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背着手昂着胸笑骂道,“魏老头,你这话就不对了,这小子说他看见我家庄户打断牛腿就是事实,我家庄户看见是他打断牛腿难道就是信口胡说了?”

    范纯仁听了这话心里想笑,看当着许多人面前又不好失了态,才没有笑出来。杨怀仁这理由看起来是胡搅蛮缠,但是他冠冕堂皇的说出来,还真不好找出什么破绽。

    这种事很常见,反正就两个当事方,你指责我我指责你,没有第三方作证的情况下,还真没法断定是谁在说谎。

    杨怀仁就是抓住了魏财的阴谋诡计中这点小小的破绽,抓住不撒嘴,魏财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能把他的人证做成了铁证。

    其实杨怀仁所说的,还真不是有庄户亲眼看见的,这一切过程,都是他推断出来的。

    杨家庄子西南背山东北面水,只有东南和西北两条路进庄。庄子自从逐渐建设成开心农场以后,整个庄子都被圈围了起来,除了本庄的人能随意出入之外,外人要是进庄,不可能不被人发现。

    杨怀仁当初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他在后山坡地上建立的大棚蔬菜能够不被人破坏,也是为了保护庄子里的产业,去大宅里的各种作坊进货的商人,也都是在监督下出入庄子的,他们也见识不到整个杨家庄子的全貌。

    既然如此,从昨天老李头所说的话里可以判断,那两头大黄牛出现在庄子边的河滩上,就出现的很莫名其妙了。

    赶两头牛进入杨家庄子实在太惹眼了,不可能没有人看到的,可事实是确实没有庄户们见到,那么只能推断这两头牛,并不是走陆路从庄子的前后路口进庄的。

    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两头牛是有人从涡河上扔到庄子边的河滩上的。正常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把两头宝贵的耕牛打断腿扔到河滩上,这么一想,就很快可以想到只有魏财和耶律迪傲会这么做了。

    杨怀仁把聚园开业第一天到后来耶律迪傲威逼利诱契丹牛贩子停止贩卖牛肉,再结合他们在杨家庄子做的事情,魏财的计策一点一点显露出来,最终一整套连环阴谋陷害杨怀仁的诡计展现在他眼前。

    这计策确实很阴险,杨怀仁若不是实现察觉并早做了准备,眼下就要面对进退两难的境地了,不管他用没用这两头黄牛的牛肉,他都说不清楚了,至少在旁人眼里,他是有动机有资本故意欺瞒官府的。

    魏财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冷眼注视着杨怀仁的眼睛,杨怀仁心中无私,并不惧怕他,又狠狠的瞪了回去。

    魏财怒斥道,“姓杨的,你非要狡辩是吧?我们还有物证,你家随园昨日明明已经没有牛肉可供出售了,怎么今日又开始出售牛肉面了?

    这牛肉就是昨天送去官府屠宰的那两头大黄牛的,这就证明了你是为了要贩卖牛肉,才想出了这套欺瞒官府,私自打断了牛腿骗取牛肉的诡计!”

    众人顺着魏财的话只要稍微一琢磨,就很容易觉得他说的很合理,这一切确实很像是杨怀仁故意为之,眼下只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这么一来,不管魏财安排的所谓“人证”可不可信,杨怀仁都说不明白了。

    可杨怀仁并没有慌张,从容淡定地他从身边一张桌子上端起一碗刚从后厨端出来的一碗面来,给两位宰相和众人展示了一下。

    接着他装出一副老先生的样子意味深长的教育道,“魏老儿,你也是个在厨行里呆了四五十年的老厨子了,你现在是不是老糊涂了还是老眼昏花?你仔细看看,这碗面里哪里来的牛肉?!”

    魏财觉得杨怀仁这话太无耻了,这不睁着大眼说瞎话吗?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说这种话竟然脸不红心不跳,跟个没事人似的,这得多厚的脸皮?

    魏财抢过他手里端着的那碗面来,送到范吕二位宰相面前,指着碗里面条上边的几块肉说道,“请两位相公仔细看看,这是不是牛肉?他姓杨的小子真当我们老眼昏花吗?是不是大白天的说胡话?!”

    范纯仁看了看碗里的肉块,狐疑的对杨怀仁问道,“知义,这不明摆着的事嘛,你何必……唉……”

    “两位相公,”杨怀仁从装竹筷的竹筒里拾起一双筷子,夹起那碗面里的一块肉说道,“魏财小老儿这是指鹿为马啊,你们不可能连猪肉和牛肉都分不清楚吧?”

    “这……”

    范纯仁和吕大防面面相觑,脸上同时露出了尴尬之色,他们虽然是宰相,可他们可是严格遵守圣人之言的文人,猪肉都不曾吃过,本来就是分不清猪肉和牛肉的区别,杨怀仁这么一问,倒突出了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本色了。

第400章:牛肉味的猪肉(下)() 
“这面碗里的不是牛肉而是猪肉?”

    这下不光魏财和耶律迪傲惊呆了,所有食客们看着自己面前碗里的肉块,也惊疑得不知说什么好。

    食客里很多人也听说过随园暂时没有了牛肉来源的事情,好像是因为对面新开的聚园幕后老板是个有钱有势的契丹人,通过威逼也好,利诱也罢,反正是搞的胡商都不敢卖牛肉给随园了。

    昨天随园没有提供牛肉面而是免费送了一天油炸臭豆腐,应该就是拿臭豆腐来救场,今天重新开始卖面,大家又觉得可能人家随园有了其他渠道买到了牛肉,至于这其中恩怨,大家只不过作为闲话讲着玩图一乐,也并没有多么在意。

    杨怀仁亲口说今天提供的面里边的肉块是猪肉而不是牛肉,大家就觉得难以置信了,今天的面除了加了少许红油让外观更好看了之外,也更有了一股特别的味道。

    但是汤汁和肉块却基本还是原来牛肉面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

    某位年长的食客站起身来,吹着胡子对杨怀仁抱怨道,“杨大官人,你这说的不对啊,你亲口尝尝,这哪里是猪肉,明明是牛肉嘛。”

    众食客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吃到的明显就是原来那种熟悉的牛肉的味道。

    魏财心中一凛,也顾不得礼仪了,匆忙伸手去碗里抓了一块肉放到了嘴里。

    他跟普通的食客不同,他毕竟是个专业的厨子,而且这一行也干了四五十年了,这肉是猪肉还是牛肉,他一尝便能分辨出来。

    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魏财身上来,盯着他嘴巴慢慢的咀嚼着。魏财细细品尝着,第一口咬下去,的确是浓厚的牛肉汁的味道,他狐疑的看着杨怀仁,没想到杨怀仁竟气定神闲地冲他飞了飞眉毛,示意他慢慢尝。

    魏财继续慢慢咀嚼,越来越觉得哪里有问题,肉块在他嘴巴里,一开始是牛肉的味道,但是渐渐地,等肉块中的汁液都嚼出来随着口水咽下去之后,没有了味道的肉碎,那种肌肉的纹理和韧性,却都不是牛肉的特点,而是猪肉!

    魏财忽然想到一件事,他从小跟父亲也好,还是跟其他大厨学习厨艺的过程中,都听说过一种高深的厨艺,就是把一种食物做出另一种食物的味道来。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炊饼蘸菜汤,能把炊饼吃出不同的味道来。

    而涉及到专业技艺的,就是把豆腐干,面筋等自身味道清淡的食物,用其他的调味汁或者肉汁多次熬煮,可以把它们自身的味道淡化,而重新又了另一种食物的味道。

    这种厨艺或者技巧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屈指可数,在厨行里,对这种技艺的认识里,还是挺推崇的。

    但是作为原料的食物,基本都是本身没有什么浓厚的味道或者直接是味道不明显的,而杨怀仁把味道特别明显的猪肉做出牛肉的味道来,这厨艺水准,连魏财这种老厨子都想象不到了。

    其实这种技术,对于杨怀仁来说不算多么难的事,后世各种各样的味精太普遍了,比如把猪肉作出牛肉的味道,只需要添加牛肉味精就可以了。

    后世这种挂牛头卖猪肉的事情很常见,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出什么来,无良店家通过这种手段把价格相对便宜的食材做成另一种价格比较贵的食材,为的是赚取其中的暴利。

    杨怀仁今天这么做,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他将计就计里边关键的一个环节。

    当他昨日听到老李头说庄子里拣了两头断腿的大黄牛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不对了,要解开一个看上去是死局的局面,他必须用非常理的手段。

    昨夜一整夜,他都没有休息好,而是在做这件事,大量的猪腱子肉买回来一遍又一遍的熬煮,熬到猪腱子肉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第二步是把这些猪腱子肉进行烘干处理,猪腱子肉的肌理和韧性是最接近牛肉的,烘干处理的过程中,猪肉细胞中的水分被烘干,给了后边加味提供了空间。

    第三部是把这些肉烘干后放到熬牛肉汤的老汤中熬煮,并加入双倍的调味料,烘干的猪腱子肉干很快便吸收了牛肉汤汁的味道,甚至融入到了每一个肌肉细胞之中,这就是猪肉有了牛肉味道的关键所在了。

    长时间的小火熬煮,并没有把肉煮烂,当猪肉中充分吸收了牛肉汤汁和调味料的味道之后,再把这些猪腱子肉捞出来放到冰窖里急速降温,便让牛肉的味道被锁在了猪肉里。

    普通的食客,是不太可能察觉出这里边的区别的,即便是魏财这样的厨行老手,也是细细咀嚼之下,把肉嚼成了粘牙的碎末之后,才发现这确实是用猪肉做出来的“牛肉”。

    魏财心中悲戚,却对杨怀仁的厨艺更加叹服了,他虽然恨这个年轻人,但是对于他厨艺上的高超造诣,他也的确是法子内心的佩服。

    杨怀仁看着他的表情,已然心中有数。他张口对范吕二位宰相说道,“学生庄子里的庄户昨日从衙门里取回来被屠宰的两头大黄牛,现在依旧完好无损的躺在咱们脚下。”

    杨怀仁搞怪的指了指大家的脚下,“咱们脚下有个存放食物的大地窖,后来被我改成了一个小型的冰窖,那两头黄牛就在下边,如果大家不信,我可以领诸位下去看看。”

    范吕两位宰相稍微一琢磨,事情的过程就想明白了,杨怀仁故意把猪肉做出牛肉的味道来,就是引诱他的竞争对手现身装逼,让他们误以为杨怀仁使用了耕牛肉,站出来状告杨怀仁好让他背上一个欺瞒官府的罪名。

    而结果就是他早就想好了会有这么一出戏,事先就把你两头被屠宰的黄牛完整的保存在了随园的地窖里,当对手跳出来指出他的罪名的时候,就变成了真正的诬告。

    你们不是告我为了牛肉而私自打断牛腿欺瞒官府吗?我连牛肉都不需要就能把猪肉做出牛肉的味道来,你们状告我的根基都站不住脚,那么你们所告的一切就是板上钉钉的诬告了!

第401章:拾牛不昧() 
杨怀仁既然这么说,那就连看也不用看了,那两头黄牛被宰杀之后肯定连肉都没从牛身上分割下来,完整的放在地窖里。

    魏财原本觉得他的整套计划天衣无缝,没想到人家杨怀仁根本没用他“送”的那两头耕牛的牛肉,他诬陷杨怀仁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

    不过他还是不肯放弃,依旧强词夺理地指责到,“姓杨的,你现在没用,不代表你将来不用,说不定今天让你蒙混过去,明天你就用了呢?”

    “这些牛肉我当然会用!今天虽然没用,明天也会用!”

    范纯仁和吕大防听了杨怀仁的话心中一惊,心道我们原来以为你被人家抓住了痛脚,可现在已经证明你不需要牛肉也能用猪肉做出牛肉味来,那干嘛还要意气用事再去用那些耕牛的牛肉呢?

    本来魏财状告你的证据就不充足,你如果非要跟他置气而用了这些牛肉,这不是等于自己明明看见了人家给你挖好的大坑,你还要闷头往里边跳吗?

    范相公私底下拿手背甩了杨怀仁一下,以示提醒。杨怀仁却浑然不在意,转向了在一边战战兢兢的徐推官,“徐大人,本侯问你点关于咱们大宋律法的事情,还望徐大人不吝赐教。”

    徐推官忙躬身答道,“杨侯尽管问,下官知无不言。”

    “那就好,”杨怀仁背着手笑眯眯地看着他,“咱们宋人庄户饲养耕牛,是不是村镇上的里正都要调查统计之后,然后上报上级衙门记录在案?”

    “杨侯说的不错,涉及农业生产的事宜,官府都十分重视,用作耕作的牛,官府都有记录的。”

    “嗯嗯,那我家庄子里在这个记录中,有多少头牛啊?”

    徐推官主观刑事,这个还真不清楚,幸好因为这个案子是关于耕牛的,跟他来的几个小吏中倒是有个专门记录开封府各村各镇饲养耕牛的书吏,听杨怀仁提出这个问题,他小声说了句,“如果小底没有记错,杨大官人庄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