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谅祚依旧眉头紧皱,杨守素知道李谅祚已经开始动摇了,于是对李谅祚继续说道:“陛下,如果您坚持在辽国驻军,不但不会使辽国百姓减轻对我大夏国的仇恨,反而还会使两国的积怨加深,士卒失踪与辽国百姓脱不了干系,微臣调查过这些失踪的士卒多为两三个结伴出去游玩的士卒……”
“不用再说了,朕已经听明白了。”李谅祚脸色阴沉的说道;“可是就这么放过耶律洪基,朕实在是不甘心啊!而且一旦让辽国恢复元气的话,恐怕对我大夏国不利啊!”
“陛下请放心,在十数年内,辽国不可能对大夏国构成任何的威胁。”杨守素对李谅祚说道:“而且两国的新边境让我大夏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我军只需在边境上驻守足够的兵力就可以威慑辽国,一旦两国开战的话,我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占整个南京道,失去了南京道,辽国也就基本上灭亡了。”
感谢加菲猫的四张推荐,天宇感激不尽,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天宇;这几天天宇工作会比较忙,天宇尽自己最大努力更新,还望大家谅解。
(本章完)
第272章 裁军()
在杨守素的建议下,李谅祚最终同意了取消在辽国驻军的决定,这对于辽国来说无异于是个好消息,在决定撤离辽国之后,李谅祚就开始陆陆续续率领夏军离开辽国的国土,夏军主要分为南北两个方向撤离,一个方向是撤往涿州,另一个方向是撤往昌平;夏军每后腿一步,辽军就会前进一步,这一次两军都十分克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夏军在撤往了涿州和昌平之后就停止了撤退,在这两座城池分别驻扎了三千兵马,这里是大夏国与辽国新的分界线,李谅祚将新的边界放在这里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的,涿州和昌平分别位于析津府的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一旦夏辽之间再起冲突,夏军就可以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两城距离析津府仅有一百余里,骑兵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之后,夏军终于回到了兴庆府,跟随李谅祚回到兴庆府的的人马并不多,只有中央军;河套边军依旧驻守在大夏国东部疆域,而草原军团则返回到了大草原,至于对全军赏赐李谅祚早在析津府的时候就处理完了,此次夏军尽管收获很大,但是代价也同样付出了不少,不管付出了多少代价,李谅祚可以说终于完成了自己称霸东亚的目标,如今在整个东亚地区大夏国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在李谅祚班师回朝的这一天,整个兴庆府是万人空巷,在这百姓的眼中李谅祚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伟大的君主,而且是大夏国的保护神,整个兴庆府甚至整个大夏国所有百姓的家中都供奉着李谅祚的长生牌,所有人每天都为李谅祚祈祷,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李谅祚从兴庆府的北门进入,一路上李谅祚热情的向百姓招手。
回到兴庆府李谅祚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几天了,由于李谅祚回来了整个皇宫之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当然李谅祚也不会忘了雨露均沾一下,回到皇宫之后李谅祚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皇后没藏飞雪居住的安寿宫,由此可见李谅祚对没藏飞雪的感情之深。
李谅祚躺在龙床之上,搂着躺着自己怀里的没藏飞雪问道:“武儿,最近的课业怎么样啊?”
“陛下,如今武儿才刚刚五岁,每天的课业那么繁重,你就不能给武儿减轻一些吗?”没藏飞雪有些心疼的说道。
“慈母多败儿。”李谅祚对没藏飞雪说道;“就你这样骄纵他,以后他还不得将老子好不容易攒下的家业都给败光了,武儿现在不好好学,等朕老了去依靠谁啊!”
李谅祚虽然说得说的轻描淡写,但是却隐藏着深意,在李谅祚的心中一直将李武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听到李谅祚的话没藏飞雪再也不知声了;作为李谅祚的儿子们,大夏国的皇子们,其实每天过得并不轻松,他们虽然不用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所担忧,但是却又繁重的课业要做,除了习武、骑马、射箭以外,李谅祚还要求每个皇子学习党项语、汉语、回纥文、吐蕃语、突厥语等五大语言,而且还要学习兵法、儒学以及法家思想。
每个皇子每日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休息,每时每刻的时间都安排的十分紧张,每天吃饭、睡觉、甚至如厕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而且全部都是多对一的教学模式,也就会每一个皇子都有数名老师;当然李谅祚也不是无限期的让自己的儿子们学习,每六天就会有一个休息日,而且在休息日的这一天没有任何的课业;为了促进皇子们学业的进步,每个一个月就会来一次考试,对皇子们的学业进行对比。
相比于皇子们的生活,李谅祚的那些女儿,大夏国的公主们可以说是十分轻松,但是他们要学的也有很多,琴棋书画这些东西是不能丢下的,而且李谅祚要求每个公主都要识文断字,公主们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但是在这些公主当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李谅祚的长女银川公主李欣。
在好好休息了一个月之后,李谅祚亲自率领诸皇子和群臣前往剑堂祭奠此次阵亡的将士,在李谅祚的领导下,大夏国正在想军事化国家发展,军人在大夏国内享有崇高的地位,参军是每一个西夏男儿的梦想,李谅祚多年来推行的‘同化改革’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大夏国百姓的生活开始稳步提高。
兴庆府皇宫议政殿内,李谅祚端坐在龙椅上,群臣向李谅祚叩拜行礼,今天人来的很全行政院行政使委哥宁令、军务副使周文泰、司法使高怀正、财务司周生财、监察司毛怀昌、农田水利司诺移赏都、安西将军李察罕、安北都督李孝仁、河湟军统帅李延宗、河套军统帅集辣思义,以及李岩泽、秦虎、昔里仟部等人全都在场。
在众臣施礼完毕以后,周生财站出来对李谅祚说道:“禀陛下,自陛下出兵以来各项军费所耗巨大,虽然我军在大宋和辽国境内斩获无数,但是并没有为国库增添多少财富;另外如今我军兵力达到八十余万,每日军费开销巨大,如今战事已经结束,陛下您看看是不是应该适当的削减一些军费,以发展民生。”
周生财虽然说得很隐晦,但是却也表达出来了让李谅祚裁军的想法,周生财话音刚落,杨守素就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周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战事已经结束,而且在十余年间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都已经无法给我国造成任何的威胁,所以微臣支持周大人的意见削减军费。”
杨守素说完以后,委哥宁令也同样站出来说道:“禀陛下,老臣以为也应该进行裁军,一来可以节省军费,二来士卒解甲归田也可增加民间的劳动力;而且老臣以为应该先从草原军团和河套军先进行裁军,另择在裁军的同时,陛下也要增加中央军的兵力。”
委哥宁令都这样说了,李孝仁也站出来说道:“微臣也支持裁军,如今草原地区已经基本上恢复稳定无需更多的兵马镇守。”
集辣思义同样对李谅祚说道:“禀陛下,微臣也同意裁军。”
“臣等皆同意裁军……”
听到众臣如此这样说,李谅祚思虑了很久对众人说道:“既然众位爱卿都同意裁军,那就依众位爱卿所言吧!不过在裁军的过程中要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考核过关的留下,不过关的离开,同时成绩优异着可以进入中央军,中央军中成绩差着也要离开军队。”
“陛下圣明……”
感谢星路河其实很好!的六张推荐,天宇十分感谢,今天加班更的有些晚,还请大家见谅……
(本章完)
第273章 十年之后()
时间飞逝,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李谅祚在同意了群臣裁军的政策以后,整个西夏朝廷立刻着手实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裁军完毕,李谅祚用末尾淘汰制,将一部分不能够满足新要求的士卒全部淘汰,当然被淘汰的士卒并不等于完全离开了军队,这些人回乡之后,全部被编入当地的府兵,充当其后备兵员。
夏军从八十余万大军裁撤至五十三万,这已经是李谅祚裁军的极限了,毕竟现在西夏的国土面积在这里摆着呢!常备军如果太少的话根本无法应对突发性事件;夏军的基本编制依旧没有变,只不过在边军中裁撤了师一级编制,而中央军中依旧保留师一级编制,而且还增加了军一级的编制;裁军后夏军的常备军依旧分为中央军和边防军两大部分。
在裁军之后李谅祚对中央军和边军都作出了调整;中央军更名为御林军团兵力为六个军,每军五万人,共计三十余万人,这六个军分别有一个亲卫军、两个重甲骑兵军和三个轻骑兵军;其中亲卫军是李谅祚的卫戍部队,负责保护皇宫和整个兴庆府的安全。
而边防军则分为了五大军团,各军团按照驻扎地点的不同兵力也不一样;其中草原军团为最大的一个军团,兵力为十万人;分为十个营,其中有两个重甲骑兵营和八个轻骑兵营,其中两个重甲骑兵营分别驻扎在中部草原核心区的镇州和东部草原的核心区河董城;其余八个轻骑兵营驻扎在各地来回机动。
安西军团是第二大军团,兵力有五万人,分为五个营;其中有一个重甲骑兵营和四个轻骑兵营;重甲骑兵营驻扎在高昌,四个轻骑兵营分别驻扎在焉耆、仰吉八里、彰八里和北廷;各营之间也会来回调动,而且还有机动部队进行巡逻;安西军团主要的敌人就是黑汉王朝的军队。
其次就是河湟军团和大同军团;这两大军团的兵力都是三万人;其中大同军团是由原来的河湟军团拆分出来新组建的一个军团,虽然两大军团兵力相同,但是大同军团的战斗力要比河湟军团高出一些;因为在大同军团中配备了一个重甲骑兵营,而这个骑兵营主要驻扎在大同府;其余的两个轻骑兵营驻扎比较分散主要驻扎在宋夏和宋辽边界地区。河湟军团也有三万人,分三个营;三个分别驻扎在兰州、宁河和溪哥城,其中驻扎在兰州和宁河的两个营是为了防备大宋的西军。
其次还剩下的就是河套军团,原来的河套军团是大夏国最强大的军团之一,而现在河套军团只剩下了两万人,分为两个营,其兵力分散驻扎在河清军、金肃军、宁边州和武州等地;主要驻扎在夏宋边境地区,其实河套军团已经有些名不副实了,随着大夏国边境的转移,原本属于边疆的河套地区如今已经成为了西夏的腹地,成为了大夏国在北方地区一个极其重要的粮仓。
五大边军军团主要驻扎在边境地区,而由李谅祚亲自统领的御林军团则驻扎在大夏国的核心地区;其中兴庆府驻扎着李谅祚的亲卫军,西平府驻扎有一个重甲骑兵军、宣化府驻扎有一个重甲骑兵军、另外四支轻骑兵军中的三个分别驻扎在凉州、定州、肃州;剩下的一个轻骑兵军主要分散驻扎在夏宋的南部边界,及韦州、宥州、银州、盐州、洪州等地。
重甲骑兵军并不是指所有的都是重甲骑兵,而是分一定比例的;其中一个重甲骑兵军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是重甲骑兵,也就是说重甲骑兵有三万余人;而一个重甲骑兵营的重甲骑兵占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有八千人左右的重甲骑兵;按照这个比例进行计算的话,大夏国的重甲骑兵大概在十万上下,占夏军的五分之一,这已经是大夏国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除了军事上的变动,在边军统帅的问题上也发生了变动,李延宗被李谅祚调往了安西军团、李察罕被调往了草原军团,而李孝仁则被调往了河湟军团;这三个人都是大夏国拓跋李氏皇族,其中两个人掌握的兵力都增加了,只有李孝仁的掌握的兵力减少了;另外河套军李谅祚交给了梁格嵬,而大同军团则交给了昔里仟部;至于原来的河套军统帅老将集辣思义则被李谅祚调回了朝廷,任命为军务使。
夏军经过这次裁军整编,战斗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夏军所有的精锐都被李谅祚集中到了御林军团当中,而整个御林军团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这些在大夏国除了打仗就是准备打仗;而其余的五大边防军团则是半职业军人,平时训练戍边到农忙季节还要屯田;每个军团都有专门的农场,如此以来就大大减轻了朝廷的军费负担。
整编减少了军费支出,而军事上的人员调动则让李谅祚彻底的掌握了所有的军队,消除了一切隐患,对于李谅祚来说最大的隐患其实就是集辣思义统领的河套军团,而现在这个隐患已经彻底消除了,如今边军军团的统帅不是大夏皇族就是李谅祚教出来的学生,对于李谅祚可以说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