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越想脸色越难看。
正在这时肃亲王豪格和鳌拜率领残兵败将回来了。
两个人跪在多尔衮面前请罪,多尔衮真想杀了他们治罪,给了他们2万多人马,没过两天时间,只回来了100多人。
这两支偏师的损兵折将,还在其次。因为这人比起他正面战场损兵折将的程度还是小巫见大巫。2万绿营,2万八旗,还有1万多名汉军。满达海、岳乐、佟养甲、孔有德、吴三桂全都在这一战中毙命了。
这一战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他有些恼羞成怒,有点迁怒于人。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人都是他的反对派,而且是他反对派中的标杆人物。肃亲王豪格是多尔衮的主要竞争对手,护军统领鳌拜是豪格的极力支持者。
正是由于他们俩的反对,才令他多尔衮没有坐上这个帝位。
眼前借他们兵败的机会,把这两个强劲的政治敌手除掉名正言顺,而且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然而他不能。
因为多尔衮不只是一个权谋家,他更是一个政治家。眼前的形势他看得很清楚,如果他借机把豪格和鳌拜除掉,他是少了两个政敌,但是他更少了两个得力帮手。
大明虽然名存实亡,但是现在仍然是他们的最大的敌人。特别是林毅,谁能对付得了?大敌当前,少了豪格和鳌拜,就等于少了左膀右臂。
对于大清的江山社稷和自己的地位来说,哪轻哪重多尔衮还是分得清楚的。
想到这里,多尔衮沉着脸,让他们俩起来,连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但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撤兵,继续跟明军决一死战。
这样的决定博得豪格和鳌拜极力支持,二人在感念多尔衮开恩的同时,甚至把多尔衮奉为神灵。因为此时他们俩跟多尔衮同病相连,都是恼羞成怒,要跟林毅拼个你死我活。
连炮兵和残兵败将都算上,现在多尔衮手下能打的还有1万多人马,剩下的就是指望这300门红衣大炮了。
索尼认为多尔衮太不冷静了,都这个时候了,再打下去,无异于自取其辱。有心劝说,但是看多尔衮听不进也只好做罢。
这时明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冲锋,无数的明军将士,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如兵山将海一般汹涌而来。
多尔衮把人马全部撤回,让炮兵开火。
轰隆隆,三百门红衣大炮如雷吼一般,一发发炮弹在明军冲锋的队伍中炸开了花,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一个明军在冲锋的过程中被炸断了一条腿,但是他还在往前跑,直到实在跑不动了,摔倒在地上,还在往前爬,身后拖出了一条长长的血印,染红了脚下的草木土地。
一个明军骑兵在冲锋的过程中,一发炮弹落在了战马的前边,咣的一声炸开了花。
往前飞奔的战马吓得一声嘶鸣,来了个急刹车,两只前蹄一下子立起一人多高,俺马上得明军扔了下去。
这个明军在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满脸是血。但是他全然不顾了,用手一抹,像唱戏的大花脸一样,拿着刀枪跑步往前冲。
一发炮弹落在了四个冲锋的蒙古军将中间,轰隆一声,四个冲锋的蒙古军全被炸飞了。
四个人落下来的时候,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有三个趴在地上不动弹了。
剩下一个从地上爬了起来,浑身是血的,提着刀,踏着同伴的鲜血,越过他们的尸体继续往前冲。
林毅在后面就是一皱眉,吩咐一声“撤退”。
汉人军将和蒙古军将都不解了,“大人为什么要撤退?我军士气正盛,一个冲锋就能把满清鞑子全部诛杀干净。”
林毅道:“不能让弟兄白白的当炮灰,让炮营准备,与他们对轰,看看是鞑子的大炮厉害,还是我们的大炮牛逼。”
林毅的炮营已经开到了,现在也有几百门大炮,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虽然他手下的明军将士,还有蒙古联军个个悍不畏死,你也不能让他们做无谓的牺牲,那样岂不是草菅人命?
林毅一声令下,明军冲锋的人马像退潮一般撤了下来。尽管如此,这一来一往,到处都是死伤。
林毅的炮营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开始布炮……
多尔衮在高处一看,明军这么快就溃退下去,不由得心中大喜,哈哈,明军在红衣大炮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看来林毅的人马也不过如此,架不住红衣大炮的猛烈轰击,此时不冲锋更待何时?
多尔衮人认为明军被他的一顿大炮炸回去了,此这是冲锋的最佳时机。
因此一声令下,近万名清军,有鞑子的骑兵,还有汉奸队,还有绿营兵等咆哮着向明军追杀过去。
而且多尔衮这次再次亲自冲锋陷阵,他身先士卒手舞大刀。在他的身边,除了他的亲兵卫队之外,左右是豪格和鳌拜,索尼,锡翰等。
这些亲王鞑子先登陷阵,大大的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七八千清军骑兵在前步卒在后,排山倒海一般冲杀过来,打算一鼓作气将林毅的人马冲散。
“这些死鞑子,真认为我们败了吗,还追杀过来了,大人,待属下去把他杀退。”刘肇基道。
“还有我们!”巴善和巴林的蒙古兵将纷纷请缨杀回去。
林毅一笑:“不必,继续撤退,炮营就地布炮,刚才他轰我们,现在连本带利还回去!”
明军继续撤退,多尔衮带头继续追杀。
哪知这时候,明军撤退下去之后,露出了一排又一排的红衣大炮。
“点火!”
炮营指挥使一声令下,这些明军的将士,本来把大炮正往前推,便不推了,立即开始点火。
“嗤嗤嗤,咚咚咚咚……轰隆轰隆……”
当多尔衮他们看到黑洞洞的炮口的时候,觉得上当了。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一发发炮弹在他们的身前背后炸开了花,又是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清军顿时被炸得四分五裂,纷纷倒地。清军的战马连蹦带跳,往哪儿跑的都有,一阵大乱。
这时一发炮弹落在了多尔衮战马的侧翼,轰隆一声,把多尔衮连人带马给崩翻在地。
“保护王爷!”索尼和鳌拜等人愕然,赶紧带着人马冲了过去,救起浑身是血的多尔衮,扭头就跑,清军溃退下去。
这是林毅又下达了冲锋的命令,明军铺天盖地般的再次向清军冲杀过去……
第331章 取宁远宋献策献计()
大清的肃亲王豪格和护军统领鳌拜、大臣索尼等人把多尔衮救起来之后,多尔衮已经没了知觉,这些人也不敢恋战了,带着半死不活的多尔衮拨马就跑。
因为他们看出来了,明军是撤退,而不溃退,一字这差,本质区别。很明显这是明军的策略,可是多尔衮愣是没看出来,认明军经不起他们的炮火而溃败,他带兵冲锋,却正好上当,明军撤退,大炮摆出来了。
如果多尔衮知道上当及时收兵,停止追击也不至于此,然而……
明军炮火猛烈。清军主将带头冲锋能鼓舞士气,反之主将带头逃跑,军心必散。这些鞑子这几仗被林毅打怕了,本来就如惊弓之鸟,因此一看多尔衮被炸,豪格和鳌拜带头逃命,军心大散,几千名鞑子全都撒丫子了,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跑得慢的就成了炮灰,这叫竞命。
林毅这时让撤下来的兵将又发起了反冲锋,十几万大军漫山遍野,如狂涛骇浪,以锐不挡之势,一个冲锋就把鞑子杀得无影无踪,地上到处都是尸体。
鞑子的四千炮营几乎被全歼,三百门红衣大炮全部成了明军的战利品。
明军的铁骑包括蒙古铁骑几万人马一口气把鞑子追出四十余里,才收住兵马。
至此,皇姑屯战役以明军的完胜而宣告结束。共歼灭清军七万余人,满达海、岳乐两个贝子贝勒阵亡,吴三桂、孔有德、佟养甲三个大汉奸毙命,多尔衮重伤,这一战使得清军元气大伤。
从山海关会战,到皇姑屯战役,明军连战皆捷,战无不胜,共消灭了清军十几万,从皇太极到多尔衮,大清积蓄了这么多年的力量,被林毅这两场大战给打得灰飞烟灭,从这以后,清军再无主动进攻之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明军将士从上到下,个个扬眉吐气。救治伤员、清扫战场、掩埋尸体、打理战利品等,处理战后事宜带着欢歌笑语。
三天之后,林毅率领十三万明军把战线继续向前推进。
再往前就是宁远城。
宁远城就是后世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的老城区,明末这里是军事重镇,也是大明关外防御鞑子的主要战场之一,努尔哈赤、皇太极、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吴三桂、洪承畴等等,很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都与宁远有过不解之缘。
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裁在了宁远,因为他带兵攻城时挨了一炮,回去后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几百年的人文积淀,使得这座小城名声大噪,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和平年代,这座古城仍然保存完好,被列为大明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位列中国十佳古城,旅游胜地。
但是从洪承畴兵败被俘,投降大清之后,这里便成为大清的天下。
现在林毅统率十三万明军,阵兵在宁远城下,他要一举夺回本属大明的城池。
离城十里地,明军安营下寨,林毅带着宋献策和刘肇基绕城查看地势,哲哲和小颖、高桂英左右相随,张华等卫队营几十骑火枪手随行护驾。
林毅之所以带上永平总兵刘肇基,是因为两年前刘肇基亲自参加了宁锦大战,虽然那一仗最后失败了,但是刘肇基作为当事人之一,对宁锦一带的地形地貌城防等情况比较了解,他现在想了解宁远城的情况,这无疑是最好的向导。
果然,这一路上刘肇基不住地讲解着宁远的情况以及当年宁锦大战的情况,林毅这是第一次到关外来,对宁远城还只是个概念,至多停留在穿越之前的书本知识和影视小说等印象之中,现在面对这座千年古城,林毅觉得她有种神秘感,脑海里仿佛能想像出当年明军几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辉煌景像,也可以想像出两年前宁锦之战兵败将降的憋屈情形。
从刘肇基口中得知,宁远城基本上是一座正方形城池,这座城不大,只四五十平方公里,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但是别看城小,城门也不多,但每座城门都吊桥、千斤闸门和内门等三道城门,另外每座城门两旁边都修有辅城和瓮城,城门、辅城和瓮城处都设有炮台,而且城高三丈有余,城墙又厚又宽,上面能跑马,城外的护城河又宽又深,气势恢弘的鼓楼、高耸的箭楼,高高的炮台,黑洞洞的炮口,上面可见无数的清军严阵以待。
宁远城背靠丘陵,面临大海,这座小城给林毅的第一印象就是城高池深,固若金汤。
察看完了宁远城,回到营帐之中,如何攻取宁远,是摆在林毅眼前的一个问题。林毅脑子有方案但觉得不是很成熟,另外他想听听众将的意思,特别智囊宋献策的意见,集思广益,免得一意孤行,犯轻敌冒进的错误。
虽然林毅现在连打胜仗,士气很高,十三万人马兵强马壮,这次红衣大炮拉来了六百余门,包括在皇姑屯缴获多尔衮的300门,另个不算旧军的旧式铳炮,新式的火枪也就是自生燧发枪算上卫队营的,超过六千支。骑兵、步兵,弓箭,轻重火器,可以说兵种齐全。要说唯一没有的就是水师,但是林毅一道命令就可以调来大明的水师。连左良玉、高杰、刘泽清、刘良佐这些刺头都不敢不听,试问大明军将还有哪个敢抗命?
因为现在林毅早已不是一个小小的总兵官了,也不止是太子太师、大明兵部尚书了,他还是大明监国。
何为监国?监国这官太厉害了,说白了就是皇上的前奏,或者干脆就叫准皇上。
崇祯上吊之后,历史便进入了南明时代,南明从弘光帝算起,到郑明时代,一共经历了四帝一监国,长达40年之久,但是这四帝一监国哪一个都是先从监国干起,然后登基大典,君临天下,虽然他们的政权都是巴掌大一块地盘、还都昙花一现,包括小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唐王朱聿键的隆武政权、小唐王朱聿鐭的绍武政权、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鲁王朱以海的监国时期等,但是这却是历史上不可抹杀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清鞑子消灭反清势力和大明残余、血腥镇压汉人反抗的血泪史,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汉人各部放下仇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反抗鞑子奴役和压迫的光辉史。
因此有人把这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