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卫家非常失望。

    公孙家族交好高顺自然是为了确保公孙家族在豫州地位,并为家族留下后路,不必多说。

    太原王家,自从王允得董卓看重后,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不过得到的实际利益却不多;不像太原郡的郭家,与高顺实力交好后,不仅政治地位提高了,更获得了庞大的经济利益;同样的河东郡的卫家,交好高顺后,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双丰收。

    但是相比河东裴家、太原宋家等受到了多方面的打压,太原王家已算是好的了。

    王允现在深得董卓的信任,位高权重,不过他刚愎自用,高顺不刻意交好他,他更不会去求高顺,上次派长子王盖去冀州面见高顺,只是一次试探,却被高顺拒绝了,这更刺激了王允的自尊心,命令家族断绝与高顺势力的任何联系。

    并写信给在娄烦国任国相的王凯,希望他辞去官职,前往洛阳。

    王凯在娄烦非常舒服,高顺的步步发展,他是最直接的见证者,高顺势力没有为难他,所以他可不愿意前往洛阳,那里不适合他这种连字都写不好的人,且他一直未得叔父的重视,到洛阳也得不到多少重视,不若继续紧抱冠军侯的大腿。

    连蠢笨的侄子都拒绝了他的好意,让王允非常恼火,直接命令家族断绝了与王凯的关系。

    在汉代,这可是对族人非常大的惩罚,连祭祀都不得参与。

    王凯也不是善茬,既然心意已决,且家族不念旧情,便没有好留恋的,立即把家人全部接到娄烦,并置地建宅,安家落户。

    并通过高顺家丞,表达了欲效忠高顺的意图,并交代了王家对冠军侯的不满,算是投名状。

    高顺非常高兴,至少对王凯的态度非常满意,至于他的能力却不敢恭维,不过至少王凯当初没有难为他,多少有些香火情,便提拔王凯为吕梁郡主薄,协助太守工作,这也是做给其他士族看的。

    从王凯处获得王允对他的态度,高顺有些心凉,这不仅是王允一人的态度,是大多数大士族对高顺一致的态度;大汉已经混乱到这种程度了,这些士族竟然还是如此高傲,高顺暗自发誓,等初定中原,他便要推广诸多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科举选拔人才机制,更加严厉打击士族,绝不给这些士族发展壮大的土壤。

第416章再见老村长() 
家丞非常忙碌,不仅要接见外客,还把高顺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腊月二十二,高顺宴请了被圈禁的人,张昭态度略微好些,让高顺内心感到很高兴,而其他人则是对高顺非常冷漠,连该有的礼节都没有,有失他们的身份。

    着让高顺非常恼火,对这些固执的士人,继续圈禁。

    士人有着坚定的道德洁癖,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

    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士人对国家统治者非常重要,管理国家就离不开这些士人的支持,可是对高顺来说,他们就是社会的毒瘤,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必须全部灭除。

    当然,高顺当前可不想采用曹操当年的强硬做法,只需培养一部分新的大族,暗中打压他们削弱他们,让他们无声无息的消失于历史的舞台。

    至于他们的反抗,在强大的武力面前,高顺信心十足。

    对于新大族,必须做到完全掌控,不能去了旧敌,又出新患。

    腊月二十三,小年,高顺按照家丞的安排,宴请军政高官留在桃园堡的家人,由于都是女性家人和孩子,便以高母和许婷为主,李强和赵雄的媳妇作陪;高顺出面敬酒,随后便离开了。

    高顺现在有两个儿子。。

    长子高瑞,小儿子叫高祥。

    高瑞对高顺特别亲,见到高顺就抓着不放,高顺起身返回书房的小餐厅,高瑞便跟着跑来;高祥还小,最喜欢与母亲或者祖母在一起,对高顺没有多的感情。

    估计高瑞的身高在一米三以上,比同龄孩子高许多,身体非常强壮,又能吃,又好动,还特别聪明,深得高顺的喜欢。

    小餐厅内有赵雄、老村长、高健等人在等候。

    高顺势力壮大后,多年没有与老村长一起吃饭了。

    高健一直想见高顺,希望能获得一官半职的,几年都没时间见到高顺,内心多少有些怨言,不过现在的高顺却已不是当初的时候了,他可不敢再呵斥了;让他欣慰的是儿子高强非常上进,现在已是军司马,现已成家了,孙子也有了,对高顺的怨言少了许多,安心的照看孙子,协助老村长管理碧波堡内的诸多事务。

    碧波堡内现有四个村子,每个村子有几百户人家,总共一千二百多户,近一万人口,各种杂事还是很多的,单凭老村长已应付不过来。

    且这些人家中有许多是军官家属,他们务必小心谨慎、公平公正的处理各类事务。

    这几个村子以种植蔬菜、养殖为主,收获基本供应驻军所用,加上收取的赋税低,没有徭役和外来官吏的欺负,所以非常富足、祥和,也算是高顺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高顺带着儿子一进门,赵雄和老村长等人立即见礼。

    “拜见主公!拜见世子!”

    “见过君侯,见过世子!”

    高顺忙止住老村长道:“叔公莫要多礼,快入座。叔父也快入座!”

    侍者忙在高顺的一侧加了一把椅子,让高瑞坐;高瑞这时显得很乖,只是看着众人,而不说话。

    待众人坐好,高顺道:“今天是小年夜,便请叔公和叔父前来一起过个小年,有些小事,一起协商一下。”

    再次见到老村长,发现老村长现在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也开始驼背了,不过精神还好。

    高顺不由感慨,时间过的真快啊。

    老村长客气道:“君侯客气了,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便是。”

    “叔公和叔父不用这么客气,称我为镇远便可。”

    老村长对高顺的这个态度还算满意,笑道:“哈哈,那便以镇远所言!”

    高顺又问:“叔公,不是高原和高强等人一起过来吗?怎么没来?几年没见他们了,还挺想他们的。”

    “哈哈,镇远忙的不可开交,怎好让他们来添麻烦呢。”

    高顺没有再计较这个事情,而是看向赵雄道:“子壮,明天传令下去,以后对辖区内八岁以下的孩子,皆以乳名称呼,成年礼之前,以姓名相称,成年礼之后,以字相称,起了名就是叫的,不要认为是侮辱;第二,不得称呼高瑞为世子,孟珍、孟文等人的孩子皆不许称呼公子,皆与大众相同,称呼乳名便可;不要让他们从小就有依赖父辈的心理,要想受到尊重,必须要靠自身的努力。”

    赵雄道:“主公,此与礼法不合,望慎重决断!”

    高顺对高瑞特别喜爱,感觉是棵好苗子,希望不要长歪了,此后必须严加教育,成为文武全才。

    此前,高瑞只是跟母亲或者家丞学习文字,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

    高顺这次回来,希望给他选一位理想的教师,连同李强家的孩子等一起培养,作为高瑞的陪读。

    而昨晚宴请诸位被圈禁之人的时候,高顺便有了选择。

    至于武艺,高顺感觉还是等几年再练,现在可由他或者赵雄负责进行简单锻炼,打打基础。

    高顺坚定的说道:“此举只在辖区内执行,并不损害他人利益,无妨!”

    赵雄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说道:“是,主公!”

    闲话少说,高顺举起杯子,与几人开喝。

    高顺把菜夹到高瑞的碗里,高瑞安静的自己吃饭。

    酒过三巡,高顺又道:“叔公,顺感谢此前对顺一家的照顾,这几年对您老慢待了,顺敬您一杯!”

    “哈哈,都是一家人,镇远毋须如此客气。”不过老村长还是很高兴的满饮一杯。

    高顺随后又敬高健一杯。

    老村长道:“镇远,这些年幸亏有你,不仅咱们太平村的人过上了好日子,连整个北疆都平安无事,百姓不求大富大贵,能稳定安全,有口吃的,就谢天谢地了,这是咱们高家的荣幸啊。”

    高顺忙客气道:“叔公,这些年,顺忙里忙外的,对我们太平的人照顾不周,这次请您和叔父过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老村长现在比较满意,儿子高原从军后一直发展的不好,武艺和谋略不是他的长项,被高顺调为文职,现在已是一县长了。

    老村长道:“镇远,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高家人,更要以身作则,绝不会给你拖后腿;早些年,这样的日子根本想象不到,众人已是非常满足了。”

    高健已无当年的雄心,儿子好,他便好,于是也附和道:“镇远不要想多了,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了。”

    他的付出能为大家接受,高顺很高兴,解除了他内心的疙瘩,说道:“呵呵,谢谢叔公和叔父的理解,后天,让村内回家过年的伙伴们前来,我要仔细考验一下他们,看看这几年有何长进。”

    对此,老村长和高健非常高兴,高顺不忘本。

    随后,几人畅饮,又说了一些家常话,老村长和高健都喝了不少,当晚住在城主府前院的客房,第二天一早便高兴的返回碧波堡。

    对老村长和高健的理解,高顺感到很欣慰,他就怕高家的同辈或者子侄仗着他的地位而为非作歹,让他为难。

第417章再见王越() 
腊月二十四上午,赵雄因公务来到高顺的书房,问道:“主公意欲世子拜何人为师?”

    高顺为难的说道:“哎,我欲请蔡伯喈,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前来啊。”

    “不若请张子布,他闲在桃园堡,不用也是浪费!”

    高顺否决了赵雄的建议,将来他肯定会称帝,而高瑞就是太子,将来的皇帝,张昭性格耿直,家族庞大,若是以他为帝师,将来高瑞很难压制,他的家族也不好控制。

    若是以蔡邕为帝师,首先他品德正直,值得信赖;其次蔡邕没有庞大的家族做靠山;最重要的是蔡邕没有儿子。

    随后,高顺写了亲笔信,派人急送青州历山大学,希望蔡邕明年春天能来桃园堡;更重要的是,他要套牢蔡文姬,绝不能嫁给卫家;为此,他减少了与卫家的贸易,不惜打压卫家的影响力。

    上午处理完事情,高顺回到后院,亲自下厨,做了一顿饭,与家人好好团聚一下。

    母亲非常高兴,许婷也是笑容满面,高瑞到处乱跑、嬉耍;高凤在逗高祥取乐。

    高顺突然想起太史慈一家的事情,便问道:“太史老夫人是何态度?”

    许婷放下筷子道:“老夫人本希望媳妇提前去鲁国,可是媳妇不忍心撇下老夫人无人照料,更不想让她在冬季远行,决定年后天气暖和了再前往鲁国。”

    “她们没有怨言吧?”

    许婷想了一下道:“太史老夫人倒是没有怨言,很通情达理的;只是镇军将军李强的妻子寻我诉苦,别人都可以跟随夫君到任上,为何不许她去冀州?”

    高顺很无奈,张宁在冀州的名头太大,认识她的人也不少,若是他到冀州,作为镇军将军的夫人,肯定会有很多人拜访,要是有人认出,情况反而不好;虽然现在势力强大,但是高顺还是感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说道:“有时间你多去替我安抚一下,就说李强作为带兵将领,时常出征,不便于携带家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兄的家属也留在了桃园堡,这你是知道的啊。”

    “那孟珍怎么携带家属去冀州了?”

    高顺解释道:“孟珍担任魏郡太守,位置固定,所以便于携带家属,文职与武将是不同的。”

    许婷只好应下。

    高顺很高兴,许婷能协助他处理一些他不方便处理的事情,真是一位贤内助。

    高顺提及为高瑞找老师的事情,许婷很高兴,认为蔡伯喈确实不错。

    现在高母每日都乐呵呵的,儿子风光无限,儿媳孝顺懂事,孙子可爱,女儿终于找到理想的夫婿,再无挂念之事了。

    下午,高顺准备陪家人,可是前院有人来报,王越拜访,高顺不得不在书房接待王越。

    “拜见君侯!”王越非常客气的向高顺行礼。

    “王将军毋须多礼,快请坐。”王越为虎贲将军,所以高顺称呼他的职务,以示尊重。

    “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