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道临这个时候才想起。阳明山是老蒋被赶到台湾之后才取的名字,被冠以阳明山这个名字之前叫做草山,于是笑了笑回答:
“给那座高山命名?这主意倒是不错……嗯,等我们踏上淡水河口的陆地之后,完全可以一边喝酒,一边为这座大山取个好听的名字。”
巴加斯哈哈一笑,指向前方越来越清晰的海岸线:“这片海域我以前来过,我们前方高山下的海岸线。正是台湾岛的西北角,向东南航行30公里左右。是西班牙军队驻守的基隆港,向西南航行25公里,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淡水河口……以目前的航速计算,再有一个半小时就能踏上淡水河口的陆地。”
朱道望再次望向前方的高山:“这几天我们走的这条航线,之前你有没有走过?”
巴加斯摇了摇头:“没有,前往大明贸易的所有船队都是沿着西面的大陆海岸线航行。从海峡中间的澎湖群岛一直到长江口,都能通过近海岛屿准确定位,马尼拉至日本航线同样如此。”
“从基隆港出发前往日本,航线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为参照物,也许曾经有过日本货船直接向西横渡东海。最终抵达大明帝国的宁波港或者上海港,但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以现在的海况和方向推算,你认为返回我们的出发地宝山港,大约需要多少天?”朱道临并没有因为淡水港近在咫尺而忘记更为艰巨的任务。
巴加斯几乎不用计算便脱口而出:“返程是非常有利的顺风航行,而且最近的天气不错,空载的船队航行在已经熟悉的航线上,哪怕是夜间也能保持在8—10节左右,也就是每小时16公里左右。”
“最多需要3天3夜时间,船队就能回到宝山港,再次返回大概需要6天,当然,在这6天里不能遭遇超过前几天的两次较大风暴,不然谁也说不准。”
朱道临点点头:“巴加斯,你愿意正式担任淡水分舰队某艘战舰的舰长吗?”
巴加斯惊喜不已:“当然愿意,尊敬的将军阁下!请问是我现在指挥的这艘船吗?”
“我想让你指挥后方那艘目前由西梅诺上尉指挥的500吨三桅战舰,到达淡水河口之后,西梅诺将军需要留在那里,率领20名经验丰富的雇佣军教官组,协助我们规划码头、营区、两座炮台和多座棱堡的准确位置,并对设计图纸与修建方案提出意见。”朱道临含笑回答。
巴加斯兴奋地挥了挥拳头,很快变拳为掌伸向朱道临,抓住朱道临伸出的手,紧紧一握:“谢谢你的信任,亲爱的将军,我会让你看到我的忠诚与能力!”
朱道临高兴地笑了:“我相信你,巴加斯中尉!数月来你展现出的杰出才华,令我麾下的官兵一致钦佩,你诚恳坦率的性格和优秀的品德,也让你获得了我的尊重与信任!”
“我打算到达淡水港之后,正式宣布成立大明帝国海军淡水分舰队,你和诚实勇敢的西梅诺,以及其他两位表现优秀的西班牙教官,将会获得我的正式任命。”
“谢谢将军!非常感谢!”
巴加斯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
ps:第二更送上!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
第二五三章 月亮山()
黄昏时分,船队在经久不绝的欢呼声中徐徐驶入淡水河口。
船艏甲板上的朱道临收起望远镜,凝视南岸两排高脚木屋上方迎风飘扬的西班牙红黄旗帜,轻轻拉过身边欢呼雀跃的杨大鼎,指向高脚木屋东面不远处的一丛茂盛竹子,在他耳边叮嘱几句。
船队的第一、第二艘战舰率先靠上用原木搭建的河口南岸码头,留守的17名西班牙官兵已经排好队形,担任联络官的巴加斯伏在船舷上,大声与码头上的一名军官询问沟通,很快命令水兵放下五米长的坚固踏板,恭敬地请求朱道临第一个登岸。
换上大明帝国三品朝服的朱道临深吸了口气,在船队数千军民的阵阵欢呼声中通过踏板登上码头,身披皮甲头戴皮盔的杨大鼎和巴加斯迅速来到朱道临身后肃立,巴加斯盯着向朱道临敬礼报告的西班牙军官,低声将他的话翻译给朱道临。
朱道临昂首挺胸回了个标准的军礼,上前两步与黑瘦的西班牙军官礼貌握手:
“谢谢您少尉先生!感谢您和您的士兵为我们守护这片土地,我代表大明帝国皇帝和军队,向您和忠诚勇敢的西班牙◎¢,官兵致以诚挚的感谢!”
“谢谢将军阁下!”
黑瘦的少尉再次敬个礼,然后谦逊地退到一侧,含笑观看源源不断走下两艘战舰的大明帝国官兵,当他看清大明官兵肩上做工精致的崭新燧发枪和腰间统一式样的军刀后,眼里满是惊愕的神色。
其余16名西班牙留守士兵纷纷来到他们的军官身边,好奇地询问大明帝国的军队怎么会这么富有?
上千人全部是火红色的军装和漂亮的皮甲皮盔,每个人腰间都挂着统一式样的精致战刀,脚上踏着统一式样的厚底帆布高帮军鞋,还拥有做工与质地都远胜西班牙军队的漂亮燧发枪。难道他们是皇帝的卫队吗?
两个小队的大明官兵已经在杨大鼎的带领下忙碌起来,一队士卒在码头上方的地面上挖洞,另一组士卒则在东面河岸上挥刀砍去倒在地上的竹子枝桠,很快便将碗口粗长达十余米的大竹竿抬过来。
杨大鼎亲自把一个船用滑轮紧紧绑在竹竿尾端,将另一根细长的麻绳穿好之后大呼“竖旗杆”,十余名精神振奋的士卒齐心协力。将长长的旗杆竖立起来,粗大的底端准确插入刚挖好的深坑之内。
数名士卒立刻将大小石块和泥土塞进深坑,两名手持八磅铁锤的士卒不停地夯实填入的石块和泥土,很快将十余米高的翠绿旗杆稳稳竖立起来。
夕阳缓缓沉入西面的大海尽头,满天晚霞将湛蓝的天空装点得格外绚丽,大明帝国的两千余名水陆官兵在声声铜哨中面向旗杆,整齐列队,码头周围三千余名憔悴移民似乎感受到非同一般的庄严气氛,能够站立的纷纷站起来。好奇地望向整齐列队的官兵。
“升旗——”
“敬礼——”
大明江南水师火红色的青龙战旗顺着竹竿冉冉升起,两千余名大明官兵和他们的主帅朱道临一样,巍然肃立举手敬礼,目送飘飘扬扬的红色青龙战旗升到旗杆顶端,每一双眼里都蓄满了激动与自豪。
极具象征意义的升旗仪式结束,官兵们立即返回码头搬运物资,六名衣衫肮脏神色疲惫的总管主事来到朱道临身边,就移民的安置和300余名严重病患移民的情况展开讨论。
令人安慰的是。3721名移民一个不少尽数抵达淡水港……令所有人伤感的是,尽管出发前已经做了能够做到的所有准备工作。但在八天七夜的航行中还是有342名移民相继病倒,其中的37人抬下船时已经是微微发臭的尸体。
若不是朱道临为了安抚移民们的情绪,体现人道和博爱,再考虑到数日的航程哪怕船上有死人也不会出问题,出发前便已下达不抛弃一个人的命令,恐怕所有死去的人早已被扔下茫茫大海。
“入土为安。在南面山脚选个偏僻地方埋了吧!记下死者的名字,告诉乡亲们,回头安顿好了,我们再给死者树碑立传,让失去的人保佑我们又快又好地建起新家园。”朱道临对医官队长、自己的师兄魏玉瑛吩咐道。
魏玉瑛点点头前去办理。
朱道临率领首任淡水民政总管江照寰、淡水营造总管范三民等十余名民政班子成员。开始对安置移民的沿岸宽阔地段展开巡视和慰问。
淡水营官兵撑起一顶顶军用帐篷,一袋袋大米一桶桶油盐、腊肉、铜盆等等陆续摆放到每一顶帐篷外面,逐渐恢复过来的青壮移民主动从周围抱回一堆堆干草和柴火,从河边打来一盆盆清水倒入硕大的行军锅中,妇女和孩子们在水师官兵帮助下用铲子、锄头、石块和泥土修砌百余个简易火灶。
夜幕徐徐降落,百余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将淡水河口南岸宽阔的平原照亮,围聚在朱道临身边的二十余名军政班子成员终于能喝下口茶水,就明天的工作展开讨论。
“月亮真圆啊!”
篝火照映照下的营造总管范三民似乎勾起了乡愁,这位43岁的虎山庄园营造主事是朱道临铁杆死忠,主动要求带着妻子和三个将近成年的孩子一起迁来台湾,此刻遥望大河北岸苍苍莽莽的山巅上升起的明月,眼中仍露出浓浓的乡愁。
众人纷纷望向东北方遥远而幽蓝的天幕,望向山巅上明亮的圆月,很长时间没人说话,就连朱道临心中也升起淡淡的惆怅和思念。
阅历深厚的民政总管江照寰轻咳一声,哈哈一笑大声询问:“将军,给北岸那片大山取个好听点儿的名字吧。”
“对啊!还有我们身后这座大石山,谁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不起个好听点儿的名字不方便。”
范三民也醒悟过来,连忙附和江照寰的意见,众人也纷纷向朱道临提出同样的请求。
朱道临看了一眼身后黑黝黝的大石山,转头望向北岸高耸厚重的阳明山,颇为忐忑地作出决定:
“南岸这座大石山就叫南山吧,即将修建的淡水港就在南山西面的海边。北岸那座延绵几十里的大山有个名字叫草山,山脚下山腰上延绵数十里都是茂密的茅草,中间山脚下还有几处难得一见的温泉……”
“天黑之前我用望远镜看了一下,看到了山上的鹿群和郁郁苍苍的森林,很快就会为我们提供足够的优质木料和鹿皮,而且这座大山两面临海,远在十几里外的海面上都能看到,如同星星月亮能够指引航向一样,我想,就叫它月亮山吧!”
众人一片喝彩。
今天是首次踏上这块土地,正好是七月十五月圆之夜,叫月亮山不但应景暖心,还蕴含浓浓的思乡情怀和更为深远的纪念意义。
*************
ps:谢谢大刘氓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
第二五四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次日清晨。…≦。…≦
天色刚亮,朱道临已在移民安置区展开巡视,看望集中安置在山脚下背风处的三百余伤病患者。
得益于周密的防疫措施,以及移民启程之前在宝山港等待台风过去的三天里,普遍接受了防疫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临时安置区的卫生环境令朱道临非常满意。
没有一个军民喝生水,大小便自觉前往淡水营官兵连夜挖掘搭建的五个大厕所,发现身边战友和乡亲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官。
再加上昨晚环绕安置营区燃烧一夜的篝火和防蚊菊草,绝大多数移民安然无姜,在地面上踏踏实实睡了一觉,起来便很快适应,千余名身体强壮的青壮表现更为突出,钻出帐篷就能干活。
因海上颠簸呕吐导致脱水的百余名病患者经过一夜休息和医官们的照顾,已经能站起来走出隔离区,回到亲人身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恢复的速度比预料的快,临时营区里的笑声也渐渐多了起来。
上午八点,一夜之间由大明水师变成大明海军的千余官兵准备完毕,带上淡水营陆军弟兄采摘的一筐筐野芭蕉和野柠檬,满怀自豪地登上战船,踏上归程。
码头上,朱道临率领昨夜任命的36岁淡水分舰队副统领西梅诺、33岁的参军长李长隆、25岁的总镇抚官谭岳、25岁的淡水警备司令杨大鼎、34岁的枪兵教官队长莱昂。胡安、27岁的淡水要塞司令刘永清、38岁的炮兵教官队长赛尔索。阿莫斯,以及40名雇佣军教官和16名昨晚任命的民政官员,目送肩负重任的7艘战舰先后驶出河口,在海面上列队完毕挂上满帆加速北去,直到最后一艘战舰桅杆上猎猎飘扬的火红军旗在视野里变得朦胧,众人才返回营区。
半小时之后,结束会议的文武官员带着各自的任务匆匆离去,朱道临带上38岁的心腹幕僚江照寰,在30名荷枪实弹的亲卫的护卫下,乘坐即将离去的西班牙驻军转让的巡逻快船前往北岸。围绕淡水河口方圆五公里进行实地勘察。
朱道临一行在4公里长的河岸和3公里海岸走了一圈,再穿过月亮山西麓与大海之间,顺着小河绕返回原点,一个上午转眼过去。
朱道临站在凹凸不同却非常坚固的石头江岸上。遥望隔着1。6公里河面的南岸营地久久不动,脑子里反复对比海边平整的海滩和脚下这片长宽300余米江岸的优劣,最后还是决定把首批急需的物资放到脚下这片江岸上。
虽然这样做很可能引来军民的震惊和疑问,但总比放在南面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