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梅诺激动地站起来:“请将军阁下放心,属下不会辜负您的信任和提拔,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参谋长!”

    朱道临示意西梅诺坐下,开始就淡水舰队和要塞建设展开商谈。

    边上的江照寰暗暗叹了口气,他心里非常清楚,朱道临这一步走出去之后,这大明天下恐怕就要慢慢变样了。

    朱道临在三天后终于离开了淡水港,但没有像他对西梅诺和江照寰说的那样返回宝山港,而是冒着延迟入京得罪崇祯皇帝的危险,再次回到栖霞区的鹤山别墅,细细清点即将送给皇帝的诸多礼物。

    为了这批“贡品”,朱道临可以说是伤透了脑筋。

    由于不愿意送上真金白银,只能在大明文人所说的奇技淫巧上面费工夫,他和楚梅联手打造的一式五份《大明帝国疆域图》和临时买回来的天文望远镜,就是殚心积虑反复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

    五份《大明帝国疆域图》中的一份要送给崇祯皇帝,朱道临想让年轻的皇帝看一看,他的祖宗和大汉民族的祖先曾经拥有的辉煌。

    而送上天文望远镜,则是想让年轻的皇帝看看月亮和星星,看看厚薄不一的云层,让年轻的皇帝体会一下天道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明白大明朝的天灾**并非文臣们所说的皇帝失德,而是治理国家的各级官员失德。

    至于那些只有皇室才能享用的200匹高级龙凤绸缎和300匹各种花色的提花丝绸,以及12件宝石首饰、30件名贵仿古钟表、5台脚踏式缝纫机、5吨洁白如雪的白砂糖、500把斩金截铁的绣春刀、3个风帆战舰木质模型等物品,在朱道临眼里远远比不上大明帝国疆域图和天文望远镜价值的万一。

    如果年轻的皇帝能从这两件意义非凡的贡品中有所领悟,也许灾难深重的大明百姓能少死许多人,他或许能在自己的皇座上坐得舒服一些,朱道临心中的歉意也会消减不少。(。)

    p

第二八二章 风尘仆仆() 
朝阳升起,清点好贡品的朱道临并没有急于外出,而是给西南的段德铭和长期交易的老客户打电话,诚恳地告诉对方自己要出差一个半月的时间,然后就合同执行情况和结算情况进行友好商议,均得到老客户们的理解和配合

    唯独段德铭这个刺头稍微难缠些,这家伙日子好过了,竟然想和朱道临一起出国去转转,朱道临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躁动的心给按住。

    最后一个电话朱道临打给刚回到北京的宋少君。

    从宋少君疲惫的声音中,朱道临体会到大家族分家的复杂与苦涩,善良而坚强的宋少君并没有因为分家之后有所改变,反而替他叔叔请求朱道临继续保持生意往来,继续为宋奕铭提供些市面上越来越值钱的古董字画。

    腹黑的朱道临不但没有拒绝,反而痛快地答应下来,然后特别交代宋少君最好准备,他此次出差回来,估计会带回100公斤左右的翡翠交由宋少君处理。

    身在京城的宋少君欣喜不已,兴奋得直叫唤,分家后个人财富严重稀释的苦闷迅即一扫而光。

    直到这时,宋少君仍然不忍心告诉朱道临,蒸蒸日上的汤山影视基地被她几个堂兄、堂妹看上了,竟然要求宋少君交给家里打包上市,而且令她恨之入骨的陆涛不知何时竟然也掺乎进来。輸入網址:п觀看醉心张節

    宋少君虽然为此愤怒不已,但还是觉得自己有办法处理好,不愿给朱道临添麻烦。

    第四天下午,朱道临收拾完所有物品,背着背包徒步来到北郊公司仓库,告诉陆建民今晚自己要发运800吨库存铜料,还要把200辆炮车全部送走。

    陆建民同样是个坚韧倔强的性子,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太多大宗货物长期存放还是令他深感压力。

    听朱道临说今晚运走,陆建民顿时松了口气,请求留下帮忙,顺便见一见朱道临那帮前来提货的老战友,结果还是被朱道临婉言拒绝了。

    深夜十点刚过,越想越觉得蹊跷的陆建民驱车赶到静悄悄的仓库,熄火后下车打开仓库大门,进去后很快发现朱道临在值班室后方下水道口烧火,东面院墙下盖着篷布整齐摆放的200辆炮车已经无踪无影。

    “你来晚了。”

    朱道临把手中最后一沓入库单据扔进火里,拍拍手来到目瞪口呆的陆建民面前:

    “别惊讶,很多事情我们办不到,不见得别人就办不到。我刚才烧掉的是数月来所有货物单据和进出库记录,这些货物大多没有正式票据,一旦查到后果非常严重,仅是补税一项就能让我倾家荡产,所以必须烧毁。”

    “如今属于我的库存货物已经不多,公司可以着手拆除两座旧仓库,重建两栋半自动化的仓库大楼,把东面院墙下面的那片地方留给我就行。”

    “大哥,今后你不用仓库了?”陆建民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朱道临拉着他走向值班室:“还是要用的,至少铜料和炮车需要存放在此,院墙下面那片40米长、20米宽的地方基本够用,不需要占用室内仓库,如果再购进防水防潮的大批物资,还是要放进仓库里面。”

    陆建民心里稍稍好受些,暗自后悔自己今晚不该过来。

    朱道临没有任何怪罪的意思,还和从前一样和心怀忐忑的陆建民聊了很长时间,将未来两个月的诸多物资采购托付给他,特意交代他向鄂中、湘中和华北几家正规军品厂,分批次定购40万套黑色警用作训服和丛林迷彩作训服、高帮胶底作训鞋和军用腰带,而钢材水泥和粮油食品等大宗物资彻底停止了经营。

    颇为惭愧的陆建民请求送朱道临回鹤山别墅,然后赶回仓库值班,朱道临想了想答应了,回到鹤山别墅已是午夜,朱道临送走了陆建民,大门都不打开直接绕到别墅侧后,眨眼之间消失在幽暗的花丛之中。

    此时的宝山卫城,即将迎来秋冬交替季节。

    为了避开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和大风大浪,正在途中的淡水分舰队返航后会休整20天,第四批移民不需要立即从龙潭赶来,因此宝山卫城南面宽阔的江岸上一片寂静,唯独一排排空置的帐篷依然支撑在原地,留待等候下一批到来的移民使用。

    黑暗中,朱道临把此次带回的所有物资从金刚圈中调出来,分别堆放在舰队停泊的江湾东岸上,他围绕260个封装结实的大小木箱游走一圈,再看了一眼外侧堆放的800吨铜料和200辆篷布覆盖的炮车,默默走向距离最近的帐篷,进去后关上布帘,盘腿坐在木板床上闭目打坐。

    天色大亮,东升旭日透过厚薄不均的云层间隙洒向大地,位于海天边沿的宝山卫城连同周围茫茫芦苇掩盖的大地一片金黄。

    宝山卫千户史青阳和指挥佥事柴呈安再次登上江边30余米高的土山,遥望东面霞光映照波光粼粼的海面,颇为担忧地低声议论。

    没多久,魏国公的大公子徐文爵、隆平侯的大公子张德忠、忻城伯的大公子赵立本、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常延龄的弟弟常延竣等人也登上土山,凑在一起焦急地埋怨朱道临怎么还不回来,猜测是不是海上风浪湍急,遇到了什么不测。

    “咦,你们看,南面江湾上怎么回事?是不是金子反光啊?”

    眼尖的岁锦衣卫百户常延竣忽然惊呼起来,指着南面两公里外的江湾叫众人快看。

    “傻子才会把那么多金子扔在野地里,估计是锡锭或者铜锭,好像还有不少箱子堆着……谁运过来的?”

    身材高瘦的赵立本手搭凉棚大声询问。

    众人尚未明白过来,史青阳早已跑下土山,柴呈安刚要跟下去,被反应奇快的徐文爵一把拽住:“老柴你跑什么?怎么回事?”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吗?定是将军回来了!快松手,我得去通知那几个急得吃不下饭的公公,否则他们要逼我上吊啊!”

    柴呈安拍开徐文爵的手跑下去。

    常延竣、张德忠和赵立本几个惊愕不已,相互询问谁知道昨晚有船队进来?可是谁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一时间都愣住了。

    难道这个朱道临,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神通不成?)

第二八三章 亲卫长() 
宝山卫城江边的土山上。

    徐文爵打断常延竣、张德忠和赵立本三人的胡思乱想:“好了,都别吵了,道临大哥肯定在江湾那边,这家伙从来都是神神秘秘的,别的事情你问他都好说,唯独关于天枢阁的事情,你有再多疑问他也不搭理你。”

    “快下去准备吧,估计中午咱们要起航北上,不趁着这两天还有东南风赶快点,北风一到就别想走了!”

    常延竣几个立即跟在徐文爵身后一阵小跑,直接穿过破破烂烂的围城,出了南门又得绕过前方已经挖开的一条条宽阔下水道和营房地基,跑到江湾南岸见到朱道临时,一个个已经气喘如牛。

    史青阳吩咐亲卫去通知留守官兵牵来马车,为防止贵重的铜料丢失,他不敢调动数以万计的营造工匠和民夫,朱道临两次建议他调用民夫都被他拒绝,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搬到晚上也要由自己麾下弟兄来干,否则如同金子般黄橙橙的铜条被砸去一节找谁去?

    看到身边聚集这么多弟兄,朱道临干脆不管史青阳怎么想了,指着前方260个钉封结实的大小木箱吩咐道:

    “别的我不管你,今天上午必须把这260个箱子搬到前面两艘战船上,里面全是我辛辛苦苦从天枢阁买回来送进京城的贡品,少一件我就把你老史装进箱子里送给皇上。”

    众人哄然大笑,史青阳也乐得不行,笑完立刻和柴呈安一起跑到前头分开堵住路,吩咐陆续赶来的官兵集合排队,先把220个宝贝箱子搬到两艘船上再说。

    徐文爵好奇地询问朱道临:“兄长能不能先透露一下,让我们解解馋。箱子里面都有哪些贡品?”

    朱道临示意大家一起返回卫城,边走边介绍:“大部分是皇家使用的高级绸缎、天枢阁制造的绣春刀和白砂糖,其他都是些钟表之类的玩意儿,还有一幅天枢阁绘制的《大明帝国疆域图》,比你老爹挂在白虎节堂里面的那幅大一倍。”

    “那岂不是三丈长两丈宽啊?我的天哪!有这么大的地图吗?”。徐文爵当即惊叫起来。

    众人一阵惊呼,就连他们的老爹也没资格看过被视为皇家机密的大明疆域图。何况这么大一幅。

    朱道临却没那么多时间解释,告诉大家等上船之后有的是时间,打开看都行,但现在必须回去准备行装,箱子装上船立即起航。

    围城中央的小院里,坐立不安的南京镇守衙门少监赵怀忠终于等到了朱道临,他暗暗顿时松了口气,连声询问朱道临去了哪里?怎么现在才回来?

    朱道临只好靠上去低声解释:“还不是为了进贡的铜料?此次买回来不少,其中20万斤是献给皇上的。但要等大船到来才能运到天津港,我们先坐两艘战船走,否则真来不及了,运铜料的两艘大船晚几天北上,回程的时候顺便买回几百匹马。”

    “这几个月你一直在大肆买马,恐怕都有两千匹好马了,还不够啊?”身为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的心腹,赵怀忠知道朱道临不少事。

    朱道临笑道:“周边马贩子送来的那些马用来拉车还凑合。作战马可就差远了,还得到北方去买些蒙古马回来。否则新军骑兵营得改成步兵营。好了,老哥你也准备准备,260箱贡品正在装船,随便吃餐饭咱们就得走。”

    赵怀忠频频点头:“是该启程了,今天九月初二,必须在九月十八之前赶到京城。否则有你受的!”

    “忙你的去吧,咱家这边不用你操心,不过咱家要和你坐一条船,路上把进宫的规矩告诉你,你叔叔很不放心啊!”

    朱道临点点头走向前堂。心里对吴景贤和金陵勋贵们非常感激。

    为了照应自己这次进京面圣,各家勋贵都把长子派来陪伴,看这声势走到哪儿都没人敢怠慢。

    吴景贤派出品秩较高的少监赵怀忠全程陪同,用心可谓良苦,无论是进京之后和内廷打交道,还是购买战马皮货等物资,有了赵怀忠的协助能快捷许多。

    亲卫长郭中骏和他带来的3名亲卫行李不多,最大的行李是朱道临的妻妾们让他带来的全套三品朝服和防寒大氅,还有朱道临平时喜欢穿的几套**、**,都装在一个精致的皮箱里。

    朱道临看过之后心里暖洋洋的,对师弟郭中骏连声致谢。

    郭中骏只比朱道临小半个月,他带来的三名亲卫都是朱道临遇刺之后,玄青道长亲自前往茅山祖庭找掌教真人,从年青一代武学弟子中精心挑选的好手。

    郭中骏的师傅是年初受祖庭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