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次也是一路护送我们来到京城的,走的一直都是官道。一路上经过各州各县,由他们出面,倒是没遇到沿路官府的刁难。”

    “那就好。”杨怀仁颔首应道。

    “不过嘛,半路上倒还真有件怪事。”

    “哦?说来听听。”

    托尼贵回忆了一下,接着笑了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个人觉得有些怪异罢了。

    刚开始运送的那几天,我们赶着牦牛一路往京城赶,总觉得背后好像有人盯着似的。这个还是侯爷派去保护我们进京的那几个兄弟最先发现的。

    这几位兄弟本来想跟这些盯梢的人会一会的,但是我担心这些人来者不善,又怕耽误了侯爷要求的运送期限,所以跟他们说运送牦牛进京要紧,所以才没有跟那些暗中盯着我们的人正面交锋。可能是那些人也发现了我们赶牛的人之中有些高手,才没有轻举妄动。

    可是过了几天之后,这帮人就不再盯梢了,侯爷的人只说他们又转头向西去了,我也就没有再在意了。”

    “恩,你做的不错。这件事你不用计较了,我自然会处理。”

第412章:麻辣牛肉条() 
吩咐人安排托掌柜先去沐浴休息,杨怀仁琢磨起那些半路上盯着运送牦牛队伍的契丹人。

    这帮契丹人如果是奉了耶律迪迪父子的命令去破坏托掌柜运送牦牛进京的队伍,那么这件是很好理解。

    可是他们居然只是盯梢,并没有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这就让杨怀仁十分好奇了。

    古代通讯极其不方便,这些契丹人如果是奉命搞破坏的,为什么在路上没有出手呢?他们是不可能再接到耶律迪迪的新命令的。

    按照托尼贵所说,他们也许是发现了混在队伍中保护队伍的内卫个个都是武功高手,加上运送牦牛的队伍一直走的是官道,他们觉得即使出手也不一定有胜算。

    但是这之后他们为什么不继续尾随,而是转头向西而去呢?向西去又是去了哪里?难道是直接去杨怀仁在环县的牧场,直接攻击那里?

    这个念头一出来,杨怀仁确实有些后怕,但是如果牧场遭到了攻击或破坏,这都半个月前的事情了,牧场那边肯定也会有消息送回来,既然没有消息,就说明牧场并没有遭受攻击。

    杨怀仁转念一想,环县的牧场,游师雄早就关照了当地的边军,在边军的照顾之下,几个契丹人想攻击,也不会是件那么容易得手的事情,他并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如此说来,这几个契丹人向西而去,原因就有点扑朔迷离了。杨怀仁判断的是,起码耶律迪迪派出去的这些人,接受到的命令肯定不单单是破坏杨怀仁的运送牦牛的计划,在这背后,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这段时间连子庚领着许多内卫们倒是探听到了许多关于辽使的消息,这里边都没有和这件事相关的内容,那么杨怀仁觉得他也没必要去细想很多了,他能做的,也只有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

    随园牛肉面所用的牛肉从草原牧牛换成了高原牦牛,口味上肯定是有改变的。

    说起来其实后世最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选用的还就是牦牛肉,只不过杨怀仁最初做牛肉面的时候只有草原牧牛肉的来源,才让大家习惯了这种味道而已。

    到如今重新用回了最正宗的选材,反倒让一部分食客不太适应。当然,这种不适应并非是贬义的。

    即便同一头牛身上出产的牛肉,无论口感还是味道,根据不同的部位,也是有极大的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部位,把牛肉用最适合的方式料理,也是一个厨师的基本常识。

    最鲜嫩美味的,自然是小里脊肉,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牛柳或者菲力,这个部位因为运动量最少,所以造就了最滑嫩的口感和最美味的口感,这部分怎么做都好吃,当然,最能显示菲力美味的自然是生吃,或者做成半熟的牛排,做熟了,反而流失了原有的鲜味。

    第二个档次是上肩肉和外脊肉,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西冷牛排肉,这部分牛肉因为有细微的脂肪纹理,所以最适合的做法是煎或者烤,让脂肪和精肉在受热融合之后才最美味。

    接下来是背肉,肋条眼肉和腩肉,这部分牛肉脂肪含量较高,适合用作吃火锅时候的涮肉。

    最后才是胸肉和四肢上的腱子肉,这些部位的牛肉比较紧凑,肉纹粗实,韧性也较大,普通的炒或者煎的方法制作出来会让人感觉肉质太老,所以做好的做法就是小火煮熟煮烂之后,做成酱牛肉,用于牛肉面中。

    牦牛作为一种高原动物,生活的气候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在高海拔高寒的环境中生存,让牦牛肉有了一种跟草原和平原地区的牛所产的牛肉不同的肉质特点。

    因为血红细胞更强的运送氧气的能力,让牦牛肉从外观上来说,比普通的牛肉颜色更加深红,肉质看上去也更加紧致。

    不过第一和第二档次的里脊肉,实际上比草原牛肉更加鲜嫩,这也许跟牦牛生活的环境同样纯净无污染有莫大的关系。

    另外重要的一点,牦牛一生都是散养的,没有劳役的,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生长,让牦牛的肉质更有了一种原始野生的鲜美。

    青藏高原上青草植被虽然不如北方草原那么茂密繁盛,但是高原草场上有大量的野生的珍贵中草药,如冬虫夏草、胡黄连、甘松、川贝母等,这些都成了牦牛的食物。

    可以想象,这样的牦牛出产的牛肉,其营养价值有多么高了,所以即便到了后世,牦牛肉的价格也比普通牛肉高出不少。

    对于不同部位牛肉的使用,杨怀仁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尽量做到肉尽其用,当里脊、外脊、腩肉和腱子肉都考虑好了怎么使用之后,最后肉质最粗糙的牛后颈肉,杨怀仁决定做成麻辣牛肉条。

    第一步的做法跟牛胸肉和牛腱子肉一样,都是小伙慢煮,煮熟之后的牛后颈肉很清楚的能看清肉质的纹理粗大,而且肉纹比较乱。

    把煮好的肉块切成直径约三分之一寸到半寸的肉条,然后直接用牛油进行慢火炸制,七八成热的油炸方法,可以让牛肉条中的水分慢慢分离出来,而肉条内部粗大的肌肉纹理在脱水之后,也被炸制酥软。

    接下来把炸干的牛肉干捞出来沥油,锅中倒出牛油,重新加入辣椒油大火烧熟,然后加入辣椒面、花椒、八角等调味爆香,然后加入牛肉条、芝麻和糖霜翻炒。由于牛颈肉块在熬煮的过程中已经有了盐味,所以炒制的时候就不用在额外加盐巴了。

    翻炒至搭配的香料焦黄,就可以出锅了,由于油水比较多,尽量不要立即食用,而是先行沥油,再稍作风干之后食用最佳。

    慢火炸制后的牛肉条这时很容易就把爆香的油中的各种调味料的香味吸收进去,原本口感粗糙的牛颈肉用这种方法制作之后,不但原来又老又韧的特性不见了,慢火油炸又大火爆炒,让牛肉干重新吸收了辣油和糖份,变得酥脆爽口的同时,又麻辣甜香可口,变成了不可多得的一样美味。

第413章:新蔬菜上市(上)() 
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三月了,蔡水河畔迎风婀娜起舞的柳条儿也早已换上了嫩绿的纱裙,中原大地万物复苏,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花草的芬芳。

    杨怀仁穿越的时候阴差阳错带到大宋的十几种蔬菜如今都培育的很好,因为蔬菜大棚面积还是比较有限,所以第一年,他重点栽培育种的,也不过是辣椒,西红柿,土豆和地瓜这些比较容易栽培的几种。

    原先和嘉王赵頵以及端王赵佶约好的事情,这两位王爷都十分积极,杨怀仁也乐意见到他们这种积极的态度,安排了好多种植过了这些蔬菜的庄户去他们各自的皇庄上进行指导。

    两个皇庄里近两万亩的土地开春都种上了这些蔬菜,三四个月后就能见到收成,这也正是杨怀仁很久以来所期盼的。

    大棚蔬菜长势良好,除了留出育种的一批之外,还有不少的剩余,这一些,杨怀仁打算现在马上就上市销售,先赚他一笔再说。

    辣椒他没打算直接出售,而是晾干或烘干成干辣椒之后先做成了辣椒面,或者加工成了辣椒酱,用于随园、聚园和那十三家连锁加盟酒楼的使用。

    土豆和地瓜种植面积虽然不如辣椒和西红柿大,但是这两种薯类作物产量巨大,加上大棚里精耕细作,都是亩产六七千市斤的,换算成宋斤,也都超过了亩产五千斤。

    所以杨怀仁打算主力销售的,便是西红柿,土豆和地瓜这几样。

    说道卖菜,自然要到菜市。东京城里最大的蔬菜买卖的集散地就在西市上,其他的小型菜市也不少,菜贩子们都是搭个棚子,支起个架子就在路边卖。

    当然卖菜的也不都是固定摊位的菜贩子,有些周边的种菜的庄户们,也会挑着担子或者推着小车进城,沿街叫卖着自己家种的各色蔬菜。

    不过杨怀仁可没打算把自己的新式蔬菜放到菜市上去摆摊贩卖,这样显示不出他的这几种蔬菜的新颖和高价值来。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打个比方,一件衣服,你在夜市上摆个地摊扯着嗓子叫卖,即便这件衣服是真品的名牌,你也卖不上价钱。

    再换一件衣服,并不是件名牌,价值也很普通,你放到大商场或者高档的专卖店里挂起来,那价值就不一般了。

    所以说影响一件商品的价值的因素,除了这件商品自身的品质之外,最大的因素你向潜在的顾客推广它的时候,它是在一个什么样层次的平台上。

    杨怀仁的西红柿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放到大菜市里铺张破麻布摆地上叫卖,任凭西红柿多么新奇,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也是个普通的蔬菜罢了,想卖个高价,想赚到钱,那是难上加难的,任你喊破了喉咙又如何?

    倒不是因为杨怀仁是奸商,因为这跟他最初的计划是不符的。这些新奇的蔬菜,早晚都会成为大宋百姓餐桌上普通的食物,但是最初的一两年内,因为产量有限,先把它包装成一种高大上的珍惜食物,从那些富人手里先赚上一大笔钱,也无可厚非。

    利用现有的资源,杨怀仁想到了一种在当时非常新鲜又绝对效果爆炸的销售方式。

    当随园的顾客们习惯性的一大早就在门前排队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随园门口又张贴了新的告示,一下子食客们的兴趣又高涨起来了。

    照随园往日张贴告示的习惯,大都是即日要提供什么新的美味了,所以每当随园张贴了新告示,都会成为京城众吃货们相互之间谈论的热门话题。

    只不过,今天在随园门口,以及其他十三家随园的加盟酒楼门前张贴的告示,与往日有些不同。

    随园这次并不是又要提供什么新式的美食,而是说一种新奇的蔬菜即将上市销售了。

    单单是如此,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眼球的地方,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随园即将上市的这几样新奇的蔬菜,任谁都没见过,也没谁听说过。

    从这几样蔬菜的名字上讲,也是怪异的不行,大家忍不住好奇,西红柿是什么柿子?土豆又是什么豆子?地瓜又是什么瓜呢?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还不能想象出这些东西到底有怎么样的价值,但是越往后看,便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些新鲜的食物是寻常的东西了。

    告示上说这几种新鲜的食物都是随园的东主杨怀仁从他神仙师父哪里得来的种子,然后栽培出来的,现在刚刚成熟,所以将在三月初一上市销售,欢迎广大食客们品鉴。

    众人对这三种新奇食物,第一个直观印象大致有这么几种:

    首先便是随园出品的东西,一定是好吃的,这个规律从随园开业至今,已经由好多种食

    物印证过了。

    其次是人家说这几种新奇食物是杨怀仁杨侯爷从他神仙师父那里得来的种子然后种出来的,并不是人间应该有的食物,这么一想,这几种食物就立即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谁都听说过神仙的故事,但谁也没见过真的神仙,但是神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是非常高大而神秘的。

    就这样有的人开始猜测这些东西是神秘的西天极乐世界才有的,也有说是南海观音菩萨的仙岛上弄来的,也有说是从东海仙山上生长的。

    一时众说纷纭,也没有个定论,不过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幻想胡乱猜测,也没有人会在意这些新奇的食物到底是哪里来的,只要是神仙吃的,那就肯定是好东西。

    最后让人们惊讶的,便是这几种东西是在冬天栽培的。眼下虽然已经开春,但是世面卖的那几种蔬菜,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