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晔乃皇室宗亲,不忍朝廷如此,向秦关建议,派人送些粮食和布匹等进贡朝廷。

    秦关没有反对,看李傕和郭汜相斗就像看戏,博得一乐,便同意了刘晔的建议,派人进贡。

    现在秦关与袁术一系结为亲家,逐渐放松了对袁术后人的监视,袁耀非常自律,令秦关非常满意,思来想去,便决定由袁耀担任使者,出使长沙城。

    此次袁耀携带了一万石粮食,千匹各类织品,还有陶器、瓷器、漆器、美酒、土产等,装了几十船,船队浩浩荡荡上行。

    这是进贡给皇帝的物品,李傕和郭汜内心已视为他们的物资,只是在使者离去前,他们还不能据为己有。

    袁家四世三公,门第显赫,对朝廷忠心耿耿,与董卓势力是死对头,不过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当初的董卓、李儒等人皆死,被灭族,即便仇恨依旧,也找不到仇恨的人了。

    这么多物资运抵长沙城,皇帝带领大臣到现场接见众人,很多大臣都喜极而泣。

    刘协感叹道:“魏公终未弃朕,袁家终未弃朕,秦子固真乃忠臣!”

    袁耀内心感叹,他们袁家的处境不好,总还能衣食无忧,比起皇帝的处境,他已心满意足了;他更感激秦关给他这次出使的机会,令袁家不再泯灭于世,风光一把。

    看着西凉官兵那血红、贪婪的眼睛,刘协知道,离开了使者的视线,这些物资就不是他的了,略一沉思,便做出决定,补发大臣的欠薪。

    众大臣立即谢恩,内心却对高顺和秦关充满了感激之情;并立即派家人来取。

    大臣们都欠薪多年了,这点粮食若是补发欠薪,连补发太尉或者太傅一人都不够。

    不过现在他们已顾不了这么多了,每人先发几十石或者上百石,满足当前家人之需,已经非常难得了,再多了他们也保护不住。

    李傕和郭汜的心在滴血,他们早已把这些物资当成他们的了,若不是使者在场,他们真想把刘协撕碎,竟然当着使者的面分赃,有失体面,便出面阻止。

    刘协和大臣这时候有主心骨,却不惧李傕和郭汜,否则,此后他们又要挨饿了。

    不过刘协也没有把事情做绝,最后留了三千石的粮食给李傕和郭汜,由他们自行分配,随后便返回皇宫,要设宴招待袁耀。

    袁耀受宠若惊。不过他还算冷静,这一切不是他个人本身挣来的,陛下是看秦关的面子,看高顺的面子,他只不过是位使者。

    这时,朝廷内掌权的人当属伏完,在皇后董白和董贵人被杀后,伏贵人便被册封为皇后,此时已育有两子两女,为陛下仅有的子嗣。

    此前皇后董白和董贵人所生子女,皆死于王允等人之手。

    皇帝刘协非常无奈,连子嗣都保护不了,更何谈保护天下百姓?

    待使者等人离去,李傕和郭汜平分了剩下的三千石粮食,难得的一次如此顺利的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他俩也去参加皇帝的宴会。

    宴会所用的物资,除了袁耀带来的酒肉鱼等外,皆为青菜;袁耀大为失望,这国宴竟然比他在家中所食还差。

    对大臣来说,那些肉已是难得的美味,他们已多年未吃过肉了。

    喝着上谷佳酿,很多人不觉已醉,相继大哭起来。

    大臣们哭泣,刘协也跟着流泪。

    袁耀在这种场合,心有所思,也跟着流泪。

    宴会现场,一片哭泣,丑态尽露。

    活在乱世,谁无伤感之事?

    李傕和郭汜心如铁石,拂袖而去。

    时至今日,李傕和郭汜的兵马皆不足万,都想置对手于死地,他们好独霸有限的资源。

    在乱世,活下去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劫掠是他们唯一的手段。

    他们还在想着如何灭除对方,却不知皇帝的心思已发生转变。

第580章众人的心态() 
    借酒醉大哭一场,众人情绪得到缓解;这也就是守着使者的面,否则他们连哭都不敢哭。

    伏完的心态变化最大,他心想,在关键时刻,扬州牧秦关送来粮食,让他们度过难关,这却不是长久之法,若是此后没了粮食,他们又该如何呢?

    人心永远都是最难满足的。

    伏完心想,当初高顺送给董卓粮食,动则上百万石,甚至几百万石,到了现在,仅仅送来了一万石。在他的内心,他认为董卓与高顺没有差异。

    高顺兵强马壮,而现在李傕和郭汜两人的力量已是非常微弱,不说出动大军,仅仅就近的武昌郡和豫章郡的驻兵就能轻松消灭掉李傕和郭汜,可是高顺就是不出兵,坐看朝廷受难。

    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就是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

    现在天下,只有魏公高顺一家独大,李傕和郭汜这么小的实力,却控制着朝廷,令众人毫无作为。

    想当初,很多大臣家的家兵都比李傕和郭汜现在的实力要强很多,世事变幻无常,在诸侯、董卓和高顺等势力的联合打压之下,天下哪还有实力强大的世家?

    现在他们认为,世家才是朝廷的基石啊,尽管他们与朝廷争利,但是世家与朝廷一荣俱荣,休戚相关,他们对朝廷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袁家。

    那些新崛起的良家子,没有受过朝廷的恩惠,又如何对朝廷有感情呢?

    现在那些百姓和士兵,只知道有魏公,是魏公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心中感念魏公的好,却不知道天下还有朝廷,还有皇帝。

    若是魏公不来解救朝廷,即便灭除了李傕和郭汜,朝廷和皇帝将何去何从呢?难道魏公会迎接皇帝和朝廷至洛阳?

    天下已定,人心不古。

    皇帝刘协痛哭一场,内心反而看的更明白、更长远了。

    高顺之所以不来救援朝廷,就是希望朝廷与李傕和郭汜等人同归于尽,他也就能顺理成章的做皇帝了,不用背负道德包袱。

    若是李傕和郭汜等人提前于朝廷和他刘协先亡,相信高顺也不会手下留情,定会痛下杀手,将他刘协除去;若是如此,他们连做个普通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刘协在送走袁耀后,便召集几位近臣前来协商。

    李傕和郭汜控制长沙城门,断绝了朝廷与外界的连续,为避免袁耀制造不安定事端,仅在长沙居住一晚后便被赶走了。

    朝廷与外界没有联系,所以刘协等人如何商讨、密谈,都不关李傕和郭汜两人的事,他们也不愿意为此伤脑筋;而且,皇帝周边的人皆是西凉人,他们会谈的内容,很快就送达他们手中。

    刘协没有傻到把内心的想法倾诉出来,而是问大家道:“秦州牧送来些许粮食,只是缓解朝廷当前之需,此后该如何应对?”

    太傅刘虞对天下看的明白,只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只要朝廷不是亡在他眼前就好,于是建议道:“我们应该派使者前去邺城或者丹徒,寻求长远的援助。”

    太尉黄婉支持道:“当初臣在青州任刺史,与帝婿房君侯曾有接触,他为人善良,爱民如子,向其求助,必会倾力相助。”

    伏完与房良和周飞是亲戚关系,接触较多,加上他多次出使北方,对高顺等人更为了解,他们宁愿拿粮食救济那些贱民,也不会无故救援朝廷的,他们不落井下石已是非常难得。

    于是伏完冷笑一声:“哼,与虎谋皮,若是他们想救援朝廷的话,早就来了。”随后又自顾自的说道:“据天下之地,敛兆民之财,拥数千万之众,营一己之私,不闻秉忠兴师勤王,却结党自树,其意欲何为?”

    有些话自己知道就行,那怕天下人都知道了,也是不能明说的。

    伏完如此说话,立即令现场处于寂静之中,任何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太傅刘虞一直都是老好人,但是他也有私心。当他看到,天下刘氏诸侯王,除了陈王刘宠因有野心,被灭族外,皆受到高顺的善待,比如刘表之后,刘岱之后。

    所以,他也动了念想,希望借出使的机会,送儿子去北方,为家族留有后路;他心想,以他为质,留在长沙城,李傕和郭汜必会同意儿子出使求援,毕竟来了粮食等物资,李傕和郭汜也能从中获得好处。

    不过却被伏完打岔了,令他无法继续进行计划了。

    他认为,伏完之所以无所畏惧,是因为他的妻子,阳安长公主,以及五位儿子,皆不在长沙,在长沙的仅有他和皇后伏寿的生母。

    伏寿非阳安长公主所生。

    会谈不欢而散。

    刘虞却不死心,回家考虑几日,决定秘密寻郭汜商讨一番,继续执行他的计划。

    郭汜对刘虞不请自来,感动非常惊讶,这可是刘虞第一次主动拜访。

    待刘虞说明来意,郭汜非常心动,他们估计去向高顺和秦关求助,定不会有好结果,若是刘虞之子前往求助,那效果就不一样了,且来了援助的物资,也少不了他们的好处,于是,爽快的同意了刘虞的建议,并派人护送前往,经豫章郡至丹徒,再北上邺城。

    刘虞送走儿子,已心无挂念。

    但是刘虞的行踪,却没有瞒住众人的眼睛,很快便被伏完得知,并向皇帝做了汇报。

    刘协对这位岳父,既爱又恨,爱他的忠心耿耿,恨他的耿直无能。

    对于刘虞的忠心,皇帝一直没有怀疑,其如此做,也是为了朝廷着想。

    皇帝决定,暂先等待,看看刘和出使的结果,他再做打算。

    袁耀风光的返回丹徒城,向秦关和刘晔汇报了出使过程。

    秦关肯定了袁耀出使的结果,对其态度非常满意,便任命其为县令;袁耀大喜,欣然上任。

    刘晔回家,伤心大哭一场,朝廷竟然衰败至此,皇帝陛下的处境竟然如此艰难。

    第二日,刘晔寻秦关协商,希望再送更多的粮食和物资支援朝廷。

    秦关笑道:“哈哈,子扬啊,你太善良了;你能指挥千军万马,怎么看不明形势呢?送朝廷再多的粮食,只能便宜了外人,何苦呢?”

    “不若我们出兵,消灭郭汜等人,何如?”刘晔又建议道。

    秦关反对道:“不妥,主公承诺,不干涉朝廷事务,我们岂能私自出战?”

    刘晔非常失望,不明白高顺既然不称帝,为什么又不救援朝廷,让朝廷和陛下受难。

    秦关感叹,刘晔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感叹之余,秦关忙写信向高顺汇报这次袁耀出使的所见所闻,为高顺的决策做参考。

第581章高顺的决定() 
    刘和顺利到达豫章郡,说明身份和来意,太守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将其送至丹徒县城。

    秦关设宴招待刘和,并请来刘晔作陪;他们都是皇室宗亲,令刘和不至于太紧张。

    吃着丰盛的宴席,刘和内心激动,多少年没吃过如此美味了。

    吃饱喝足之后,刘和向两人讲述朝廷事宜;不仅大臣家中缺粮,连皇宫内都饿死众多宫女。

    见刘和不提求援之事,刘晔反问道:“你不是来求助的?”

    刘和尴尬的说道:“军师,父亲让我回东海国郯县老家居住,不再返回长沙,求助只是其次。”

    刘晔内心冰凉,极度失望,连太傅刘虞都如此想法,朝廷果然没救了。

    秦关不能做主,便派人送他过江,北上邺城。

    刘和先回东海国老家,老宅还在,家人还在,就是奴仆的生活,也好过朝廷大臣在长沙的生活,让他内心暖暖的;随后,便北上邺城。

    高顺没有出面,而是让戏志才接待的刘和。

    谈完正事,戏志才问:“不知魏公的使者祢衡祢正平在长沙过的如何呢?”

    刘和恭敬的回答道:“先生,正平现在占据醴陵县城,虽没有养兵,但是开荒种地,酿酒烧陶,吸纳流民,已有三千多户百姓依附,日子过的不错;郭汜等人因他是魏公的人,且没有组建军队,没有威胁,所以没有进攻、劫掠醴陵县;醴陵县成为连接豫州郡和长沙城的补给点,和曾在那里住过一宿。”

    其实这不能怪祢衡,现在高顺不相信外人,太守之位几乎全为系统高级文官,世家土豪等人最高只能做到县令或者郡吏,祢衡感觉返回北方所任职务不过如此,不若在荆南办实事更好,更能显示出他的能力,能多挽救一个百姓都是好的,相信高顺不会怪罪他的,且以他的自傲,又不愿意给高顺解释,所以就在醴陵县住下了。

    戏志才感叹,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事后,戏志才没有先去见高顺,而是先去见了贾诩。

    戏志才问:“文和有何良策?”

    贾诩道:“主公之所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