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我那弟弟有眼光,祖父让我等结交陈止,唯独他先行一步,如今和陈止相交莫逆,在洛阳游学,听说受到很多书院的赏识,有不少的大儒、大家,乃至宗师要收他为徒,家中对他也越发重视,就算他人不回来,只要送来一封信,家族就都会郑重对待,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他背后的陈止啊!”

    家族看重与否、坊间有多少传闻?这彭城的年轻一代,看重的终究还是这些,相比起来,代表几大世家过来迎接陈止的家主们,想的就是更为实际的问题了。

    如何和陈家相处,要让出多少利益?

    陈家先是多了一个太仆,张家也没有占得便宜,现在陈止又有崛起之势,搭上了杨家这样的大树,大势已成,彭城的其他世家,只能选择与之合作共存,最好是相互促进。

    其实早在不久之前,彭城各家就转变了策略,开始事事以陈家为首,隐隐构建出以陈家为首的彭城世家新格局,这也让陈迟、陈边等人越发扬眉吐气,今日他们站在众人之前,气度就和过去不一样了,没有半分不和谐的味道,俨然彭城世家的领袖。

    连郡守徐辉都和他们平齐而立,陈迟和徐辉交谈的时候,虽还能看出上下之别,但在态度上却不再是一味讨好,而是有了点不卑不亢的气度。

    说白了,不卑不亢也是对人的,不光是个人修养的问题,更是背后势力、实力的综合体现。

    徐辉和陈家几位老陈一起等待,偶尔会转头和他们说话,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没有半点官威,堪为官民鱼水情的表率。

    “陈止此番回来,只是暂时修整,然后就要北上,为一地太守,论官品和我是一样了!”

    嘴上是随意的说着话,可徐辉这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在他的观感之中,还留有陈止一年前的样子。

    一年前的陈止,虽已声名鹊起,但毕竟没有官职,也还是后辈,徐辉固然欣赏于他,但更多的还是种居高临下的提携之意,哪怕因为陈止和顶头上司徐州刺史有了点龃龉,却也是无伤大雅。

    但现在不一样了。

    “我为官十几年,才谋得了这么个郡守之位,反复钻营,也没能入那中枢,更不要说在中枢的司衙中交善人脉了,但是陈止不同,他背后有太仆、大司农,又被皇上和中常侍看好,与大鸿胪、太常、宗正等司衙关系亲善,这等人物,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至少不是我能比拟的,若能和他交好,未来定有好处!”

    徐辉背后的徐家,也有一定的势力,消息算是灵通,对洛阳的局势颇为了解,所以徐辉知道陈止这一年,不光是做出了成绩,更重要的是结交各个人物,这才是他所看重的!

    “只不过,陈止一去一回,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也不知道他现在对我,是否还是那般尊重了,毕竟我与他已无品阶不同了!”

    就在徐辉这种复杂的心态中,陈止的马车缓缓靠近,停住之后,陈止当先下车,然后就和兴奋迎上去的一众长辈见过礼。

    “好小子!不愧是我陈家的好儿郎!”

    “你可算是回来了。”

    “早就该回来了。”

    陈迟、陈边和陈迅,先前在陈止大婚的时候,特地赶去京城,因此见过了他,但一样期待着陈止能回来彭城,毕竟这里才是陈家的根!

    陈家在这一年之中,产业不见多大扩展,最多是将白家的些许产业消化掉了,但地位却扶摇直上,其中的关键,就是有陈止在洛阳的名望支撑,所以陈家诸公早就期望陈止能回来露面,那样更可以让他们在乡里乡亲面前与有荣焉。

    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不错,不错!比之更有气度了!”

    陈迂等未能前往之人,见了陈止也是心中欢喜,不住的点着头。

    “嗯,气色也不错了,你之前信中提到,说是在外也一直坚持打熬身子,看来所言非虚啊。”陈远走了过来,上下打量陈止,点了点头。

    “我家那小子,这一年以来,是多亏了你照顾啊,他现在在洛阳略有薄名,更是托了你的福。”刘家的刘仰顺势过来,做出亲切的样子,用自己的侄子拉近关系,陈止自是报之以礼。

    “等回到家中,再和诸位长辈说一说小子这一年以来的经历,我先去见过徐郡守。”

    听陈止一说,其他人纷纷点头,都说这是正事。

    陈远更是道:“你马上也是要做太守的人了,该向徐郡守好好请教一下为政经验,但要记得礼数,不可因为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话中隐隐有提醒之意。

    陈止点头,顺势过去,恭恭敬敬的给徐辉行礼。

    “后生可畏啊!”见了陈止的态度,徐辉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和陈止客气了两句,算是定下了两人的亲善关系。

    待到了谈话的末尾,徐辉忽然说道:“你看,你一来,我光顾着高兴了,有个事差点就忘了,刘侃、张咏等几位先生托我带个话,说是他们这两天,会在卧冰楼设宴,希望贤侄你能赏脸赴宴。”

    说到这,他忽然压低声音,道:“这次宴席,我知道一点内情,有几位外来的名士参加,其中不乏能人,南边有名的小仙翁葛洪就在其中,除此之外,听说还有一位大贤,贤侄你此番北上需要人手,不妨在这次的宴席上试着招揽一二人,定有用处!”

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 
刘侃、张咏等,都是彭城有名的名士,与陈止在卧冰楼中相识,陈止也是在那天遇到了琅琊王家的书痴王奎,以及琅琊王刘盖。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陈止被誉为彭城名士,冠绝青徐,风头一时无两,而刘侃等人却依旧还是名士,名声既没有增长多少,也没有下降多少,仿佛静止了一样。

    实际上,这样的名士才是常态,对他们而言,此生能在一地有这般名声,就已经足够了,若是还能留下一二逸闻,传于后世,那就更好了。

    他们的名声,能将其他人吸引过来,让游历至此的其他名士好奇,从而过来拜访,因此时常有这样的宴席展开。

    “最近这半年以来,过来拜访的名士,比过去同时期要多得多,”徐辉看了陈止一眼,笑道:“从来访止人的话中,我能听得出来,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是冲着贤侄你的名头来的,想来你的名声渐渐流传,已从洛阳和青徐等地,朝着天下各处流传了,这可是要名垂青史的征兆!”

    “徐师真是抬举我了,我这点名声不过是一时流传罢了,哪里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陈止谦虚起来,这徐师的叫法,乃是徐辉要求。

    见陈止从善如流,徐辉顿时心情畅快,忍不住就道:“谦虚了,贤侄谦虚了啊,我可是知道的,在你要去的北疆之地,你的名声就十分响亮,《六国论》在鲜卑各族流传颇广,说起来,你未能参加这次的杏坛论道,实在是让人遗憾啊,不说旁的,就是当场书就《六国论》一事,就值得大书特书,比之后来论道时候的几篇文章,不知道好上多少,真是可惜了!”

    边上的陈迟等人听得此言,也是露出遗憾之色,去年的杏坛论道,动静很大,不光是中原的不少大家,连同边疆的诸多部族都有大家前来,可谓是热闹非凡,影响深远,徐州因为离青州较近,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波及,从世家到民间都十分关注论道。

    一开始,陈止被邀请去参加论道,陈家还是颇为兴奋,却没想到他中途就走了,好在陈止的风头更大,不光是斩杀了匈奴小王子,更有鲁王宴上的一篇《六国论》,相比之下,连杏坛论道的优胜之人,都被盖住了风头。

    更不要说,后来又有匈奴王刘渊之死的传闻,更是将陈止的名号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成为彭城父老乡亲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同乡贤达。

    在随后的日子里,但凡他在洛阳有什么动静了,传到了徐州这边,尤其是彭城之地,都会引起议论。

    正因如此,才会有许多百姓自发的过来迎接陈止。

    这样的民望,当然有利于名声的传播,但凡是经过徐州之人,都会听闻陈止之名,那些不急着赶路的,难免顺路过来一探。

    “所以啊,最近这彭城周围,名士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过来这边,都会停驻一些时日,前几日又有消息说你要归乡,就有不少人在这里等着呢。”

    徐辉抚须而笑,看着陈止的面容,也是越发和善。

    自己治下的地方名士越多,越代表着文道昌盛,乃是名教之功的体现,当然让他高兴了。

    陈止知道了这些,笑道:“既然如此,说不得我要去见识一番才行。”

    “那我就让人去通报一声,也好让他们定下具体日子,你这行程没有确定,他们也没订好日子呢。”徐辉的一句话,显示出这个所谓宴席,其实就是在等陈止,若他不去,真的就毫无意义了。

    话落,徐辉忽然话锋一转:“你这一路风尘,赶紧去歇歇吧,也好带着家眷去探望父母。”他这话,表现出两人的亲近。

    陈止点点头,他这次过来,本就有带着妻子给父母扫墓上香的意思,已经成婚一年,若是还没有行动,放在这个崇尚孝道的国度,很容易变成个人私德的污点。

    于是,又说了几句,陈止就在人群的护送中,走入了城中。

    随着陈止进城,欢迎仪式随之结束,人群散入城中,就像是无数石子儿落到了平静的水面中,荡漾起阵阵涟漪,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有不少人感叹道陈家运势要起了,又回想诸葛家的嫡子过来时的阵仗,说这才过了多久,陈止就从迎接之人,变成了被迎接的主角,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此等议论,陈止见过太多,陈家也早已习惯,无需赘述。

    却说他归家之后,领着妻子见了留在家里的小妹,又是一番欢喜,等第二日一早,就去往城外的陈家坟地,给父母祭扫,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在祠堂中祭拜。

    这般忙碌的行程,直到傍晚才算是做完,妻子杨悠也是累的一身汗。

    “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听着丈夫的关怀,杨悠笑着摇头道:“这本就是妾该为之事,不能侍候公婆跟前,已是遗憾,又岂能在意这点劳累?”事实上,杨氏自从成婚之后,就越发满意自己的丈夫。

    她本以为,陈止这般才华和名声,当是志存高远、目无余子之人,接触之后才发现,陈止固然是志向远大,但为人却颇为和善,对自己更是温和、尊重,浑不似其他姐妹口中所说的男子模样,是以做什么事,都越发心甘情愿。

    等夫妻二人忙完之后,直接回了陈止在城外的庄园,他的学生陈蛰早就等候在那,一见陈止,就乖巧的过来见礼,更是激灵的冲着杨氏叫了一声师娘。

    一年多不见,陈蛰的样子有了不小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个头。

    比之一年前,陈蛰高出了足有一头——他本就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拜入陈止名下之后,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吃得好、住得好,营养和休息都跟上了,再接受正统的世家教学,学习君子六艺,打熬体魄,自然是长得飞快。

    不过,陈止更在意的,还是陈蛰的学问。

    事实上,陈止对这个弟子有着亏欠,还没怎么教他,自己就踏上了游学之路,随后一年多未归,只是在走的时候,给陈蛰留了些书册、教材,又安排了家人监督,但为学这件事,没有老师督促,主要还看自己,往往进境缓慢。

    有鉴于此,晚饭之后,陈止就叫来陈蛰,考较他的学问。

    师徒二人一阵对答过后,陈止微微点头,道:“你这一年确实没有闲着,也没有偷懒,基础上该学的东西,都已经学了。”

    陈蛰听得此言,顿时眉开眼笑。

    他因境遇改变,深刻意识到机会难得,加上祖父督促,所以格外用功,就想着憋着一口气,等老师回来的时候能得到夸赞,现在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

    陈止说过之后,又道:“不过,为学之道,光是看书是不够的,还得多看看、多走走。”

    陈蛰一听,赶紧正襟危坐,等着陈止的安排,在他心里其实很想与陈止同行,他知道陈止将为太守,做一个郡守的弟子,在当地必然大有好处吧?

    只是陈止的话,却让他有些失望——

    “这几天,你多和陈物聊聊,他与我同行,走南闯北,颇有见识,学问造诣进境飞速,可为你友,待时机成熟,我会派人来接你,跟在我身边为学。”

    考虑到陈蛰的基础薄弱,为学的时日尚短,多打打基础,并无坏处,至于陈蛰的想法,陈止多少能够猜到,但还是决定磨一磨对方的性子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