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问道:“怎么了?不喜欢吗?”
昀芷说道:“倒也不是不喜欢,只是,现在渗水太严重了。从五年以前开始,每逢夏天的时候地面就会渗出水来,并且一年比一年多。”
“这两年愈发的多了,今年现在都已经是腊月了,可是地面仍然有水渗过来。夏天有些渗水还好,冬天简直要人命。”
允说道:“怎么,后宫渗水已经这样严重了吗?”
熙瑶马上说道:“自从洪武二十九年以来,确实是愈发的严重,现在坤宁宫都有时渗水,更不提位置还在坤宁宫以北的咸福宫了。”
“这两年妾都要命人整修,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效果。”
允知道每年都要对宫殿进行修整,也知道渗水,但是他没有想到会这样严重。他问道:“我怎么没有在坤宁宫发现渗水?”
“夫君,坤宁宫的主殿修建的极高,自然不会渗水。”
允明白她的意思了,沉吟片刻之后对昀芷说道:“永寿宫在去年皇爷爷过世之后还没有人住,你们先搬到那里去吧。”
然后他又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说道:“熙瑶,坤宁宫以南的宫殿,不要修了。居住在那些地方的人,也都搬走吧。”
“熙怡在景仁宫,抱琴在承乾宫,妙锦在延禧宫,大约无碍;安嫔和刘嫔所住的钟粹宫恐怕也不行,让她们搬到永和宫。”
“至于这些经常渗水的地方,珍贵的物料全部拆除,地面的砖石全部拆走,然后改成田地,我要在这些地方全部种上水稻。并且各个宫殿都各自分配一片地方种地。”
熙瑶和昀芷都有些呆愣,她们没有想到允会这样做。熙瑶说道:“这,夫君,……”她一句话愣是没有说完。
允说道:“农业为国家之本,自然要重视。”
熙瑶这时已经恢复了过来,答道:“是。”
昀芷则说道:“皇兄,我本以为当年皇爷爷填湖修建皇宫,已经够霸气了,没想到皇兄之霸气不次于皇爷爷,竟然拆宫殿种水稻。”
允自己其实也觉得非常霸气,不过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然后昀芷又与允说了几句话,就返回自己的宫中主持搬家的事情了。
等到昀芷走了,熙瑶拿出一封信来说道:“陛下,这是燕王妃给妾的信,说是燕王要给夫君的。”
允接过这封信,又说了几句话,走了。等他走了,熙瑶有些不解的自言自语:“为何燕王给夫君的信是这样转交呢?”
……
“这自然是燕王的一点谋略了。”
“就像他这些事情不是写书信交给陛下,而是让王妃代为与皇后诉说一般,是为了贴近他和陛下的关系。”
“他现在为了避嫌不好去面见陛下,但是若是经常不能见面那么亲情自然会消减。燕王为了不让允把他忘了,就让王妃去宫中面见皇后,陛下自然而然的会想到燕王,就不至于被忘记。”
“若是一般的王爷被忘记了也就罢了,燕王颇有野心,绝对不想在京城终老,可是陛下以那样的理由让他回京,摆明了是不想让他继续就封北平,他就只能自己提醒允让他就封了。”
魏国公府里,徐晖祖这样评论着朱高煦的行为。
“哼,还不是陛下心眼小。”徐增寿这样说道。他仍然不喜欢允。
“陛下胸怀之宽广,绝对是空前一帝,就凭借允许前任燕王在京城四逛,就当得起,怎么心眼就小了。”
“哼!”徐增寿冷哼一声,没有说话,也不耐烦继续在这里与徐晖祖说话了,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走了,徐晖祖当然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不过这时他却突然掏出了一封信件,又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内容,然后把自家的老管家叫来说道:“后日,我要宴请聂伟、王铭等人,你安排一下。”rw
第428章 下线遁()
?? 允这一夜是休息在了徐妙锦的宫中。23S.更新最快第二天一早,允起床,要去他回京已来的第一的早朝,同时也是建业元年的最后一个早朝,因为从明日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就是允去年的腊月规定的休沐日了。
这样的日子,大家一般即使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等到过完了年之后再说,过年之前的这个早朝一般都是说一些轻松的事情。
果然,当允上朝之后,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大家都已经上过折子赞颂了,不过又当面歌颂了陛下亲征平定叛乱。
允看起来也不想说什么影响了过年的气氛,只是问道:“陈爱卿,前些日子到京的那个玉玺你们可曾都看过了,到底是不是传国玉玺?”
陈迪马上说道:“陛下,臣与礼部、太常寺、鸿胪寺、翰林院等的饱学之士反复查阅前代的文献,与玉玺对照,并未发现任何破绽,应该能够确定,这个玉玺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事情是这些日子京城最轰动的事情,本来还有人在嘀咕的什么齐王用酷刑折磨犯人等事情再没有人关心了,大家都蜂拥到礼部去,要看这个很可能是传国玉玺的玉玺。
无数饱学之士埋首故纸堆,查验后唐之前各代留下来的文献与玉玺对照看看是不是传国玉玺。
无数人经过仔细的对证之后,都认为:这就是传国玉玺。虽然有人谨慎一些并未下这样的定论,但是也找不出任何破绽。
已经有人开始说:‘这是天佑大明,天佑当今陛下。’大明朝在文人之中的正统地位更加稳固,允的威望进一步提升,虽然仍然比不上朱元璋,但是远远超过了他刚刚继位的时候。
允的那些专门写戏曲话本的落魄文人已经把传国玉玺的本子都写好了,就等着允正式下旨承认那是传国玉玺就可以交给戏班子来演了。
允随后又问了朝中的一些饱学大儒,都肯定的说:“臣反复查看历代的记载,没有任何破绽,应该就是传国玉玺。”
允最后点了严震直的名:“严卿,你如何认为呢?这个玉玺到底是不是传国玉玺?”
有人有些惊讶:‘严震直一个工部尚书,平素又没有什么才名,陛下怎么会问他?’
严震直本人却明白的很,不过即使如此他也不能沉默不语,只是说道:“臣去礼部看此玉玺,也未发现任何破绽。”
允这才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以为这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了!”
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都督带领百官跪下说道:“臣等恭贺陛下找回失传多年的传国玉玺!”
允也很高兴,笑道:“众卿平身。”然后等他们都起来了以后说道:“徐州卫指挥使楚智,所部发现传国玉玺,功劳甚大,朕加封其为偃师伯,世袭罔替。”
“所部千户刑远、百户张一得、总旗王小光,授予世袭千户之职。”
“巡查御史蹇义,授予太子少保之职,升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河知府加中奉大夫阶,升官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这几个人因为发现传国玉玺,所受到的封赏甚至比一些在平叛中立功的武将的封赏还要更高,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觉得允的封赏有不妥之处。
说完了传国玉玺的事情,此时时候已经不早了,群臣都已经准备要下朝了,也没有人再说什么事情。
可是允却并无下朝的意思,而是又说起了其它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冲毁了很多人过年的心情。
允说道:“茹爱卿。”
茹出列说道:“臣在。”
“朕昨日吩咐你查得事情,可有进展?”
“陛下,这不过一日的功夫,那里有什么进展?并且现在新年将至,明日又是休沐之日,陛下还是等到过了年之后再查证此事吧。”茹是能拖就拖。
允却眯起了眼睛说道:“虽然新年将至,但是这样的案子,怎么能拖延?山、菏北的附逆之人都已经伏法,只有京城参与谋划之人并未,怎能放他们逍遥法外?”
茹听到允的话之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边心下抱怨,一边说道:“臣知罪。”
允说道:“这算不得什么罪过,只不过是朕觉得有些慢了,所以催促一下问一问罢了。”
茹在心下吐槽既然着急为何不让锦衣卫和镇委来查,天天督促我们刑部干嘛?不过这话他可绝对不敢说出来。
就在允与茹问答之时,很多不清楚这个案子的人纷纷询问周围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而少数知道内情的当然不会和他们分享,所以很多人虽然知道了这个案子的内容,但是仍然有些奇怪。
允并没有多说什么,稍微问了问之后就下令退朝了。
可是一些人被影响到的心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平复的。
江波涛与潘仁走在一起,小声问道:“陛下这是要干什么,敲山震虎吗?”
潘仁说道:“不管陛下要干什么,之后的几天什么都不要干。拖过了过年这些日子再说。陛下还能不教而诛不成?”
江波涛说道:“我只是不明白陛下为何要催促刑部,锦衣卫和镇委都比刑部更加合适。”
潘仁冷笑道:“锦衣卫和镇委怎么可能没有动作。陛下多半是以刑部引开我们的目光,而暗地里用他们两个来查。说不定,现在咱们的家里就已经有了他们的暗探了。”
“不过,我也有些奇怪,你的本职是右佥都御史,陛下怎么又任命蹇义为佥都御史?”
江波涛说道:“多半是陛下口误了吧,现在左佥都御史并无人担任,陛下可能是记错了,以为我是左佥都御史,所以任命了蹇义担任右佥都御史。”
潘仁说道:“应该是吧,陛下,应该不会在过年之前如何有大动作。不过,还是要加倍小心。”
江波涛说道:“大不了,我回老家一趟,等到正月十五再回来,彻底避开这个时候。”
潘仁眼前一亮:“不错,我明日也收拾一下,咱们回家避过这段时间。”
第429章 甄选舍人()
允熥下朝以后回到乾清宫,开始处理今日的折子。不过,允熥今日却并未按照以往的办法来分配奏折,而是采用了另外的方法。
允熥说道:“朕刚才询问了通政司的人,今日的奏折没有奏报什么大事,所以朕今日想以此来看看舍人们的本事。”
四辅官并不惊讶,也没有任何失落。现在四辅官的职位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唯一的优势就是消息灵通、亲近皇帝,但是他们都是允熥的亲信所以这也意义不大,所以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允熥,都一直想把他们外放到各省为为布政使、都指挥使,或者掌管六部。
但是现在允熥身边并无能够替代他们的人,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外放,所以允熥一直都在努力培养身边的舍人达到能够替允熥票拟的水准。
郭镇与允熥最为熟悉,看着允熥的心情还不错,凑趣说道:“陛下,臣早就想外放到地方上去当都指挥使了,赶快培养他们吧。”
允熥也笑着和他们说了几句笑话,就让舍人们开始票拟奏折了。
舍人们很激动啊!虽然允熥之前也有时会咨询他们意见,但是哪里有这样的时候?大家都饱含着兴奋之情接过奏折坐下准备批阅。很多人过了许久之后才平抑了心情认真票拟。
今日的折子也不多,过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有人把手中的奏折票拟完毕了,递到允熥面前。
允熥抬头一看,原来是张辅最早票拟完了分给他的奏折。这大过年的,军队的事情更少,奏折又分给了好几个通事舍人,每人分到的奏折比中书舍人要少得多,当然也要快得多。
允熥浏览了一遍这些奏折,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让王喜重新抄一遍到奏折上。
然后他看向张辅。张辅这次平叛因为位置尴尬,万一打仗的时候遇到了张玉没法处理,所以只是跟在允熥身边出谋划策并未去前线打仗,虽然战后也有些封赏,但是不过是些许的赏赐而已,仍然当着通事舍人。
允熥也有心留他在身边接替郭镇的位置。不过,现在他的资历还差一些,还需要继续培养。
之后其他的通事舍人也陆续票拟完了自己的折子,交给允熥。
又过了一会儿,中书舍人们也陆续票拟完毕,将奏折送到允熥手上。
允熥一份一份的仔细看着,忽然眼前一亮,拿出一份奏折反复看几遍。
之后他又看了许多折子,从中抽出几份来。等到把所有的折子都批答完了之后,允熥拿起身边的几份折子说道:“这些河難、湖广过来的折子是谁票拟的?”
一个有些不安的声音响起:“陛下,是臣所票拟。”
允熥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见到一个年纪大约二十八、九岁的人在那边躬身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