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谋推翻他,他不防着点就不正常了,徐景昌也只能在京城混吃等死,没有打仗的机会,也就显露不出自己的才能。

    允熥和徐景昌说了会儿话,表现出关心后正要让他退下,忽然注意到在沐晟身边坐着一个不认得的人,看官服只是一个百户,就好奇起来。又想着徐景昌上来前也是坐在那一桌,就指着这人问道:“景昌,此人是谁?为何会坐在那里?”

    徐景昌回头看了一看,马上转过头来答道:“陛下,此人是京城武德卫的百户,名叫曹徵,他父亲是怀远侯曹兴。”

    “朕说呢,原来是曹兴的儿子,怪不得可以坐到你们那一桌,朕也不记得功劳很大的人中有他。”允熥恍然大悟。

    “曹徵统兵打仗的本领如何?”他又问道。

    “陛下,依臣看来,曹徵还是有带兵打仗的天分的,但他的心不在此,也没有什么功劳。”

    徐景昌的话匣子就打开了:“陛下,曹徵他从小就对文武两条正途都没什么兴趣,既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习武学兵书。他的爱好十分特别,喜欢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比如他曾经认真盯着蚂蚁窝看过很久,琢磨过蚂蚁互相之间到底是如何交谈的;比如说他曾经买了一只小白兔回家杀了,但也不吃肉,而是看看兔子身体内和人是不是一样,若不是家里看的严,他都可能找具死尸来切开看看。”

    “十三四岁之后他不琢磨这些了,而是对地理着迷起来。按理说对地理着迷也不是什么坏事,为将者不晓地理乃是庸才。但他还是与众不同,想要琢磨这么多地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天地间会有山。”

    “更加让怀远侯生气的是,他竟然琢磨起天文来了,整天嘀咕为什么太阳月亮和星星挂在天上不掉下来。这天文一向是钦天监的人琢磨,普通人如何能做这样的事情?”

    徐景昌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说的都口渴了,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正要再说,忽然意识到对面的皇帝,顿时慌张起来。

    ‘老天爷啊,我都说了什么?陛下问起曹徵打仗的本领如何,我照实说就是,何必说这么多?都是陛下刚才太过平易近人,还和我说妙锦姑姑的事情,我一时间把他当做姑父了。陛下一向最讨厌滥竽充数的武将,听到他如此不务正业还不将他从军中赶出去?若是让曹叔知道了是因为我的一番话导致的,我过年哪还有脸去他们家拜年?’徐景昌在心中想着。

    他想要开口补救一二,但怎么想都觉得说什么都不好,只是满脸紧张的看着允熥,希望允熥现在的低头沉思不是在思考何时将曹徵赶出军中。

    他哪里知道,允熥此时内心非常惊喜,非常非常非常惊喜。

    远古时代如何允熥不知道,但从他读过的史书来看,最晚从汉代开始中华之人就是轻理论而重实用,对于某种自然现象,很少有人会研究它为何如此,大多数人都是掌握了它的规律能够利用或者规避风险就好。比如地动仪的发明。汉代就发明了地动仪,但在某个人提出了一套神神道道的理论后就没有人再去思考了。

    这也是允熥一直以来想要发展科技的最棘手之处。他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种种便利,但没有人进行靠谱的研究他做什么都是无用功。

    ‘终于发现一个真正能当科学家的人了。朕绝不能将他放过。’允熥心想。

    过了好半晌,他强行压住激动的心情,对徐景昌轻描淡写的说道:“原来这样啊,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第901章 庆功宴——杂谈结束() 
    徐景昌心里忐忑: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已经决定要将曹徵从军中逐出了?

    但尽管他很想问个明白以便提前预备下来,但不敢问允熥,只能心中七上八下的告退。

    允熥看着曹徵,很想将他马上叫上来谈论一下天文地理,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他吃了几口饭,把肚子填到七八分饱,继续叫比较重视的武将上前来说话。

    这回允熥就没有依照功劳大小来分辨,而是依照官职从高到低。几个副将不必在这种场合说话,头一个上来的是参将张辅。

    张辅可是允熥的心腹,不仅如此,这次他带兵攻陷多邦城立下大功,还狠狠证明了一把允熥的眼光,估计以后他启用年轻将领会容易得多。

    允熥夸赞了张辅一番,最后问道:“张辅,除了加封世袭指挥使、任命上直卫指挥使的官职,你可还有什么想求的?只要不逾矩,朕都可以答应你。”

    他本以为张辅会开口求一座宅院。张辅作为从北平来到京城的官儿,可没有自己的房子,以前一直住在公租房,现在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应该有自己的住宅。

    但张辅开口就出乎他的预料。“陛下,臣有一事请求陛下。臣请求陛下赦免臣的弟弟的罪责。”

    “你的弟弟?”允熥想了想,才想起来自己三年多以前出于什么目的将张玉一家流放到了廣西,编入当地的军队,这次出兵安南,张玉自然也参加了。多半是见到了张辅,让他将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救出来。

    “这,”允熥思量后说道:“这次征伐安南,张玉可立下了功劳?”

    “启禀陛下,臣之父在曹国公所率领的中军,作战十分英勇,攻克鸡鸣关等关隘时也立下了些许的功劳。不过后来也没打什么大仗,功劳不大。”张辅道。

    允熥觉得张辅不敢欺骗他,说道:“既然如此,朕就赦免了你的两个弟弟张輗和张軏的罪责。”

    “但,”允熥赶在他谢恩前又说道:“他们要留在安南为将,不可返回中原。”

    张辅一时间愣住了。虽然允熥赦免了他们的罪过,但不让他们返回中原,和没赦免的区别,好像也不是很大。

    他正要向允熥再次求情,忽然听陛下又说道:“不过,他们也不是不能回中原,但这就要他们自己在安南立下功劳,积功升官了。”

    “臣谢陛下隆恩。”张辅马上说道。虽然腹诽允熥一段话分成了三截来说,但毕竟陛下给了他的两个弟弟恩典,必然要谢恩。

    张辅退下后,允熥马不停蹄又叫常继宗过来说话。

    “继宗,你当初为何会愿意带兵潜入多邦城?”允熥却没有多夸他,而是有些好奇的问道。常继宗可不是普通人,即使想要打仗立功,也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陛下,臣也是存着小心思的,就是不想落在徐景昌后面。”

    “当年家祖的功劳就不如中山王排在第二,无论大伯还是家父也都,臣因此很不服气,想要在这一代比得过魏国公府的人。”

    “徐钦虽然是魏国公的长子,却没多大本事;可景昌和他不一样。景昌虽然从小就很调皮,但我知道他挺聪明的,只是一直不用在正道儿上。”

    “臣自知本事比不得他,所以只能冒更大的风险立功。可谁知,”常继宗有些无奈的笑道:“人算不如天算,他竟然带兵打下了升龙城,得封爵位。”

    允熥恍然大悟。魏国公和郑国公两家作为大明最初的大功臣,子弟不自觉的就会互相比较,但常遇春功劳不比徐达,常茂和常升更比不上徐晖祖,常继宗就指望自己超过魏国公府的第三代。

    明白过来的允熥于是安慰他道:“这次只不过是徐景昌运气好,也不是他比你强,不必妄自菲薄,将来还有的是立功机会。”

    之后允熥又召见了其它有功之臣。这次对安南之战虽然持续时间短,打得大仗也不多,也就多邦城之战、乂安之战、清化之战规模比较大,其余都是小仗。

    但也出现了许多立下大功的将领,允熥一一好言安抚,许多人升官、得封世职。

    这其中尤其是驯象卫指挥使罗慎镇要重点安抚。罗慎镇生擒胡季犛本来功劳很大,允熥本有意加封他世爵,但因为他之前在廣西护卫陈天平不利,不降官反升官本来就已经惹得议论纷纷,第一次平章之战也有所疏漏,更何况能生擒胡季犛主要靠了从台湾来的高山兵,所以他就只得到了世袭指挥使的世职,调到京城为指挥使。允熥不愿他因此有什么想法,出言安抚。

    罗慎镇理所当然的说道:“臣能够得封世袭指挥使已是陛下天恩,岂敢再有奢求?”

    允熥看了几眼,觉得他说的应该是真心话,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放下心来不再安抚。

    随后就是接见蛮夷之兵首领和安南立下大功的降将阮勋、莫远等人。蛮夷之兵首领不可能升官,都是赏赐了金银珠宝,允熥召见他们又答应赐予许多陶瓷器皿和绸缎布匹,甚至赐予了许多铁锅。他们千恩万谢的退下了。

    安南降将都会留在安南为将,封赏还是交给赞仪的好,允熥也只是安抚他们的情绪,赏赐一些名贵的东西。

    不过,待几个安南降将退下后,允熥对李坚说道:“你记着,回头告诉赞仪,若是这些安南降将有不法之事,即使民怨极大,也不要轻易处斩。”

    “陛下,虽然这些人为大明立下大功,但有过必罚,不然惹得民怨沸腾如何了结。”李坚道。他明白允熥的意思,这些首先投靠大明的将领要是过不多久就被处置了,恐怕会让当地人以为大明卸磨杀驴;但任由他们败坏官府的名声也不成。

    “朕说的并非是不罚,而是不杀。这样投靠大明后却为非作歹的人一律流放到廣西,朕之后自有用处。”允熥道。

    “是,陛下。”李坚答应。

    吩咐过这件事,允熥看看时间,发觉午时已经过去,都快到申时正了,不知不觉竟然已经持续了一个半时辰。

    他于是站起来,说了几句场面话,宣布宴饮结束。

第902章 太着急了() 
    之后几日,允熥选定了留在安南划归赞仪的几个卫所,又指导了赞仪一些政务如何处置,剩下的,就是操办他的婚礼了。

    早在允熥决定二月二十日举行朱赞仪的婚礼当日,他就下令陈洽等人开始在整个安南的所有城池宣扬他大婚之事。

    安南的士绅早知朱赞仪在出兵进攻安南之前就已经在大明的京城与陈天平的亲妹妹订婚,他们本来还担心他会不会悔婚,但见到了告示上书写的“王妃即墨陈氏”的字样后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既然他仍旧要娶陈天平的妹妹为正妻,可见对安南当地的士绅还是要重用的。

    当然,那些仍旧心怀陈朝的人的心则跌落到了谷底。朱赞仪既然要娶陈天平的妹妹,那就是要在安南为君了。这些人纷纷不安分起来。

    对于安南士绅的动静,允熥通过战前布下的锦衣卫和战后铁了心跟随大明的当地人是了如指掌。针对这种情形,他找到朱赞仪与陈洽对他们说道:“现在看来,你还不能马上对付当地的士绅。”

    “要将他们依照是否怀念陈朝分类,对于仍旧怀念的要铲除,对忠心大明的要褒扬,对于位于两者之间的要谨慎,详细的叔父也不多说了,你也懂得。”

    “等过两年,铲除了陈朝余孽后再对当地的士绅动手。”

    看着他们点头,允熥也笑了笑,又道:“但还有一事需要注意,你们两个可不能都对士绅凶神恶煞的,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才好。”

    朱赞仪与陈洽对视一眼,朱赞仪问道:“叔父,何谓黑脸,何谓白脸啊?”

    允熥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戏曲还没有黑脸、红脸、白脸的区分。他于是解释道:“就是,嗯,一个对士绅凶神恶煞处置他们,一个在前一个凶神恶煞处置后温言抚慰或者予以帮忙减轻处罚,让士绅们对闻言抚慰的人感恩戴德,也不至于铤而走险。或者说,”

    允熥依照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大概解释了一下,朱赞仪听明白了话,笑道:“叔父,侄儿知晓了。”看陈洽的表情,应该也明白了。

    允熥呼了口气,又道:“陈洽,你是当地的王相,就由你来扮黑脸,赞仪,你来扮白脸。”

    “陈洽,你总不能一直在安南当王相,过几年朕是一定要将你提拔到朝廷上重用的,你在安南这里对他们太好也无用。”

    “臣知晓了。”陈洽马上躬身答应。不用允熥解释他也明白。

    “你明白就好。”允熥说道:“朕还是颇为看好你的才能,只是没有多少为政的经验。在这里做王相几年,回去后一地的布政使、京城衙门的主官都可当得。”

    “叔父,看您说的,我这儿成了让朝廷的官员练手的地方了。”朱赞仪笑道:“这可不成。叔父,我这里也得要有本事的大臣。”

    “知道了,朕会挑选许多得用的大臣的。”允熥也笑道。

    听了他们二人的这几句话,虽然明知是安慰,不过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