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官人-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张正书也是无语了。窥一斑而见全豹,张正书对张根富的品味根本不抱希望。

第335章 仙醁果酒() 
“你觉得,叫‘仙醁’如何?”张根富提议道,或者说极为期盼,渴求的眼神看着张正书。

    张正书突然觉得有点不忍,虽然张根富是他的便宜老爹,但毕竟是他夺了人家儿子的躯壳,却好像没尽到做儿子的本分。这本来就不算得是什么要紧的事,张正书想也不想地说道:“‘仙露’这个名字不错啊,这酒清澈得确实像仙露一样……”

    “不是‘仙露’,而是‘仙醁’。”张根富两眼失去了焦距,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样。“所谓‘醁’,亦即是美酒。‘仙醁’,是个好名字……”

    当然,不学无术的张正书听得一头雾水,“这特么是个什么字啊?”没办法,常用字里根本没有这么一号字,就算到了后世,这个字也变化成了“渌”,也不是常见字。好在,张正书是有系统的人,系统无奈地把这个字弄得大大的,直接出现在张正书的脑子里。

    “嗯,‘仙醁’这个名字不错!”

    张正书这句恭维的话倒也不算违心,只是奇怪张根富为啥能想出一个这么有“内涵”的名字来。

    很快,张正书就明白过来了。

    原来,张根富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开一间青楼,开一间正店,名字都想好了,叫做“大桶张宅园子正店”,不仅是一间青楼,还带着园林式的园子。酿的酒,名字就叫“仙醁”。当然,这个名字也不是张根富能想出来的,而是用钱请一个秀才想出的名字。以张根富的水平,估计把《广韵》(宋朝的官方字典)翻烂了,张根富都未必能找得到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字来。

    然而,事与愿违,张根富虽然有心经营一间酒楼,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喝酒、狎妓不花钱了。但万事俱备之后,原先那正店东家却说不卖酒楼了。不卖酒楼,就算张根富把酒楼建起来都没用,因为拿不到酿酒权啊!而原因,居然是那正店东家说这是他祖上产业,不能在他手上变成青楼,成了大宋的“红灯区”。

    末了,那正店最后还是转手了,结果后来的买家比张根富少出了千贯钱,张根富实在想不通,居然还有人嫌钱多的。

    后来,也不是没有机会。先前白矾楼的东家,因为涉及到朝政问题,又经营出错,不得不贱卖了白矾楼。张根富也参与过问价,但很快就出局了。白矾楼作为皇家酒楼,是不可能让一个没有朝中靠山的商贾拿下来的。正因为是这样,范大郎才能拿下白矾楼,并且改名为“樊楼”。

    于是,张根富开春楼这个梦想开始一直搁浅,一直遗憾到了现在。

    听完便宜老爹的追溯往事,张正书是被雷得不轻。没想到他这个便宜老爹,心中居然有这么骚包的梦想,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

    不过,张正书也知道,想要开正店啥的,基本不用想了。因为酿酒权这东西,基本不会交由到没有背景的商贾手中。这是因为宋朝统治者们害怕,商贾为了利益,不断地消耗粮食酿酒。因为宋朝的漕运实在太多弊病,而汴梁城又是倚靠漕粮才能维持运转的,所以高层不敢赌。毕竟有背景的商贾基本是听话的,灾年荒年之时让他们减少酿酒量,没有谁敢不听。不听的后果,太严重了。酿酒少一点,最多就是少卖一点酒,可酒价会涨上去,对于利润也没啥影响。但是,不听话的后果,很可能就要被抛弃了。

    张正书想明白了其中利害关系,也叹了口气,心道:“没办法,谁叫现在的酿酒产业就是国企垄断行业呢,私人无法经营也是对的……”

    “不曾想,临到老了,我居然还能酿酒!”

    张根富也是感慨,“谁能想得到,果酒也能如此清冽甘甜?”

    这句话里,也包含了辛酸。谁都知道果酒不在榷酒的范围内,可谁都对酿造果酒没兴趣,因为果酒太酸太涩了。口感不好的酒,在宋朝是卖不出销量的。哪怕张正书把后世的高度酒搬到宋朝来,估计也是销量惨淡,除了某些民风彪悍的地区喜欢烈酒之外,大部分宋人喜欢的还是低度酒,因为口感好。倒是西夏、辽国等苦寒之地,会喜欢高度烈酒。可以西夏和辽国的经济状况,他们的民众又有多少钱来买酒?

    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大宋,这是所有人的认识。

    哪怕辽国自诩为正统中国,但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世界的中心,此刻还是在大宋,在汴梁城中。

    “果酒储备已经差不多了,超市一旦开战,就摆上货架!”

    张正书非常有信心,这果酒必定是会大卖的,而且利润恐怕要比香水都恐怖得多。香水的成本,其实不低的。哪怕一小瓶卖出二十贯钱来,成本也在几贯钱。毕竟蒸馏高度酒,这是一个耗费极大的工程。再加上工匠的工钱,哪怕是用了流水线和标准化生产,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但是,果酒的成本才多少?

    一大坛果酒,才二十文钱。但是酒坛子,已经值个八、十文钱了。

    用猪油提取的甘油,耗费也不过一贯钱,却能得到一大坛了。勾兑一点点,就能让果酒发生质的变化。这样低廉的成本,就是优势。这果酒别说卖到一百文钱一坛了,就算便宜一半,利润率也超过百分之七十!

    张正书甚至还预料到了,一旦他的果酒进入市场,肯定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本来汴梁城的酒市场已经很饱和了,突然又杀出一匹黑马,还带走了不少的销量,恐怕会把酒价拉低不少。只是谁要和张正书打价格战,那他们恐怕就打错算盘了。论价格战,张正书还真的不怕谁,哪怕是汴梁城所有正店联手,恐怕都不是张正书的对手。

    没办法,张正书的成本太低太低了。

    而且用猪油弄出来的东西,不单止是甘油,还有肥皂、香皂,甚至还有蜡烛。把附加产品算上的话,就算果酒不赚钱,这些附加产品一样能赚钱的。这才是张正书的底气,也是张正书的底牌。再加上超市的客流量,张正书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好!”

    张根富不明白果酒作坊的运转,但他明白,这“仙醁”果酒是搅乱酒类市场的利器。就拿他的口味来说,他宁愿喝这“仙醁”果酒,实在没得选才会选择黄酒,最后才是高度数的蒸馏酒,也就是“大酒”。兴奋过后的张根富,好像想起了什么,连忙又说道:“吾儿也不用太过操劳了,此事交由管家去办就是了,这些天你就好生歇着罢!”

    张正书嘴上答应着,但其实根本不当一回事。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过宝贵了,没有浪费的余地!

第336章 下猛料() 
在张家庄只呆了一天的张正书,又回到了汴梁城。

    阔别了一个多月的汴梁城,除了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之外,好像一切都与往常一样。

    但不知道为何,张正书总是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再仔细瞧瞧,好像破天荒的,城墙上终于有禁军在巡逻了,而且入城的搜查也变得严厉了很多。这个状态,就好像换了一个风格一样。

    “看着模样,莫非是又要打仗了?”

    这时候,一个汴梁城的百姓看着城门口“守卫森严”,实则只是装装样子的禁军,禁不住摇着头说道。

    张正书被这百姓一提醒,才惊觉冬日就要来临,看看着天气,好像阴沉沉的,要开始下雪的样子。

    “冬天?冬天!”

    张正书心中猛然一颤,是了,他在李家村待得太久,都差点忘了西夏人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夺回平夏城了。这时候,张正书把身后的皇城司亲事官拉到一旁没人的地方,低声问道:“西夏的暗探捉拿住了没?”

    “小官人,你又不是不知晓,我等才回到这汴京城,哪里能得知这等事?”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也是无奈。

    张正书点了点头,也不为难他们了。根据张正书的判断,既然辽国不再遣使过来,也没有递来国书,那说明此事应该是不了了之的。毕竟辽国这时候也不算好过,因为辽国的军队也出现了朽化现象,渐渐压制不在各个部族了。如今,白山黑水一带女真人正跳得欢,辽国也不敢轻易挑起宋辽战争,这是两败俱伤的做法。

    用色厉内荏来形容辽国,再合适不过了。要是大宋能有魄力的话,现在攻打幽云十六州,说不定能一战而下。只可惜,大宋的军队更加不堪,别说攻城了,能守得住自己的地盘都不错了。

    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的张正书,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了,这些头疼的事就让那些朝中诸公去扯皮吧,他还是好好做自己的商贾,继续“发明”东西,建立工厂,用实际行动给大宋冗兵难题。

    如果赵煦眼光足够的话,他现在应来找自己了。现在还没有消息,估计是赵煦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话。这不,好久之前张正书就想见见赵煦了,可惜赵煦一直没出宫。“没辙了,需要来点猛料。”

    张正书继续低声说道:“你们回去,把李家村的事情,半点不漏地告诉王公事,让他再禀告给官家。”

    “啊?”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有点意外,本来他们就打算这么做的,只不过不想让张正书知道罢了。没想到,张正书居然自己亲自提出了这个要求。这是故意说反话吗?没必要啊,就算张正书知道他们的意图,作为皇城司的亲事官,他们还是要把情报给报上去的。

    “啊什么,难道我做出了成绩,还不准向官家炫耀一番?”张正书表面上非常自恋地说道,但实际上他却知道,能不能解决冗兵问题,就看这一次了。

    “……”

    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一阵无语,这是在邀功吗?这个张小官人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啊?官家日理万机,哪里有兴趣去管一个商贾的事?这张小官人的自我感觉也太良好了吧,就好像整个大宋围绕着他在转一样?什么毛病啊这是……

    装作不认识张小官人,这两个皇城司亲事官默默地落后着张正书几步远。来财在一旁看了,觉得奇怪:“小官人,他们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避嫌呢……”

    张正书心知肚明,有时候就得玩一玩花样才行,不然他的消息根本传不到赵煦的耳朵里。皇城司里山头不少,王庆只是其中之一。要是有人故意打压,张正书不论做什么,都传不到赵煦耳朵里的。赵煦以为自己掌控了皇城司,汴梁城中大小事无所不知。殊不知,人家是想让他知道罢了。当然了,现在情况好多了。因为这官家时不时会看《京华报》,而《京华报》上的新闻又太及时。如果皇城司比《京华报》还慢,赵煦会怎么想?甚至,赵煦只能通过《京华报》知道汴梁城中发生的事,赵煦会怎么看皇城司?

    不过,张正书知道《京华报》上的消息,赵煦可能不太相信,毕竟不是自己报上来的。可若是皇城司写了报告上去,那就不一样了,自己人的消息,赵煦肯定会重视起来。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跟来财说了他也理解不了。

    “小官人,我们现在是回报社么?”

    来财有点迫不及待地问道,他一个月没回繁华的汴梁城,已经很是想念了。农家子出身的他,对繁华的城市有着痴迷一样的向往。

    “先去‘兰蔻’香水行看看!”

    张正书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因为香水的售价昂贵,虽然出了好几种香味,但销售量却日益下降。以至于,香水作坊不用开足马力,都可以供应得上了。稳定下来的香水行当,也“劝退”了不少黄牛。甚至有些黄牛为了囤货,居然买下了百多瓶香水,想着黑市里的价钱再升一点就抛出去。结果呢,自然而然的是砸在手里了。

    现在正规渠道都有货了,为什么要买你的“二手货”呢?

    于是,这些黄牛不得不挥泪大甩卖。当然,这也怪不得谁,只能怪他们自己太贪心。

    当然,张正书知道的,如果他们肯把香水卖到杭州、福州、洛阳、京兆府等地,说不定也会赚上一笔。可惜,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一点。张正书也不会好心到去提醒黄牛还有这一条路可以走的。要知道这些黄牛对香水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差点坐实了张正书在搞饥饿营销。对啊,凭什么黄牛手中就有货,“兰蔻”香水行却每日都售罄了呢?好在张正书是穿越者,知道怎么规避这个风险,才没有让“兰蔻”香水的声名毁在黄牛手中。

    正因为这样,张正书才对黄牛没什么好脸色。

    座落在繁华地段的“兰蔻”香水行,虽然没有了往日排长龙的现象,但店中还是有顾客在询问价格的。看模样,多是达官贵人带着一个女子在挑选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