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准备搞一次‘大胃王’的比试,进一步提高牛肉面的知名度,稳固咱们的市场领导者地位。”

    “大胃王?是什么东西?”

    看着赵頵迷惑的样子,杨怀仁心中不屑,还是个王爷呢,还整天自吹见多识广呢,原来这么山炮,字面意思这么粗暴直白,竟还不明白。

    “大胃王,就是比试谁的胃更大,也就是比谁能吃的东西更多。”

    实际上,这种促销手段在餐饮业里边很流行,而且不是现代才有的新方法,有野史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食肆为了建立品牌,进行过类似的比赛。

    杨怀仁接着说道:“咱们牛肉面现在的影响力,主要还是在东京城已经周边的州县,南方州县如今因为缺乏牛肉的来源,还不适宜推广,但是北方地区还是有可能进一步推广的。

    比试的方法也很简单,咱们各大加盟商的分店,即日便张贴出告示,遍寻天下能吃之人,然后召集这些能吃之人聚在一起举办个隆重的比赛。

    限定时辰之内,谁能吃更多的牛肉面,就是那个胜出者,对于胜出者的奖励,咱们就悬赏百两黄金。”

    “百两黄金?”

    “嗯,百两黄金听起来挺吓人,其实也不过一千多贯钱,对你我来说都不算是个大数目,但这数字听在普通百姓耳朵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咱们玩的就是噱头,百两黄金的悬赏,便是这个噱头所在。

    你想啊,这种奇闻异事,正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咱们牛肉面的名头也会一传十,十传百,从东京城传向全大宋的每一个州县。

    只要这一个品牌就能擦亮咱们的招牌,以后咱们无论是推广随园春还是其他新的美食和菜式,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时候咱们大宋的百姓,只要提到面条,必会先想到随园牛肉面的大名,哥哥归雁楼和其他几位掌柜的酒楼在各地的分店,也会因此受益。

    而你们生意好了,小弟我也能拿更多的分红不是?

    咱们只要这样一步一步的确立的行业中龙头老大的领袖地位,就不怕别人来和咱们竞争。

    这时候哥哥再算一算,咱们付出的,可能只不过是几百碗牛肉面和区区一百两黄金的成本,得到的却是源源不断的财源。”

    赵頵忽然想明白了,开怀大笑着给杨怀仁竖起了两个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第202章:厨子的境界() 
杨怀仁和赵頵这两个人,一个希望赚更多的钱,一个就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

    杨怀仁赚钱的目的很单纯,即便他自己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但是他总是觉得钱越多越好,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过上抽烟一次点一包,抽一根,看着十九根烧的日子。

    会赚钱是一个境界,会花钱是另一个境界,即便现在还没有香烟这种东西。

    赵頵这种一辈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囊中羞涩的人,听了杨怀仁赚钱的办法,也十分兴奋,兴奋的是终于又有个好玩的事情让他去做,不至于整天窝在家里闲得蛋疼疼。

    这就是各取所需了。聪明人的好处就是只需要动动脑子出主意,自然有人会动手或跑腿去完成,看着赵頵兴高采烈的小跑出去的样子,杨怀仁觉得能使唤一个大宋的王爷给他跑腿办事,他也挺牛叉的。

    杨怀仁现在才觉得自己的好日子快来了,熬过这半年去,只要他能从权利的斗争中抽身出来,他可以自由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他如今不用为钱发愁了,东京城里就算藏龙卧虎,隐形的富人多如牛毛,凭借杨怀仁眼下的财富积累速度,他起码也能入个百强之列。

    以前或许还缺人手,现在有了自家的庄子,明里有嘉王爷这个帮手,暗里还有了几十个内卫高手任凭他使唤,可谓兵精粮足。

    兰若心派人送了一个精美的木匣子来,据说是江湖上某位名医秘方炼制的接骨良药,杨怀仁不知道到底是皇宫里的秘药好还是江湖上的秘药好,索性每样都用了一些。

    兰大小姐可能觉得杨怀仁舍命救了她,作为一个江湖女侠来说,她是应该觉得欠了杨怀仁一个大大的人情。

    其实杨怀仁并不这么觉得,他认为他形象是很高大的,即便还做了另一个不认识的弱质女流,他也会出手相救,他只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好青年罢了。

    而且他被教育了那么多年学雷锋做好事,从来都不留姓名,所以人家雷锋才那么出名。

    杨怀仁作为一个专业的厨子,也是有职业素养的,如果一个厨子因为唱歌出了名,那他还不如去做一个警察,谁跟谁都不挨着,这话其实比较难理解。

    想要伤好的快,用好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食补。

    中国古代人的观念里,讲究以形补形,视力不好吃羊眼睛,听力不好吃猪耳朵,骨头断了,就要喝骨头汤。

    现代医学证明,这种认知有一定道理,但没有切实的理论依据。

    即便对于骨折病患来说,食用富含钙质的骨头汤补钙,听起来是挺科学的,但是这种食补的方法,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

    羊乐天关心师父的伤情,拉了一天的拉面,一腾出手来,还是又精心熬制了一大碗牛骨髓汤,另外还拿牛肉粒炒了米饭,给师父送了过来。

    徒弟孝敬师傅是很让杨怀仁感动的,只不过他又让他回去重新煮个青菜,然后拿黄瓜炒个鸡蛋再回来。

    羊乐天以为是师父要考较他的厨艺,急忙又回了厨房,按照杨怀仁的吩咐又做了两个菜回来。

    可回来了发现他给师父准备的牛骨髓汤和牛肉炒饭并没有动过,以为是师父嫌他做的难吃,便有些心情黯然。

    杨怀仁看到他的表情,不仅莞尔一笑,唤他过来一起坐下吃饭。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杨怀仁觉得是时候教给他厨艺的另一个境界了。

    “牛骨髓汤和牛肉炒饭,你吃了吧,师父知道你做的一定很好吃,不过师父却不能吃。”

    “这是为何?”

    羊乐天一直就是个内向的孩子,不过他真的很有做一个厨子的天赋,杨怀仁每次给他的指点都很有限,目的就是让他学会思考。

    他也从来没有辜负杨怀仁的一番苦心,但凡是教给他制作某种菜式的方法,他都认真的记下来,然后不断的练习,直到做出能让师父满意的味道。

    他作为大师兄,也给后来的那些山寨里来的师弟们,用勤劳好学做出了一个师兄应该有的表率。

    只不过今天听了师傅的话,他有些不懂了,脸上很疑惑的看着杨怀仁,想知道师父话中的深层次意味。

    “你认为怎么样做,才算是一名好厨子?”

    “徒儿认为,一个好厨子,应该打心底里喜欢这个职业,喜欢去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做出一道美味,能了解每一样食材的特性,然后把它们制作成它们最好吃的样子。”

    “嗯”,杨怀仁微笑着点了点头,“说的不错,不过只说对了一半。”

    杨怀仁又指了指羊乐天两次送来的食物,问道:“你看看,你两次送来的食物,有什么不同?”

    羊乐天摸着脑袋想了一下,“第一次送来的,是牛骨髓汤和牛肉炒饭,都是大补的食物,而第二次,是青菜和炒鸡蛋,是比较清淡一些的食物。”

    “说的不错!第一次送来的食物大补,第二次我吩咐你做的食物清淡。

    下边说的话,为师希望你一辈子记住,一个厨子的本质,把食物做得精致,做得好吃,只是厨子这个行当的最基本的要素,我们把这个要素叫做‘味’,而另个一要素,是人。

    一个厨子,通过自己高超的技艺,把食材变化成食物,让食物有了更加鲜美的滋味,而这个滋味是‘人’吃到的感受。

    人活在世上,或吃五谷杂粮,或食蛋奶肉鱼,除了生存的基本要求,还是为了健康,为了长寿。

    不同的人需要什么食物才能更健康,是我们做厨师的提供给他们食物的同时,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比如师父受了骨折之伤,你知道以形补形,精心熬了骨髓汤,就是你意识里觉得师父喝了你做的汤,伤会好得快。

    但是你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还不够,师父刚刚受伤,现在淤血还未散尽,其实不适合食用这种大补的骨汤,反而应该食用清淡的蔬菜,让活血化瘀的过程加快。

    等淤血散去,再食用大补的骨汤进补,才是正确的食疗方法。

    我们做一个厨子,除了应该把食物做的美味,更应该想清楚食用食物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吃了什么才更加健康,这才是一个厨子应该有的境界。”

第203章:两女夜访() 
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杨怀仁没法给羊乐天说蛋白质维生素之类的名词,更没办法一时半会解释清楚,只是笼统了表明了食物与人的关系,以及提出一个厨师的境界的命题让他去思考。

    一个厨子看上去是个很低端的职业,其实当个好厨子需要的知识量,完全不亚于一个砖家叫兽。

    实际上杨怀仁觉得一个厨子的动手能力,比那些就会满嘴跑火车的砖家叫兽强不少,大家如果不信可以拉一队砖家叫兽出来跟一队手持菜刀的厨子动动手试试。

    羊乐天毕竟还年轻,不可能一下子把食疗的问题一次性教给他,这需要循序渐进的给他一个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过程,现在,让他认识到这个问题存在,就可以了。

    也许是当老师教育别人的滋味特别好,简单的水煮青菜和炒鸡蛋实在普通,可杨怀仁这一顿吃得可谓香甜。

    晚饭之后,杨怀仁回到自己的房间,想脱衣服睡觉,发现一只胳膊挂在脖子上,原本很容易的脱衣服这种事,如今也成了个大问题。

    动作小了吧,衣服脱不下来,动作大了受伤的左臂会牵扯的疼。

    杨怀仁感叹这种时候要是韵儿在就好了,看来娶媳妇的好处还真是不少。

    正准备和衣而睡凑合一晚,杨怀仁听到窗外有些动静,心道不会又是哪个不怕死的绑匪活够了吧,接着又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

    灯烛刚才已经吹灭了,一只手再点上也不太可能,杨怀仁只好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门外是谁?”

    “哥哥是我,莲儿。”

    门外传来一个糯糯的女声,“我买了些糖粘,放在哥哥门口便走。”

    一听是莲儿妹妹,杨怀仁便放下心来,走到门前打开门,一个小布包放在他门前,莲儿已经在十步之外,听到开门的声音,回过头来,冲着杨怀仁怯懦的一笑。

    王夏莲平时很在意自己的身份,除了给杨母见礼,平时都不怎么进入杨府的后宅。

    今天发生了这些事,王夏莲当着那么多人面前哭着扑在了杨怀仁的怀里,事后她有些怪自己做事鲁莽了。

    在她心里,杨怀仁就是她的依靠似的,她曾经也没有奢望过她在这个家里的将来,能做个管家帮他打理家中琐事,能守在他身边时常见到他,她已经很满足了。

    自从何之韵看透了她的心事,并答应将来让她入门之后,她便暗暗的欢喜起来,每一个日夜里,都期盼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今天看到杨怀仁那个身上缠满了绷带似是受了重伤的样子,她忍不住就泪崩了,她觉得她的心痛的要命,连呼吸都那么痛,所以才做出了不合适的事情。

    王夏莲一天来都在忧心着杨怀仁,却又不敢去看他。想起杨怀仁曾经说过,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些甜食,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的话,她便去糖饼店里买了一包糖粘。

    等入了夜,见杨怀仁回了后宅,趁没有人看见才拿来放在他的门口。

    王夏莲见杨怀仁开门捡起了那包糖粘,心中喜悦,转身又要走,却被杨怀仁喊住了。

    “莲儿妹妹,谢谢你的糖粘。呃……那个……”

    王夏莲收了脚步,转过身来关心的问道:“哥哥可还有什么吩咐吗?”

    “吩咐倒没有,”杨怀仁有些难为情,“我有些事情想请莲儿妹妹帮个忙可以吗?”

    “哥哥但说无妨。”

    “能帮我把衣服脱了吗?”

    “……”

    王夏莲还是个对男女之事懵懵懂懂的少女,听了这句话脸便红了,张开小嘴,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呆在原地,痴痴的看着黑暗中只有一个轮廓的杨怀仁。

    杨怀仁抬头看看天,月牙儿害羞似得藏在了树梢后边,他也意识到这句话说出口,太容易被莲儿妹妹误会了。

    “那个,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是哥哥自己不方便把外衣脱下来,平时又不喜欢穿着衣服睡觉,才……”

    这话不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