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的都是宫中的套话,应该是提前背好的词儿。不等她说完,就听见朱慈烺哈哈笑了起来:“三妹,你留下吧。宁选侍,费选侍,你们先去休息。”

    就在这时,一阵闷雷滚动的声音从窗外传来,朱慈烺扭头看了一眼窗外,黄昏时分的天色非常阴暗,沉沉的似乎又要下雨了。朱慈烺想着:这场雨应该会给鞑子的行动造成一些阻碍吧?

    他收回目光,然后站起身,大步走向了吴三妹,牵起她的玉手,便向自己的寝室走去。

第159章 代王怎么来了?(月票,月票)() 
农历的五月初已经接近盛夏时节了,靠海的大沽口天气虽然凉快,但是却经常下雨。傍晚的时候,夏日的大雨又如瓢泼一般的下了下来,浇得周围一切都茫茫不可目视,似乎将整个幽燕大地,都笼罩在一片狂风骤雨之中。

    而这风雨笼罩大地的场景,也暗合了如今北直隶地方的复杂局面。大明未亡,大顺犹存,大清则遮遮掩掩的还没扔掉遮羞的纱布。谁也不知道一场腥风血雨之后,谁会是燕地之主!

    大沽口城以西十多里外,不知什么时候就架起了一座沟通卫河北南的浮桥。浮桥由许多艘漕船拼成,用坚固的木板将漕船钉在一起,还在漕船靠西一头抹了许多泥浆用来防火。

    浮桥南北两头,各建了一座桥头堡。都是木堡,但却非常坚固,每个堡都有一旗克难新军的兵丁负责守卫。领兵守卫北堡之人,是天津卫那场长街血战后归入新军的原天津镇军的小军官。

    这位叫做俞大仁的小军官是天津卫的世袭军户出身,祖上是湖南人,明初时跟着北伐军一路打到了燕地,还打出了一个世袭千户的官职。不过传到俞大仁这一辈完全没落了,他也没袭到什么官职,而是弃武从文想考个功名出来。可是考了十年连个秀才都不中!最后只好去投军,仗着祖宗传下来的结实身板卖命卖力气。可是也不如意,眼看都四十岁了,才刚刚混上一个旗总,官衔只有帅府小旗,管着八十几个弟兄。

    但他还是非常珍惜这个职位,因为克难新军的校尉是真能拿到一个月四两白银的军饷的,而且一分不少啊!

    太子爷管得严,发饷的时候都由军政卫的官员和师指挥司的军官一起下到营,然后当众点名发饷。

    除了饷足,吃得也好,米面管饱,隔三差五还有荤腥。普通士兵的伙食就能赶上过去曹总镇的家丁了。

    另外,江南那边还有水田等着新军的官兵去拿!俞大仁只是一个小旗,却也有八十亩的授田,还是江南的水田。。。。。。只要到了江南,他n的就有田有房,到时候再讨个婆娘,一定要不满十八的,还要黄花大闺女!

    这日子,他n的有奔头啊!日子有奔头,不过军纪也真是森严!

    军法如山在克难新军里面可不是一说。新军之中不仅有各级军官管着军纪,而且还有一个独立的军法和督战体系!这个体系的最上层是直属抚军大元帅府的军法司,中层则是设在新军各师中的军法所,基层则是设在协、营两级的军法官。其中军法所和军法官并不是师帅、协统、营将的下属,而是归军法司统辖,专门负责整肃军纪,监督作战和训练。

    这帮管军法的大爷不是锦衣卫就是净军出身,个个都猛如老虎恶如狼,就指着折腾人往上爬啊!不仅要管军中的法纪,还要管训练,管战备,管执勤。。。。。。听说太子爷还给他们下达指标,每天都要交人!

    谁要犯在他们手里,最严重要杀头,轻一点也要挨揍、关黑屋、降职!都他n的不好受。。。。。。而且肯定玩真的!

    这种军纪军法,恐怕连太祖爷那时候都没有吧?

    一边是严格的军纪军法,另一边则是厚饷和诱人的画饼。所以俞大仁这样的基层军官在过去的二十几天里面,全都打起了精神,不敢有半点懈怠。上级交代下来的训练和守备任务不敢有半点折扣,训练是一日两操,一操一个时辰,每天都要足额练满两个时辰!其中一个时辰练队列,一个时辰练兵器。

    俞大仁指挥的一旗八十人是参考明初步兵百人队进行编制的,八十人中有枪兵四十,弓兵二十,刀牌兵二十,并没有装备火铳。其中装备了丈三(一丈三,相当于四米多)长枪的枪兵是绝对的主力,因此长枪兵组队冲击或列阵布防,也就成了主要战法。弓箭手和刀牌兵的战斗,都要围绕长枪兵进行。

    对于俞大仁和他的部下而言,这种明初就存在的战法是不陌生的,他们大多都是天津镇兵出身,几乎都是军户子弟,拉不开硬弓还不会举大枪吗?

    大元帅府现在给部队装备大量的长枪,其实也有容易训练的因素——步弓没有几十斤的臂力根本用不好,刀牌耍好了也不容易,只有长枪最简单,就是冲刺加拍击,只要能结成枪阵,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而俞大仁的这一旗兵差不多都是油子,对于刀枪弓牌都是会而不精,结阵也不整齐。如果总结一下弱点,就是缺练和缺纪律!

    所以在二十天,合计四十个时辰的严格训练后,这一旗战兵居然能把枪阵玩得像模像样了。

    而在训练之余,还有守备浮桥的任务要完成,同样不得有半点懈怠!上回天津卫之战中,因为浮桥被烧,守桥部队的军官都被降为了最低级的帅府卫士!

    所以俞大仁现在可是睡觉都睁着一只眼,就怕天津卫那边的流贼再杀过来。

    顺便一提,这座浮桥的功能其实就是阻断卫河,避免流贼的船队突袭大沽口和海沙岛码头的。

    大雨里头,俞大仁又一次开始了例行的巡查。他在布面铁甲外头披了件蓑衣,没有戴头盔,而是戴上了防雨的斗笠,提着把用油布裹了枪尖的长枪,靴子外又套了双防滑的草鞋,一个人从南岸的木堡步行走过浮桥,检查桥上所有的岗哨,然后再登上北岸的木堡,等待放到北岸外围去的暗哨返回。

    现在卫河北岸是一片明、顺、清三不管的地带,土匪横行,还有不少豪强结寨自保,非常混乱。不过真正让朱慈烺担心的还是北面的鞑子突然南下!

    永平到大沽口也不过三百多里,骑兵马队两日就能走完了,朱大太子可不敢掉以轻心。哪怕今天是自己纳妾的好日子,也依旧向北岸派出了大量的暗哨。

    这些暗哨都直属克难新军指挥使司,全是天津卫当地出身的士兵,对卫河北岸的地形非常熟悉,出动的时候都会乔装改扮,或装成行商,或伪装成难民,每次出动一天便要轮换。

    大约四个时辰前,一队装成盐贩子的暗哨就通过浮桥北上,现在差不多是被他们替换下来的暗哨返回的时候。

    俞大仁刚刚登上木堡,那边就突然响起了马蹄践踏泥水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不是暗哨返回了?

    他连忙向木堡上值守的兵士嚷道:“戒备!”

    那名士兵应了一声:“得令。”

    然后就取出个铜锣,用木棍敲打起来,发出“当当当”的刺耳声响。木堡里面有一队正在休息的士兵,听到铜锣预警,也不敢怠慢,连忙披上棉甲或布面铁甲,提上各自的兵刃上了战位。木堡的大门一直紧闭着,这个时候更加上了顶门杠,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不一会儿,就看见一群披着蓑衣,拄着木棒,背着竹篓,拉着毛驴的“商贩”,撒开丫子奔向木堡。

    “旗总,是自己人!”刚刚登上木堡的队正对俞大仁说。

    “不对!”俞大仁非常警觉,“没有那么多人。。。。。。有情况!”

    他的话音刚落,那边就传来了天津话:“二五眼!”

    这是骂人的话,也是暗哨过桥的口令。

    俞大仁马上答了一句:“弯心眼子!”

    这也是句口令,两边口令对上,那边马上就有人嚷道:“快开门,北边儿来了大队人马!好像是代王爷的人!”

第160章 当鞑子遇到骗子(第三更,月票)() 
“长枪兵听令,门内戒备!”

    “弓箭手上堡戒备!”

    “刀牌兵去开门。。。。。”

    哪怕对准了口令,木堡中的戒备都没怎么放松。二十来名兵士就在一个名叫张文珏的队正指挥下,一边布防,一边开了木门。

    门外进来的的确是克难新军的暗哨,并不是一队,而是两队。原本在北岸戒哨的那一队,以及替换他们的一队,都一起回来了。带头的是一个姓田的青年,天津人,读过书,还中过秀才。不过在这乱世里面秀才也不值钱,天津卫之战后因为家道破落,就跟着一起来了大沽口。他本想去投锦衣卫,却因为锦衣卫名额已满被划拉到了克难新军的哨探协,当了个暗哨。

    “田秀才,怎么回事?”

    俞大仁认得田秀才,他和田秀才的爸爸是同学,都是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学渣。不过田家有钱,是干私盐买卖的,所以没秀才也一样娶妻生子,生了这个名叫田卿意的小伙子,而且还是个神童,十三岁就中了秀才。可惜偏偏是个乱世秀才。。。。。。也是命苦,考不了举人、进士,只当了个新军的探子。

    “有三四千人的大队,都是骑马的,打着‘天下兵马副元帅代王’的大纛,还有蓟辽总督的旗号、三军司命旗和一副王命旗牌。”

    “服色呢?”

    “服色也对,”田秀才道,“远远看去都是官兵。”

    “那就错不了啦,一定是代王千岁不敢去大同,往咱这儿来了。”俞大仁看着田秀才道,“你怎么把人都带回来了?”

    朱慈烺封朱慈焕为代王的事情是公开的,上了邸报。俞大仁是个不第秀才,但也是读书人,自然会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也是知道。

    “因为旗号不对啊!”田秀才说话的声音都有点抖了,“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封三皇子当过天下兵马副元帅?那是他自称的。。。。。。现在怎么敢用这样的旗号?”

    “也是啊。。。。。。”俞大仁额头上冷汗都滴下来了。

    代王朱慈焕得多脑残才会打着“天下兵马副元帅代王”的大纛来见他哥哥?

    “如果不是代王千岁,那来的是谁?”

    “还能是谁?”田秀才道,“不是鞑子就是流寇!”

    “他n的,”俞大仁倒吸口凉气儿,“他们来的可真是时候!今天可是太子爷纳妾的日子,好多当官的都去海沙岛上吃酒了!”

    田秀才咬咬牙道:“这是咱们表现的机会!只要能拖延片刻就是头功,到了江南,还不得有几百亩田的大赏?”

    “也是啊,太子爷可是赏罚分明的!”俞大仁搓了搓手,“可来的很可能是鞑子啊!”

    鞑子啊!

    那可是恶魔一样的敌人,就俞大仁手底下这帮兄弟,哪够人家塞牙缝的?

    “不怕!”田秀才咬咬牙,“不就是鞑子吗?咱打不过鞑子,还不能使诈骗鞑子吗?”

    “骗鞑子?怎么骗?”俞大仁皱了皱眉,心想:自己是读圣贤书的,不会骗人啊!

    “听我的!”田秀才一笑,“骗人的事儿我拿手!”

    他是神童啊,十三岁中秀才,智商那是低不了的,家里又是贩卖私盐的奸商,想来也不是好人家,吹牛撒谎的事儿一定是家学。

    “那我干什么?”俞大仁问。

    “你当然负责杀鞑子了!”田秀才笑着,“怎么都得杀他个二三百吧?”

    “二三百?”俞大仁翻了翻眼皮,“那可是鞑子啊!”

    。。。。。。

    大沽口浮桥北面,大雨将四下都变成泥泞一片。

    三千数百人马,就在雨中觅路前行。天色越来越黑,他们又不敢张起火把灯球。行军的速度就怎么也快不起来。

    而且大沽口这边自万历援朝之战时起就是海防重镇,周遭修建了许多堡垒营寨,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人驻守?这队人马虽然不惧,却也不愿意同明军纠缠,耽搁行程。所以就一路绕行,远远避开这些据点。

    正因为要避开可能有明军驻扎的据点,所以这队人马接近大沽口后就避开了路况相对比较好的官道,一路上都在泥地里面翻滚,可谓吃足了苦头。

    而这队人马,就是被田秀才他们发现,打着“天下兵马副元帅代王”旗号的那一部了。

    他们不是流寇,而是鞑子!也不全是真鞑子,而是八九百名正白旗的精锐加上两千出头的正黄旗汉军。其中还有四十名巴牙喇勇士——是从各个牛录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

    他们还分为白摆巴牙喇和红摆巴牙喇,也就是白甲兵和红甲兵。其中的白甲兵更是百里挑一,每个牛录只选十人!而红甲兵则是一个牛录选四五十人,同样是武艺超群的好汉。

    带队的正是多尔衮麾下的巴牙喇纛章京,满洲第一勇士纽祜禄。多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