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弘基连连摇头:“100支燧发枪怎么够用?只能装备两艘300吨新战船上的战兵,至于那副望远镜,嘿嘿!你问问你叔父,他舍不舍得拿出来?”
吴景贤不好意思地笑道:“确实不舍得啊!咱家原本想送给圣上的,可又担心圣上哪天被朝中文武气糊涂了,转而送给宣大或者辽东那群不中用的东西,所以就藏着了。”
朱道临忍不住笑了:“好吧,下次我买些回来送给您老……望远镜可不多,顶多能弄到几副。再多就得花重金提前预定,还要等半年以后才交货,指南针没问题,几十两银子的玩意儿很容易买到,燧发枪可就贵了……”
“天枢阁制造的燧发枪比佛郎机人的好用多了,材料更坚韧,我试过一次。100步内指哪儿打哪儿,我咬着牙定制了3;000支,花掉我41;000两黄金,再加上定制200门带钢轮炮车的铸钢火炮,又花去73;000两黄金,加起来快114;000两黄金了。想想我就心疼啊!”
徐弘基和吴景贤全都吓了一大跳,这可是上百万银子的巨额开销啊!
怪不得朱道临敢夸下海口,用4;000多人的全火器军队轻松打败比自己多一倍的骑兵,要是再算上平时养兵、训练消耗和作战所需的火药弹丸和军饷,敢情打的都是银子啊!
徐弘基脑子里飞快转起来,算出天枢阁的燧发枪每支高达130多两银子,这个价钱与佛郎机人每支80—120两银子的长管燧发枪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钢铸火炮太贵了,这是什么炮啊?原本他还想从朱道临此次截留的94门大小火炮中索要一半,听完朱道临一席话,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朱道临装着没看见,继续和吴景贤说话:“你老放心吧,如今刮的大多是东南风,船队顺风走得快,哪怕起风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了胶东半岛就不用再怕风浪……”
“渤海湾这个季节行船很舒服,我倒是担心京城里的几个公公买不到那么多马,我不得不交代文涛兄,实在不行好骡子也买一批回来,运回来拉车拉炮也是好的。”
吴景贤对买马一事毫不担忧:“你没去过京城,不知道除了边关马市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买到好马,远的不说,只说通州的骡马市,什么时候没有几百匹好马发卖?蒙古战马都能帮你买到!说不定曹公公这回能从御马监为你要到几匹好马,哪怕御马监没有,也能从京城那些勋贵的马圈里帮你牵几匹千里马回来。”
徐弘基看到朱道临疑惑地样子,点点头解释道:“没错,我们大明天下就是这样子,什么时候都是军队没有好马,那些大户人家和那些专做骡马生意的大商人什么时候都不缺好马,他们宁愿用上好的战马拉车,也不愿意卖给军队,这种情况越往北越是这样,谁也没办法!”
“只要各地驻军敢强行向商人或者大户人家买马,立刻就会遭到御史和各地文官的责难,直接上门揪出来打板子还是轻的,唉!”
朱道临从史书上看到过一些类似的记载,却没想到明朝将士的地位低贱到如此程度,现实竟然比史书记载的更为残酷,由此联想到长期勾结满清祸国殃民的山西八大巨商,不由得更为沮丧。
原本朱道临还想是不是半年之后,率领完成训练装备燧发枪和野战炮的12;000官兵到长城内外打一仗,听完徐弘基的话,朱道临再无半点兴趣。(。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
第二〇七章 不值钱的翡翠()
徐弘基和吴景贤乘车离去,朱道临回到只剩两位年轻百户官和五十名新兵驻守的码头军营,巡视一圈前往紫阳武馆,抽调四名曾经和史青阳一起从军的教官,征得他们同意之后,吩咐他们立刻回去收拾包袱,暂时调往狮子山下的南大营,协助自己训练新兵。
得益于吴景贤的关照,皇城武库和羽林卫军仓送来15;000套军服、2;800套皮甲皮盔和200套储存近十年的三文甲,让13;000名新兵穿上了结实的军服,300余名步军教官和马军教官也换上了新皮甲。
可是,绝大部分新兵身上只有一套军服,脚下仍是破烂不堪的草鞋,满是老茧的双脚被冻出一道道裂口,一个个站在操场上瑟瑟发抖,连脊梁都直不起来,根本无法执行朱道临制定的高强度训练计划。
有鉴于此,朱道临不得不派人赶赴制鞋工坊,从排队定购各种胶底鞋的商人手里生生抢下800双胶底布鞋,还想再拿只能等半年之后,除非他打算砸了制鞋工坊的招牌,让制鞋作坊今后只为军队生产鞋子。
残酷的现实让朱道临心里很不是滋味,只能再次拿出一£,大笔银子,从严氏家族的粮仓里一口气买回足够15;000官兵六个月食用的粮食和大批马料,还与六家信誉最好的屠宰商和联合大商铺签下协议,长期购买肉类和油盐酱醋等物资,再委托吴景贤向皇宫的制衣作坊紧急定购10;000套军服。
做完这一切,朱道临紧急召集330名教官召开会议,不管不顾直接下达三条命令:
第一条:即日起十天之内,所有120个百人队每日三餐必须足额足量,每天必须有一顿肉。谁敢贪墨官兵们一文钱伙食,杀无赦!
第二条:各队教官散会后立刻返回各自队伍,组织士兵推选什长、伍长,详细记录官兵家庭情况并登记造册,然后展开为期十天的队列训练和军规军令学习,上午讲解和背诵军规军法。下午进行队列训练,违反军令者严惩不贷!
第三条:即日起,由马军教官厉易良暂代总教官,步军教官卢起盛、炮队教官吴季诚担任副总教官,由执法队百户官韩玉虎担任总军法官!
三条命令发布之后,进行一分半钟的紧急会议散会,朱道临留下三名总教官和担任总军法官的师弟玉虎,告诉大家自己要离开五天时间,为全军弟兄筹集军鞋、饭碗、被子蚊帐、脸盘毛巾等生活用品。希望诸位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一定要让所有弟兄吃好住好,并在五日之内能够背诵十条军规和两大条令。
军队的事情布置完毕,朱道临独自乘车赶往应氏家族的宝悦轩。
应昌培闻讯急匆匆跑来,听完朱道临的要求,立即吩咐五名朝奉和店伙计一起将六幅隋唐字画、两件唐宋古玩包装好,然后陪同朱道临前往秦淮河边张侯爷家的古董店。不由分说先打借条拿走三件小型青铜器和一座售价5;000两银子的白玉观音。
掌柜张贵芝前些日子获得朱道临赠送的一套粉彩骨瓷餐具,心里非常感激。看到朱道临要走,连忙请求他稍等,拿出两块雕刻精美的碧绿翡翠让朱道临欣赏:
“少爷,您看看这个是否用得着?这块巴掌大小四四方方的是雕有麋鹿的翠玉镇纸,这块小儿拳头大的是三层镂空的翠玉球,价钱比不上羊脂玉。不知道您喜不喜欢?”
朱道临对玉石翡翠没有什么研究,依稀记得翡翠似乎不比羊脂玉便宜,听了张掌柜的话,颇为疑惑地问道:“这镂空的翡翠球非常漂亮,价格应该不低吧?”
“低多了。至少低七成,是云南那边的货,云南沐家和朱侯爷家的商队每年都送一批过来,和南阳墨玉差不多价钱,和羊脂玉就没法比了,富贵人家更喜欢羊脂玉……”
“这个翠玉球之所以售价800两银子,是因为这雕刻的手艺实在高明,里面两个玲珑剔透的小球都能转动,这块雕有两只麋鹿的翠玉镇纸价钱就低多了,500两银子都没人愿意买!”
“要是您不喜欢就算了,老朽继续为您寻找羊脂玉。”张贵芝说完并不珍惜地顺手拿起来准备放进柜台里。
朱道临想了想,拿过他手上的翠玉球:“这个我先拿走吧,要是我那些朋友喜欢,回头再麻烦你弄几块。”
“好咧,这块翡翠镇纸也给您留着,等您下次来了再说,要是不喜欢,以后我们也不进这玩意了,多进点儿象牙和玛瑙石。”张贵芝把翡翠镇纸收起来,送朱道临几个出了大门,他还站在门口目送很久。
朱道临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了金川门,直接回到紫阳观内药房,在师父师伯无奈的目光中,把药房储存的50多斤麝香、26颗干熊胆、8块牛黄和2根百年人参尽数打包带走,完了还问师傅拿走一套刚印刷出来几天的上清派医药典籍,返回家中吃完饭就进入后书房,列出此次回去需要购买的诸多物品清单。
午夜将至,朱道临与小影道别之后独自出门,先到空无一人的造船作坊仓库纳入两根硕大的黄花梨原木,出门后避过冒雨巡逻的护卫小队,默默走到寒风习习竹木幽暗的虎山脚下,很快消失在细雨笼罩的夜色中。
*********
ps:谢谢书友书友080707113004305 大大的月票!小火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第二〇八章 改弦易张()
鹤山别墅二楼的浴室里流水哗哗热气蒸腾,朱道临擦去大镜子上的水雾,用双层超滑剃须刀刮去嘴唇上的胡子和两腮轻微的络腮胡,边干边想是否买上几箱不锈钢安全剃须刀和刀片回去卖。
半个多小时后,吹干长发的朱道临围上一条干爽浴巾,来到一尘不染的书房,打开电脑为手机接上电源,四下打量片刻,不由得对勤快的楚梅暗自赞叹,估计自己不在的时候,她一定是每周都过来打扫,这份真情,这份心意,能把铁石心肠融化掉。
液晶显示屏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凌晨1:10分,朱道临没有再给好兄弟段德铭打电话,想了想调出瑞银卡所属的网上银行细细查询,很快发现自己的账户多了580万美元,不用多想就是知道是宋奕铭买下自己那套秘色瓷的货款。
朱道临清楚地记得,宋少君曾对那套秘色瓷估价1。5—2亿人民币,如今收到的却是580万美元,按照现行汇率1:6。5计算,仅仅相当于3;700多万人民币,如此悬殊的差距令朱道临很是疑惑。
考虑片刻他立即网上搜索,很快在伦敦苏富比拍卖公司网站上,看到~∝,与自己那套秘色瓷惊人相似的拍卖标的物,起拍估价竟高达2;1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超过两个亿!
朱道临顿时恼火不已,可反复权衡之后,心中的愤怒逐渐被沮丧所代替,他知道哪怕找到宋奕铭当面质问也没用……
就算宋奕铭承认伦敦拍卖行的十二件套秘色瓷出自朱道临之手,也可以胡乱回答说他就是以这个价格卖出去的,至于怎么到的伦敦又拍出什么天价,那全是别人的本事,和他没有半点儿关系。
朱道临虽然慷慨大度。但他眼里从来容不下沙子,为了大局他可以吃亏,愿意少赚一些,可这事已经不是少赚一些的问题了,而是赤果果的欺诈和蔑视,这让自尊自傲的朱道临如何能够忍受?
所以朱道临当即做出决断:终止与宋氏家族的生意来往!
望着桌柜上整齐摆放的一摞隋唐字画、两件唐宋古玩、一个翠玉球、三件小型青铜器和一座30多厘米高的白玉观音。再想想下层柜子里的珍贵药材和楼下大门后的两根黄花梨原木,朱道临毅然决定另找买主。
药材方面他可以找刚退休的老中医李教授。
上次朱道临回来专门抽时间拜访在亲家药店里帮忙的李教授,拿出师爷叶良辰那条断腿的数据,委托李教授帮忙定购两条假肢,顺便为应大掌柜买了两箱壮阳药,并与李教授做了一次深入交谈。
因此,朱道临深信经验丰富的李教授能够轻松辨认野生牛黄、麝香、熊胆和人参,也有门路销售出去,何况在即将开始的中药提纯设备和制药设备订购方面。还需要仰仗李教授帮忙,李教授也愿意发挥余热赚点儿外快。
楼下客厅里的两根黄花梨原木长5米,直径超过60厘米,是朱道临特意为江西余老板和省金属公司李经理的老丈人弄回来的。
朱道临原本并不知道黄花梨贵到称斤卖,还是上次与余老板喝酒闲聊时听说的,朱道临对此很感兴趣,说自己也许能弄到大根的黄花梨木,余老板当即说你有多少我买多少。后来又接到金属公司李经理委托帮找黄花梨和紫檀木的电话,开出的价格相当可观。
所以。这次朱道临特意带来两根自家造船作坊常用的黄花梨原木试试水,暗暗打定主意,如果能卖出好价钱,就立刻停止充满风险和欺诈的古董字画生意,以销售珍贵药材和珍稀木材换取资金,彻底与宋奕铭断绝生意上的联系。包括这次带回来的所有字画和古董,都封存起来决不再卖给他。
天亮之后,朱道临并没有和以往一样先给宋少君去电话,而是拨通省金属公司李经理的手机号码,告诉他自己弄到两根5米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