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庆倒是奇怪了,“辽国兵马不在我大宋北军之下,若是全力进攻,我大宋以北沦陷,怕是以日计算!”
“因为传位之故。”张正书叹了口气,“耶律洪基已经老了,他立下了皇太孙,自然是要扶上马,送一程的。如今皇太孙年纪尚小不能服众,若是轻易起刀兵,被国中贵族攫取到了兵权,怕是日后辽国有大祸。耶律洪基此人,虽然无甚么雄才,却也是一个守成之君,不会做出这等傻事来。再说了,辽国多年未曾打仗,他们的兵马,真的很雄壮?我是不相信的。”
王庆沉吟了一番,然后说道:“若是事态失控呢?”
“那就是灾难了。”张正书沉声说道,“我们不能落人口实,也不能主动出击。守,忍,是现在唯一的办法。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的,等我大宋完成皇家军校计划,军力激增之下,配合水泥堡垒作战,骑兵?根本不用怕的!”
“水泥,真的这般神奇?”
王庆将信将疑,他也是行伍出身,自然明白契丹铁骑的威力。别的不说,单单是现在西北那边的西夏铁鹞子,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恐怖军队。
“水泥,真的这般神奇!”张正书很肯定地说道,“不到半月就建起一个近乎永久的堡寨,你觉得呢?”
“这……他们会给机会?”王庆也不相信对方这么傻。
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骑兵优势在于机动,而不是硬碰硬。哪怕是重骑兵,也是利用了冲锋的冲力罢了。说到底,还是机动性最重要。但是,只要结成阵形,利用战车于骑兵交战,这样的乌龟阵,骑兵也无法击破。步步为营,方是图谋北面土地的根本战略!”
wxi7
第九百一十章:魄力()
王庆直觉张正书说得不对,但他又无法从根本上驳倒张正书,只能说道:“小官人,你说这般多有何用,只要官家、朝中相公不准,你便是有万般本事,也用不出来!”
这倒是实话,为什么赵光义伐辽会失败?是兵力不及?还是粮草不济?
都不是,是朝中g太厉害,导致前线有太多声音,以至于各打各的,最后自然只能失败了。∝八∝八∝读∝书,。◆。o+
甚至可以说,大宋战败的战事里,有一半多都是内讧引起的。这都要归功于宋朝的监军制度,以及对武将的深深不信任,如果宋朝皇帝魄力大些,怕是西夏早就被灭了。
“那也难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张正书嘴上虽然这么说,却知道在宋朝太难。
要知道,宋朝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到了什么地步?
看看宋太宗赵光义就知道了,连对战的阵型都要给武将规定好了——“平戎万全阵”!这是一个什么大阵呢?厉害了,总共要十四万士卒才能布下的大阵,全阵由三个方阵组成,各由一名大将统领。每阵各五里,周长二十里,计七千两百步。三阵之间皆相隔一里,阵面总共宽达十七里。
这样的大阵,就一个核心——以步制骑!
但是,在行家的眼中,特别是“兵法精通”的张正书眼里,这简直是狗屎,一文不值。
这么庞大的一个战阵,哪里有地方摆得下?更别说,指挥士卒的问题了。要知道,十四万人啊,一个战阵啊,任你本事再通天,也不可能如臂指使的。▲≥八▲≥八▲≥读▲≥书,。√。≧o最要命的是,这样的战阵实在太过劳师动众,而且机动性极差。一旦脱节,那就进入对方的节奏了。如果是骑兵战术大家,肯定会把麾下骑兵分成几部分,一部分诱敌深入,致使脱节;一部分侧翼扰动,一部分背后迂回。反正,就是利用骑射,让你难受,最后拖垮你。
所以,知道这“平戎万全阵”多么不实际了吧?
也幸亏这样的“平戎万全阵”没有上过战场,不然的话肯定会被教训得满头是包的。
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年代,或者没有强力远程武器的年代,以骑制骑才是王道。
哪怕是原始火器的时代,火器加骑兵会爆发出更强大的威力。实例可见明初朱元璋的兵马,拿破仑的兵马,那是所向披靡的,原本骑兵称王的蒙古人被打得只能远遁北漠。可见,骑兵确实是冷兵器之王,只要指挥得当,那就足够扭转战场形势。
但很可惜,宋朝太过缺马了。
即便张正书“先知先觉”办了牧场,引入了易生养、耐力十足的蒙古马,现在也没有多少起色。
知晓内情的王庆笑了笑,没有和张正书继续争辩这个话题,只是交流一番在敌国内暗探事宜,就匆匆离去了。
时间过得飞快,赵煦的病也彻底好转了,也再次亲自处理起政事。
“西北……”
赵煦最关切的,还是西北的战事。
只是如今西北战事糜烂,超过五十万的军队在天都山、横山一带来回拉扯。每一刻,都有无数生命消失。
不管是大宋还是西夏,都在拚命忍受着,以期望能最后取得胜利。
这样的拉锯战,让大宋的钱粮迅速减少。
即便是赵煦下令推广了两季稻的种植,开启了开发江南的计划,可即便如此还是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的,日积月累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再加上这么长的运输路途,即便是富饶的大宋,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赵煦突然想起张正书的话来,“水泥堡垒护粮道,可行?”
越想,赵煦越是烦躁,突然高声喊道:“彭元量!”
“小的在!”
一旁老神在在的彭元量条件发射地应了一声。
“那姓张的小子,最近在忙些甚么?”
彭元量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回稟陛下,张大夫兢兢业业地在修筑新城……”
“修筑新城?!”赵煦一愣,继续问道:“那修得如何了?”
“陛下,张大夫此时在全力铺路。”彭元量不敢隐瞒,把张正书最近的动作都说了出来。
赵煦更是愕然了:“铺路?!”
“回稟陛下,张大夫曾说过,要想筑山城,路是重中之重。再者,想要财通,必须路通……”彭元量连忙贩卖起了张正书式的理论,让赵煦直皱眉头。
“依你看,那水泥果真有大用?”
彭元量笑道:“陛下,水泥比起糯米汁混石灰,更省钱,且更快凝结……”
有这么一句就够了,赵煦已经心中有底了。
“你说,若朕让那小子把水泥配方交出来,他会不会拒绝?”赵煦有点不确定,他内心是知道的,张正书这种人才一定要笼络,不能放走。如果再成了一个张元,恐怕大宋都要被张正书颠覆的!
彭元量一愣,然后理所当然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张大夫又岂能违逆陛下圣意?”
赵煦摇了摇头,说道:“此子不能以常理度之……也罢,让朕想想看……”
也许是张正书鼓搞出来的东西又莫大的能量,让赵煦都觉得有点心惊胆战了。甚至赵煦有种错觉,一旦给张正书这么鼓搞下去,宋朝国力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膨胀开去。到那时候,大宋几无敌手。但是,赵煦更加担忧的是,他能不能把控住张正书。面对这么一个臣子,是所有皇帝都觉得棘手的问题。
“若不然,叫李家村变成一个集镇?甚至……变成一个县?朕,可以给他更多的土地,让他心甘情愿把水泥配方交出来的……”
赵煦终于想到了张正书最缺的是什么,那就是土地。
而偏生,作为最大的地主,赵煦手中最多的就是土地。
“既然他想鼓搞,就让他儘力去鼓搞罢,朕倒要看看,他能鼓搞出甚么来!”赵煦很有魄力,他觉得张正书的新玩意似乎能对新法产生互补的裨益,立即做出了这个决定。也许,也只有像赵煦这样的年轻帝王,无所畏惧的帝王,才会做出这样大胆的决定。当然了,这也和赵煦的认知有关,他无法想象,一技进步到一个阶段,会对一个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毕竟宋朝的人,都被儒家禁锢了思想,已经看不清未来了。11百度一下“大宋好官人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wxi7
第九百一十一章:算我送的()
张正书也是莫名其妙的,李家村突然接到朝廷的旨意,变成了李县。连带着土地,都把邻村的无主荒地,一并划拉给了张正书。还规定了,上面只准用来办作坊。
摸不着头脑的张正书,不明白为什么赵煦突然给他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心中思来想去的,总觉得很不安。
“郎君,官家是不是又要重用你了?”曾瑾菡猜测道,她觉得赵煦肯定是有所求的。
张正书眼前一亮:“不错,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官家是怕我不答应,先把赏赐给我了,就不怕我不答应了。”
曾瑾菡也觉得是这么个理由:“那郎君你要不要答应呢?”
“轮得到我不答应吗?”
张正书苦笑道,“等着吧,很快就有新差事了,希望不是一些太难的差事……”
事实证明张正书的猜测很准确,都没到第二天,张正书就被赵煦召见了。
在垂拱殿之中,张正书看到了阔别了两个多月,却还是落下了病根的赵煦。
“咳咳……张卿,朕想见你很久了,只是近来国事繁忙,一直不得闲。”赵煦先是好言好语地安抚了一番,张正书已经察觉到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了。
“额……陛下身体可还安康?”
张正书见赵煦的脸色还是挺差的,没办法,工作量还是太大了点。
“多亏了你啊,不然……朕……”
赵煦苦笑了一声,自嘲地说道:“便是现在,也还没好利索……咳咳咳咳……”
待得赵煦一阵咳嗽过后,张正书才说道:“官家你可以适当多运动,保持好心情,别太操劳,身体自然好了……”
像朋友一样聊了一会,赵煦才慢慢地步入正题:“张卿啊,西北战事,你可知晓?”
“略知一二。”
说不知道,那是瞎话。张正书好歹手底下也是有着一个报社的,可谓是天底下知道信息最多的人了,要是不知道西北宋夏大战之事,确实说不过去。
“我大宋运粮至西北,需要长途跋涉,其中损耗颇多。再加上夏国屡屡袭击粮道,我大宋已不堪重负。张卿先前说过水泥堡垒,可保粮道无失,朕想向你讨要那水泥配方……”
赵煦盯着张正书的脸,似乎想看出什么来。
张正书一愣,然后笑道:“官家想要就拿去呗,只是此配方乃是国之利器,决不能落入敌手。若落入敌手,怕是我大宋立时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赵煦也是一愣:“你不要点什么赏赐?”
“我研究水泥,初衷就是为国效力罢了。”张正书实话实说,“如果官家你肯相信我的话,用水泥建造一条通往西北的水泥路,保证物超所值。”
赵煦却苦笑道:“国库都没钱了,如何修路?!”
“可以发行国债啊,实在不行,找银行借钱嘛……”张正书一脸坏笑地说道。
赵煦却立马警惕起来了:“你是想自己赚钱罢!”
“别这么说嘛,我这是为大宋着想啊……官家你想想看,如果有这么一条水泥路,运输粮食能减少多少损耗?哪怕是军队开拔前线,都快了很多罢?而且,这也不是一锤子买卖的,这条路可以修起水泥栅栏,想要走快点,必须交‘道路维修费’。一车收十文二十文的,要是抓到逃费的,罚个一贯两贯钱,少说二十年就回本了……”
张正书拿出了后世高速公路的概念,把赵煦唬得一愣一愣的。
“果真能行?”
赵煦也心动了,然而水泥路到底如何,他不太清楚,还是谨慎了起来。
“肯定能行。不信的话,我把御街弄成水泥路,让官家你亲自试一试便知。”
张正书觉得御街的青石板太坑洼了点,没办法,大宋立国百余年,再加上后周那几十年,文武百官上朝都经过御街,马蹄踩踏、车轮碾压什么的,青石板街早就坑坑洼洼了。再加上宋朝不禁百姓在御街摆卖,御街上的青石板已经斑驳不堪了。
赵煦对张正书的提议很心动,但他还是很警醒的:“钱银谁出?”
张正书觉得赵煦学坏了,当初的赵煦不是这样的。
“算我送的,行了吧?”张正书摇了摇头,真的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当初财大气粗的赵煦,因为一场历时两年的战事,已经穷成这样了。而且张正书也不是白做好人的,他可是准备生产自行车的。
要推广自行车,自然要有比较平坦的路面才行。不然路面坑坑洼洼的,自行车就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