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愧是关宁军将士的楷模,堪称大明军将的脊梁。

    派军医专门伺候他,让他好好养伤。

    这个大胜仗规模空前,以8000明军全歼了6万鞑子,两处战场,历时大半个白天一个晚上,堪称是奇迹。所得的战利品堆积如山,刀矛器械,锣鼓帐篷,马匹牲口,粮食等等,林毅全部登记在册。

    然后刘肇基就形成了一道奏折,先报与兵部,通过新任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然后奏于朝廷。

    刘肇基除了在折子上报捷请功之外,还要求皇上令兵部赶紧给他们补充兵马,以填补战争的减员。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这个大胜仗打得太漂亮了,连撅大清的两位亲王,多铎和济尔哈郎,1死1伤,这真是旷世奇功。

    老百姓奔走相告,茶余饭后谈的最多的就是林毅,说林毅如何如何的神勇,如何如何的料事如神,如何如何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等等。

    朝堂之中那些主战派的官员,如兵部侍郎兼总督的杨廷麟等,听说这一消息万分真高兴,心中默念祰:“卢公建斗,你在乡野中相必很快也会听到捷报,你的部属刘肇基,你的好学生林毅都出息了!”

    最为高兴的是崇祯皇帝,拿着刘肇基这封奏折,抚掌大笑,兴致勃勃:“谁说我大明没有英雄?刘肇基,林毅,祖克勇,8000勇士,都是朕的好儿郎。谁还敢说我大明野战惧怕鞑子?有卿等若此,朕无忧矣。”

    崇祯皇帝立即传旨,诏准奏折上的所有请求,抚慰死难将士的家属,然后犒赏三军,并从他的内帑拨下10000两白银作为赏赐。

    内帑就是皇帝私人的银库,按说这些赏赐应该国库直接承担,但是现在国库穷得底儿朝上,崇祯皇帝只有自己掏腰包了。

    这批御酒御肉还有一万两白银,一共装了300车。这10000两白银,圣旨上写的很清楚,赏给总兵官刘肇基3000两,游击将军祖克勇直接提升为参将,并赏赐2000两白音,剩下的5000两是赏给密云副将林毅的。

    因为刘肇基在这道奏折中,没有像其他的长官,有了功劳赶紧往自己身上拦,有了过错赶紧推卸,他没有吹嘘自己的功劳,而是实事求是,重点表彰了林毅和祖克勇等人。

    崇祯皇帝传下口谕,让兵部侍郎兼总督的杨廷麟作为天使官,带上他的圣旨,亲自押着300车酒肉物品,离开京师,到密云长城上代表皇上犒赏林毅这些军将。

    杨廷麟当然乐此不疲,他从内心里,敬慕这些英雄,现在卢像升不在了,他甚至把他们当成了卢像升的影子。

    杨廷麟带着一千名京营兵,压着300辆大车,打着皇家的官旗,带着崇祯皇上的圣旨,离开京师,浩浩荡荡奔密云而来。

    杨廷麟走后,崇祯皇帝又传下一道旨意,令新任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给密云的刘肇基和林毅他们调拨兵将,这么重要的防线,只剩下3000人了,说不定鞑子还会卷土重来大举进攻,至少要让陈新甲在三个月之内调拨1万兵马,和足够的粮草弹药,开赴密云和喜峰口关城。

    陈新甲一听就咧嘴了,1万名兵将倒是好凑,可以从附近的大名府,真定府,山西的大同,宣府等地抽调,关键是粮饷是个大问题。国库中不但没有银子,而且没有粮食。

    不光是这1万人马没有粮食,全国各的兵马地都在要粮食,各地吃空饷的多,尤其是洪承畴他们剿贼的这部分兵马,欠粮饷现象严重。

    崇祯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他的倡议下,崇祯皇帝带头捐饷,要求满朝文武百官以及各地的地方官也带头捐粮捐饷,但是这些官老爷们一听说让他们掏腰包,一个个都阳痿了。

    结果响应者很是寥寥,捐赠的数目很是有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好责令户部来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扩大练饷和剿饷的征收范围,以前只向辽东,永平,山东等地征收,现在扩大到河南,山西,陕西和湖广等地。

    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刚刚迎来了小冰河气候后的第一次丰收,就遇到了皇上加征税收,个个怨声载道。因为虽然他们迎来了丰收,但是除了上交以外,仍然是食不果腹。

    这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杨廷麟的队伍到达密云的时候,林毅和刘肇基他们都高兴坏了,赶紧列队迎接天使官。

    把天使关接进城中,300辆大车也赶了进来。

    杨廷麟,刘肇基,林毅她们都是老熟人了,寒暄之后,杨廷麟宣读旨意,刘肇基和林毅接旨。

    旨意宣读完之后,在城的众军将欢呼喝彩,一时都觉得崇祯皇帝,是个有道的明君。

    林毅高兴是高兴,但是他仍然是宠辱不惊的样子。

    然后传令大摆酒宴,全军祝贺3日。杨廷麟也没急着走,就在这里陪着林毅和刘肇基3日。这三天他们喝酒谈心,林毅通过杨廷麟对朝中的大事有了解了不少。

    得知朝廷要往这再派1万兵马,林毅心中高兴,也觉得崇祯皇帝很英明,现在他最缺少的就是兵,兵为将之威,将乃兵之胆。再厉害的大将没有兵,也是光杆司令。没有兵的司令,就像是没有羽毛的凤凰,还不如鸡。尤其是在这乱世,有了枪杆子就有了一切。

    不过当林毅得知,崇祯皇帝要向河南,秦晋,湖广等等加征关税和粮饷时,林毅就知道朝廷快要大祸临头了。

    但是仍然人微言轻的林毅没有深说,他知道说了也是白说,只有把这些,存放在了心里。还是那句话,他改变不了朝廷,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他自己,在这乱世,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枉为军人一回,也对得起这次穿越了。

第142章 你们都是我的() 
天使官杨廷麟在密云和长城上住了几日,辞别了刘肇基和林毅回朝交旨。

    这期间他也听说了这次大战中吴三桂按兵不动玩忽职守的事,酿成大祸,杨廷麟就骂吴三桂,见到崇祯皇帝,当面又奏了吴三桂一本。

    崇祯皇帝本来对吴三桂就生着气呢,原因是刘肇基的折子上已经揍了他一本,因此杨廷麟话音一落,崇祯皇帝就爆发了。

    “吴三桂有负圣恩,立即革职拿办!”

    提督东厂的曹化淳道:“陛下息怒,这个吴三桂可是动不得。他手绾重兵坚守险关,更有他的父亲吴襄为宁远总兵,还有他的舅舅祖大寿,锦州总兵,天朝宁锦防线就指望着他们呢。另外自袁崇焕之后,宁远军与朝廷离心离德,要治吴三桂之罪牵一发而动全身呢,请陛下三思。”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半晌不语,他觉得曹公公的话有道理,因此这道旨意就没有下。

    又过了几天,蓟辽边关传来了皇太极跟祖大寿和吴襄暗通款曲的消息。

    这下崇祯皇帝睡不着觉了,祖大寿和吴襄真要投降了皇太极,这可就糟糕了。

    崇祯皇帝回忆回忆,袁崇焕出事以后,祖大寿根本调不动,而且他曾经投降过皇太极。另外大凌河之战中,吴襄的表现也令他震怒,曾经把他革职收监。

    他越想,觉得这两个人越有可能背叛他而投降皇太极,必须得想个法子。崇祯皇帝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他立即命人传旨把督师蓟辽的太监高起潜唤回京师。

    现在这位御马监的大太监高起潜很低调了很多,杨嗣昌出事了,害怕受到牵连,这次进京,他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先拜访了提督东厂的曹公公和司礼监秉笔王承恩,知道没什么祸事,然后才来见崇祯皇上。

    崇祯皇上问他辽东之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为了讨好主子,高起潜三角眼转了360圈,然后身子躬成了九十度。

    “陛下这事也好办,以奴婢看来,祖大寿虽然调不动,吴三桂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也不要动他,把宁远总兵吴襄调到京城任职,既可保京城无忧,又可以牵扯吴三桂和祖大寿,不怕他们敢对陛下有二心。”

    崇祯皇帝觉得此计可行,然后和高起潜找了个借口,说鞑子屡犯京畿,唯有宁远军可守,擢吴襄为京营兵指挥使赴京上任。旨意到了宁远,吴襄此时已经拒绝了皇太极的三封劝降信,现在升官了觉得皇恩浩荡,吴襄不敢怠慢立即赴京任职。

    消息传到了大清的京师盛京,皇太极震怒之余,感到了一丝安慰。

    这位清太宗之所以正在震怒之中,当然是因为豫亲王多铎阵亡和郑亲王济尔哈郎的惨败一事。

    这一消息传到盛京,立即引起了大清上下的震动,这一轮的冲击波不亚于皇太极去年御驾亲征的失利。

    “又是那个林毅?”……

    其他战场节节胜利,左右逢源,是现在大明朝出了一个林毅,让战无不胜的大清八旗子弟连连折戟。从岳托开始,到阿敏,再到阿巴泰,阿济格,连他们的汗王陛下皇太极也吃了他的亏,现在多铎阵亡,济尔哈郎负伤,6万人马全军覆没,大清上下不得不记住林毅这个名字了。

    可是他出身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边兵呀,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最觉得不可思议和难以接受的当然是皇太极,御驾亲征的失利,他当然不认为自己不是林毅的对手,那次只不过是林毅偷袭成功,侥幸得成。

    但是不管怎么样,已经使他颜面扫地,身为大清陛下的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必须得铲除林毅!

    6万人马,两大亲王,想要治林毅于死地,可见他这次下了多大的决心?然而,非但没有铲除林毅,竟然是如此惨败……

    睿亲王多尔衮现在已经哭晕去了好几回,醒过来就来向皇太极,请缨出战,扬言与林毅势不两立,英亲王阿济格也要出兵为胞弟报仇雪恨。

    皇太极真想御驾亲征,带着八旗子弟到长城上与林毅决战。但是他想起了范文程的话,那样真的有些小不忍而乱大谋了。眼前得抓紧筹备攻克宁锦防线的事。

    这时大明那边传来了宁远总兵吴襄被调回京城的消息,果然不出他的范先生所料,吴襄调走了,就剩下了锦州的祖大寿,宁锦防线上吴祖联盟被打破了,皇太极心里感到了一丝安慰,事情总算按照他们的预料发展了,这样一两年之内,他就可以大举进攻明朝的锦州了,只要能拿下锦州,宁远唾手可得,然后就是山海关,南下中原指日可待。

    皇太极想到这里,心情好了不少。

    只是皇太极现在还不知道,宁锦防线上他最厉害的对手,不是祖大寿,也不是吴襄,而是吴襄之子、今年才刚刚26岁但已经脱颖而出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

    皇太极安慰了阿济格和多尔衮哥俩,亲自到太庙祭祖,对着父亲努尔哈赤的牌位,大哭兄弟多铎,然后以亲王最隆重之礼葬之,再然后多铎的妻妾就被众位兄弟和子侄瓜分了。

    忙完了这些事情之后,皇太极就想起了长子豪格,几个月前,皇太极派他到漠南蒙古联系各部出兵,灭了敢于反叛他的翁牛特部。

    立即派人来问豪格的状况如何?有人赶紧奏报,皇子所到之处,漠南蒙古各部积极响应,目前已经组织了8万大军,从正北,东北,西北等几个方向开向翁牛特城,弹丸这里的翁牛特土城仅有兵马数千。用不了多日,肃亲王就会带着翁牛特城主的脑袋凯旋还京。

    皇太极点了点头,开始催促朝鲜的火药和赶制大炮之事,然后带着诸王贝勒赶到新组建不久的乌真超哈营区,这是大清新成立的辎重部队,为的是应对大明朝的炮火优势,说白了那就是大清的炮兵部队。

    在这里,皇太极亲自进行了第二轮的阅兵……

    密云北部长城上的喜峰口关城内,哲哲带着四个婢女来见小颖。

    “姐姐。”

    “别乱叫,你比我大好几个月呢!”小影瞥了她一眼,没好气道。

    “是姐姐,哲哲知道……”

    “知道还这样叫?”小颖葡萄般的双眸瞪得更圆了,俊俏的小脸上现出一抹愠色。

    “姐姐听我把话说完。”哲哲一点儿也不恼,仍然笑魇如花,“你先来为上,哲哲再大也得管你叫姐姐,难不成要把你当妹妹吗,恐怕林大哥也不会答应。”

    “知道就行,说吧,找我什么事儿。”一听说这话小颖这才领情了,脸色也好看起来。

    “在这军中,可都是大老爷们儿,练兵打仗很辛苦的,姐姐身边没人伺候着怎么行,他们四个你随意挑两个吧。”

    原来她是来贿赂自己的,要两个丫鬟使唤使唤也是不错的哦!

    小颖这样想着看了看这四个温文尔雅的翁牛特美女,心中已是满意了,但是嘴上道:“我可没你那么娇气,再说这是你父王送给你的,君子不夺人之美。”

    哲哲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早已看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