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破好像守财奴一般,一处处的巡视着蓟城粮仓,两眼冒着星星。
在尉迟告诉他,今年粮草运不完。因为飞狐道太不好走了,人手也不够用的时候。
李破咬着牙关,下了一个后来为很多人诟病的命令。
迁民,涿郡居民,凡愿意跟随大军西去的,都迁去马邑。发给他们粮食土地他们帮着运粮。
听上去是以自愿为主,可这年头,军令一下,那就不是自愿不自愿的事情了,事,都将以军人的意愿为主导。
李破做的很刁钻,先就散布谣言,说大军西去,要将涿郡粮仓中的粮食,都运回代州去。
掀起了涿郡百姓的恐慌后,再以利诱之,先迁大户人家,再迁百姓。
这会儿,给他出主意的人已经换成了幽州总管府司马温彦博。
可以说,这是李破收留的第一位在当下有着不小的名望的人物。
温彦博也充满了无奈,李破克蓟城,他便闭门不出,腻腻歪歪的尽显文人之矫情。
李破正忙着看粮仓,也顾不上他,也绝对不会有什么三顾茅庐之类的戏码上演,而这人是太原大族出身,兄长温大雅据说在李渊面前很受信重,没杀了这厮就是好的,怎还会去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
可温彦博在家中只呆了两天,就坐不住了。
迁民啊,在他看来,这是残民以逞的枭雄行径,比之窦建德,魏刀儿之流,还要可恶三分。
长途跋涉去到代州,有多少人家将在这漫长的行程中家破人亡?
于是,这人衣冠不整的跑来了李破面前,捶胸顿足,慷慨陈词,想要劝阻李破迁民之举。
不得不说,李破对文人确实是比较优待的,没有将温彦博当即拖出去斩了。
可李破只一句话就将他堵了回去,“吾意已决,你与其说三道四,不如好好帮我想想,怎么把这数十万百姓,平安的送去晋地……”
“再者,你应该清楚,幽州已非善地,罗艺一去,幽州屏藩已失,虎狼环伺之下,这数十万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可言?我今迁民去代州,是救了他们……”
这样的强词夺理温彦博大怒。
于是,情形就比较好笑了,这位闭门不出的幽州总管府司马却反过头来想劝李破留下,据幽州以定河北了。
奈何他说的再是天花乱坠,李破也当耳旁风一般。
他在马邑经营多年,如今也有希望收雁门,楼烦于治下,有三郡在手,来河北跟窦建德争锋的意愿十分的低。
换句话说,河北是个烂摊子,人们也并不欢迎他,而他又不可能分兵,所以,放弃的必然是幽州,绝对不会是代州三郡。
妥协的也必定是温彦博,于是,他的官职也立马降了一格儿,成了马邑太守府司马。
可妥协是妥协,温彦博的劝说,也确实起了作用。
李破将移民计划的时间延长了多半年,也就是到明年夏天,要将涿郡数十万百姓,迁入代州。
他这是要一举解决代州缺民少粮的局面。
如此大规模的迁移百姓,招致骂名那就不用说了。后遗症也绝对不会少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移民过程中受到的外部干扰,都在涿郡一战当中,被降低到了最低。
在大业十三年七月间。魏刀儿派兵北上,想要劫掠粮队。
被罗士信率兵一举击溃,追袭百里,吓的魏刀儿立即率兵东逃,窦建德率军北上支援。在野战当中,被罗士信,尉迟恭,刘敬升等往来骚扰,后勤不济之下,匆忙撤军,回去了老巢。
恒安镇军骑兵纵横河北平原,来去如风,令河北群雄闻风丧胆。
在这之后,就再没人敢来寻李破的麻烦了。
骑兵的机动性。你打败了他们,战果不多,你要是被击溃了,却逃不掉,这样的战事,没人愿意去打。
只能眼睁睁的瞅着,恒安镇军像辛勤的马邑一样,逐渐将还算富庶的涿郡搬空,也顺便消耗掉了河北最后一点元气。
当然,河北战事若是如此简单。之前的郭绚,薛世雄也就败的太冤枉了一些,而杨义臣也早将河北整个平定下来了。
河北的战事,其实就在一个乱字上面。
地方上有大族盘踞。首鼠两端,幽州军山头林立,坐视河北大乱,乱军败而复聚,聚而复散,很难剿平。山东乱军纷纷涌入河北,一旦战败,便又跑回山东你追之不及。
这样的烂摊子,只能在烂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个结果,不会因你兵锋犀利,而有所改观。
河北山东的乱象,与河北,两淮,关西都不一样,他们乱的更加的彻底。
而河北的乱军不敢来找麻烦了,可李破却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敌人,突厥人。
秋高马肥,又有窦建德等人通风报信,突厥东方汗驱契丹诸部南下,进攻居庸关,飞狐口外,也屡现敌踪。
这场战事,是李破必须咬牙面对的。
分兵两处的弊端也来了,七月中,云内送来消息,突厥人再次南下了。
好消息是,南下的突厥人并不多,突厥始毕可汗也未亲征,更像是游荡在云中的突厥部族们自发性的劫掠行为。
这让李破狠狠松了一口气。
当然,就算始毕可汗再次率兵大举南下,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只要守好了马邑,云内,雁门几座城池,突厥人也得不到什么。
至于突厥人会不会去进攻晋阳,代州三郡的人们现在都表示,他们并不关心。
实际上,李破并不知道,这一年的后半段,突厥人也是焦头烂额。
旱情影响到了云中草原,这才是云中的突厥部族南下狩猎的原因。
一直掌握着突厥西方诸部的颉利汗,被始毕可汗软禁在了王庭,西方汗换人了。
始毕可汗的这个决策,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颉利汗居于西方汗位上多年,对王庭多有不敬之举,威权渐重之下始毕可汗终于下了决心来对付这位兄弟了。
而后果也很快出现了,在五月间,铁勒诸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这是颉利汗的部下因不满王庭拘留颉利汗之举,而掀起的战事。
力度控制的非常不好,没威胁到王庭,却让叛乱的铁勒诸部西移,跟西边的射匮可汗联合了起来。
实际上,这就是始毕可汗两次南征的后遗症在作祟了,他和杨广两个,还真是难兄难弟,尽显世事之奇妙。
月票月票,书评区的评论阿草看了,对横扫这一章有点不满意,可阿草觉得,战略战术上没什么问题,之前阿草还想写半渡而击来着,可考虑到罗艺也是一员良将,不可能那么轻易的上当,所以就改了。
而涿郡的地形也决定骑兵能够运用的战术不多,没有穿插的空间,而且,幽州军身后就是良乡,战术上应该是正面攻击才对。
阿草之前做的铺垫也足够多了,把幽州军从蓟城引出来,其实就是战略上的关键性胜利,至于用骑兵冲阵,在幽州军仓促迎战的情况下,也没什么问题吧?抓住战机,一战而胜,是战术上的胜利。
觉着胜的太轻松,或者胜的太不轻松的书友,好好回想一下,阿草应该没留下那么多的漏洞才对。
嗯,写了很多,但大家放心,不算字数。
Ps。的童鞋们,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319章长安()
【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大业十三年六月,屈突通败往潼关。
这不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败,而是政治大势上的崩溃,没有后援,粮草短缺,郡县官吏纷纷投敌,根本无法确定敌人到底是谁,战略环境持续恶化……
如此种种,任屈突通领兵再是得力,麾下将士再是善战,小胜几场之后,便是接连战败,大将桑显和一怒之下,烧了蒲津桥,除了让李渊大军只能走梁山之外,也断了自家的归路。
河东屈突通部,只能陆续退往潼关方向,此时,李世民,李建成兄弟,已经绕至潼关之后,切断了屈突通部跟长安守军的联系。
对于屈突通来说,河东战局简直就是一溃千里。
李渊大军越打越多,麾下各部将领,士气如虹,越战越勇。
刘文静更是率军从西向东猛攻潼关,防外不防内的潼关诸要隘依次失守,刘文静率军进驻西潼关,与屈突通相持不下。
屈突通部之所以还能维持一下,不是因为刘文静拿他没办法,而是长安攻守之战终于开始了,刘文静部被抽调的很厉害,于是才放缓了攻势而已。
李渊率晋地大军占据了永丰仓,解决了粮草问题,顺势进兵来到长安城下的时候,李渊堂弟李神通汇合李秀宁所率大军,已经差不多占据了长安旧城。
说起来也挺好笑的,李神通和李秀宁两人都是在鄠县起兵,只不过隔了一个山头儿。
各自拉起了队伍,将关中搅合的天翻地覆,就算李渊大军不来,看他们的样子,也能率军攻打一下长安城了。
李渊几路大军。会师于龙首原上,军势大振,长安县各地官吏,望风景从。从长安城里跑出来的大阀子弟,一个接着一个来到李渊面前效忠。
李渊父子踌躇满志,在他们看来,打下长安城应该不费吹灰之力才对。
可惜,他们想错了。长安城中的一些人,已经抱了与城同休之心。
坐镇长安的关中抚使,大将军卫玄确实已经有心无力了,预感大势已去的他,病情渐渐沉重,无法理事。
大将军阴世师却是年富力强,比卫玄还要顽固几分。
他接过长安守军兵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长安郡丞骨仪等,仿效当年卫玄出兵平杨玄感之乱时的做法。逼着长安守军各部将领亲手刨了李氏的祖坟。
李渊三十余万大军,蜂拥而来,攻打长安雄城小半个月,除了大军伤亡越来越重之外,竟然拿长安守军没有什么办法。
直到七月中旬,天气渐寒,得不到城中大阀的有力,长安守军才渐渐不支,被李渊大军一举攻入外城。
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
被李渊封为冯翊太守,光禄大夫。武乡县公的关中大寇孙华,在激战中,中流矢而亡,这是李渊军中阵亡的最高一级的军事将领。
可惜。此人没有家世背景,阵亡之后,名字也少见于史书之上。
这人要是活的长些,名声应该尉迟恭,秦琼之类的将领之下,甚至犹有过之才对。要知道,这人投了李渊时日虽还短暂,可对李渊率军入关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和屈突通部的交战当中,并不比刘文静等人稍弱半分。
外城即得,李渊挥兵又攻内城。
一直到七月末,李渊才如愿以偿的占据了整个西京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
李渊自封为唐王,大丞相,总揽朝政,做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第二。
就算如此,李渊长安的时间,也比另一个时空当中早了几个月,这让他有着很多功夫,来准备应对那些内外的敌人的进攻。
论功行赏是必须的,随他一起入西京的功臣们,纷纷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连远在幽州的李破都没落下。
不管是安抚人心也好,是看在李靖竭力相助的份儿上也罢,还是让这个人抵御突厥,反正,李破是晋了大丞相府右司马,暂领代州行军总管之职,受李渊四子,并州大都督李元吉辖制。
众人皆得封赏,可李渊唯独落下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爱女李秀宁。
要说李秀宁之功,位于众将之首也不为过,她不但独力保全了李渊父子的家眷,还牵制住长安守军,截断道路,不然的话,屈突通绝对不会败的那么快,长安城也会更加难打,关中郡县也不会这么快的平定下来。
她为李渊省出来的时间,是非常珍贵的。
可李秀宁没有在论功之列,当然,这并非是李渊故意厚此薄彼,里面是有着很多原因的。
头一个,她是女子,女子从军在这年头并不稀罕,可能立下大功的却是凤毛麟角,而且立下的是如此军功,李渊对于这个爱女,也是既喜欢又头疼,不使众将产生身在女子之下的不满,索性也就不封赏了。
二来呢,有人其实先就不满意了。
李渊的堂弟李神通这人对李秀宁就极为不满,他们一同起兵,按照辈分,李秀宁应该归他节制,可事实上,李秀宁有李靖相助,又有五百晋地精兵相随,家底比李神通厚实的多。
一路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