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太师椅上,听着跪在地上那人说道:“回三位公子的话,今日伴晚,几日前出宫的司仪胡氏回宫,且在回宫之后先太子次妃吕氏旋即召见她;并且今天上午,碰巧有我们的人看到前几日被贬出宫的谭尚功和胡司仪一起出现在下关码头,竟然还有一伙儿夷人与他们同行。”
坐在第三位的那名锦衣华服,长相凶悍的男子问道:“看清楚他们在干什么了吗?”
跪在地上的人回道:“回四公子的话,为了不被他们发现,我的人没敢靠近,所以不清楚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但是好像是在做什么交易。”
沉默了一会儿,坐在首位的男子开口说道:“那范奇你的意思是,先懿文太子次妃行为可疑似乎要用什么手段对付懿文太子的三殿下?毕竟雲南夷人以奇诡的事情多而闻名。”
被称为范奇的男人单膝跪在地上,沉默不语,似是默认。
被称为四爷的人侧过头对坐在第一位的人脸上带着兴奋之色的说道:“大哥,看来是确实是吕妃要动手了,哈哈哈。”
被称之为大哥的男子侧过头对他说道:“增寿,二殿下与三殿下互相对抗,怎么着损伤的都是大明,有什么可高兴的。再说了,就是二殿下与三殿下同归于尽,也轮不到燕王殿下来继承皇位。”
大家肯定已经看出来,这个‘大哥’就是现魏国公徐晖祖,‘四公子’就是徐达的四子徐增寿。坐在第二位的是徐达的三子徐膺绪,徐达二子早卒,是以现场只有三人。
徐增寿听了大哥的话,面色变得难看起来,又不敢和大哥顶嘴,只能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第54章 前半段徐家()
“增寿”,徐膺绪见他生闷气,说道:“听大哥的话,没错的。”
但是徐增寿仍然一言不发。
徐晖祖也感到头痛,对范奇说道:“你还有其他要紧的事情吗?”
范奇怎能不明白徐晖祖的意思,说道:“回大爷的话,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了。”
徐晖祖当然马上说道:“那你先下去吧,我有事了再叫你。”范奇答了一声“是”,起身退下。
等到范奇完全消失在这个侧厅,徐晖祖站起来,走到徐增寿的面前,说道:“还学会闹脾气了啊!”徐增寿仍然不理他。
徐晖祖加重语气,继续说道:“怎么,你觉得我刚才说的话错了吗?”
徐增寿抬起头说道:“大哥,燕王英武绝伦,谋略之深极类陛下,是当今成年的诸殿下中最适合(为储君)的,咱们是不是有影响陛下挑选储君的能力另说,但是从道理上讲,咱们最应该支持的殿下就是燕王。”
徐晖祖说道:“你说完了?那我要说了,你以为你说的这些陛下就看不到?陛下就对于燕王的表现视而不见?陛下是要建立一个众人皆能接受并合理的规矩;现在大明河清海晏,这个规矩,比下一任的圣上是不是英明神武更为重要。”
“武王定家国天下之制,遂有周代八百年之国运;而唐太宗虽神武聪慧,把国家也治理的天下大治,但得位不正,挑选继任者又坏了规矩,致使李唐几乎三世而亡,最后虽未亡,但皇族多被屠戮,十不存一。”
“而现在陛下定制嫡长继承法,正是如武王一般;如果此时坏了规矩,那大明以后虽然未必一定无长久的国运,但是朝堂之上必定是群魔乱舞,礼崩乐坏。三殿下,懿文太子嫡次子,在嫡长子雄英死后就是当然的继承人。而我徐家受陛下大恩,三代受封王之赏,诸臣之中,无有过者,陛下所选之人就是以后我们忠于的人。“
徐晖祖的话其实也就是作者的意思,好的制度比一个看起来英明的领导人要靠谱得多。
徐增寿听了大哥的话,虽然仍然认为燕王朱棣比允炆或者允熥更合适的储君,但是也明白大哥也有他的道理,所以虽然他仍然沉默不语,但是屋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了。
==========================================================
“啪、啪、啪”,三声鸣鞭的声音响起,把正沉浸在对昨晚的事情的回想中的徐晖祖惊醒。徐晖祖随着并不汹涌的人流走进殿内,强打起精神来上朝,以应付朱元璋对于站在前排的官员的目光扫视。
不过今天的早朝没有什么需要他特别关注的事情,所以他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绪却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因为他还在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提醒允熥或者朱元璋有关吕妃的不寻常的动静。首先,提醒朱元璋的选项被否决了,他徐晖祖虽然忠于大明,但是并不是愚忠之人,还是知道要保留有用之身才能更好地为大明效力。
但是要不要提醒允熥他还是犹豫不决。徐晖祖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允炆和允熥,但是他也不是吃素的,在他看来,允炆有些书呆子气,而允熥则明白的多,从他日常的一言一行就可以看出允熥是很明白大多数人不管是老百姓还是读书人都想要什么的,虽然这一点他觉得很奇怪,但并不妨碍徐hui祖支持允熥。
所以他现在就纠结,要不要提醒一下允熥。提醒允熥完全可以通过在路上扔小纸条的方式来干,不容易暴露。但是徐晖祖经过一个早朝时间的思想斗争,还是决定不搀和这件事情了。‘还是置身事外吧。’下朝的时候徐晖祖在心中说道。
============================================================
允熥在早上卯时(上午5点至7点)起床,卯时三刻多就出了宫再奔户部而去。路上的过程我就不重复了,不过因为王步没来,所以一行人在辰时二刻(上午8点)就到了武德卫。这次楚质是完全不敢再出幺蛾子了,老老实实的在卯时刚到就来到了武德卫的军营,然后等着允熥。
允熥来了,楚质把他恭恭敬敬的迎进军营,又寒暄了一阵。等到该干正事的时候了,楚质为了表现自己对于事情的重视,亲自带着他们来查看场地。
这时半个校场已经没有任何物品了,楚质还让人用木头临时磊了围墙,把剩下的半个校场和清理出来的地方隔开。
这个设计允熥认为很好。户部并不是以后就长期占用这块地方不还了,只是临时用一下,北门仓那边正在修建一个小一些的场地,以供以后长期少量的兑换所用。当然,其实老朱一开始是不同意现在就修这么个场地的,因为万一允熥的策略失败了,不就白修了吗。但是老朱后来因为允熥一力坚持还是同意了。
不过其实允熥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能成功,只是现在不干,以后成功的几率更小,所以一定要干。
楚质又领着允熥和户部的官员走到了上次说过的小仓库看。武德卫这个用来放军械的仓库肯定是不适合用来放粮食的,不过又不是粮食长期在这里存放着,楚质找人来改了改,能临时存放就好。
同样的有他们原来办公用的公房的一层,也被改建了一番,用来临时存放粮食。二楼则保留了原来的办公房的样子,今天上午在允熥他们来之前楚质和指挥同知就是在这里等着的,要不然现在外头多冷啊,都零下几度了,人还不得冻成冰坨子,那都可以直接刨冰做冰激凌吃了。
并且这个二层的公房保留也是有用的,巴蜀司的官员可以在这里随时监控情况嘛。
巴蜀司的郎中李仁就对于这里的情况很满意。他站在二层原来指挥使公房的窗户前,指着外边圈出来的地方对允熥说道:“殿下,这里在摆放几张桌子,空出粮袋摆放的地方,到时找应天府的衙役来维持一下就行了。”又指着外墙的一侧说道:“那里有一个小门,需要把它扩宽些,扩到七丈左右(明代一丈是现在2。32米)。其他的就没什么了,临时的仓库存放粮食几天没有问题,明天让北门仓的大使、副使向这里运粮食即可。”
允熥见他满意,转过头来对楚质说道:“楚将军,这里的设施弄得不错,辛苦了。”允熥其实是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军队该干的事,但是楚质还干的这么好,他颇有些哭笑不得的,但是还是觉得夸赞一下最好。
楚质听到允熥的夸赞,因为他不知道允熥内心的想法。所以当然是高兴啊,躬身回道:“不当殿下的夸赞,这都是臣的分内之事。”
允熥强忍着吐槽‘你的分内之事就是指挥普通步兵干工程兵的活儿吗’的想法,点头微笑,直到确定自己不会脱口而出吐槽的话,才接道:“那让你找来的人把那边的小门扩一下,扩到七丈左右,然后从明天开始这里就暂时交给户部来管了,你们武德卫的指挥及兵丁等就不要到这边来了。”
楚质躬身答:“是,我马上嘱咐他们”。
允熥觉得又没有他什么事儿了,问了一下李仁还有没有需要说的。听李仁也说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以后,就带着户部巴蜀司的官员在武德卫指挥使楚质及其以下各级领导干部的欢送下,告别武德卫。
允熥离开武德卫的时候,时间还早,不过他快马加鞭的赶回兵部,开始干活。
允熥之所以这么急着赶回兵部干活,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肯定没有时间,又因为十月初一开始就要主持宝钞兑换粮食的事情了,估计也没时间。而等到这个事情又结束了,他已经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估计老朱该把他带到身边来教导他了,毕竟老朱可不知道自己还有六年好活,所以肯定要抓紧对他进行帝王教育。
所以允熥要把自己现在接过来的活儿都处理完,好能够在明天交接给新来的郎中时井井有条。毕竟,即使是跳槽以前也要把自己的工作整理好嘛。
============================================================
视线再一次来到山枺婀荨U庖惶煲淮笤纾撇拙拖氤米旁缟嫌锌站偷匠<套娴母先ジ嫠咚赜谠薀椎氖虑椤2怀鲈ち系模砩险欣雌拮幽系陌籽郏骸澳闵道玻衷诳刹皇乔霸思父鼋谌眨竺鞯墓俣敲挥行葶迦盏模阆衷谌ト思业母≌宜砍4笕讼衷诳隙ㄔ诮鹞嶙笪雷さ亍Rフ页4笕艘驳冒橥硎狈植判小!�
唐伯鹤反应过来,只能打消想法,心不在焉的开始干活,等着伴晚时分的到来。
莫氏其实也是心里着急,但是她把心情掩饰的很好,还出门回了趟儿娘家,和分家后的二哥家。然后在娘家招来了大嫂和大哥的白眼,不过莫氏看着他们想发火又只能指桑骂槐的说话感觉很爽,根本不接话,只当听不懂,等到看到大嫂子快要忍不住的时候才心情大爽的辞行回家。
在家里吃完了午饭,莫氏也开始数着时间,等到申时三刻(下午4点半),觉得再走到那去就差不多到时间了,她戴上帽子,和唐伯鹤一起出发前往常继祖的府邸。
第55章 ……阴谋——误事()
过了一会儿,他们夫妻走到了常继祖所在的那条街。此时已经是下班时间,不少武将骑马或者步行回家,有认识老唐的还笑着打着招呼。唐伯鹤一边回应,一边找人打听常继祖府邸的位置。府邸的位置很快就打听清楚了,他们走到大门口,觉得常继祖应该回来了,就上前‘当当当’的扣门。
唐伯鹤才扣了三下门,中门就‘吱呀’一声开了。但是也只是开了一个小缝儿,一个人影在夕阳照射到大门上产生的阴影中闪现。那门子可能是看到门外只有状似一对夫妻的一男一女,又不是熟人,所以中门只是半开,未曾全开。然后那门子说道:“这里是开国公家的府邸,不知你们找谁?”
虽然这个下人的说话声没有任何盛气凌人的或者不耐的语气,神色同样还算和蔼,但是唐伯鹤和莫氏仍然品味出他的画外音:这里的门第是很高的,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情,一般人不要随便来打扰。
莫氏看了看对面下人身上的棉布衣服,又看了看自己夫妻俩身上麻布衣服,顿时对于‘宰相家门七品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是碰巧他们就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莫氏示意老唐,老唐走上前来,在这个门房强气场的压力下不自然的说道:“这位小哥,我们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要告诉常大公子,还请您通报一下。”
这个门房虽然年轻,但是察言观色的本事却是不缺,要不然肯定不可能被派来当门房。他看出来唐伯鹤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并且像是和常家有关的事情。如果是平常他肯定进去通报了,但是今天……
他说道:“不巧,我家主人今天不在,在军营里值夜,并且今后几天直到下月初一都不会回到这里住。二位要是有事的话,不如下月初二再来?”
唐伯鹤一惊,在出来之前没有预料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