所为!权之战,白起率军大破燕人,歼敌十万,这正是振奋人心的时候,按理说,寡人应该则邺城或者是高都一处出击的。但是寡人为何没有这么做?”
“臣不知。”
“匡章,寡人且问你。若是吾宋军先击败邺城的赵军,再南下进击高都一线的六国联军,需要多久?我军能否战胜,即使战胜,又将折损多少将士?”
“这……”匡章沉默了一下,随即道,“王上,非半年不可,可能需要更久。”
“那你有十足的把握能战胜敌军吗?”
“没有。兵者,国之大事也!战场上的形势变幻莫测,非以强弱,非以兵力之多少权衡之,即使是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亦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战而胜之!”
“假设我们宋国能胜呢?”
“即使战胜六国联军,只怕都将是惨胜!”
宋王偃颔首道:“不错。此一战,即使我宋国战胜六国联军,亦是惨胜,又旷日持久,只怕会如同经过丹阳、蓝田之战的楚国一般,国力就此一蹶不振!这一点是寡人不愿看到的。”
“那王上又为何合兵于朝歌,引六国联军进犯我宋国之都城?”
将战火引到自己的家门口,这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故而匡章有此一问,在所难免。
宋王偃闭上眼睛道:“寡人欲毕其功于一役也。寡人有几个秘密武器,足以使我宋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在战胜六国联军的同时,又不至于使我宋国就此国力大衰,一蹶不振。”
“……”
宋王偃主动撤军,撤去邺城、高都的宋军,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朝歌,摆出要与六国联军决一死战的态势,着实是出人意料。
不过正因如此,乐毅这才能率军继续东征,与南下的赵军在距离朝歌城不到七十里的牧野会师。
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殷朝忠臣比干、西周国师姜尚都出生于此地。
殷商末年,八百诸侯会同盟(其址在今获嘉县同盟山),助周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周武王伐纣时的牧野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战争,标志着殷商555年历史的终结。抛开政治的,军事的大话题不论,单是成语或掌故就有长长的一串。
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黄钺白旄、白鱼入舟、赤鸟流屋、叩马阻谏、不食周粟、爱屋及乌、助纣为虐、百夫致师、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等等。
虽然六国联军在高都和邺城折戟沉沙,死伤了十余万的将士,但是在会师于牧野之后,六国联军的总兵力依然在八十万左右,远超原来的68万。
而这其中,赵军是独占鳌头的。
80万六国联军当中,有足足三十万,都是赵军!赵国这一回是倾国之兵,所以赵王雍御驾亲征,为的就是确保此一战的胜利。
绵延十余里而不绝,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六国联军的队伍和各色的旌旗在迎风招展着。
望着这空前的盛况,赵王雍不由得感慨万千地道:“此情此景,何其之壮观,何其之相似也!”
“赵王说的是当年的牧野之战吧?”旁边的乐毅含笑道。
“不错!”
商周之际,周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前1057年,一说前1027),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一说还有甲士4。5万人)伐商。
十二月下旬周军东进至孟津,与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居今山西平陆南)等8个方国部落军队及各反商诸侯军会合。
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8个方国部落军队,于次年一月初四拂晓进至牧野。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武装大批奴隶等,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一说70万,一说17万,均难确信),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阵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申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随即命吕望率一部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中奴隶心向武王,纷纷倒向周军。
武王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牧野之战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
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赵王雍笑着道:“昔日武王伐纣,便在牧野。正所谓,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今日之此情此景,何其之相似也。想那纣王,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於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於牧野,纣军败,自焚於鹿台!”
“而今吾六国伐宋,同样是兵临牧野,吾等虽不为姬周后裔,然子偃却是商纣子孙。子偃如纣王一般,暴虐无道,不恤民力,穷兵黩武,致使百姓离散,民怨沸腾!”
“寡人不才,却愿效仿当年的周武王伐纣一般,讨伐暴虐无道的桀宋,吊民伐罪!”
好一个吊民伐罪!
赵王雍的这些话说的是冠冕堂皇的,还自比周武王姬发。
不过赵王雍的才能远在姬发之上,姬发只不过是继承了周国历代先君的事业,趁着商军主力在东方征辟东夷的时候,趁虚而入,灭了商朝。赵王雍却是实打实的胡服骑射,愣是将一个原本积弱的赵国强大起来,成为了仅次于宋、秦的天下第三之大国!
众人都不愿,也不敢泼赵王雍的冷水。司马错亦是如此,本来是跟着联军打酱油的,可是一听赵王雍这话,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你赵雍自比姬发,岂不是将赵国比做当年的周国,想要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天下宗赵”的王朝?你这样将秦国置于何地?
司马错道:“赵王此言差矣!我六国联军,80万之兵力,远胜当年牧野之战时的诸侯联军,但宋国此时,却并非是那个主力大军远征在外,无法回援的商国!当年周武王之所以能率领诸侯联军,败商军于牧野,破朝歌,逼得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乃是因为商王朝的军队还在东方征辟东夷,无力驰援。”
“而今朝歌一地,恐有数十万的宋军聚集在一起。若想毕其功于一役,只怕殊为不易!”
对于司马错泼的这盆冷水,赵王雍讪讪地笑了笑,说道:“司马错将军所言极是。然则,此役,吾联军必胜矣!寡人正愁逐一击破各地的宋军麻烦,现在各地的宋军都聚于朝歌,岂非自投罗网?别的不说,咱们80万的六国联军,一人吐一口唾沫,都足以将朝歌城淹没了!”
“哈哈哈哈!……”闻言,在场的联军将领都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小校飞骑而来。
“报!这是朝歌的人送来的书信,说是宋王偃的亲笔信!点名呈交于大王阅览!”
听到这话,赵王雍狐疑之际,随即接过了这封书信看了看,真是越看越心惊!
“赵王,不知宋王偃在书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旁边的乐毅一脸不解地道。
赵王雍随即将书信交给左右阅览:“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