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寻龙记-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胶螅训谰湍芑蠲穑 彼富忧垮笫钟φ剑鄙肆斯镨兜牟簧倨锉镨兜牟慷用挥腥铣鲈埽步ソズ笸恕I郧辏L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

    兴平二年,公孙瓒杀害刘虞,尽得幽州之地,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率幽州兵马想为刘虞报仇,因燕国阎柔素有恩义,他们便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阎柔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数万人,与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邹丹。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在鲍丘大败公孙瓒,斩首二万余人。公孙瓒连战连败,只得退还易京固守不出,麴义等乘胜追击,包围易京。

    公孙瓒死守易京,在易京内开置屯田。两军相持一年有余,麴义粮尽退兵,公孙瓒乘势出击,击败麴义,尽得其车马辎重。麴义自此被袁绍手下群臣排挤,从此韬光养晦。

    麴义韬光养晦,暗中蓄养士卒,却不善隐忍。因自恃有功,常常骄傲放纵、令人察觉他心怀不轨。袁绍听郭图之言,召见他到治所邺城见面,将其当面斩杀,兼并了他的部众。有余部忠于麴义的,逃亡到并州、辽西,也被袁绍分兵扑灭。

    在三国演义中,麴义于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登场,袁绍、公孙瓒两军在磐河对峙,袁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自引马步军于后接应。公孙瓒遣大将严纲为先锋,鼓噪前来,麴义军乱箭齐发,麴义拍马舞刀,斩严纲于马下,直杀过界桥,击败公孙瓒,斩将夺旗,复引军冲公孙瓒后军,正撞着赵云,战不数合,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陈龙阅罢麴义一生,知他实在是是超越公孙瓒的名将,只是命运多舛,一生起伏。而显然若能利用他失意的机会,让他看清楚终将被袁绍清除的命运,不但能救麴义,还能为将来消灭袁绍打好伏笔。

    李厉忽然一声:“来了!”打断了陈龙的思索,果然几匹高头大马转过街角,向着城主府门而来。李厉遥遥拱手道:“麴义将军!可还记得老儿李厉?”

    麴义眼光何等厉害,老远就认出李厉,打马紧走几步,到了几人面前。麴义下马笑呵呵看着李厉,一拱手道:“李治中!哪阵风把你吹来了?这几位又是哪里来的贵客?”

    李厉寒暄已毕,介绍道:“这位龙先生从下邳远道而来,听说麴义将军威名,特让在下引荐。”陈龙忙上前说道:“麴义将军,恕在下鲁莽,特来见将军共论天下英雄,可否进去说话?”

    麴义听这位龙先生开口不凡,吓了一跳,一举手,请三人进入轩厅,上茶后屏退众人,有意无意将腰刀拔出,当啷靠在桌边,问道:“龙先生,你要论天下英雄,愿闻其详。若说的不好,休怪我不顾李治中之金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评() 
第二百七十八章新月旦评

    势如霹雳鬼神怯,生花妙笔纸上显。……佚名

    话说李厉与扮作龙珠的陈龙,在沧州城主府外得遇冀州大将麴义。麴义虽被排挤到这小小沧州,却仍然勤力练兵,手下五千弓箭手,五千强弩手,仍是冀州精锐,威震幽冀并青兖。

    陈龙料他先投韩馥,再投袁绍,必有割据野心。这一点恐怕郭图并没有冤枉他,麴义善于用兵,不在颜良、文丑之下,而且还是本地人氏,若任其发展,必将有一天威胁袁绍的地位。因此,陈龙开言就说,要与麴义将军论一论天下英雄。

    麴义举手相请两人入客厅,面沉似水。解下腰间佩刀,随手扔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响,问道:“龙先生,你且说说看,谁是天下英雄?若是说的不好,休怪我将你赶出城主府,不顾李治中之金面!”

    陈龙神色波澜不惊,从腰刀旁举起自己的茶碗,不慌不忙喝了一口,稳稳当当放下茶杯,才开口道:“似乎麴义将军心中自有对英雄的定义。请问将军,只懂拿刀用剑的武夫,可以称做英雄吗?”说着,眼光故意扫了一眼桌上麴义的腰刀。

    麴义不由脸色一红,旋即将腰刀收到一边,拱手说道:“愿听先生之言。”

    论起世间英雄人物,陈龙想起月旦评,于是说道:“昔有二许大话,将军曾听否?许靖、许劭堂兄弟皆著名贤士,当此宫庭混乱、奸邪当道、政治腐败、祸乱四起之际,为治理国风、抑恶扬善,二许凭其才识谋略,在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振,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后来,许氏兄弟利用“月旦评”为时政举荐了不少人才,甚至影响了当朝高级官员的选拔。如许劭推荐的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等都显名于世,人称许劭为拨士者。许劭评论曹操曹孟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靖出任蜀汉太傅,都倍受世人敬重。”

    “汝南月旦评以许氏兄弟为首,传播久远。这项活动在汝南一带蔚成风气,参与者甚众,逐渐成为名士们品评人物的代名词。世人有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之说,又有诗云: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月旦评被称为天下第一评,因获月旦之高评而飞黄腾达,成为达官显宦者,在朝堂上威风凛凛,其风采超过公卿大臣。其辞虽不无夸张,但也足见月旦评影响之深远,甚至成为了汝南附近的地名。”

    “月旦评首脑人物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许靖,字文休,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月旦评在两人的主持下,名噪一时,被许氏兄弟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清论风行,高唱草偃,为众所服。许劭任汝南郡功曹时,郡内大小官吏均十分畏惧,居然莫不改操饰行,纷纷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一般的士人官吏对许氏兄弟敬若神明,即便是出身四世三公的大贵族袁绍和任侠放荡以豪杰著称的曹操,对月旦评也是深为折服且不得不有所顾忌。袁绍公族豪侠,播名海内,平日间盛气凌人,飞扬跋扈,连董卓、何进等权贵大臣都不放在眼里。然独惧许劭之评,袁绍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出行前呼后拥,很讲排场的袁绍唯恐奢靡的场景为许劭所不齿,只得装模作样,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以便给许劭留下一个好印象。曹操祖父曹腾为中常侍,故操门第不高,时人讥讽其为赘阉遗丑,曹操为摆脱被人看轻的尴尬局面,遂千方百计恳求许劭为己一评。为达目的甚至不惜采用胁迫等无赖手段: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方大悦而去。”

    “除了袁绍与曹操外,很多英雄豪杰都曾被许氏兄弟一一核论,如他们评陈为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论陈蕃是仲举性峻,峻则少通。陈为当时名士中之泰斗,陈蕃则是名士中之“护法”,许劭对二人之品题,各为八个字,有褒有贬,恰如其分。有人问许劭:荀靖与荀爽孰贤,子将曰:二人皆玉也,慈明(荀爽之字)外朗,叔慈(荀靖之字)内润。其品评荀靖兄弟,假物为喻,形象鲜明。听者默契于心,犹如恍然在目,真可谓神妙也。”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许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不久十常侍当国,许劭目睹朝政腐败,天下将乱,不愿入仕,他说: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许靖因事得罪董卓,亦避难出走,随着许氏兄弟两人关系的破裂,并分别离乡他走,月旦评便逐渐淡出。”

    “有诗赞曰:

    君才出於德,妙高如匠石。

    但见广厦成,不见斧斤迹。

    厚为诸兄奉,自奉颇云啬。

    三先阳亢宗,薄俗有惭色。

    汝南古佳郡,月旦评一易。

    尔来似扬州,不办龙蜥蜴。

    短簿髯参军,喜怒移顷刻。

    正平竟获免,实我文举力。

    念公当乖隔,忧思如纺绩。

    耻为儿女仁,到此泪横臆。

    熙朝大烹饪,贤者不家食。

    朝为郡县吏,暮作台省客。

    矧闻诸法从,久欲荐言责。

    去去勿重陈,九万自此击。”

    “如今,我的志向,就是借一方宝地,慕许氏兄弟先贤,重新成立新月旦评,故抓住一切机会,寻找一切英雄人物,做出公允品评。如今和将军谈论当世英雄的原因,正是我的志向。”

    陈龙一番说话,麴义肃然起敬道:“先生所言极善!佩服佩服!然则谁是英雄?”

    陈龙微笑道:“袁绍、曹操,许氏兄弟都有品评,都是一针见血,我也深以为然,麴义将军认为他们可是世间英雄?”

    麴义眯着双眼道:“我主公袁绍,自然是英雄。曹操号称奸雄,虽然狡诈,却受制于兵力不足,难有大的作为。若论武功,却是陈留吕布最是英雄,可惜不思进取。我心中却有一人,始终听到他的事迹,他虽远在万里之外,却连我主公都感受到此人的威胁,先生不妨将此人品评一番,以解我心中疑惑。”

    陈龙问道:“此人是谁?”

    麴义道:“此人姓名中,也有一个龙字。就是那长江以南的绝对霸主,刚刚又占据了汉中地面的陈龙陈文龙。此人到底是不是英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百七十九章 声名鹊起() 
第二百七十九章声名鹊起

    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战国末期。荀子荀子王霸

    话说成龙一番关于月旦评的言论,彻底镇住了有野心的麴义。麴义忍不住热血上涌,威震天下的名声对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麴义陪着笑问道。龙先生,你想组织一个新的月旦评?敢问先生有哪些资质?”

    陈龙知道麴义还是半信半疑,信口胡诌道:“麴义将军,中原大乱,你可知许先生去了哪里避难?”

    麴义神色一动,仿佛想起了什么传言,说道:“传说许先生举家远赴交州,以避祸乱,不知是不是真实的情况?”

    陈龙一本正经道:“当年劭师受到司空杨彪征召,又被举为方正、敦朴,各种朝廷特征都不肯答应。杨司徒知道劭师才学,亲劝劭师做官,劭师回答说:现在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我想去淮南东海避难,这样来保全家中老幼。于是南到广陵郡,低调入城,其中包括我的许靖师父。”

    麴义大惊失色道:“你的许靖师父?你竟然是。。。。。。。”

    陈龙连连摇手,意思是让自己说完,麴义果然乖乖闭嘴,陈龙继续道:“劭师到达广陵郡后,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很是周到。但许师仍深深感到不安,告诉他的门生说: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内心却不是真的。他对我虽然很好,但这种情况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如走吧。于是又到曲阿,去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后来陶谦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里的宾客。”

    “靖师慧眼如炬,力劝劭师不要投靠刘繇,劭师却念着刘繇的好处,不听靖师之言。靖师无可奈何,只得带着自己的家眷,与劭师分道扬镳。果然,刘繇被孙策击败,夺了扬州多郡,我劭师与刘繇南逃豫章,不幸最终在那里去世,时年只有四十六岁。”

    “我靖师曾任举贬升降天下的官员的官职,专责淘汰腐败昏庸的官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被靖师提拔任用的,有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任用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张咨为南阳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而靖师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但靖师不肯到任,被改任为御史中丞。”

    “靖师的堂兄许瑒为陈国国相,与孔伷共同谋划进攻董卓,所以靖师预料董卓会诛杀自己,于是与劭师一同出逃。靖师出于仁厚之心,临走收养抚恤亲族乡邻,许多人愿意跟随。”

    “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战乱,而劭师决定与刘繇同去豫章郡。靖师决定远赴交州避难,就此与劭师分道扬镳。靖师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