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官人-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伢子,小官人雇用了你,你可得卖力干活啊!”

    周碇叹了口气说道,“你父早亡,你娘亲又卧病在床,还有弟妹二人。这些年来,苦了你担起一头家了……”

    瞧着年仅十五岁的周篷,却长得像十八九岁模样的小伙子,周碇也有点不忍。

    “俺还得多谢堂哥对俺们一家的帮补哩!”

    周篷露齿一笑,摸了摸怀中的沉甸甸的铜钱。一共是三贯钱,足有十几斤。“不消说,俺肯定会努力做工的,不然都对不起小官人……”

    周碇点了点头,说道:“小官人是好人啊,俺们回去后,得给小官人立一个长生牌位,请神保佑小官人长命百岁……”

    众人深以为然,都道:“正该如此!”

    这些船家,互相帮助已经成了常态了。若是他们都不团结,就要被人欺负狠了。随便几个闲汉游手过来,就能把他们弄得毫无还手之力。要是惹上纨绔子弟,那恐怕只能远走高飞了。唯有抱团,这些船家才能生存下来。张正书虽然不太清楚他们的生存状况,但张正书却知道,在千里之外的海上,有不少疍家人,也是迫于生存压力而抱团的。抱团生存,大概是人类最本能的行为了。

    “郎君,你就这么信得过他们?”

    曾瑾菡从书房里出来,细声细气地问道。

    张正书笑了:“为何不信他们?”

    “要是他们卷款潜逃了呢?”曾瑾菡也是担忧,二十一个人啊,足足拿走了七十贯钱,即便是在汴梁城,都是一笔巨款了。

第389章 硬闯() 
张正书倒是觉得不用担忧:“都签了契约,他们能跑到哪里去?就算他们跑了又如何,不就是区区几十贯钱嘛!用几十贯钱看清楚二十多个人的心,挺划算的。”

    曾瑾菡一愣,她倒是不曾想过这一点。她的思维,还是斤斤计较的商贾思维。但张正书不同,他愿意去相信人。只要脑子不傻,是个人都能算得出来,每月三贯钱的工作,在汴梁城哪里找得到?也就张小官人这个傻子肯给了。

    “郎君果是有大智慧之人!”

    曾瑾菡眼巴巴地,崇拜地看着张正书,让张正书的虚荣心都上来了。

    “咳咳,哪里哪里,这都是日常操作,日常操作……”

    嘴上这么说,然而他心里却说道:“不过是有钱,任性而已……”手握着一堆金银铜钱什么的,张正书还真的没啥钱的感觉。也怪不得他花钱如流水了,没办法,他还没建立金银铜钱的价值观。要是他手上握着一堆百元大钞,恐怕他就不会这么挥霍了。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一个原本不富裕的人突然一夜之间变富有了,肯定不懂得如何去使用这财物。原本富有的人突然变贫穷了,也肯定一时间难改掉富有时习性。张正书就是这样,他是一夜变得这么“有钱”,哪怕过了这么久,还是没有适应过来。试问有哪个人在穷人乍富之后,还能保持的了本心吗?不说绝对没有,但肯定是不多的。从这个角度讲,张正书其实做得不错了。

    穷人乍富,是一个很微妙的心态。

    一般来说,穷人乍富无非是有三种结果。

    第一种,就是得瑟、显摆,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钱了。这种人,最易乐极生悲。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因穷人乍富闹得家破人亡的,并不少见。事实不止一次证明了,穷人乍富,往往是对穷人的毁灭,能在财富面前保持良好心态的穷人太少了。人嘛,就是这样的。当一夜暴富之后,花钱显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也是为什么说“穷人乍富,伸眼拔肚”,过穷日子过惯了的人不能过富日子,乍一过上富日子,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会从富裕走向悲惨。“穷人乍富”,不仅是馅饼,还是陷阱!

    第二种人,就是极其低调,把钱藏得紧紧的,深怕别人知道他发财了。像这种人,戒备心很强,也薄情寡义,见惯了世态炎凉,也懂得明哲保身。虽然能平安一辈子,但却无多少知己,甚至身边人、子女都不会相信。

    而第三种人,则是变得迷茫不知所措的,失去了前进动力。张正书先前也是这样,但很快他就找到了目标,为了心中“伟大”的大工厂计划,他开始努力奋斗着。

    穷人乍富忘了初心的,大有人在。

    比如西楚霸王项羽,成了割据势力第一军阀之后,就开始不思进取了,最后兵败乌江。比如明末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之后,原本李自成是“不好酒色”的人,竟也开始蓄养美女,沉迷声色,终日以饮酒为乐,甚至还放纵士兵“助饷追赃”。后果自然不言而喻了,大顺朝仅仅存在了四十多天就没了。

    有了前车之鉴,又因为个人性格问题,张正书做得其实还算不错。最起码,他没有得意忘形,酿出祸事来。

    但那些船家就说不定了,曾瑾菡担心的也是这个。

    不过,既然张正书都说了,用几贯钱试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倒也是个划算的买卖。聪明如曾瑾菡,一下就想通了事情的关键。

    “郎君,那船家找齐了,接下来就是造船了么?”曾瑾菡憧憬地问道,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回一趟杭州了。

    “是要提上议程了……”

    张正书想了想,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明年,可能就是赵煦生命中最后一年了。换而言之,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大桶张家”能不能守得住现有的产业都不得而知。看看那些将门,那些官宦世家对张家的垂涎,贪婪的模样让人作呕。

    要是不开始准备后路,等赵煦突然撒手归西,赵佶上台,“大桶张家”的末日就来了。

    他们两人正憧憬着未来的时候,门房突然又来禀报了:“小官人,有人硬闯进来,拦都拦不住……”

    话音还未落,这门房就被人一推,不知怎么就跌坐在地上了。

    张正书定睛一看,好吧,确认过眼神,是惹不起的人。

    “你先退下吧,没你的事了。姝儿,你也去忙你的事吧……”

    张正书虽然轻描淡写,但曾瑾菡却发现他的手在微微颤动着,显然内心是很不平静的。

    曾瑾菡冰雪聪明,一下就想明白了。能这么肆无忌惮闯入私人家宅的,唯独皇城司而已。曾瑾菡知道张正书和皇城司往来甚密,也不敢逗留,立即转身就离开了院子。

    等曾瑾菡她们走远了,张正书才施礼道:“彭内官大驾光临,草民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来人正是赵煦的贴身太监,也是大内高手之一的彭元量。

    “小官人,别来无恙啊?”

    彭元量皮笑肉不笑的模样,让张正书心中有点寒碜。

    “这个死太监……”

    当然,张正书只敢在心中咒骂一句,嘴上却说道:“托彭内官的福,草民身体康健。不知官家近来身子如何?”

    “圣恭安……”彭元量淡淡地说道,“自从官家听从了你的劝谏,早睡早起之后,龙体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张正书打着哈哈说道,“不知道彭内官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事情已经摆明的了,彭元量绝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这里的。别人不知道,张正书可是明白的。通过王庆,张正书知道了这个彭元量居然是真正掌管了皇城司的幕后之人。也就是说,彭元量其实是王庆的顶头上司。

    “难道,我和王庆勾结的事,被他知道了?”

    张正书难免有点惴惴不安,勾结皇城司,这事绝对不轻!

第390章 能做官和会做官() 
彭元量打量了一番张正书,把张正书看得心里发毛了。“这个老屁股,该不会好男风吧?”很多太监因为身体残疾而导致心理变态,在史书上已经记载不少了。张正书可不敢担保,这个彭元量不是这样的死太监。

    “彭内官,有事您说……”

    张正书挤出一个笑容来,这人是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得,最关键的是,他丫的还是赵煦身边的人。万一他在赵煦耳边说点张正书的坏话,扇一扇耳边风,那张正书就难受了。

    “咱家是想不到,你这小官人居然有这么大本事。”

    彭元量的话,让张正书如坠云里雾里,更加心惊胆跳了。

    好在,张正书知道一件事“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要是不打自招的话,下场会更加难看。“彭内官,草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装傻充愣是必要的,这样或许还能挣扎出一点机会来。

    “官家有口谕在此。”

    彭元量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了当地说道:“石炭作坊一事,朕给你办妥了。接下来,你要是让朕失望的话,朕决不轻饶!要是做得好,朕考虑考虑,给你点好处。”

    这个口谕,很是尴尬。

    张正书没想到,一个堂堂的大宋皇帝,口谕居然这么口语化,什么还威逼利诱一个平头百姓。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蜂窝煤作坊一事,居然成了?!卧槽,赵煦什么时候对朝局的把控能力这么强了?这可是对禁军动刀啊,那些文人士大夫就没据理力争一番,认为这是“祖制不可违”?

    看着张正书目瞪口呆的模样,彭元量很是解气。

    其实彭元量比赵煦知道的事情多了去,其中就包括民间对赵煦的风评。非议皇帝,本来是死罪来的。但宋朝嘛,连大臣都能怼着皇帝鼻子骂了,民间的流言蜚语好像也不值得大动刀戈,那样的话,赵煦的风评会更差的。民间都认为,这个年轻的皇帝有冲劲,是不错。但一意孤行,而且“穷兵黩武”,不是能成大事的皇帝。

    如今,看到张正书跌碎一地眼睛的模样,彭元量觉得十分解气。

    不是赵煦办事不牢靠,是天下人对他误解太深了!

    “官家他把这事办成了?”张正书震撼莫名,虽然他知道赵煦整顿军队的心情很迫切,但怎么说,都要经过朝堂上的一番扯皮,才能实现得了吧?怎么会这么快,赵煦像快刀斩乱麻一样,把事情拿下来了呢?

    “此际,党项人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彭元量轻描淡写地说了这句话。

    张正书立马醒悟过来了:“不错,这是一个好时机!”

    “嗯?!”

    彭元量也惊讶了,他实在是没想到张正书的推测能力这么强。说实话,能有这个觉悟的话,什么官场混不得?其实官场也没什么的,无非是两个选项,一个是没有实力的时候韬光隐晦,伺机上位;一个则是手揽大权之后,怎么独善其身。至于墙头草?那是死得最快的,要么就被贬谪出京,甚至可能终身都回不到中枢。

    彭元量见过太多自作聪明的官了,但问题是,不聪明的人根本做不来这官!

    做官,你不一定要学识超越所有人——学问只是敲门砖,真正考验一个官的,还是官场上的表现。大宋也有不少学问很高的官,却因为不太懂做官,最后都去修书了。修书虽然是个清贵是活,也受人尊敬。可问题是,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当官的,凭什么你平步青云,手揽大权,我要每天在案牍上俯首,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编书?

    公平吗?不公平,但又非常公平。

    能做官和会做官,那完全是两码事。像欧阳修,以他的学识,能做官吗?当然能,还绰绰有余,但欧阳修在政坛上有什么建树呢?抱歉,几乎是一点都欠奉的。哪怕欧阳修一代文坛领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的情商之低,无忧出其左右。说这么一件事,就能看出欧阳修的情商有多低了。当年,夏竦、章得象、贾昌朝等保守派攻击范仲淹、富弼等倡导庆历新政的一干大臣结党营私,扰乱朝纲。

    结党营私,是哪个皇帝都忍不了的,哪怕是好脾气出了名的宋仁宗,都当面问范仲淹、富弼等人是怎么回事了。还好,范仲淹虽然是做实事的人,做事手段很是强硬,但也懂得为官之道,立马上奏疏自辩清白。领头人物动了,底下的新政一派自然要跟着动。

    于是,欧阳修也上奏了,但他不是自辩,而是写下了一篇鼎鼎大名的《朋党论》,宋仁宗都给气乐了。正因为这《朋党论》,原本就树敌过多的庆历新政,最后是失败告终。欧阳修是怎么说的呢?“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所以,小人结党那不叫结党,只有君子结党才叫结党。好嘛,这情商暴露无遗了,活脱脱是一个萌新小可爱啊!

    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新政,这篇《朋党论》算是彻底将范仲淹等人坐实了结党营私了。欧阳修这是好心办了坏事,范仲淹等人被他这么一搅和,得,只能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