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了。
现在好了,张献忠的人马进入巫山,两天之后又到达了万州,远远的把官军甩在了宜昌一带……
张献忠弃了宜昌而逃,两天后孙传庭带着人马进驻宜昌。
此时的孙传庭没有立即带兵追击张献忠,而命令左良玉,贺人龙,林毅立即赶到宜昌,召集军事会议。
孙传庭现在是三边总督,这些将领当然都归他指挥调动。
手下心腹大将白广恩屏退左右施礼道:“总督大人,是要收拾贺人龙和林毅吗?”
孙传庭点了点头,看出来白广恩有话要说,道:“有什么不妥吗?”
“大人,属下有几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
白广恩原先也是流贼出身,最初的事浑天猴的部下,自从投降官军以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孙传庭很器重他,把他视为心腹。
“说吧。”
“大人,恕属下直言。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建奴扰边,内有流贼不断,而现在大明朝缺兵少将。贺人龙纵然有罪,但是此人作战非常勇敢,人称贺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另外还有那个林毅,此人虽然毛病不小,但也是个军中的传奇人物,这几年大人不在军中,可能不太了解此人。此人勇武过人,很会用兵,屡败鞑子和流贼。从一个边军的小卒短短的几年便成为朝廷的二品武将,皇上亲口加封太子太师,挂总兵衔。如果除掉这两个人,是不是太可惜了?属下的意思是,大敌当前,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如果总督大人能够为我所用,让他们俩戴罪立功,不失为两把讨贼之利刃。请大人三思。”
孙传庭面色阴沉,叹了口气,背着手来回踱了两步,“你说的这些本督何尝不知,贺人龙自从他弃暗投明以来战功赫赫,但是现在他不听朝廷拥兵自重,他跟李自成又是老乡,皇上怀疑有二心。姓林的本督也知道,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远的不说,就这次对张献忠作战,先取襄阳,后得荆州,大败张献忠,功勋赫赫。然而此人竟然用朝廷的重犯跟流贼换银子花,朝廷震怒,圣命难违,本督也不得不按旨意而行。”
白广恩也不敢往下再多说了。
孙传庭命令白广恩和牛成虎立即准备,等林毅和贺人龙来了之后,一声令下,将二人砍了脑袋。
白广恩和刘成虎领命之后,在城门处做了布置,然后在孙传庭的军帐内外也埋伏了重兵,因为他们知道这两个人都是武将,既然要杀,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荆州城。
林毅倒摆空城计,一夜之间,令张献忠的8万大军灰飞烟灭。天亮之后,林毅带着人马追杀一阵,收兵回城。
此时城中的战斗基本上也结束了。在城中1000兵马的配合之下,林毅在城外四面埋伏的军队,现在已经全部冲进了城中,冲进城中的流贼加上城外滞留的流贼,加在一块,光流贼的俘虏就达3万多人,这一场战死伤的也有3万多,包括自相践踏伤亡的,剩余的几千人下落不明。
经过清点人数,林毅这一战也付出了伤亡几千人的代价。
再看城内城外,到处都是死尸,鲜血染红了城墙,染红了护城河,染红了城外的土地。
尸体堆积如山,怎么死的都有。残旗片片,短刀残箭,遍地都是。未燃尽的余火还冒着烟,空气之中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这些气味是血腥味、烤糊焦味等的混合体。
官军打扫战场,修复城防,救治伤员,掩埋尸体,打理战利品,看押俘虏等等,这些战后事宜就忙了好几天。
然后就只剩下处理俘虏的事,由于这一次大战中郝摇旗面部受了伤,林毅留下郝摇旗带1万兵马驻守荆州,一边让他在这里养伤,并把这3万多名俘虏教给他改编。
让王健带领后勤补给营,也留在荆州,盘点战利品入库,并协助郝摇旗改编俘虏。
林毅的人马补给休整之后,带领3万人马出荆州开往宜昌,继续追击张献忠。
部队刚开到枝江县的时候,林毅突然接到新任的三边总督孙传庭的命令,让他立即赶赴宜昌,召集军事会议。
林毅让手下人马驻扎在枝江,让副将祖克勇在这里负责安营下寨,林毅带着张华和部分亲兵卫队,共100多骑飞马赶往宜昌。
第267章 宜昌议事()
从枝江到宜昌也就是一二百里地,因此林毅带着张华这100多骑不到两个时辰就飞马进了宜昌城。
林毅他们进城之后,城门就关闭了,吊桥扯起,千斤闸放下,林毅不知道此时左良玉,贺人龙等人已经比他早半个多时辰,也都进了宜昌城。
100多匹马队走在大街上也很有气势,尤其是林毅,他们个个都穿着军,装盔明甲亮,都带着杀人的利器。老百姓赶紧避闪,一群战马踏在硬石地上,发出清脆而杂乱的声音。
林毅的队伍穿大街过小巷,很快就来到了临时的总督府。
此时府门内外,全都是大明的军队,林毅也没有怀疑什么,对于带兵武将孙传庭来说,又是崇祯皇帝钦命的三边总督,朝廷一品大员,这样的排场都很正常。
到了府门口,张华替林毅报上了名讳,有人往里通禀之后,孙传庭让他们进去。
林毅和张华等人下了马,有军兵过来让张华等林毅的这100多名卫队到旁边休息,只允许林毅一人进大厅,并且在大厅门口把武器全都下了。
这些也没有引起林毅的什么怀疑。总督大人召集高级军事会议,不是打仗,都带着长短的武器碍事,也没有什么用,要求下了武器到里面议事也是必要的。
林毅一进大厅,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因为现在他的名望太大了,年纪相反太小了,或者说太年轻了,二十来岁,就是朝廷的二品大员,密云总兵,太子太师,位列三公,如此显赫的声名和地位,不要说在大明历史上,就是5000年的华夏历史长河中,也绝无仅有。
还有他那骄人的战绩,短短数年来,从一个边兵小起崛起,第一次出名是力斗群寇,五个人灭了满天星等200多名流贼,紧接着屡败鞑子,从岳托到阿敏,从济尔哈郎到豪格,从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到多尔衮,再到大清的缔造者皇太极,这些鞑子的高层人物都在林毅的面前栽过跟头。
守永平,战渔阳,血战遵化,千里奇袭逼退皇太极,喜峰口退兵,纵横漠南蒙古,林毅以过人的胆识和武艺铸造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
对内镇压流贼,先后灭掉了过天星,射塌天和罗汝才,战南阳令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十八骑残余逃进深山中不敢出来,智取襄阳活擒李定国,荆州城大败张献忠,逼的这位八大王刚出川便又逃进了四川的深山老林之中。
但是他对皇上好像也不是那么忠心,一夜之间诛杀了上千名锦衣卫,堪称是惊世之举。
如此显赫的战绩,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手笔,纵使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卢像升等人的功名加在一处,也不能与之匹敌。
如此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令对手瑟瑟发抖的牛人,大厅之中的这些人,左良玉,贺人龙,包括孙传庭,及其手下的心腹爱将白广恩和牛成虎,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得见,怎能不仔细的多看几眼?
另外,林毅之所以这么吸引人的眼球,还有个原因就是今天打算奉皇上之命,将林毅问罪斩首,与林毅同命相连的还有贺人龙。
此时贺人龙早就来了,坐在孙传庭的旁边,浑然未觉。
等他们见到林毅本人的时候,都有一些不可思议,林毅的年轻名不虚传,看上去就是个二十来岁的玉面书生。长得非常阳光,无论到哪里都是一个美男子,再配上这身得体的军装,更显得英姿勃发。但是他的神力,他的武艺,怎么也难以与他的身材体格联系在一起,简直就是不配套,或者叫做格格不入。
在众人的印象之中,如此威名显赫的人物应该是个高人一头,乍人一臂,五大三粗,身材伟岸之人,却没有料到林毅竟是一个玉树临风之小伙子。
他的神力从哪里来?还有他那惊人的武艺?若非有人说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林毅,他们很难把人和他的名望联系在一起。
因此他们看林毅的眼神有些发呆,发直,目光中流露出难以想象,表情中洋溢着匪夷所思。
林毅进来两只眼睛,当然也没有闲着,这里坐的自然都是显赫的人物,都是朝廷仪仗的文臣武将,也都是林毅所熟悉的、留名后世的风云人物。只是以前林毅只是听说,今天是见到真人了。
不用问帅案正中间坐的肯定就是三边总督孙传庭了,林毅也是第一次见到孙传庭本人,此人五官端正,面庞微黑,浓眉阔目,鼻直口方,三绺长髯飘洒胸前,头戴铁盔,身披铁甲,外罩灰战袍,往帅案正中间一坐,不怒而自威。
其他的武将,林毅也都不熟悉,因为他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只觉得这些人面貌不俗。
林毅紧走两步对孙传庭躬身施礼:“属下林毅参见总督大人。”
孙传庭赶紧站起来还礼,其他人可没这个待遇,像左良玉,贺人龙,这些人进来参拜孙传庭的时候,这位三边总督最多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或者哼一声,别说起身还礼了,根本连欠身离座都不用。
之所以对林毅如此礼遇,是因为林毅的身份与众不同,因为他不仅是密云总兵,还挂着太子太师的衔,虽然这是一个虚职,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位列三公(三孤)。
在那封建年代,皇上一家独大,太子的老师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皇上亲口加封,孙传庭至多是一个三边总督,连兵部尚书都还没混上,因此从这方面说,林毅要比他级别高,只不过从作战序列上,林毅这个密云总兵归陕西三边总督统领调度。
因此林毅进来之后先给他施礼,但他必须得还礼。这就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
“哈哈,林大人不可多礼,本督还礼。”孙传庭说着,将左良玉,贺人龙牛成虎,白广恩,等等在坐的众将向林毅引荐。
连总督大人孙传庭都起身恭恭敬敬施礼,何况是他们?因此左良玉,贺人龙,白广恩,牛成虎等,不管他们内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不敢僭越失礼,纷纷起身对林毅打拱作揖,道:“见过林大人,参见林大人,林大人久仰了。”
“呵呵,不敢当,幸会幸会。”林毅也冲他们笑着拱了拱手,客套了两句。
“来呀,赐座。”孙传庭又道,然后他自己在帅案正中间先坐下了。
“诺。”有人答应一声,赶紧给林搬过来一把太师椅,林毅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就坐下了,坐得端端正正,舒舒服服。
林毅坐下之后,左良玉,贺人龙,牛成虎,白广恩,这些人才敢落座。
别看都是坐下,但是由于他们身份地位的不同,坐与坐有很大的区别。
其他人在孙传庭面前,坐的都是笔管条直,那是大明军人的正规坐姿,只有严肃,根本不敢有半点懈怠。更不敢有林毅那么放肆的坐姿。
不过孙庭,白广恩和刘成虎等人心中暗想,先让姓林的风光一会儿吧,一会儿他就跟贺人龙一块推出去砍脑袋了。
直到林毅端端正正的坐好之后,才知道哪个是左良玉,哪个是贺人龙。
对于左良玉的名望,林毅穿越之前,脑子里就有这么一号。在明末提起各大军阀,左良玉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像什么四镇总兵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都得往后排。
因为不管是论实力,论战功,还是论对大明的影响,左良玉都比其他军阀更有资本。早期的左良玉是侯恂麾下大将,在辽东跟清军征战,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升任为总兵官之后,主要是围剿农民军,对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和老回回等大股流贼的战斗中,更是功勋赫赫。虽然后来,他拥兵自重,飞扬跋扈,不听朝廷,与贺人龙相比,有过而无不及,就这方面来说,他还是贺人龙的老师,但这正是他实力的象征。
崇祯皇帝敢下旨处死贺人龙,却不敢对左良玉下手,而且后来把他提到跟吴三桂同等重要的高度,全都封了伯爵之位,可见左良玉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崇祯皇帝奢望他们俩保卫京师,对抗流贼和关外的建奴,扶大明的大厦于将倾,可惜左良玉和吴三桂都没有让崇祯幸免挂到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的悲惨命运。
崇祯皇帝上吊之后左良玉也开始更加活跃在明末的政治舞台上,占据武昌,兵力最多的时候,据说拥有80万人马,成为南明军阀势力最强的一镇诸侯,没有之一。
后来朱由崧在南京登基之后,左良玉跟马士英不合,以清君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