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秦霸世-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急忙进屋,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里正老人跪在双亲的灵位前,鲜血流淌,腹部已经大开,双手依然紧紧握着插在腹中的短剑。

    “里正老伯……”看到这一幕,胡亥骤然哽咽,就了下来,看着里正,神色复杂无比。

    从某种意义上,他就是里正老伯致死的最大刽子手。若是没有他,里正也许能够挺过数年。

    老人艰难睁开了眼睛:“公子……老秦人故土难离……”说罢,便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老伯,安心走……”胡亥默然良久:“中原大地都将是老秦人的,何来故土难离!”

    胡亥将老人的眼皮轻轻抹下,站起身来:“卫余,厚葬里正……”

    “是!”

    ……

    “陛下,迁村一事阻碍太大,老秦人留恋故土,继续下去只怕会引起更大的民愤!”这一刻,尉缭一脸凝重。

    “国尉也看到了,村庄低洼,一旦有大水袭来,必然会重演今日之事!”胡亥愤愤然骂了一句:“但这天下皆我大秦,老秦人何来故土难离之说。”

    “陛下,话虽如此,但是老秦人不这么想!”骆甲突然开口,却觉得气氛不对,连忙闭口不言。

    默然良久,胡亥不禁唏嘘道:“是啊,老秦人却不这么想。只是在故土难离与活下去之间,朕相信国人!”

    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胡亥相信当在绝境之下,一旦有生的机会摆在眼前,大秦国人绝对不会放过。

    一想到这里,胡亥默然片刻,看看卫余,道:“立即向三郡颁布诏书,由县府派人核实,重建房屋的重建,该搬迁村庄的搬迁。”

    “一切开销用度,皆由朝廷支付。大秦国人,只需要付出力气,就可以拥有一个新家。”

    “与此同时,布告三郡:一旦完成重建与搬迁,朝廷优先考虑耕牛,农具,粮种的发放。”

    “开仓放粮一事,将按照国人重建的进度跟进。朕亲自坐镇三郡,大秦国人上下一心,必能渡过劫难!”

    卫余点点头,道,“臣谨遵命。”

    补昨天的一更

    本章完

第158章 尉缭之策不负盖世() 
回到郡守府,天色已黑了下来。胡亥稍事整理,用过了饭菜,便一个人在郡守府后院独思。

    走访了数个村庄,又经历了里正,老人自杀事件,让胡亥心头有一丝的沉重。

    他必须要冷静一下,才能做出理智的决定。

    ……

    由于郡兵层层把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守,来往巡逻士卒穿插。此际郡守府很安静,很空旷,一片清爽,全然没有秋日的燥热烦闷。

    月上中天时分,郡守府的后院中洒满月光。院中石案上,铺着一张大图。胡亥正在图上勾出一条条路线,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故土难离的反抗让他震惊,但胡亥却没有放弃,也没有在意。他清楚这种情节,是因为商君变法以来的结症所在。

    这段时间中,胡亥没有会见任何朝臣,一直把自己关在郡守府庭院里琢磨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胡亥想要静处不动,却也清楚身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他早已身入局中不可自拔。

    这一次,胡亥的用意很深。一则,他要和受灾的庶民保持表面上的距离,以防万一出现不测,他好出面收拾局面。

    与此同时,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他需要的不是亲民,而是保持高高在上,以维护威严。

    二则,他要看一看,没有他的出面,卫余处理危局的才干究竟如何!他对于这个在危机之时,敢狂言扶秦的郡守有很大的好感。

    大秦帝国缺人,若是卫余有大才,胡亥自然会越级提拔。

    三则,他要给大秦帝国朝野一个印象,那就是皇帝爱民,却不亲民。皇帝重臣,却不养臣。

    政治如同用兵,有时候也是一种诡道,需要权谋机变,胜利是唯一的目标。

    胡亥在院落中,精心揣摩的两件事,就是预防故土难离而导致的自杀发生。这种以血明誓的手段,太低级,却也让人头疼。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事那便是蜀仓,汉中仓,咸阳仓,灞上仓运粮的路线。

    胡亥用红色笔画出一条条,在帝国大图上反复勾画。预想出最快速度运粮的方案,以及各种运粮不及时,平息民愤的方略。

    月亮很亮,由于后院中没有树木遮挡,长案上的地图看的很清楚。此时,胡亥对着地图上的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红线,陷入深深的思索。

    “陛下,国尉与郡守求见。”黑六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凝重。

    “噢?国尉与郡守?他们回来了?”胡亥笑笑,终于回过神来:“快请——!”

    “是!”点头称是,黑六转身大步而走。

    ……

    尉缭与卫余两人,匆匆走进:“臣尉缭,卫余,参见陛下。”

    胡亥放下地图,微微一笑,道:“国尉与郡守辛苦了。黑六,上茶。今夜月色正好,就在这儿说。”

    说到这里,胡亥指着一个石礅:“坐,这石墩比草席凉快多。”

    “是!”对胡亥深深一躬,从容坐下。

    ……

    两人坐下,尉缭看看石案上地图上的一道道红线,沉吟片刻,道:“陛下,有决定了么?”

    “没有。”摇摇头,胡亥:“这只是朕的猜想,是否行通尚需要验证。说说你们对此事的想法。”

    尉缭喝了一盏茶,便从故土难离一事说起,详细讲述了老秦人故土难离的历史渊源,又讲了因为军功法的缘故,老秦人视土地为生命。,

    一直说到村庄中老里正,为了抗命选择自杀,最后一拱手,道:“陛下,当初始皇随迁富商巨贾十万户充咸阳,但是徒渉老秦国人,确实是旷古未有。”

    “老里正的自杀,就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一时间,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势,臣也忐忑不安。”

    “然则陛下所言极是,大秦国人有些村落不适合居住。如果不搬迁,迟早会出问题。而且在大秦帝国之中,老秦人何来故土难离之说。”

    “只要多宣传,老臣相信老秦国人,一定会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闻言,胡亥长嘘一声:“国人庶民好办,朕担心的是世家大族,以及大秦功勋家族。”

    “国尉也清楚,大秦帝国以武立国,军旅世家大多在北地,九原,陇西一带。”

    “陛下,臣愚见恰恰相反。”尉缭笑笑,搁下手中的茶盏:“对于世家大族以及军旅世家而言,不论是搬迁何处,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

    “何以见得?”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忍不住看向了尉缭。

    尉缭一字一顿,道:“国家之根本在民众,国家之力量亦在民众。只要民众守法自律,大秦帝国必然会稳如泰山!”

    深深看了一眼尉缭,胡亥饮下一杯茶沉吟,道:“世家大族和军旅世家都有大片土地,安知他们会承受?”

    闻言,尉缭自信一笑:“陛下所虑简单,世家大族与军旅世家的土地,最终还是由国人耕种。”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灾人祸横行。他们远比庶民有远见,自然会清楚配合朝廷意志,才能有更大的好处。”

    说到这里,尉缭冷冷一笑,道:“更何况,就算是世家大族与军旅世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会逆陛下的意志。”

    “这些家族都是真正的地头蛇,自然清楚他们依附于大秦帝国。只有大秦帝国繁荣昌盛,秦之一字镇压中原,他们才会有更大的利益!”

    “说到底,军旅世家与世家大族,与大秦帝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者之间,气运息息相关。”

    ……

    “嗯,请国尉道其详。”这一刻,胡亥有些兴奋。

    “以陛下之命:告北地,上郡,九原三郡之民。搬迁乃朝廷之意,为大秦帝国复兴,老秦人必须要遵从朝廷意志。”

    “一切都是为了大秦,一切都是为了帝国。陛下可以重点提一提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老秦人誓言!”

    “保证大秦帝国国人与朝廷上下一心,唯有如此,才能迅速稳定三郡之地!”

    “与此同时,紧急从咸阳仓调集粮食,救急三郡百姓,彻底稳住国人慌乱之心。唯有如此,国人恐慌之意,才会消散。”

    本章完

第159章 水军,扶桑,徐福……() 
胡亥沉默品味有顷,拍掌笑,道:“好!由卫余立即起草诏书布告三郡,另外立即运粮北上,如此一来,大秦帝国就度过了倾覆之危。”

    说到这里,胡亥悠悠一笑:“国尉,再说说仔细。”

    胡亥清楚,这两件事都不是小事。任何一件,都会是繁琐之极。

    若是没有部署,没有经过详细的谋划,都有可能出现纰漏。对于目下大秦帝国,一旦出现意外,局势将会是雪上加霜。

    闻言,尉缭沉默良久,抬头。道:“陛下,老臣以为当保证运粮路线的绝对安全,要不然必然会使朝廷失信,庶民暴乱……”

    点了点头,胡亥叹息,道:“运粮路线,朕思谋了三条,只是却无一个绝对安全。不知,国尉对比有何高见?”

    尉缭举爵大饮,慨然一叹:“以老臣看来,当以水军而出,过泾水直入泾阳,如此一来,不仅快捷,也好护卫。”

    胡亥点点头:“也是,沿着泾水逆流而上,不出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泾阳,况且大军只需要随行护卫便可!”

    尉缭放下酒爵:“哎,陛下啊,老臣当然也想到这一点了。但是我大秦并没有像样的水军,一时半会儿有无法组建……”

    “组建何用?”胡亥笑,道,“嬴恒的三千骑士足矣,组建水军未免多此一举!”

    胡亥清楚,此时的大秦帝国连一支铁骑都养不活,更别说是一支需要重金打造的水军了。

    在大秦帝国风雨飘摇之际,想这一点,根本不切实际。

    “不然不然。”尉缭摇头:“陛下北上泾阳赈灾,万民侧目。运粮一事万众瞩目。绝不能出现差错,此事关系到大秦帝国的安危,万千庶民对帝国对陛下的信任,绝不能轻怠!”

    “譬如自杀的老里正以及其他老人,这些人,在各地亦或者各大村庄,都是有威望之辈。”

    “这些人与本地庶民的关系,错综复杂,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深。甚至于朝廷的命令,远不如他们的话。”

    “一旦因为这些人的死,激起当地村民的反抗,必将会爆发民变,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那?国尉觉得朕当成立水军么?”一说到水军,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

    尉缭点了点头:“成立水军乃必须,纵横与泾渭之间,将来南下楚地都有大用。只是绝不是此时,等到大秦帝国富庶了,才是成立水军之日。”

    作为大秦帝国国尉,他自是清楚成立水军,对于一个国家国力的压力。

    胡亥叹息一声,良久沉默。

    尉缭微微一笑,道:“陛下,不需忧伤,今日我大秦帝国虽国力衰弱。但我老秦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必然有强盛之时。”

    “水军大秦帝国迟早会有的。”胡亥幽幽一叹,道:“朕久闻大海之中,徐福为父皇求娶长生药未归?”

    旁边的尉缭,道:“是,确有其事,只是徐福不见踪迹,当时始皇大发雷霆,依旧无可奈何。”

    闻言,胡亥忍俊不禁,也哈哈笑了:“朕曾闻,大海之东有一小岛——扶桑,大秦帝国的水军,必能踏足此处,斩杀徐福!”

    “陛下的意思是,徐福躲在扶桑?”这一刻,轮到尉缭惊讶了。

    “耳闻之事,并非目睹!”胡亥摇了摇头:“但只要有一线可能,朕就不会放过徐福!”

    “远征扶桑,大秦有何好处?”尉缭也是直触要害:“劳师远征,对于大秦帝国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如今大秦帝国举世皆敌,一朝为敌,山东列国不过是战败,但是大秦帝国却是岌岌可危也。”

    “国尉是说,放任徐福自流?”胡亥眯了眯眼睛,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对扶桑的痛恨。

    “大秦帝国眼下要事,在于东出函谷关,再一次兼并天下,而不是想不切实际的远征!”这一次,尉缭的语气有些重了。

    胡亥一怔,又立即笑了:“国尉所言甚是,远征扶桑尚且太远。目下最紧要的不是兵出函谷关,而是赈灾救民,渡过这个难关。”

    尉缭骤然一阵苦笑,他们两个一下子扯的太远了。不论是远征扶桑,还是建立水军,都是以后得事情。

    当下大秦帝国最紧要的事是救民,一想到这里,尉缭长叹一声:“陛下,救民一事必须要立即去做,水运快也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