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很好奇,老村长这么急着找他是什么事情?问高羽道:“叔父,太公找我何事?”

    “哈哈,具体我亦不知,不过肯定是好事。刚才杜游徼来访,估计是关于户籍之事。”

    高顺急急忙忙的来到村长家。

    “太公!”

    高原直言道:“坐!刚才杜游徼来此,言明天县长亲临,希望你们做好防护,我感觉应该派人西出20里警戒,预防匈奴来袭,危及县长安全。”

    “是,太公!不过县长到此何意?”高顺不解的问道。

    “揽功!”高原不假思索的说道,这在原来的边军中是常有的事情,相信县长也是此意,否则根本不用其亲来。

    “太公,那何以应对?”

    “随机应变!”

    “谢太公!”对县长不熟悉,明天只能根据情况见机行事了。

    老村长对高顺最近表现非常满意,只是在组建护村队的时候要求年龄在17岁以上,而家庭支柱不能参加,其他人又因年龄过小不能参加,导致上百人的护村队,本村之人不满十人,于是借机说道:“阿顺,你虽给每户发放2石粟,可只能解决各户当前困难,是否把护村队员的年龄限制放宽,以十五岁为限如何?”

    高顺摇摇头,反驳道:“太公乃知兵之人,护村队员在生死之间徘徊,年龄过小则体力耐力皆不能持久,强行录入则害己害人,不足取。”

    “只是本村人员过少,我担心护村队的忠心不足,不利于稳定。”

    高顺笑道:“太公,我是这样想的,下月年龄不足者可以参与挑战,只要能战胜现有队员,则其体力耐力皆达成人标准,这样的话既能增加本村人员的数量,又能保证入选者不会因年龄过小而伤害到身体,您看如何?”

    老村长当过边军的什长,知道高顺说的正确,不好过于强求,否则真的害人害己了;如果通过挑战现有队员成功进入护村队,则能尽量避免这种伤害,于是点点头说道:“好,就按照你的办法来吧。”

    高顺回去之后,立即让赵雄先把本村和被解救中入选护村队的成员组织起来,确保县长的安全。

    这个时代的文人讲究六艺,骑、射均在其中,绝不是后世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第2天一早,王轩带领10名护卫骑马到赶太平村。从县城到太平村仅有十多里的路程,骑马缓行仅需半个时辰。

    三老等人提前到达,与老村长、高顺等人一起在村口迎接。

    “恭迎县长莅临!”

    “诸位不必多礼!”王轩本着交好高顺等人的心理而来,他可不愿意显摆官威,他接着说道:“本官到此,首先是发放户籍,其次来见识一下诸位小英雄,三老何不为我介绍一下?”

    “荣幸之至,王县长,此乃高英雄,这次营救由其策划并亲身力行,居功至伟,当得英雄称谓。”

    “见过县长!”高顺立即向前行礼问候。

    王轩看向高顺,面色还显稚嫩,却身材雄壮,不亢不卑,似有大家风范,赞道:“哈哈,小英雄果然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立如此大功,可喜!可贺!”

    “谢县长夸赞!”

    三老又介绍道:“此乃护村队赵队长和李队长,皆为万人敌,非我辈能及!”

    “见过县长!”

    “诸位英雄多礼了。”王县长见此二人,内心更加高兴,这两人更加雄壮,足比其高出一头,确实出类拔萃。

    随后,王县长亲自给每位被解救者发放户籍,总共花了一个时辰才把255份户籍材料发放完毕。通过观察,大部分被解救者皆为匈奴发型,不似作假,确实是被匈奴人俘虏的汉人。

    当时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没有生死之忧,任何人不会做出剪发举动。

    “我想与高英雄单独面谈,不知是否方便?”王轩忙完之后问高顺。

    “单凭县长吩咐。”高顺很好奇县长来的目的。

    在高顺家简陋的屋里,王轩坐在床沿上,高顺恭敬的站在一侧。

    “高英雄真让我佩服,家徒四壁仍为朝廷分忧,西击匈奴,解救汉人,以己之力建立护村队,保我大汉边境安宁,高风亮节,我辈楷模。”王轩忍不住赞叹道,他没想到高顺家竟然这么穷,有了资财不用于改善生活,而是组建护村队。

    “王县长谬赞了,我辈之人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哈哈,说的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采斐然,品德高尚,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大才啊!我必将向太守以及朝廷推荐汝。”王轩实在太高兴了,单凭武艺高强的话还不会引起士族的重视,草莽之人多的是,如果品德高尚、文采飞扬且智勇双全的武人就不可多得了,王轩决定一定要把他拉进本家族的利益圈内。

    “谢县长夸赞,我等草民,并无大志,只愿立足家乡,保一方平安!”高顺可不想入朝为官,那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不适合他。

    王县长更加高兴,小小年纪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更没有因他的夸赞而飘飘然,能坚守本性,更是难得;而且他也知道,没有强大的家族后援,良家子很难在朝廷立足,能力只是一方面,关系和财力更加重要。于是说道:“我不会推荐你入朝,我也是并州人,推荐你在本州为官,保我并州边境安宁;回头我就写信给朝中的族叔,把你的功劳禀报皇帝陛下!”

    “谢县长好意,只是我家贫穷,您也看到了,确实无钱为官。”高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传统,受谁推荐,则会打上谁的标签,成为一系,高顺可不想找一个级别这么低的人做靠山。

    “高英雄多虑了,区区小钱我王家还能出的起。”

    “县长莫非出自太原王家?”能自称王家的大族,非太原王家莫属。

    “高英雄知道我家?”

    “王子师王御史在并州家喻户晓,其便出自太原王家,我岂能不知?”

    “哈哈,王御史便是我的族叔,由我族叔禀报陛下,必能引起陛下的重视。”

    高顺不想过于明显的拒绝,只好转移话题,想看看王轩的态度,所以说道:“王县长,这二百多新落户籍之人,对我们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希望县衙给予援助。”

    “哈哈,高英雄尽管放心,此乃小事,目前县衙没有这么多钱粮,就由我王家出300贯,随后送来。”王轩把此当成交好高顺的措施之一。

    “谢王县长,这只能解一时之忧,而非长久之策。”

    “那我决定,太平村周围以及以西的荒地和无主土地,你们随便开垦种植,且免5年赋税,以后解救出的汉人,只要在太平村落户籍,皆照此办理,如何?”

    高顺忙对王轩行礼致谢。这对别人来说是个鸡肋,对他来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太平村以西的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合法的纳入名下;且王子师性格耿直,声名远扬,以其作为后盾也不失为一步好棋,高顺算是接受了王轩的好意。

    “高英雄不必多礼,我回城之后立即给族叔写信,你只管在此等候消息便可;目前你要努力练好护村队,这可是你的起家的本钱。”王轩指点道。

    “是,王县长!”对高顺来说,目前靠上王子师还属于一厢情愿的事情,还不知道其是何态度,只能静静等候结果。

    王轩对高顺的表现非常满意,只要他接受了王家的推荐,便是王家势力的一员,对他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外援;如果高顺将来成就斐然,他个人在家族中就越受重视,特别是其识人于草莽,便能成就其美名。

第19章训练队伍() 
本来高顺计划让护村队在葫芦谷驻扎和训练,马贵反对道:“将军,葫芦谷连城墙都没建设好,若让护村队来此驻扎的话,将不方便我们建设,影响施工进度;现在每天都增加6人,靠自己人完全能把葫芦谷建设的很好,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后再让他们入住便是。”

    高顺想了一下,也是这个道理,决定让李强率领骑兵驻扎在西部3里外的赵村,部分没有参加护村队的被解救者也到赵村住,负责骑兵队的后勤;步兵在太平村驻扎,由赵雄负责训练,并保护太平村的安全。

    于是说道:“好,现在由你全面负责葫芦谷基地的建设;外谷以后称为桃源堡,取世外桃源之意,内谷称为碧波堡,从桃源堡外土丘取土,填平桃源堡和碧波堡,至少保持土层厚度在两尺以上,全部建设为良田;并按照桃源堡城墙的模式修筑碧波堡城墙,在桃源堡修筑军营和城主府、仓库等,在碧波堡修筑居民区;并修碧波堡到桃源堡到太平村的大路,至少要6米宽,全部铺石板。”

    “是,将军,保证完成任务。”马贵对建设葫芦谷充满信心。

    高顺返回太平村,与李强和赵雄说了与马贵商定的办法,李强和赵雄对这个安排非常赞同,他们分别回葫芦谷看过,建设速度非常快,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建设下去,再过1个月便初具规模,最多半年时间,那里必将是一座防御完备的优美城镇,而且赵村周围有大片的荒地,比在葫芦谷更适合骑兵训练。

    高顺还把刀盾兵伍长周勇单独安排为物资专员,专门负责到县城购买肉食、蔬菜、工具等事务,也便于从系统转移粮食供应护村队消耗。

    三月初一,所有入选护村队的成员准时报到,高顺先给所有的成员发放皮甲、服装、鞋袜等一套;骑兵分配战马一匹,3石弓一张、铁箭1壶,长矛和腰刀各一把,所有骑兵不仅要熟悉骑射,还要熟悉马战;对步兵,除弓箭手配备弓箭和腰刀外,剩余人员全部练习长枪。

    按照高顺的命令,护村队成员的饮食改为每天3顿饭,骑兵每3天吃一顿羊肉或者猪肉,步兵每6天吃一顿肉,其余时间喝大骨头汤,或吃牛羊下水炖菜,粟米饭管饱。做饭人员由解救回来的妇女承担,没有参加护村队的人则负责物资运输,或者负责照料马匹、整修房屋、道路等工作。

    现在不知道匈奴人什么时候来报复,在实力弱小之时,高顺还不敢大规模的开垦荒地,准备天气转暖之后,把太平村人和被解救者全部迁移到桃园堡和太平堡,让这些人先试着种植棉花。那些荒地还是交给明年解救的黄巾起义者来开垦耕种更为合适。

    为了增加士兵们的营养,高顺绞尽脑汁,不仅把豆芽菜端上了士兵的餐桌,连豆浆都搞了出来;还悄悄在士兵的饮食中加入麻油和豆油。

    在东汉,已有植物油,不过不是作为食用的,大都作为点灯、制烛、防水、造船以及润滑等用途;食用的油脂皆为动物油脂。

    李强希望在最短在时间内让骑兵有一定的战斗力,所以加大了训练强度;上午训练箭术、骑射和体能,下午训练马战和团体配合,晚上讲解号角、旗帜等指挥术语和命令的传达方式、布阵等内容,每天累的他们倒头就睡,已把他们全部的潜能都给压榨出来了,幸好饮食跟的上,否则早就把这些人训练夸了。

    赵雄的训练简单很多,主要是体能训练和团体配合,他们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与敌人单打独斗,必须保持一定的队形,依靠团体的力量打败敌人,但是他们的训练量却不少,每天从天亮开始,除了吃饭就是训练,连太平村的村民都感觉不寒而栗,这哪是训练士兵?简直是做苦力,很多人暗叹,幸亏没有加入护村队,那点薪俸不好拿。

    对于上进的步兵,高顺也没放弃,单独调了10匹战马养在太平村,愿意练习骑术的,每天下午都有1个时辰的时间进行训练。

    长距离慢跑是提高体能、锻炼耐力的最佳方式,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每天早上都要从太平村和赵村之间跑一个来回。

    为了锻炼臂力,每天只是劈砍或者枪刺的动作都要做上千次。

    纪律是军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基础,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东汉朝廷的军纪制定的已经非常全面了,只是执行的不够,被李强和赵雄完全抄袭过来,严加执行。

    每位士兵都在努力的训练,他们渴望在月底考核的时候能名列前茅,到时候即便不能成为什长,担任伍长也不错,再说了,大家都在努力训练,相互比较,谁都不愿意落后。

    高顺对士兵的训练态度非常满意。

    当然,牢骚是少不了的,李强和赵雄对有牢骚者的处理办法是加大训练力度,并宣称:“任何人只要能战胜我,就可以替代我的位置,以后就不用这么刻苦的训练了;别说只是让你们训练,到了战场,就是明知送命也要听从指挥向前冲,军人的使命就是听从指挥、服从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