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姐已经晓得了……”元朗嬉笑一声便坐了下来,“府中下人太过疏忽怠慢,阿姐可得管管,如今来往于内宅的人越来越多,若无规矩,怎成方圆?”
“再有,外面便是各处衙署,紧邻内宅,格局也小了些,很是有损于威严……”
他这纯属不知死活,故意勾火来了,本有些慵懒的李碧顿时眉头轻扬,有些恼了,要是搁在两三年前,元朗不定还能如愿以偿,换了拳脚伺候。
可现在李碧年岁渐长,再加上离开军中已久,火气早不如当初旺盛,而且这几年身份变化剧烈,李破那样的家伙都感觉到了不适,何况是李碧了。
但话说回来了,她比自己丈夫强的地方在于,她受到过完整的贵族教育,适应力上不如李破,可她对贵族身份的变化更加敏感。
所以处事之上,她同样不会有手忙脚乱,应接不暇的感觉,几年下来,往日偏于执拗,暴躁的性情也变得温和了起来。
天下风云动荡,影响着这个时代每一个人,不独李碧,其实便是元朗,也在不停的变化当中。
比如他说的事情,听上去像闲聊,也不很动听入耳,更有些推诿塞责的嫌疑,可他并非胡言乱语,是有些道理在的。
这座府邸当年是晋阳王氏别院,李渊从王氏手中接了过来,在里面住的挺好,便将晋阳官署置之不顾,把这里当做了他的治所。
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行为,承平时节李渊也不敢如此,可那会天下大乱,谁又能指责手握重权的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如何如何呢?
后来李元吉更进一步,直接将晋阳官署废弃,让晋阳官吏都到此间听候吩咐,办理公务,完全将这里当做了晋地的政治军事中心,以固自家权威。
轮到李破做主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任何犹豫,顺势便接收了李氏父子留在晋阳的遗产,将这座府邸当做了自己的治所。
等他称王之后,牌匾也换成了汉王府,他比李渊,李元吉其实还要过分,将府邸前面拆了重新建成官署所在,中书,六部全在其中,顺便几乎改变了晋阳的建筑格局。
这才半年多过去,以汉王府为中心,周围的府宅大多其实已经换了主人,也就是说,这里渐渐成为了官员聚集之所在。
如果让个和尚啊,道士啊来转上一圈,十有八九会说这里冒着浓郁的贵气,正是贵人应该居住的好地方。
实际上则没那么玄乎,威权所在,自然有堂皇之气随之,普通人等渐渐都会被排除在外,并划出严格的等级。
而其中一样会产生不少问题,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汉王自家的宅院变小了。
如今官员入内宅请见汉王的越来越多,因为距离本就很近,为了方便往来,还新开出了几个门户,来来往往的人一多一杂,守卫门户的人也就有些应接不暇。
其实没有阿史那庆云,也会有别人倒霉,内宅和官署联在一处,若是平常的地方主官也就罢了,可李破是汉王,手握晋地军政大权,他需要更为宽敞的空间来办理公务,展示威严,很明显,这座府邸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要问晋阳城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肯定是有的,晋阳行宫就摆在那里呢……
可惜,李破已经没有了当一个土皇帝的兴趣,长安城中的皇宫新建不久,远远还没到完工的时候,那里恢弘阔大,还嗖嗖的往外冒着皇者之气。
有那样的好地方,又像触手可及一般,李破又怎么会在意现在的简陋?
李碧同样不会在意这些,眯着眼睛想了想,便压下了火气,她受到丈夫的影响比谁都深刻。
有道理的话不一定动听,而动听的话多数都掺了虚假,能做到明辨是非的人,很了不起,可却一定生活的不如意,所以说真话的人你不一定去奖赏,总是说好话的人,也不用去厌弃。
这是李破的歪理,像往常一样,李碧表面嗤之以鼻,过后琢磨一下,却又深以为然。
所谓帝心难测,无外如此乎?
从这里可以看的出来,李碧对丈夫的敬慕和崇拜已是达到了新的高度,没办法,李破一飞冲天的架势越来越是明显。
百战之荣,若还不能让妻妾引以为傲,那外人就更不提了。
第732章照顾()
“阿弟所言不无道理,看来,阿弟是有备而来……或者又是谁给阿弟出了主意?可是魏玄成吗?还是云定兴?”
李碧脸色倒不见怎的,只是言语当中颇有不善,好像是一把抓住了元朗的七寸,打算使劲捏上一捏。
要知道,元朗本人皮糙肉厚,颇能禁得住摔打,可他对身边的人却很是亲善,维护起来不遗余力,就像当初在代州的时候,说什么也没把在他耳边胡言乱语的突厥贵族拿出来当挡箭牌。
虽然于事无补,那些突厥贵族纷纷掉了脑袋,却也显示出了元朗执拗的一面。
所以说,当他从北边回来,能跟从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千挑万选,大多都具备了几个特点。
一来他们几乎都是外来之人,根基薄弱,二来又都有一定的才能,性情也多谨慎,三来就是官职不高不低,很有上升的潜力。
这么一来也就看得出来,无论是李碧还是李破,对元朗真的是没话说,谁让他们的亲族稀少,而且又都是看着元朗“长大”的呢。
说到来,还真和照顾儿孙差不多少。
可元朗也就此“长歪了”,心胸豁达,待人真挚是他的优点,做事却也失之于草率,心性浮动,不够稳重果敢,耳根子更是软的一塌糊涂。
这哪里像一个战乱时节成长起来的关西贵族?
就像现下,李碧只一句话,就让元朗紧张了起来,连连摇手道:“阿姐可莫要乱猜,不关旁人的事……”
他倒也不笨,说到这里一下打住,瞧了瞧李碧的脸色,顿时有所醒悟,接着便又开始埋怨上了。
“阿姐也是,总是看不得俺长进,既然所言有理,又管它是出自何人之口呢?”
他这里挣扎的比较剧烈,实际上他心里还在嘀咕呢,姐姐和姐夫两人相处的久了,说话的强调简直一模一样,根本不会好好跟人说话了,夹枪带棒的挑刺,听着就让人难受。
要不老话怎么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呢,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听听这心声其实也就能知道,他本人就没少受了李破的影响,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当然了,这姐弟两人斗起心眼来谁占上风是不言而喻,只见李碧下巴微抬,立即便是一脚踩了下去。
“长进?你长进个什么?府中之事如何,你说给我听,哼,是想说我治府不力吗?再有,府中不够宽敞,你给我去寻个宽敞的地界出来?”
“擅言汉王家事也就罢了,还语涉基业,口气倒是不小……我若信以为真,你说说结果又会如何?”
劈头盖脸的一顿敲,元朗立即眼冒金星,不敢多言了。
这么不靠谱的话,自然是云定兴随口道来,被元朗记在了心里,这会却拿来当引子,换来的自然是狂风暴雨。
“俺也没说什么嘛,就是有感而发……阿姐莫要着恼,消消气,俺不说便是。”
亲族就是有这样的好处,挨了棒子之后可以耍赖,认错态度好点,就算丢点脸面,也不会像外人那样担惊受怕的。
李碧狠狠瞪了他一眼,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种,棒子接着余力又挥舞了两下,“瞧瞧你这样子,连据理力争都不敢,哪里有半点男儿气概,伯父若是见了,不打死你才怪。”
元朗看着蔫溜溜的,饱受打击的样子,实则心理上颇为享受,这样有人骂的日子,才是日子嘛,按照后来人的算法,这人病的可是不轻。
“阿爷远在长安,也不知还见不见得着……那会儿他老人家身子还称硬朗,现在也不知过的还好不好?若是还能安然相见,打死我也愿意。”
没怎么想,话赶话的说了出来,随即元朗就后悔了,因为别的也没什么,这样的话题在汉王府中已经沦为禁忌。
李破自己没什么,可李靖一脉,元老头,陈氏几家人可不成,他们都在关西,消息不通,道路阻隔,又为李唐敌国……如此一来,家族必然要被抛于身后。
多年过去,这几家的日子要是能好过了,那只能说明李渊大度之名名不虚传,嗯,也可以说有点傻,都不是什么大家族,根本不可能让李渊有任何顾忌。
所以说,无论是李破夫妇,还是陈氏,元氏这样的亲族人等,谁也不会故意挑起这个话题来给自己或者别人添堵。
也许只有到李破兵临长安城下的时候,才会做出选择,实际上这也不是一道选择题,踏着亲人的鲜血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才是一个合格的王者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不论是李破还是其他人,也绝对不会因为几颗至亲的人头,而选择俯首称臣,不然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元朗说漏了嘴,心中着紧,担心的望向姐姐,果然李碧神色有些不对,眼神楞仲,良久不语。
元朗抓耳挠腮间,恨不能把自己的嘴巴撕烂了,他更怕的是这话传到姐夫耳朵里去,那他可就真的要倒大霉了。
他都能想象的到,汉王殿下笑眯眯的瞅着他,随随便便一脚把他踢去长安,跟家人见面,让他了了心愿的场面……
好吧,他对李破的了解还蛮深的……
良久过后,李碧才道:“这话以后休提,不然当以乱我军心之罪处置,知道吗?”
语声平静,可这才表明李碧是真火了,元朗赶紧连连点头,如果可能的话,他一定把心拿出来给李碧瞧瞧,他真不是故意说的。
到此,他也算知道了,今天有点倒霉,为免把姐姐惹急了,还是赶紧说正事为妙。
“阿姐,军心可乱不得,俺知道错了……俺来见阿姐,说的不是这些,俺听云侍郎说起,皇帝……不是,杨广修渠道,后来河上行走的有一种捞船,据说尖头阔尾,虽行进缓慢,却平稳有如行于平地,船上开阔,捞人十数人站于其上,不显拥挤,持杆捞取河底泥沙,清理航道,深是灵巧,也不知在黄河上又会如何……”
“不过听云侍郎说,此船造来轻易,船底厚重,吃水甚深,破浪之能却是不强,若想行于黄河,估计还要改一下才成。”
“俺就觉着,前些时大王领军渡河,费了不少周章,颇为不易,若能有船横于水上,利于建造浮桥,或能稍省其力?”
李碧没想到,这个不着调的弟弟还真有正事可说,说的还是大事,不容易啊不容易。
李碧自然不晓得什么捞船不捞船的,她只是觉得,宇文恺建造,又是出自云定兴之口,有点不靠谱。
要知道,宇文恺在辽水之上建造浮桥,因为短了几分,让征辽将士死伤惨重,连麦铁杖都死在了那里……
好吧,那次征伐辽东的战事给李碧印象太深刻了,于是对那些当时鼎鼎大名的人物,充满了怨念,看法很不客观。
而云定兴呢,尽人皆知其乃谄媚之徒,天然就无法取信于人。
可话说回来了,黄河天险必然是要迈过去的一道坎,她是当过将军的人,对战事很敏感,如果让她在潼关和黄河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毫无疑问,她会选择黄河。
就像当日征伐辽东,你去问问那些将军们,是愿意多渡几次辽水呢,还是愿意去攻打一次辽东城?
如果真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放在那些大将军们的面前,他们毫无疑问,都会欢欢喜喜的去渡河,而非是面对辽东坚城。
李碧慎重了起来,于是问道:“云定兴怎会与你说起造船之事?”
听上去是一句废话,可只要细琢磨一下,里面味道可不少,云定兴若有献策之意,应该去寻汉王说话,绝对不会借元朗之口传言,因为他是工部侍郎,不是其他什么小官小吏。
再有就是元朗本人的问题,无法交予大事的印象一旦有了,就很难清除。
元朗呢,却只察觉到后者,他觉得姐姐总是小瞧于他,张口便回道:“云侍郎职在工部,与俺还能说什么呢?”
李碧当即咬了咬牙,很想过去像之前一样,对其饱以老拳,不得不说,勾火的本事元朗大有青出于蓝之势,李破要多努努力了,不然很快就要有人后来居上才对。
压了压火气,李碧道:“此事就不要跟旁人说了……难得你还有功业之想,我甚感欣慰,可说话做事,还需认真理性头绪才行。”
又教训了几句,李碧无奈的招手唤人,摆上酒菜款待自家弟弟。
待元朗走后,李碧立即吩咐道:“来人,传魏玄成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