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都打包装车了吗?这一去可是2000多里地,没有两个月别想走完,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可不能少!这一批要走多少?有两万人吗?一人起码准备一石面粉,还有骡马吃用的精料。咱们得打宽一点儿,宁愿多,不敢少!”

    “护卫的军队准备好了没?虽然这一路都在大清国的地面上行走,可是漠南草原上也不安生。。。。。。这个旗那个旗的,都不好惹,小心没大错!”

    “绸缎布匹备了多少?西北可奇缺这些。。。。。。银子不必多带,绸缎布匹可不能少带。沿途遇上那些蒙古王爷贝勒,送上一点就能保平安。万一缺了粮食、骡马,还能拿着换一些。可别说你们没有!北洋海面上那些沙船来来往往的,可没少往你们这儿卖东西!”

    “田里的庄稼怎么办?这就不必你们操心了,摄政王自然会派八旗的包衣奴才来收取的,你们就安安心心上路吧,平西王早就在宁夏甘肃给你没安排好了。”

    范文程的这个大钦差原来是管搬迁的——多尔衮虽然早就批准辽西这边的关宁家眷子弟搬家,但是吴三桂这边执行得有点慢。破家难离嘛,而且还是去宁夏、甘肃,要去江南的话,大家早开开心心上路了。。。。。。

    况且今年春天大家还播种了一回,现在才初夏,没法收获啊!所以大家都想着捱捱,等秋收后再走。

    不过多尔衮却等不及——秋收以后眼看天就凉,到时候漠南草原上一片寒风凛冽,还怎么走?就算人能捱,牲口怎么办?走两三个月的路呢,路上不得吃啊!如果真要走那么远,决不能秋收后上路,最晚夏天就该出发了。要真拖过秋收,就得明年的季春时节才能上路了(孟春、仲春都不行,得把牲口喂肥了才能走),可眼下明清间的战事一触即发,多尔衮哪等得了那么久?所以他就把范文程这个内秘书院大学士派到宁远当钦差大臣了。

    范文程忙完,已经有点头晕眼花嗓子疼了。他年纪不小了,身体也不大好,在大清入关前他正在养病,现在是带病工作。所以就找了把椅子坐下来缓缓,瞧着自己的随员张承忠捧着份塘报,就有点皱眉头。

    “哪儿送来的?”

    “宁远中后所的,是军务。。。。。。”

    “胡闹!”范文程一挥手,“不看。。。。。。我就是管搬迁的,军务上的事情送盛京总管衙门。”

    盛京总管就是盛京将军的前身,是大清国迁都北京时设立的,第一任总管就是多尔衮的心腹何洛会。现在的总管是第二任,也是多尔衮的人,名叫叶克书。辽东这边的军务都归他管,范文程不该插手。

    “中堂,这事儿您就是不管,也应该知道一下。。。。。。”

    “什么事儿?”范文程范大中堂眉头一皱,只得把塘报拿过来瞧,这一瞧可不得了。挺大的一个学士,马上就跳起来了,“什么?南军的水师已经到了觉华岛。。。。。。”

    原来这份塘是驻扎在宁远中后所的一个八旗汉军牛录派人送来的,报告的事情正是觉华岛被大明水师攻占!

    虽然喻大仁尽可能封锁消息,可这事儿还是没瞒得了太久。因为觉华岛上的渔民定期要给宁远中后所送海鲜的,宁远中后所得到海鲜后,还会挑出其中的上品用盐腌了,再送北京城。。。。。。顺治小皇帝和布木布泰大妈餐桌上的咸鱼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没有人送海鲜了,小皇帝想吃咸鱼了怎么办?所以驻宁远中后所的牛录不敢耽搁,马上就派船出海。这一出海不要紧,马上就发现在觉华岛周围巡逻警戒的北洋水师沙船了。

    别看八旗天兵在陆地上牛皮哄哄,没把明军当回事儿。可是在海上,那真是耗子见猫,赶紧跑回来了。。。。。。其实他们也没必要跑那么快,因为他们遇上的是一艘航速有限的沙船,当时也不顺风,根本追不上。

    当然了,如果他们遇上的是蜈蚣战船,那也不必跑,因为根本跑不了,想活命就投降吧!

    “不行,本官得去瞧瞧。。。。。。”范文程放下塘报,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中堂,您要去哪儿瞧瞧?”张承忠问。

    “当然是觉华岛!”范文程咬咬牙,一脸正色,“不亲眼所见,怎么知道南朝到底派了多少兵过来?这事儿一定得弄清楚了!”

    “中,中,中堂。。。。。。”张承忠可被范文程给吓着了,“您可不能去啊!虽然我大清陆上无敌,可水师不如南朝,您是大清的大学士,万一有个什么好歹,下官怎么和摄政王交代?”

    范文程捋着胡须,“说得也是。。。。。。”他忽然扭头看着张承忠,露出了期待的笑容,“重夷,你是我大清的忠臣吧?”

    张承忠愣了愣,然后就明白了什么,只好含着眼泪点点头。

    他是广宁卫人,在广宁卫沦陷时一家老小死了大半,剩下的也都成了包衣奴才,被编在正红旗里头。他那时还小,却聪明机灵,也读过书,所以就给同是正红旗的范文程看中,成了书僮。在范文程的提拔下,这才飞黄腾达,成了内秘书院的检讨。

    那么大的恩,他肯定得报答啊!现在就是报答的时候了。。。。。。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范文程笑道,“你放心去吧。。。。。。若有什么万一,你的妻子和女儿,我来照顾,尽可放心。

    不过你也不要害怕,你是辽西当地人,长得又黑又粗,不似个文人。完全可以装成收买鱼货的商人上岛,即便被抓了,应该也不至于害了性命。”

    不得不说,范文程还能料事的。他的心腹张承忠果然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连后脑勺的那根金钱鼠尾巴都没叫人剪了——剪了辫子就回不了不是?

    所以张承忠不仅带着辫子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情报!

    唔,南朝这次从海路发动的北伐很可能是认真的!占据觉华岛仅仅是个开始。。。。。。辽西危急!大清危急啊!

    。。。。。。

    “多尔衮,多尔衮,快醒醒。。。。。。”

    这个晚上,正在呼呼大睡的多尔衮迷迷糊糊之间,听见有人在喊自己名字。。。。。。谁啊?多尔衮的名字是随便叫的?半梦半醒的多尔衮正琢磨呢,忽然脸面上还传来一阵刺痛,有人在揪他的胡子!

    “谁啊!”多尔衮嚷了一声,小眼睛终于睁开了,还有点发怒。

    摄政王的胡子,是随便能揪的?

    “我,太后!”

    一张大妈脸出现在多尔衮眼前,原来是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多尔衮看着心爱的大妈脸上焦急的表情,顿时关切地问,“是不是皇帝他。。。。。。”

    顺治小皇帝这两天得病了。。。。。。七岁的孩子啊,病着病着也许就那个什么了!这可怎么办啊?

    “你想什么?”布木布泰瞪了他一眼,“范文程来了!辽西那边出大事了,南朝的大军打到辽西了。。。。。。”

第384章 目标,曲阜城!() 
“王爷,王爷,不好了,南朝这次可真下了本钱,都在觉华岛上筑城了!筑了个好大的城,就在觉华岛的腰部,周长好两千步,至少可以屯兵数万啊。。。。。。”

    深夜时分,北京紫禁城的文华殿中,连着骑了两天的马,弄得有点土头灰脸的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正用沙哑的声音在向多尔衮报告。

    “两千步?怎么可能?”多尔衮愣了愣,“范文程,你是不是道听途说啊?怎么会两千步?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要筑一座那么大的城?”

    古人的一步是指两条腿各迈一步的距离,差不多是一米半。两千步就是三千米了,周长三千米的城堡可不小了,城内的面积都超过半个平方公里了。这可不是城市,而是一座军事堡垒,内部没有居民区、商业区啥的,纯粹用来驻军屯粮的。。。。。。半个平方公里有五十万平方米呢!

    一个建筑面积五十万平方米的城堡可以屯多少兵?积多少粮?怎么都得有几万之数吧?多尔滚琢磨着:几万大军屯在觉华岛上,肯定是为了进攻辽东啊!这南蛮小太子莫不是在打由东北入山海关的主意吧?

    “错不了的!”范文程道,“奴才派心腹装成商人上了岛,发现觉华岛腰部那一片都给圈进城墙了。。。。。。城墙从岛子的南岸一直修到了北岸!”

    “真有那么大?”多尔衮眉头大皱,“那得多少人开工啊?”

    “哦,城墙修得不高,也没用砖石,也不是版筑夯土的,而是用麻袋填土堆起来的。”

    这就是后世军队最常见的修筑野战工事的办法,而且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检验,一直到21世纪还在使用的最有效方法。防炮防弹的效果当然是很好的——人家连后世的火炮都能扛,何况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

    除了防御能力经得起考验,用沙袋堆砌堡垒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容易施工,堆沙袋的工程量比夯土要低很多,更不用说以砖石垒砌了。所以喻大仁和张煌言只需要一千多名官兵和两三千民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堆出一个大概的模样来。

    二是容易维修。用沙袋垒成的梯形城墙在结构上是非常稳定的,几乎不可能用红夷大炮轰出大面积垮塌的效果。即便出现了一些垮塌破损,再用沙袋去填补就是了,根本不费什么事儿。

    “用麻袋填土。。。。。。那得用多少麻袋?”多尔衮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这么修城墙的,“而且这样能牢靠吗?”

    “不知道,”范文程摇摇头,“总归比不上砖石和夯土吧?”

    脑补一下的确是不如的,沙袋松松垮垮的,怎么能和坚硬的砖石和夯土相比?

    范文程眉头紧锁,“王爷,南军修建在觉华岛上的城池并不是为了守御,而是为了屯兵进攻!如果他们用砖石修一个小堡,奴才反而不担心。可如今他们却以麻袋填土砌了个三千步周长的城池,只怕,只怕。。。。。。只怕要大举攻辽啊!”

    多尔衮轻轻点头,低声说:“言之有理,用麻袋堆个三千步的矮城,大而难守,都不用红夷大炮就能打破了。。。。。。除了屯兵屯粮,还有什么用处?”

    他说着话,眉头紧紧皱起,似乎在反复权衡。

    “王爷,”范文程看着多尔衮,“奴才觉得辽东、辽西都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如果出了什么纰漏,这人心。。。。。。”

    “人心怎么啦?”多尔衮扭头瞪了范文程一下,“辽东、辽西海疆数千里,南人有大海舟无数,何处去不得?难道咱们还要处处设防?防得过来?”

    范文程被多尔衮一怼,一下也哑口无言。

    多尔衮站起身,在文华殿里面踱起了方步,走了约莫十几步,忽然停住了脚步,对范文程道:“范文程,本王再给你一道令旨。。。。。。将辽西濒海三十里内的百姓全部迁走,所有村庄一律焚毁,田地中的青苗一律驱牛羊啃食!”

    “王爷,您这是。。。。。。”范文程讶异地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冷冷道:“辽西、辽东沿海是咱们的七寸。。。。。。分兵把守是不可能的。咱们满洲的天兵必须集中一处才能痛击南寇。要是分兵把守,反而会让他们各个击破,所以在辽西、辽东沿海坚壁清野是唯一的招。好在咱们在辽东、辽西的人也不多,别说三十里,就是坚壁清野一百里也无妨!

    有了这三十里到一百里的荒野,咱们只要在辽东、辽西各布下数千八旗劲旅,就可万无一失了。”

    多尔衮的应付办法虽然难看,但的确有效啊!沿岸坚壁清野可以搞出一个缓冲区,小股的登陆部队上了岸也过不了这一百里——这百里荒野没有居民,但是可以布置斥候骑兵。朱慈烺的新军如果列阵而战,也许可以和八旗劲旅对垒,但是要拼斥候夜不收,那可完全不是对手!

    况且辽东辽西还是八旗的主场。小股的登陆部队上岸后就会被八旗的斥候骑兵遮蔽周围,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怎么敢前进一百里?最多也就是在岸边转悠。

    而大股的明军登陆和上岸后的行动比较慢,要完成登陆并且突破缓冲地带,至少得好几天。那时多尔衮布置在辽东、辽西的精兵已经严阵以待了!

    依靠数千真满洲也许不足击退数万甚至更多的明军,但也可以拖延时间,等待大军从北京赶来。也可以对明军的后勤线进行打击,迫使他们退回岸边。

    “王爷英明!”范文程恭维了多尔衮一句,这是打心眼里佩服主子——辽东、辽西那边的局势他想想都头疼,可没想到却被多尔衮给轻轻化解了。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从文华殿外面传来,那人还没进来,就已经嚷嚷起来了:“十四哥,出什么事儿了?大半夜的把我叫来。。。。。。”

    来人原来是多铎,他是被多尔衮叫回北京面授机宜的。他在前线那么久,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