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如此,所有人心头震惊不已,却没有人在第一时间开口。因为这件事,开口就是麻烦。
只是如今秦帝胡亥开口征询,不开口就是违背君命,一时间,却是把大秦群臣难住了。
“陛下已经及冠数年,如今皇室人脉凋零,立后选妃一事应当提上日程!”书房之中的沉默,最终还是被打破。
能够这样肆无忌惮的说出来,也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无欲无求,只想要大秦帝国得到重铸的尉缭了。
正因为尉缭的无欲无求,所以在面对胡亥之时,少了一般臣子的那一丝拘束。当然了,不仅是尉缭,更有王贲。
只不过如今通武候王贲不再咸阳,只剩下太尉尉缭一人。
“立后,必有嫡长子。”尉缭说到这里,神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如此一来,正好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闻言,胡亥眼底有一丝沉思在其中,因为他清楚,纵观整个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嫡长子继承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
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在法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
胡亥清楚的记得,嫡长子继承制,起于商末,定于周初。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为宗旨。
在这个时代,由于八百年周朝的影响,礼制早已深入人心。纵然大秦帝国崇尚法治,却也没有彻底的抛弃礼制。
在这样的局势下,此时家国一体,嫡长子继承可涵盖帝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
虽然在财产继承中诸子均有继承权,嫡长子仍处于优势地位。
胡亥明白,在封建社会之中,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它是符合当下社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继承制。
纵然这个制度,有一定的缺点,但是在大的趋势上,它是保证华夏上下五千年能够一脉传承的原因之一。
而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本,便是要有嫡长子,这一切的源头便是立后。
“呼……”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看了一眼尉缭,道:“太尉,至于嫡长子继承制,先不用考虑,但是立后选妃一事,必须要提上日程。”
“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
在这个时候,胡亥不想提及嫡长子继承制,因为他清楚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这个制度他一定会推行,但绝对不会盲目。
而目下最应该解决的便是立后与选妃!
“确定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大秦帝国的万世长存,老臣以为,当借此机会,确定嫡长子继承制!”
在这个时候哦了,尉缭并没有因为胡亥的一句话而妥协。因为他清楚胡亥心头的疙瘩,若是错过这个机会,下一次又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于是,尉缭站起身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先帝一朝,就是因为没有明立太子,才至于将帅不能同心,被赵高有机可乘!”
“太尉你呀——!”
伸出手指,指了半天尉缭,胡亥直气的哆嗦,却也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
因为谁都清楚,如今的局势如此,大秦帝国之中,胡亥已经是帝国的二世皇帝,而且除了胡亥之外,已经没有人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就算是群臣心里再不满,也不得不承认胡亥的皇位。这一点,太尉尉缭心里清楚,同样的,秦帝胡亥也是一清二楚。
正因为如此,面对尉缭等人偶尔发的牢骚,胡亥只能苦笑一声,咽下去。
“太尉,嫡长子继承制,也得到嫡长子才行。”胡亥苦笑一声,对着尉缭,道:“只有选妃立后之后,才有推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土壤。”
“如今还是商议立后选妃一事,至于嫡长子继承制,可以一步一步来!”
……
“陛下,老臣以为立后一事,必须要娶秦女!”看到太尉尉缭与秦帝胡亥颇有争执起来的可能,左相子婴站起身来,道。
“选妃,臣等可以不强求,但是大秦帝国的皇后。必须要是老秦人之女!”
“左相之言,臣等附议!”全部的大臣纷纷站起身来,对于子婴的话附议。
甚至于,这一次站起身来的不至是老秦人,更有陈平以及蒯彻。很显然。他们对于立后一事,有着同样的执着。
那便是立秦人之女!
“嗯。”
点了点头,秦帝嬴斐看着底下态度坚决的群臣,幽幽一笑,道:“现如今,朕娶妻,除了老秦人,还能是何人?”
胡亥心里清楚,太尉尉缭等人的担忧。如今的大秦帝国需要安定与团结,绝对不能由他乱来。
在这乱世之中,只有娶老秦人之女才能安抚老秦人之心。而且秦帝胡亥绝对不能与他人联姻,任何人都不能。
毕竟秦帝胡亥与天下诸国之主是绝对对立的。这一点是老秦人最为忌惮的一点,作为二世皇帝,胡亥绝对不能去碰。
故而,不管是老秦人的群臣,还是陈平,蒯彻都表达了相同的意见。
本章完
第458章 家国情怀远不及联姻!()
第458章 家国情怀远不及联姻!第1/1页
立后必为老秦人之女!
这是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共同的诉求,也正因为如此,秦帝胡亥与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第一次就立后一事达成了一致。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彼此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便是立秦人之女为皇后,并不需要太多的争论。
但是接下来的话题,将会是一个艰难的挣扎。毕竟选择谁为皇后,这其中的含义大不相同。
沉吟了片刻,秦帝胡亥看着群臣,立后的是秦人这毋庸置疑,但是立后人选,才是最大的关键。
不管是秦帝胡亥,还是群臣都清楚,这一次立后的人选,才是这一次商议的重中之重。
因为立后一事,关系重大。这一点,是其他妃子代替不了的。
所以人选很重要!
一念至此,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环顾一周,道:“立后必然是老秦人之女,但是先帝驾崩,朕的婚事,还需要太尉与左相料理,不知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陛下既然有此意,臣等自然不竭余力。”说到这里,太尉尉缭与左相子婴对视一眼,淡淡地笑了。
胡亥心里清楚,整个大秦帝国除了这两个人。再加上通武候王贲,其余人根本不足以为他执掌婚事。
一国之君,迎娶婚嫁本就是极为忌讳的一件事,再加上这一次娶妻意味着胡亥将会封后,如此一来,意义更加深重。
除了太尉尉缭以及左相子婴这样位高权重,又与胡亥关系匪浅的人,根本不足以操持。
一想到这里,胡亥点头,道:“诸位爱卿可以商议一二,有了决定可以禀报朕,朕与当事人商议一二。”
“请陛下放心!”尉缭点了点头,对着胡亥一拱手,道:“一旦有了人选,臣必然第一时间禀报陛下!”
尉缭是过来人,自然清楚胡亥心头的担忧。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并不是一个过错。
更何况大秦帝国的皇后,必然要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要艳惊天下。
要不然,别说是秦帝胡亥,就算是尉缭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毕竟对于大秦帝国的皇后,一国皇后,母仪天下。
不管是任何时候,只要她在成为大秦帝国皇后的那一刻起,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秦帝国。
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皇后,必须要配得上这个帝国。
关于立后的这件事,胡亥心头虽然与韩谈有所商议,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透露出丝毫的风声,将一切都交给了太尉尉缭与左相子婴手中。
因为他清楚,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做的太过于明显。特别是在通武候王贲手握一般大秦帝国大军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左相府中。
“左相,陛下立后一事,你有何看法?”说完尉缭深深看了一眼子婴,沉默了下去。
他清楚,左相子婴插手这件事是最为名正言顺的。如今胡亥只有子婴一个长辈,此刻的子婴更是位高权重。
正因为如此,尉缭才会在第一时间询问左相子婴的意思。毕竟胡亥的婚事,本就应该是嬴氏的家事。
“太尉,子婴有一个想法!”沉默了许久,子婴抬起头看着尉缭一字一顿,道。
闻言,尉缭一摆手,道:“快说,此事不宜过迟!”
“太尉,陛下这一次婚事,意图在于立后!”说到这里,子婴话锋一转,道:“正如太尉在书房之中所言,立后的同时也意味着嫡长子继承制的推行。”
“如此一来,皇后必须要是老秦人之女,而且皇后一族必须要足够强大,能够帮助陛下稳固当下的大秦。”
“举朝上下,子婴深思之后,发现只有通武候的嫡女王洛洁最为合适!”
听到这里,尉缭立马就明白了子婴的打算。如今的大秦帝国,通武候王贲坐镇三川郡,统帅着河东郡,三川郡,以及函谷关,武关一带的秦军。
从某一种意义上,如今的通武候王贲能够一言决定大秦帝国的兴衰。
在这个局势下,选择王氏联姻,对于秦帝胡亥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想到这里,尉缭忍不住深深看了一眼子婴。他没有想到子婴,居然能够在一瞬间想的如此之深。
“左相所言甚是!”
点了点头,尉缭,道:“通武候家教严谨,与陛下联姻确实是当下的最佳选择,只是此事当如何与通武候言?”
看着尉缭,左相子婴一拱手,道:“举朝上下,能够与通武候交心者,唯有太尉一人尔。”
“此事事关陛下,更是涉及大秦帝国传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由太尉亲自向通武候提及为妥。”
在这个时候,唯有太尉尉缭亲自前去,才不算是辱没通武候王贲。除了尉缭之外,大秦朝野上下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比拟。
“陛下,太尉与左相送来文书,他们商议出来的人选,便是通武候的嫡女王洛洁——!”韩谈站在廊下,对着寝室之中的胡亥深深一躬。
“王洛洁?”
呢喃了一句,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对于此人,你了解么?”
胡亥心里清楚,不管如何,只要王洛洁是通武候王贲的嫡女,不管是长得如何,他都必须要娶。
他必须要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考虑,如今的王贲,手握十五万大军,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秦第一重臣。
更何况如今的大秦帝国手握大军最多的便是王贲,接下来便是驻扎在九原大地之上的李信大军。
一直到最后,才是坐镇咸阳的秦帝胡亥。正因为如此,他必须要联络王贲,至于李信有儿子李必在,一切万事大吉。
但是通武候王贲不一样,王离已经为国捐躯,这个时候,大秦帝国与通武候王贲的联系,只有家国情怀。
对于胡亥这样多疑的帝王而言,光是凭借家国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家国情怀,远远没有联姻更加稳妥。
故而,当韩谈的话与尉缭子婴的意思一致时,秦帝胡亥心里悄然松了一口气。
搜狗阅读网址:
第459章 秦帝与王贲的书信往来()
第459章 秦帝与王贲的书信往来第1/1页
洛阳。
王贲卯时走进书房,皱着眉头,正在思考着未来的计划,批阅着积累下来的公文。
手握十五万大军,坐镇三川,河东两郡,同时要维护函谷关以及武关两地的安危。
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所有的大事,近乎于有一半撇在了通武候王贲的手中。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朝廷虽然开始运转,但是却远远不及当初。在一些事情上,缺少远见与胆魄。
正因为如此,当初胡亥将三川郡以及河东郡交给他的时候,通武候王贲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毕竟只要大秦帝国得到重铸,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
从胡亥撤军以来,王贲直接忙的手忙脚乱,不仅要忙碌新军征发一事,还要保证三川郡与河东郡的稳定。
特别是如今的三川郡与河东郡,全部属于军管,政府职能并不完善,正因为如此,需要他亲自决断的事情太多了。
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王贲经常忙碌到半夜,哪怕是如此,已经是案头竹简堆积如山,政务一件一件。
这间政事堂很大,几乎占了小半个大厅。这是王贲的特意安排,政事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