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两个儿子。
一个淡然的眼神,就把他的两个儿子吓了一个哆嗦。
蔡京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
作为仙游蔡家的嫡长子,蔡攸其实本身并不受蔡京的宠爱,主要是蔡京的发妻早卒,生了两个儿子就撒手西去,此子蔡鯈也在前几年夭折,就剩蔡攸一个人,在京城的蔡府之中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况且,并不只是身份的问题,蔡攸在学识和书法上都比不上这个小他好几岁的‘亲’弟弟。再加上蔡京身边有枕边风吹着,他平时一旦有一点小的过错,就会被那个女人安排的下人无限扩大。蔡攸如今在家里根本就是度日如年,经常无端端就受到父亲大人的训斥,无非就是一些小过错罢了。
反观他自己的三弟蔡翛,和蔡攸是同父异母,他的母亲就是蔡京续弦的夫人。
有亲娘和没有亲娘的孩子,蔡道单从二人的装束以及面色就能够看出来。
不过,这毕竟是他大伯自己的家事,他一个后辈也根本操心不着,不是吗?
所以,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蔡攸就打算和这个在蔡家排行在三的三弟好好的亲近一下。他还真得巴不得就此离开那个有些冰冷的蔡府。
如果,能够干脆就一直这么长久地住在保育院中,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蔡攸此刻心中真正的想法。
蔡攸年纪虽小,但却也有些不小的野心和眼力,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宋徽宗不得志的时候,就一直在结交这位当时比较轻佻的皇子了。
试问,汴梁城中还有谁会不知道,保育院虽然是有蔡道当家,可是,它实际的总管可是当今的皇储——延安郡王赵佣啊!有这么一个轻易就能接触到未来皇帝的地方,里面就是有刀山火海,蔡攸也坚决会想方设法地留下来。
而蔡翛的心中则是另外一种想法,这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他对蔡道的态度。
蔡道什么出身,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身为二叔的嫡子,却在年幼的时候,被扔回了老家。他不但身有残疾,且从小就一直没有良师教导他。光看他外间流传的笔墨,那两笔烂字和几首不堪入目的打油诗,实在是给蔡家这个书香门第抹黑啊!他这个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天生就和这罗锅子亲近不起来。
这次要不是父亲逼着自己一起过来,蔡翛才不打算结交这有血缘关系的罗锅子呢!
第202 小暴动()
这次要不是父亲逼着自己一起过来,蔡翛才不打算结交这有血缘关系的罗锅子呢!
蔡道前世是个宅男,但也不是没有眼力劲的人,他只是同两个堂兄堂弟打了声招呼,就不难看出两个人对自己的态度。
蔡攸,他的大哥,很热情,而且是无端端表现地非常热情。相反,这个蔡翛表面上也很有礼貌,可是,他还只是个孩子,这么做无形中曝露出他想要和蔡道疏远的态度。
对于这一点,蔡道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
到了这个地方,哪怕就是他亲大哥来了,一样也要守他的规矩。
何况,这二人还只是堂兄堂弟而已。
对于自己的态度热情的,蔡道有无数个小办法照顾,对于自己态度冷淡的,蔡道即便不给他小鞋穿,这样的世家子也很难在这个地方呆到三天以上。
这就是蔡道自己的判断,之后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点。
第一天,就这么在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第二天,没有曹国舅和赵宗正跟着,蔡道终于亮出了他的獠牙。
不论是谁家的孩子,必须和保育院中的孩子和小太监们一起参加劳动。
反抗、沉默、赖在大通铺上不起来。
没关系。
没看到保育院大门口和正堂外挂着的匾额吗?
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不劳无获’,在在烈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
派这些皇家和世家的庶子们过来,不单单是曹国舅和赵宗正的建议,其实,这也是经过宋神宗默许之后的动作。
这三个高人是想要在称量一下蔡道的能力。
保育院建设起来的初衷就是接受汴梁城中那些年纪尚幼,没有人照料的流浪儿和孤儿。食宿两个方面自然也不会太好。
吃的方面,蔡道让人只保障食物的基本口味和数量,而住的方面,整个保育院就只有三个正堂是好房间,东西两厢都是大通铺。
谁想要搞特殊,想要住单间。很简单,柴房、猪圈和茅厕,在保育院里,这些地方都是单间,绝对不会有人跟他们抢。
而且,这时候再想要离开,已经晚了。
机会在下午的时候,蔡道已经给过他们了,自己的选择就只能自己受着。
晚上的饭食更加粗糙,黑面窝窝头,咸菜和稀饭,又有大多数的孩子拒绝吃这些东西。
孩子中,蔡攸、狄明和狄亮倒是吃的甘之如饴,曹虎也吃了,他那是饿得,天生神力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饭量大,一个六岁的孩子,平日里吃得比一个壮汉吃的还多。
吃不吃,不甘蔡道的事情,反正他只给了这些孩子半个时辰的晚饭时间,过时就收摊了。
曹虎倒是贼胆大,想要占据正堂那三间正房其中的一间。
左侧的正房是蔡道和他手下的房间,看到那个傻大个闪动的身影,曹虎压根就没敢往那里凑。
右侧的正房有侍卫把守着,这小子一打听,这位更不敢惹,这里属于那个‘瞎皇子’。
至于中间那个房间,曹虎其实已经不抱希望了,不过,他还是试着打听了一下。
如今正房里,的确是没有主人,可是耳房里却住得是两位副总管胡公公和苏宫女。
曹虎在这里探头探脑的,苏姑姑是个恬静之人,并不理会他。而胡公公是急性子,看着曹虎在眼前转得眼晕,就半是揶揄,半是生气地说了一句话。
曹虎听完,吓得差一点尿了裤子,他立刻蹿到了东厢的房子,自己找了一个靠墙的地方,蒙上被子呼呼大睡起来。别人倒是想要问一问曹虎打探的结果,可是,曹虎回来之后根本就不理会他们。
胡公公说得那句话很简单。
原话是这样的:“中间这个房子,自保育院建立以来,一直都没有人住进去过。娃娃,你要是有胆子就进去。被褥都齐全。不过,这里一直都是给总管大人预留的房间,娃娃,你有没有这个胆子呢?”
第二天,还是同样的节奏,早饭倒是比较丰盛,香喷喷的大米饭、大白菜炖猪肉、每人还有一个煮熟的鸡子。
早饭后,如果有谁不愿意参与到劳动之中的话,就没有午饭,下午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
于是,三天之后,那些宗室和世家的子弟终于再也忍受不住蔡道对他们的迫害了。
经过一夜商量之后,第四天一大早,这些孩子开始集体‘小暴动’,想要把大家伙集合起来,一起反抗罗锅子的‘暴政’。
这里面就包括他那个便宜的堂弟蔡翛。
对于这些孩子的小把戏,蔡道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些孩子的确是人多势众,可要论起武力,几十个孩子加在一起,一个蔡桶就能够把他们群斗给收拾了。况且,这一次的行动,小霸王曹虎、狄家的两个小公子并没有参与到其中。
老辈的武将世家都说狄家是暴发户,其实,狄家的人自从狄青死后,一直谨守本分,习武以强身,学文以养性。比其他的武将世家,家风不知道要好多少。
狄明和狄亮这次没有参与,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到这里的使命是什么,完全没有必要参与到这些小孩子的把戏当中。而曹虎则不同,来了三天之后,从最初的厌恶,居然慢慢地开始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人就是这么的神奇物种。
曹虎在家的时候,大人他不敢惹,可是同龄的孩子比他小的自然不是他的对手,比他大的又比不上他的力气。小霸王并不是一个开玩笑的绰号。所有人都怕他,所以,从小就没有任何孩子敢和他玩。这也自然让他成了整个家族孩子当中的孤家寡人。
可是,到了保育院,白天有蔡道和蔡桶压着他,曹虎根本就不敢造次。至于晚上休息的时候,世家子弟都住在东厢的一间房间里,你曹虎敢欺负其他的孩子,蔡道根本就不管。
蔡道也并不是一味让这些孩子干活,对于这些世家子和宗室子来说,学文就如同喝水一样简单。所以,在晚上闲暇的时候,蔡道会给大家伙教一些简单的数学,将一些历史小故事,让大家玩一些游戏。
经过三天时间的磨合,曹虎感觉累虽然是累了一点,可是,他也从同那些孤儿的关系变得融洽了,更是从中感受到了一点从未感受过的当孩子王的乐趣。
所以,对其他世家子和宗室子此次联合行动,其他孩子以为曹虎必然会参与,也就没有提前征求他的意见。
而曹虎在这里呆的这么有趣,根本就不想回家。就是知道了这次的行动,也根本不会参与其中的。
第203 三年1()
曹虎在这里呆的这么有趣,根本就不想回家。就是知道了这次的行动,也根本不会参与其中的。
对于这次的行动,蔡道早有耳闻,可他应对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凡是参与闹事的孩子,全都撵出了保育院,即便没有赵泌在这里,他也会将参与暴动的孩子全都赶出去。
这一次,凡是被赶出去的孩子,谁来求情也不管用,而且,蔡道这次的处理结果也极为公正,他连自己的堂弟蔡翛赶出去了,其他人又能如何。
蔡道对听闻消息之后探访他的曹国舅和赵宗正明言,人可以继续往这里送,他是来着不拒,可是,凡是从这里被赶出去的孩子,保育院一概不再予以接收。
有人就是不信邪,将孩子改变了装束,想要蒙混过关。可惜,他连大门口的进不去,就被蔡道手下那个对人面孔过目不忘的孩子认了出来。最后,这大人被一群侍卫乱棍打了出去。
试验田的工作非常紧急,因为蔡道此次回来的时候有些晚了,几乎耽误了种植冬小麦的时间,所以,他这次才会赶得这么紧。
不过,在经过一段磨合和熟练之后,大家伙干活的时候,动作越来越纯熟,分工协作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
终于赶在冬耕期结束之前,蔡道带领着一帮孩子和小太监完成了这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
冬去春来,夏末秋尽。
时间来到宋神宗元丰八年,这一年也是宋神宗,这位改革意志并不坚定皇帝史实中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年头。
几乎是这段历史文盲的蔡道并不知道这一点,不过,宋神宗原本还算健康的身体渐渐不支,宫内外甚至有传言,官家眼看着就要命不久矣了。
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不是秘密的秘密。
当然,这个传言在第一时间就被开封府衙役、禁军和皇城司三方面压制了下来。
这三年之中,无论是朝堂内外,远在八闽大地的家乡,还是倭国九州岛的那三个小国的土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个大宋国,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元丰六年,司马光修完了《资治通鉴》,上呈给朝廷。
第二、还是元丰六年,本来因为元丰五年的大胜,宋神宗重新生出了在自己的任内覆灭西夏的想法,因为一个书生误国,导致战事大败。这也是宋神宗病情加重的根本原因。
第三、就是蔡道的冬小麦种植法在整个中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经过事实的证明,在充足的肥料和水分的支持下,那些凡是密植冬小麦的土地,都获得了超乎想像的丰收,最高一亩地居然收获了近五石粮食。
这和蔡道种植水稻的时候,当然没有办法相比较。可是,这次的试验对于整个北方的农业发展意义非常大。如果北方的农民都严格按照蔡道的方法种植冬小麦的话,肯定会大大地解决一直都困扰着大宋朝的一个难题——北方粮食供应不足。
整整三年的时间,中原虽然偶有旱涝灾害,却无法抹杀这种种植方法带来的巨大收益。而与此同时,蔡道的‘藏富于民’计划也得以顺利的实施,来自大辽国的耕牛如今已经几乎充斥了整个中原。
相反,如今的国库之中并没有留下多少粮食。多出来的粮食都被蔡道收购下来,酿酒换了辽国的特产了。
而有关蔡道也发生了三件事情。
首先,在蔡道的怂恿之下,保育院最终在第二年秋收之后就搬出了内城。
艮岳这块‘大肥肉’终于还是被建成了皇家园林。这也是蔡道‘藏富于民’计划中的另外一条计策。
经过变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